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的设题范围和错答成因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55059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2016年比较,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的小说(文本见本期P10-11页)阅读选择题由双项选择变为单项选择,分值由5分变为3分。分值减少,题目难度没有降低。
  下面以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为例,分析小说阅读选择题的设题范围和错答成因。
  题目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
  A. 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具体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
  B. 被困队员深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地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C.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
  D. 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分析 4个选项基于小说的三要素、主题及技巧来设置,平实有内涵,总体难度不大。呈现如下特点:
  设题覆盖面广 从题干给出的信息来看,涉及的知识点仍是“内容和艺术特色”两大方面,覆盖了小说阅读的方方面面。具体来看,A项涉及环境描写的作用,B项是对情节的理解分析,C项分析艺术特色,兼有对人物形象的理解,D项是对文本主题的阐释。
  选项分布面广,既涉及开头(如A项),也有其他部分的内容(其他项);既有整体理解认知(如D项),也有局部细究分析(其他项)。可以说选项的设置科学、全面、合理。
  考查分析能力 要在4个选项中选出错误答案并不十分轻松,因为每一个选项都是对某一方面的问题展开分析阐述。如错误项B项设置的内容就是对情节的理解。
  错项虚虚实实 如果不深入研究,会觉得四个选项都有道理。尤其是错误项B项的错误处“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与15段中“人的生命力,也许是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一句,似乎颇能关联得上,很容易让只浮于文本表面而未深入理解的考生中招,看似是,其实非,可谓是虚虚实实。但只要深入文本进行理解分析,不难看出B项对情节的说明大为不妥,应该是人们出自善意的救助他人的举动往往救助了自己。它的确应该与15段的内容联系起来理解,但这句话的含意是说被困的科研队员在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时所表现出来的巨大的生命毅力。
  利用有效信息 只有一项是错误的,那么余下的三项便为考生理解小说提供了帮助,所以考生十分有必要找出错误之处。至少如D项对小说主题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能帮助考生理解该文本的含意。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选择错误呢?依据笔者阅卷的经验,考生错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1. 基本常识不熟。小说的故事情节、思想内容、结构布局、环境描写、人物塑造、人称视角、创作手法、语言风格等都是最基本的常识,考生若对这些基础知识所知甚少,就很难对选项做出正确的判断。如A项涉及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说来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如下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及主要人物);奠定基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揭示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象征意义(揭示主题)。掌握了这些,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2. 理解能力不足。小说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答题时还要对文本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如果理解分析能力欠缺,分析不到位,自然得不到高分。
  3. 没有深入文本。由于选项在设置错误时虚虚实实,有些考生浮于文本的文字表面之上,被问题的表象迷惑,没有深入文本细致分析,就容易错过错误选项。
  4. 比较能力欠缺。如果仔细研究4个项,可以看出D项已对小说主题进行了分析,而B项和D项有较多相对立相冲突的部分。比较后我们发现,有一项的分析是偏离文本的。
  针对以上问题,给同学们答题提出如下建议:
  代入理解法 所谓代入理解法,是将选项的分析文字放到文本相应的地方进行理解,看是否与文意相符。如A项分析开头描写风沙狂暴及人的感受的作用,便可将“烘托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带入到文章开头部分来理解,便可判定A项无误。再把错误项B项中“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放到相关段落及全文中比對,不能得到印证,由此可判定其有误。
  全面排除法 所谓全面排除法,是指将4个选项看作一个整体,比较并发现其中相互对立的地方,从而锁定错误项,选出答案。如B项“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D项送瓜人的行为“令人感动”和“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的主题理解难以吻合,甚至有较大的分歧。经过比较,可以判定B项的说法不合理。
  虚实互渗法 所谓虚实互渗法,实际是基于对出题人意图的揣摩而选出正确选项的一种做法。一般说来,出题者设置错误会有意遮掩,往往会将文本中已有的文字“变形”后放到选项中,让没有深入理解的考生乍看之下误以为是对的。如B项“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与第15段“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在字面上似乎有联系,但实际上并不如此。可以说B项正是出题者针对15段的内容故意弄出的虚招。因此,字面上看着相似的选项往往有诈,考生应比照文本多加思考琢磨。
