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初探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ers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适应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语文教学的必然回归。然而,在新课标和新教材广泛实施与推行的今天,仍有不少语文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他们用固定的教学内容和陈旧的教学方法,隔绝了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张扬,使得语文学习如同“纸上谈兵”“画饼充饥”,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努力构建开放性的语文教学,充分挖掘教学中的开放因素,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同时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拓展教学时空,有意识地增加语文课本内外的联系,加强语文课堂与生活的沟通,注重语文和其他学科的融合,变封闭为开放,使得语文教学成为一泓活水。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实践,总结出了开放性教学的比较成功的模式。
  
  一、向课前开放实作好铺垫
  
  1、查阅相关资料
  语文学习在充分利用好课程资源即课本的同时,还应该引进相关背景材料,作为文本的有利补充,如作者简介、写作时代、课外资料等。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阅读相关的文章,这样既可以增加信息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提高他们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和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具有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在教学《我们成功了》一文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中国参加奥运会和申办奥运会历史的相关资料。学生在查找课外资料与阅读过程中就拉近了和文本之间的距离,因而在课堂上就能更好地激发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
   2、提出研究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我们在语文课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设计。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提出几个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认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上课之前提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问难选取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探讨。如在教学《最大的“书”》一文时,课前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书’字要加上双引号呢?为什么说岩石是书呢?岩石和书有哪些相像的地方?”对于前两个问题,学生通过阅读后能自己回答,而第三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能够作为引领全文的切入点。所以在课堂上,我紧紧抓住这个问题组织教学,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研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当然,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提出高质量、有价值的问题,使他们学会思考,掌握思考方法,进而主动获得知识。
  
  二、向课内开放,活化课堂
  
  1、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创设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求新求异,大胆发表意见。教师要放下架子,做学生的“大朋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用平等的口吻与学生展开讨论。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阅读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同一个文本,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我们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有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如《五月端阳》一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汩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长叹一声:‘永别了……“祖国!’一纵身跳入江中。”这里的“长叹一声”是个内涵非常丰富的句子,于是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屈原为什么长叹?”学生有的说是叹国家破碎,江山易主;有的说是叹楚王昏庸无道,听信谗言;有的说是叹百姓背井离乡,受尽苦难;也有的说是叹自己报国无门,救国无路……学生的这些回答都是合理的,都应该值得肯定。开放的教学氛围使他们的思维从单一求同达到了变通,从变通中又开拓了新意,多元化、个性化地解读了文本。
   2、选择开放的教学内容  (1)活用教材,重组教学内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因此,在开放性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灵活选用教材,根据教学所需,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删补增减。这样,既体现了课标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烦琐、加强整合的思想。又便于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分析教材,自主选择内容  语文课的教材是一篇篇课文,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同时,掌握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但由于课文的范例性,往往许多课文章节相似,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留给学生较为宽松的选择范围。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课文中的一个段落来学习,从而形成人人都可以参与、个个都乐于参与的局面。《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来朗读课文段落并作介绍。虽然学生只选择了一个段落来深入研究,但通过相互交流展示,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得到了共同的提高。
  (3)融合教材,渗透其他学科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语言文字包含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语文教学应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如《月光曲》一课,找出贝多芬同名曲来讓学生结合内容欣赏,加强了与音乐学科的联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3、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指出:“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为优化语文开放性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因此,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文、图、声并茂的特点,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学《火烧云》一课,我先通过动画来演示课文中描写的几种不同形、色的火烧云。我用逼真的画面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和作者观察的仔细、描绘的细腻。然后又出示大量的火烧云图片,让学生欣赏、观察,模仿课文进行说话练习。这堂课,由于创设了开放的教学情境,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4、运用开放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获取知识,学习过程僵化,不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语文课程标
其他文献
学校是为社会的持续发展进行文化传承和政统维系的重要场所,是教师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和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载体。肖川认为:学校是一种社会机构,它的文化精神决定着它的品质。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提出了“用文化经营学校”的立校方略,倡导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的工作作风,努力营造和谐、融洽、宽松的工作氛围和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富有人文情怀、师生共享的精神家园。    一、物质文化筑基础    
县级医院有相当一部分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忽视实验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对生物安全意识淡薄,忽视自己是高责任、高危险、高危害的职业,重质量、轻防护。因此加强县级医院实验室
仔猪腹泻疾病是一种高发病和多发病,对整个生猪养殖产业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觑。仔猪腹泻疾病发生后,轻则会造成仔猪生长发育不良,生长发育迟缓,重则会造成猪群严重脱水,生长发
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应予重视。    一、讲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位教师上公开课,执教的是苏教版二年组(上册)《美丽的丹顶鹤》一文。她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人们为什么叫它丹顶鹤呢?”老师让五六个同学先后回答这个问题,学生总是读一个语段来回答:“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
目的分析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引起病原菌感染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医院2005年5月-2008年4月516例所有送检PICC导管培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找出感染相关因素。结果所有送
根据国际上多媒体有限电视网络系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CATV网的发展现状,本文介绍一种基于有线电视网(CATV网)和公共电话网(PSTN网)的VOD系统,阐述了的框架结构和实现技术。
文言文教学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将文言教学变得有趣起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巧妙地用图片、添词语、设悬念可以让文言教学不再枯燥,让学生
为了培养电气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对电气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展开研究。概述了电气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体现出教师难教和学生难学的问题。本篇将分三部分来对中小学语文写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意见。第一部分,针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