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雕塑到影像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li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记得,在采用了声光、布景、解说等手段的展览期间,不少有过当农奴切身经历的藏族老阿妈们,触景生情并声泪俱下的比比皆是。从此层面上反观《农奴愤》,它至少称得上是较忠实地记录与再现了封建农奴制度下的西藏社会面貌,是一组有着较高历史认知和艺术感染力的雕塑作品。
  1974年是我进藏工作的第二年,那会儿的西藏展览馆和全国各省会城市一样,都还叫“革命展览馆”。为纪念西藏自治区成立十周年的大型展监,单位请来了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和鲁迅美术学院的十几位老师,创作一组反映封建农奴制下的农奴生活与抗争主题的泥塑群雕,这就是《农奴愤》的缘起。
  当时这批尚在“五·七”干校劳动改造的雕塑家们,都是四十岁上下的青年教师,人生与艺术的步伐正值奋发有为的年华。对到西藏体察藏地风俗民情并从事自己热爱的专业,充满了绝对真诚和狂喜,想把握这次机会出真正的作品。那会儿,他们中不少人心目中,真的就是把《收租院》作为超越的目标来确定的。所以,在他们深入到农牧区切身体验生活时,那种渴望去发现、去感觉、去聆听、去对话的劲头,绝非浮光掠影应付式的采风。这可从他们每次下乡带回的上百张惊人心魄的速写素描中,以及他们娓娓道来的对藏胞、藏地和藏民族、藏历史近乎剥茧般的具体认识、理解与感动的言谈话语中,得到验证,更可以从他们历经数百个日日夜夜,倾注极大心力与体力完成的大型群雕泥塑(100多个等身体量)《农奴愤》本身得到体现。事实上,在以后关于“文革艺术”的评论中,《农奴愤》也的确达到甚至超过了《收租院》,而成为那一时期中国艺术的两大样本。
  不过,随之而来的文革结束,并没有令《农奴愤》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过多的关注,也难以被内地艺术界及更多的人们所知晓,但这组雕塑在彼时的西藏所引起的轰动却是不争的事实。回想当时的条件,暂不论这组作品的艺术价值,单说其布展方式也是较为领先的。我记得,在采用了声光、布景、解说等手段的展览期间,不少有过当农奴切身经历的藏族老阿妈们,触景生情并声泪俱下的比比皆是。从此层面上反观《农奴愤》,它至少称得上是较忠实地记录与再现了封建农奴制度下的西藏社会面貌,是一组有着较高历史认知和艺术感染力的雕塑作品。说实话,当时受这种活生生的艺术感染场面的影响,我还曾并暗下决心要走这条现实主义的创作路子,只是最终并未真的走下去罢了。我认为这些历历在目的观众与雕塑间曾经发生的感人互动场面,也足以安慰为此付出过真正艺术热情的那批雕塑家了。
  任职西藏展览馆的几年里,我还在1977年左右陪同英国作家韩素音参观过《农奴愤》。那天,一个人前来参观的韩女士穿着一件长长的米色风衣,她本来身材就高挑,加上不中不西的脸庞,以及一口不赖的普通话,给人印象深刻。记得她在展板前认真的记着旧西藏三大领主与农奴、堆穷与朗生的人口比例、财富占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图表数字。艺术鉴赏力不俗且见多识广的韩素音话不多,也没提什么让人在当时时代里为难的问题。参观结束时她握着我们的手说“很好的展览,很有艺术性啊!应该介绍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西藏的过去是什么样的。”
  更早些时候,1975年9月10日,我记得很清楚,那是西藏自治区成立十周年的日子。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华国锋率中央代表团来馆,为西藏自治区建设成就展和《农奴愤》泥塑展开幕剪彩并参观。那天我并没陪同,临近中午时分,办公室老谷跑来找我借毛笔和砚台,说请华国锋团长题词,可馆里只准备了本子,没准备笔墨。好在我这里已临毕,得嘞,赶快拿走!于是华团长就用这副刚临完画的笔砚为西藏各族人民题写了略带颜体风格又不失厚重个性的两折大字,内容现已记不清了。说句没深没浅的话,遥想当年,笔者与华主席还有过同砚之雅的一节呐。
  1996年,布达拉宫广场改扩建总体规划出来后,原处布达拉宫宫墙东南端的西藏展览馆就决定搬家迁址,包括泥塑《农奴愤》在内的许多“带着历史痕迹”的展品,也同样面临再安置的局面。但当时如何安置实在是有些尴尬的,这其中有不少原因,场地、资金、观众等等,当然也基于对“展品”历史和艺术等价值的认识不清和意识等问题。但我以为,这些记述着藏民族20世纪前半页沉重足迹的东西,确实是应该保存下来的。
  
  再以后我能做的,只是每每回望布达拉宫那高高的乳白色宫墙时,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西藏展览馆的人和事。所幸的是1975年冬,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出版了中英文的《农奴愤》画册,总算为汉藏艺术家同心协力亲密合作的成果留下了记录。
  生不逢时的《农奴愤》,在今天的读者与观众那里,已近乎是个闻所未闻的过景标题了,它的诸多作者也相继步入垂老之境,且又远离雪域。但笔者认为,西藏人和西藏当代文化应该记住他们以及他们的作品。
其他文献