其他文献
有一类考生,他们出身“寒门”,除了要“愁”高考分数,考什么专业。什么大学外,他们还要为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发愁,他们的志愿填报好坏往往决定了他们的一生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命运。  笔者对部分南开大学2007级新生进行了小型抽样和访谈调查,调查发现:贫困生在志愿填报方面确实与一般考生不同,他们需要面对比其他考生更多的困难(本文涉及的调查数据均来自此次小型抽样调查,案例由受访学生提供,均是受访学生的同学)。
期刊
近年来,长安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和重要的标志性成果。该校通过“211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在促进传统优势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学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和综合性的学位授权体系,提炼出了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基础。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验收专家组认
期刊
本刊记者/苏 蓝  《十堰晚报》记者/罗 伟    18岁的湖北省丹江口少年王朋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个选择竟然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的位置。2009年的夏天,对于王朋来说是收获的季节,在高考中他考出了544分的好成绩,比省理科本一批控制分数线高。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他竟然只填报了专科志愿。目前,王朋已经就读于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到底是什么让王朋作出如此的决定?而目前的他在支持和惋惜的声浪中,心情与
期刊
Q:我是来自北京的一名高三学生。虽然说刚开学,但感觉压力非常大,请问怎样尽快进入角色呢?  北京 小月  A:首先是及时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高三是一个全力冲刺的阶段,在刚进入高三时,就应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你应该对自己的学习经历进行一次全面总结,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以往有的考生进入状态比较慢,甚至到了一模考试才感觉到紧张,这样就晚了;其次,合理安排复习计划。很多考生认为,刚进入高三就制定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VS首都师范大学    前世今生  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她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1923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师范大学。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形成了“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北京师范大学是隶属教育部的一所著名高等学府,教学和科研力量居于全国一流水平。
期刊
编者按: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录取分数“牛”专业的就业情况。那么,录取分数不“牛”的专业就业又如何呢?我们不妨来搜索一下——    专业!专业!!专业!!!    长期以来,有个传统观点,考大学选专业就像大姑娘选婆家一样,关系着终身的命运与幸福。事关重大,考生和家长哪敢怠慢!可是大家眼里的热门专业毕竟有限,而且绝大多数热门专业的分数都高高在上。让多数考生望而却步。其实,眼光老盯着高分专业绝非明智之
期刊
策划/执行  本刊编辑部作为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指导的杂志,我们的编辑每年都有幸进驻高校招生录取现场参与录取工作,以熟悉招生流程,搜集志愿案例,提升业务素养。今年,本刊编辑再次进入录取现场。在录取工作中,编辑既为录取的考生感到开心,也为落榜的考生深感遗憾。而将他们的“得”与“失”展现给来年的志愿填报者,是本刊的职责。因此,我们特地向考生报告……    “惊险”报告    心晴:雨转阴  温度:23℃ 
期刊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视而不见。” 这是网上流行的一句话,被演绎成多个版本,承载着各种情愫。  我疑惑了,最遥远的距离?关键不在“距离”,而在“最”,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理解,这大概是因為人们的身份、职业、所处的时代不同而异罢了。天文学家说:“宇宙还在不断扩大,无从探测边界的宇宙,就是最遥远的距离。”失去亲人的人说:“最遥远的距离,就是生与死的距离。”追寻爱情的人
期刊
每年小升初招生季,某地多所知名公办和民办学校通过各种“地下”秘密考试选拔招生。报道提到,“秘考”一般由往届生家长作为媒介,以旧带新,通过微信群、QQ群传递信息,“届届相传”。入群需要暗号,暗号不定期更换,以防外泄。也有一些公办学校以“校园开放日”“体验活动”等名义召集学生面谈,有的小学还配合中学暗中组织考试。  家长以“秘考”的方式参与择校,学校以“秘考”的方式“掐尖”,這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教
期刊
陕西榆林某小学有位学生家长,因人在外地,不能替孩子打扫教室卫生,利用微信向班主任请假,结果不仅遭其“教育”,还被辱骂。事后,该班主任还将聊天记录发到微信群里。事件经媒体曝光后,该班主任辩称“骂人”系口头禅。  明明是脏话,还辩称是口头禅。如果脏话能成为口头禅,试问师德何在?师德出了问题,追根溯源是极少数教师缺德行。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它对人的德行要求尤为严格。没有良好的德行,是不能从事教师这一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