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的需求,心理护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且越来越受到重视。妇科手术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手术涉及生殖系统,患者对此最为敏感又难于启齿,饱受疾病和手术的双重压力,因此,在护理上应通过询问、开导、启迪的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患者心理方面的积极因素,为解除患者手术的不良心理,深入细致地了解患者的各种情况,与患者用心沟通,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接受手术治疗。
〔关键词〕妇科手术;心理分析;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4-56-02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现代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从而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的需求,心理护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而且越来越受到重视。妇科手术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受疾病和手术的双重困扰,尤其女性的情感脆弱、敏感,因此,做好妇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梅州市人民医院妇产二科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妇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830例,年龄19-85岁,其中子宫肌瘤550例,卵巢囊肿200例,宫颈癌80例,宫外孕46例。
2心理特点
2.1恐惧与焦虑
由于患者对于陌生环境和治疗效果等情况的不了解,会产生疑惑、忧郁、恐惧和抑郁等的心理活动,最多的是恐惧和焦虑,也是护理工作中应该重点解决的心理状态。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刺激,这种应激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理活动,其中以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兴奋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多,临床以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为主要表现,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甚至会超过对疾病的恐惧,表现出紧张、焦虑和不同程度的心率增快、纳差、失眠、血压升高。手术和麻醉的风险、术中和术后的疼痛及手术室中的陌生环境都会使患者感到恐惧不已。
2.2忧郁
如女性患者由于子宫等性器官被切除后,常出现自身器官损失感,自认为失去了女性的特征,担心术后性功能改变,影响夫妻生活,担忧提前衰老进入更年期,术后体形、性格改变,影响生活、工作,常表现出忧郁寡欢、对周围缺乏兴趣,不爱交谈、性格孤僻。也可因患者的丈夫、朋友、同事的影响使患者产生忧虑、悲观的心理。
2.3孤独失落的心理
中老年的患者常担心自己的家属能否照顾好自己,不能正确对待手术,表现出早年的退行性言行及心理状态。
3心理护理
3.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以往一问一答的目的性很强的解释与交代形式中,护士掌握的信息是不全面的,不能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与女患者,首先注意礼节性的沟通,体现在尊重患者的基础上,倾听患者诉说,了解其对手术的看法,耐心解答其提出的各种问题,安慰鼓励她,态度要和蔼可亲、热情大方,关心患者的痛苦,使其获得安全感,得到其信任,才能达到有效的护患沟通,护士在每天进行的晨晚间护理中,如体温、呼吸、脉搏的测量,发药、注射、输液等基础护理操作时,与患者有密切接触,护患双方可进行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的情感交流,让其始终感觉亲切,实现心理护理与专科护理的一体化。与患者家属沟通亦很重要。护士在减轻患者家属心理负担的同时,要让家属对护士产生信任感,共同为患者解除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全方位的术前沟通及充分的健康教育,患者愈后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未患病前的正常状态。根据患者的文化、职业、民族、社会关系、经济条件和政治文化背景等正确评估不同患者的心理需求,以便加强护理的“文化安全”。
3.2消除患者恐惧和焦虑的心理
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接待,向其介绍医院的环境、主管医生、护士,向其他患者介绍新来的病友,使她们和睦相处、互相勉励。在患者入病室时,要保持环境的安静、舒适,使患者消除紧张陌生感。向患者介绍手术前的检查项目、手术的大致过程、手术的安全性及必要性,医术水平、麻醉方式、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方法,如何克服术后切口疼痛,早期下床活动的意义,帮助患者正确对待手术,积极配合治疗。
3.3消除自卑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护理工作者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开导工作,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相关疾病的医疗护理知识,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与要求,对有错误认识的患者应及时纠正。列举成功病例,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让家属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指导家属积极参与,协助安排患者的日常生活及治疗,使家庭为患者创造更加和谐的生活气氛,尽可能让患者与家人团聚,与社会接触,使患者充分感受到亲人的理解和支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以愉快心情接受治疗。另外,单位同事、亲戚朋友对患者的关照和支持也是很重要的,让患者体会到人间充满温情,消除悲观,重新塑造自己。