【摘 要】研学是拓展学生学习边界,连通学生校内外生活的重要媒介。古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学校可以依托古镇,开发研学课程。以古镇研学课程为例,学校应群策群力,让活动设计内容准;关注体验,让活动实施目的深;及时有效,让活动评价作用强,由此充分挖掘各项社会资源,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关键词】古镇;文化资源;研学活动课程;全员参与  研学旅行是拓展学生学习边界,连通
我们从出生就乘上了生命旅行的列车。我们不知道从哪站下车,但知道迟早都会到达终点。  我们看人生的风景,并参与其中,我们也成了别人的风景。在熙攘中努力挣扎沉浮。我们为欲望而活,为名利,为爱情、亲情、友情而生。虽然我们知道终点在朝我们招手,但我们又被欲望裹挟着不能自拔,穷尽各种手段,扮演着自己生命旅程中的角色。  《圣经》中说,人是有原罪的。我想我们的原罪就是我们的原始欲望。圣经故事说,亚当、夏娃吃了
01  1960年12月19日,美国海军的舾装工程已完成了90%的CV-64“星座”号(“小鹰”号的姊妹舰)航母,在纽约布鲁克林海军造船厂的施工作业中,机库里有一个装有502加仑燃料的油箱,而一辆运输金属垃圾桶的叉车,意外碰倒了一块大钢板,钢板正好砸坏了油箱的阀门,燃油流出,流入了下层甲板。下层甲板正在进行的焊接作业引燃了燃油,进而点燃了机库和飞行甲板上储存的木制材料。火情快速蔓延,片刻之后航母上
在海上行驶的“自由”号濒海战斗舰  美国在2020年2月10日推出的2021年国防预算中计划要砍掉4艘濒海战斗舰。这四艘舰艇中,服役年限最长的“自由”号(LCS-1)也只有12年,最短的“科罗纳多”号(LCS-4)才6年,按照原来的计划,这些军舰至少还有20年的平均寿命。濒海战斗舰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舰艇,其自身到底有什么特点,看过文章您可能就有自己的结论了!苏联没了,战场变了,对手也换了  早在上
美軍在雪地实弹射击M249轻机枪
【摘 要】游戏是低年级科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运用这一手段时要针对学生身心特征和科学启蒙课的特点,通过“利用游戏规则、抓住反思要点、借助视频示范、提供记录表格”等策略,渗透变量意识,培养思维品质,提升合作能力,学会用数据说话。科学游戏不仅应该有趣味,更要追求科学“增量”。  【关键词】科学游戏;科学增量  小学科学是“儿童的科学”,既要体现科学学科的特质,也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摘 要】在守恒的时间常量中,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有获得感,是学校教育管理者必须认清的问题。管理者需要用集体的智慧去构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框架、策略及途径,使之达成管理者集体认识的“知”层面与实践落实的“行”层面的高度统一。实践中,学校应基于儿童立场,整体推进“N X”课程设计与实践探索,使“深度学习”与“学科育人”相互融合,“实践探索”与“反思调整”相互跟进,“纵向延伸”与“横向拓展”相互渗透,“选
“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2018年4月9—10日,春日的西安古城迎来了首届上海合作组织人民论坛。该论坛由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简称“中促会”)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通过汇聚民间智慧、反映民间声音、凝聚民间共识,践行上海精神,推动政府和民间良好互动,为即将在6月份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會贡献民间力量;同时,探索建立与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配套的、新的民间对话平台,进一步扩大上海合作
历史地看,有关西藏事物的表达具有一种戏剧性,二十世纪初期西藏人文主义学者根敦群培的工作堪称事例之一。当哲学与历史学正在急剧经历现代性的转变时,根敦群培却致力于一种类似十八世纪欧洲启蒙主义者的工作纠正有关西藏事物的知识误会,指出人们自觉已知的事物中不自觉的空白之处,推动朴素理性的进展。将根敦群培的工作,理解为与现代学术的不同步也许是不恰当的。基于西藏历史与文化的特殊性,使根敦群培能够在现代世界的大门
【摘 要】小学中年级是培养学生英语写话积极性和发展学生初步写话能力的良好时机。但当前写话教学中存在三个问题:写话教学素材缺乏、写话教学策略不当、写话教学激励性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丰富形式多样的写话素材、尝试形式多样的写话策略、实施持续有效的教学评价等方式,激发学生思维活力,逐步提升学生的写话能力。  【关键词】牛津英语 小学中年级 写话教学  小学中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写话教学,是增强学生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