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诗入文炼华章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along880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襄阳五中实验中学
  正所谓“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文有华,秀于百卉”,一篇考场作文要想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必定要精心锤炼作文语言,用诗情画意的灵动文字来增添文章的文采,让读者心灵产生震颤飞扬的快乐。《论语》云:“诗可以兴(丰富想象),可以观(考察风俗),可以群(交流感情),可以怨(抒发义愤)。”既然是诗创造并成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学,那么我们不妨引诗入文,使文章拥有神韵沉香,引起阅卷者的兴趣。
  那么,我们该如何引诗入文呢?主要有两种方法:引用诗句和化用诗句。引用诗文即直接引用诗句,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的见解。比如这样一篇以《生命》为题的考场作文:生命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追求。此外,我们也可以化用诗句,也就是将他人作品中的句、段或作品化解开来,根据表达的需要,再重新组合,灵活运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似信手拈来,却深思熟虑。比如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在《不朽的失眠》一文中这样写道:“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乌啼,粗嘎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凄绝。”这段景物描写化用《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一句,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意境。在行文过程中,我们可以在哪些地方引诗入文呢?
  一、以诗词为题记,导引全文
  用诗词作为题记,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令人眼前一亮,顿感神韵有加,也起到“群龙之首”的作用。比如以母爱为主题的作文可以引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为题记,再比如以在磨砺中成长为主要内容的作文前面,我们可以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为题记。
  二、以诗词为题,引人入胜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以诗词为题,不但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一篇以“父亲的眼神”为主要内容的作文,作者以《此时无声胜有声》作为文章标题,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又如一篇作文在拟定三个小标题时分别引用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人生三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以此来串联人物追求梦想的三个阶段。
  三、以诗词为开篇,先声夺人
  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不仅能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意蕴深刻,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产生吸引人的魅力。比如陕西一考生的《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漫步于落日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然而刘禹锡也有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我们更应该感到欣喜,享受这落英缤纷的秋景。”通过这种诗词开头的方法,巧扮了眉目,文采斐然。
  四、以诗词绘景,意境优美
  在写景中适当穿插诗词,可以令情和景更完美地交融,将景物描绘得更 加隽永而有意境。例如一位考生在描写襄阳古隆中秋景时这样写道:“今又逢秋,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这落满残叶的隆中恰似一幅铺陈在天地间的油画。”让读者的脑中有了画面感,仿佛身临其境。
  五、以诗词煞尾,锦上添花
  引用诗词结尾,有时造语含蓄,使读者掩卷而思仍遐想不已;有时感召力强, 往往能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力。例如考场作文《那抹微笑最美》,结尾作者化用了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诗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来年春光明媚处,繁花不及你笑容。”言有尽而意无穷。又如作文《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结尾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韶华易逝,一代代先哲,一位位贤达在激流中沉淀,定格在属于他们的位置上,定格在历史文化的长廊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才最重要!”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启人心智。
  讀诗,我们能让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古人的生命体验在艺术的天空对接,引用和化用古诗词则可以让古人的灵性点燃我们的思维之灯,从而使我们的文章因氤氲着厚重的诗韵而满纸生香。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缺乏文采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让我们一起引诗入文,用生花的妙笔书写出最美的华章!
其他文献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凌家中心校  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今小学品德课所使用的教材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养成。我通过近年来的小学品德课的教学认为,要想使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更有效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心做好课题的导入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导入课题的重要性。导入的心理任务在于激发兴趣和情感,产生学习它要求教师能
期刊
四川省仪陇县新政初中中学校  摘要:中华民族勤劳、智慧,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但今天学生不学历史,认为学历史不如多做点物理、化学。美国虽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历史课是学生最重要的一门功课,在21世纪的今天如何让历史成为孩子们喜欢的课,是广大历史老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 历史教学 多媒体技术  学史可以明爱国;学史可以明做人;学史可以明事理,然而初中历史由于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不大而被多
期刊
邻水县鼎屏镇第三小学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出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思维,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
期刊
永康市民主小学  摘要:课堂是师生平等交流、思维碰撞的平台。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经常能听到“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之类的话语,但大多只是流于形式,并未深入交流。有些所谓的交流只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又怎么会有思维的碰撞?  关键词:有效交流 启发想象 智慧评价  课堂是师生平等交流、思维碰撞的平台。所谓“课堂交流”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时空里,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
期刊
汝南县第一小学  小学生的阅读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其开展过程中,可以依据阅读篇幅的数量,分为单文阅读、群文阅读和整书阅读三类,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带领学生阅读群文,实施群文阅读教学,可以很好地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规避老式阅读课题内的弊端,提升学生的阅读量,打造高效的小学群文阅读课堂。[1]  一、打造小学群文阅读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所提倡的群文阅读,就是让老师带领学生在固定时间内,
期刊
张家港市东莱小学  思维导图(Mind Map)是由托尼·巴赞(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在《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一书中对思维导图是这样定义的:“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用钥匙。形象地说,思维导图就是围绕一个中心主题,从中央主干向四周放射关联的分支,并用关键词或图形对分支进行标识,再充分利用
期刊
邻水县鼎屏镇第三小学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学生的最充分的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力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敢于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以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转化观念,变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语文是一门具有情感性的学科,培养的是学生的听、说、读、写
期刊
金华市秋滨小学  摘要:小学生的语文写字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它不仅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更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因此,充分发掘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写字的过程中收获快乐,收获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现根据教学实际经验,对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有效方法做出了如下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字教学 方法  一、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现状  (1)忽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重视力度
期刊
遵义县乌江镇养龙小学  主题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人口日趋向城镇转化的时代,许多农村劳动力都涌向了城镇,农村小学出现20-30%的留守儿童。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孩子的依靠,可就在孩子急需父母时,家长却选择了离开。于是许多孩子显得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谈,对谁都不信任。针对这一现象,如何提升农村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提出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 低年级 口语交际 教学探讨  《语
期刊
贵州省松桃县第二中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因此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