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几千传统文化的瑰宝。诵读经典诗文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立足于教学实际,从经典诵读课程的实施出发,浅谈个人对经典诵读教学策略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经典诵读;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9-107
经典诗文韵律和谐、意味深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练。学习、诵读经典诗文,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经典诗文,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代,心灵最纯洁的年龄阶段,也是诵读经典诗文,从而受到文化熏陶、智力发展与人格培养的最佳时期。然而,经典诵读课程从语文课程中分化出来,独立形成一门课程的时日尚短,没有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提高经典诵读课程的有效性。
一、经典诵读教学的原则:
1、诵读为主,引导为辅的原则。
苏轼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熟读和经典诵读学习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诗文中的具体意思、背景不作硬性要求,只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大体意思,并且做到熟读成诵。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学生多种形式的读为主,但是不能让学生随意地读、率性地读,对于诗文内容中的人文情怀和韵味,一定要由老师作相应的引导,做到有目的地读、有层次地读。
2、因材施教的原则。
经典诵读内容涵盖的面比较广,内容全面。但是不是所有篇目都适合所有孩子诵读。因此在制定学习目标的时候应该适当照顾学生的能力。对于部分学习能力稍弱的孩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部分段落进行背诵、理解和运用。
3、及时评价的原则。
评价的结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经典诵读的积极性。因此,对每一篇经典诗文的学习背诵都要及时评价。可以是口头上的,也可以设计评价表格,还可以通过画画、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展示。评价的内容除了背诵的流畅性外,还要适当注意对学生对所背内容的理解及生活体验。除此之外,还要及时发现诵读经典后学生品行、学习上的变化。
二、经典诵读的教学策略:
1、采用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
宋代学者朱熹曾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自吾之口;继以深思,使其意若出自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对于经典诗文来说,读是领会其意思的最科学、有效的途径。具体教学中可以运用范读、自读、对读、赛读、齐读、配乐读等多种充满个性化的诵读方法。
范读,就是示范性的朗读。最开始可以由老师来范读,然后可选择一些读的好的同学为其它同学范读。范读可以让学生认识文言文中的正确字音和读文言诗歌的语气,体会经典诗文的音韵之美。
自读和齐读:自读时可以边读边思考,也是个性化阅读很重要的一个方法;齐读比较适合晨读时进行,容易营造一个诵读经典的氛围,从而提高诵读的效果。
配乐读:经典诗文中很多都描写了非常独特的意境或者抒发了强烈的感情,在学生充分诵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配乐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投入到经典诗文的意境中去。
2、营造经典诵读的文化氛围。
良好的环境是无声的教科书,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精心设计学校及班级的文化建设,利用标语、走廊、板报等营造经典诵读文化氛围。
除此外,还要利用早自习进行全班整体诵读,营造深厚的人文氛围;语文课前也可以留三分鐘老师和学生一起背诵经典诗文,营造气氛;中午可以利用多媒体放一些经典诵读的录音、歌曲或者视频,给学生展示诵读成果提供一些借鉴和灵感。
3、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
每学期定时开始一些经典诵读的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诵读经典的平台,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兴趣,而且能让学生的诵读能在活动中得到实践运用,加深对经典诗文的理解的领悟。如:各班级组织的“经典故事比赛”、“整班诵读比赛”、“经典诵读手抄报比赛”、“经典诵读讲故事比赛”等,都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经典诵读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所读诗文的领会加进了一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重视与家庭的合作。
“亲子诵读”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阅读方式,它不仅能提高孩子诵读的积极性,也是家长携助监督检查学习过程的重要手段。家长每天花几分钟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诵读经典,不仅加强了孩子与家长间的感情,也能让孩子把学习的人生哲理和行为准则通过与家长的互动表现出来,从而理解到学习经典的重要意义并加以运用。
举行活动时,可以邀请一些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此时,家长作为孩子的后盾进一步增加了孩子诵读经典的兴趣和动力。有了家长的参与,孩子不会的家长可以进行补充,孩子已经融会贯通的,可以通过与家长的表演互动展示出来,真正落实到行动,知行合一。
经典润泽生命,读书完美人生。让孩子们沐浴在经典诗文的芬芳之中,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陶冶高尚的情操,让经典流淌在孩子们的血液与精神之中,是每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经典诵读;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9-107
经典诗文韵律和谐、意味深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练。学习、诵读经典诗文,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经典诗文,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代,心灵最纯洁的年龄阶段,也是诵读经典诗文,从而受到文化熏陶、智力发展与人格培养的最佳时期。然而,经典诵读课程从语文课程中分化出来,独立形成一门课程的时日尚短,没有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提高经典诵读课程的有效性。
一、经典诵读教学的原则:
1、诵读为主,引导为辅的原则。
苏轼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熟读和经典诵读学习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诗文中的具体意思、背景不作硬性要求,只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大体意思,并且做到熟读成诵。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学生多种形式的读为主,但是不能让学生随意地读、率性地读,对于诗文内容中的人文情怀和韵味,一定要由老师作相应的引导,做到有目的地读、有层次地读。
2、因材施教的原则。
经典诵读内容涵盖的面比较广,内容全面。但是不是所有篇目都适合所有孩子诵读。因此在制定学习目标的时候应该适当照顾学生的能力。对于部分学习能力稍弱的孩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部分段落进行背诵、理解和运用。
3、及时评价的原则。
评价的结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经典诵读的积极性。因此,对每一篇经典诗文的学习背诵都要及时评价。可以是口头上的,也可以设计评价表格,还可以通过画画、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展示。评价的内容除了背诵的流畅性外,还要适当注意对学生对所背内容的理解及生活体验。除此之外,还要及时发现诵读经典后学生品行、学习上的变化。
二、经典诵读的教学策略:
1、采用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
宋代学者朱熹曾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自吾之口;继以深思,使其意若出自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对于经典诗文来说,读是领会其意思的最科学、有效的途径。具体教学中可以运用范读、自读、对读、赛读、齐读、配乐读等多种充满个性化的诵读方法。
范读,就是示范性的朗读。最开始可以由老师来范读,然后可选择一些读的好的同学为其它同学范读。范读可以让学生认识文言文中的正确字音和读文言诗歌的语气,体会经典诗文的音韵之美。
自读和齐读:自读时可以边读边思考,也是个性化阅读很重要的一个方法;齐读比较适合晨读时进行,容易营造一个诵读经典的氛围,从而提高诵读的效果。
配乐读:经典诗文中很多都描写了非常独特的意境或者抒发了强烈的感情,在学生充分诵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配乐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投入到经典诗文的意境中去。
2、营造经典诵读的文化氛围。
良好的环境是无声的教科书,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精心设计学校及班级的文化建设,利用标语、走廊、板报等营造经典诵读文化氛围。
除此外,还要利用早自习进行全班整体诵读,营造深厚的人文氛围;语文课前也可以留三分鐘老师和学生一起背诵经典诗文,营造气氛;中午可以利用多媒体放一些经典诵读的录音、歌曲或者视频,给学生展示诵读成果提供一些借鉴和灵感。
3、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
每学期定时开始一些经典诵读的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诵读经典的平台,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兴趣,而且能让学生的诵读能在活动中得到实践运用,加深对经典诗文的理解的领悟。如:各班级组织的“经典故事比赛”、“整班诵读比赛”、“经典诵读手抄报比赛”、“经典诵读讲故事比赛”等,都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经典诵读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所读诗文的领会加进了一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重视与家庭的合作。
“亲子诵读”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阅读方式,它不仅能提高孩子诵读的积极性,也是家长携助监督检查学习过程的重要手段。家长每天花几分钟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诵读经典,不仅加强了孩子与家长间的感情,也能让孩子把学习的人生哲理和行为准则通过与家长的互动表现出来,从而理解到学习经典的重要意义并加以运用。
举行活动时,可以邀请一些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此时,家长作为孩子的后盾进一步增加了孩子诵读经典的兴趣和动力。有了家长的参与,孩子不会的家长可以进行补充,孩子已经融会贯通的,可以通过与家长的表演互动展示出来,真正落实到行动,知行合一。
经典润泽生命,读书完美人生。让孩子们沐浴在经典诗文的芬芳之中,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陶冶高尚的情操,让经典流淌在孩子们的血液与精神之中,是每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