3.4解除忧郁心理
护理对象往往是不同的年龄、文化程度和性格的人,护士在护患沟通中要针对女患者个人情况,采取不同方法,抓住契机与患者进行沟通。根据患者的文化素质、人生观和心理承受能力,进行生殖系统解剖知识和性知识教育,临床上由于子宫切除对妇科病人带来生理、心理的负面影响,常成为影响夫妻感情及术后性生活的障碍,向患者解释子宫切除术后月经不再来潮,但夫妻生活不会有影响,待术后2-3个月阴道残端愈合后可恢复正常性生活,消除患者夫妻所存的疑虑,向患者丈夫说明妇科手术后,性生活美满与否,关键因素之一是丈夫对妻子的态度,鼓励其给予妻子更多关爱。对卵巢切除的患者,告诉患者切除一侧卵巢另一侧还有排卵功能,即使两侧切除还有其他分泌器官,如肾上腺素也可以分泌少量雌激素及较多的雄激素,后者也可以在外周组织生成雌激素,可以维持女性特征及性生活需要,以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做好未生育小孩患者的心理护理,对那些担心术后没有小孩会影响丈夫感情的患者,要帮助她们解除思想顾虑,不断从各方面充实自己的生活,从而加深夫妻感情。护理人员应耐心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说出心中感受,主动联系亲友同事探望,对于老年患者应多关心并给予精神支持,指导其子女细心照顾,让其心理有归属感,做好心理疏导,克服消极抑郁的情绪。
4体会
医师的技术水平是决定妇科疾病手术的关键,但妇科手术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妇科手术涉及生殖系统,患者对此最为敏感又难于启齿,在护理上应通过询问、开导、启迪的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充分调动患者心理方面的积极因素,给予支持和鼓励;对消极方面,让患者充分表露和发泄,然后加以引导,使患者从关注自身转移到关注社会活动和工作上来,对待患者必须要礼貌、热情、诚恳、自然。总之,护士首先要解除患者手术的不良心理,然后深入细致地了解患者的各种情况,用沟通的技巧去影响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让患者产生对手术者的信任感、依赖感和安全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接受手术治疗。
〔收稿日期:2010-04-20〕
〔关键词〕妇科手术;心理分析;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4-56-02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现代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从而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的需求,心理护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而且越来越受到重视。妇科手术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受疾病和手术的双重困扰,尤其女性的情感脆弱、敏感,因此,做好妇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梅州市人民医院妇产二科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妇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830例,年龄19-85岁,其中子宫肌瘤550例,卵巢囊肿200例,宫颈癌80例,宫外孕46例。
2心理特点
2.1恐惧与焦虑
由于患者对于陌生环境和治疗效果等情况的不了解,会产生疑惑、忧郁、恐惧和抑郁等的心理活动,最多的是恐惧和焦虑,也是护理工作中应该重点解决的心理状态。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刺激,这种应激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理活动,其中以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兴奋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多,临床以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为主要表现,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甚至会超过对疾病的恐惧,表现出紧张、焦虑和不同程度的心率增快、纳差、失眠、血压升高。手术和麻醉的风险、术中和术后的疼痛及手术室中的陌生环境都会使患者感到恐惧不已。
2.2忧郁
如女性患者由于子宫等性器官被切除后,常出现自身器官损失感,自认为失去了女性的特征,担心术后性功能改变,影响夫妻生活,担忧提前衰老进入更年期,术后体形、性格改变,影响生活、工作,常表现出忧郁寡欢、对周围缺乏兴趣,不爱交谈、性格孤僻。也可因患者的丈夫、朋友、同事的影响使患者产生忧虑、悲观的心理。
2.3孤独失落的心理
中老年的患者常担心自己的家属能否照顾好自己,不能正确对待手术,表现出早年的退行性言行及心理状态。
3心理护理
3.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以往一问一答的目的性很强的解释与交代形式中,护士掌握的信息是不全面的,不能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与女患者,首先注意礼节性的沟通,体现在尊重患者的基础上,倾听患者诉说,了解其对手术的看法,耐心解答其提出的各种问题,安慰鼓励她,态度要和蔼可亲、热情大方,关心患者的痛苦,使其获得安全感,得到其信任,才能达到有效的护患沟通,护士在每天进行的晨晚间护理中,如体温、呼吸、脉搏的测量,发药、注射、输液等基础护理操作时,与患者有密切接触,护患双方可进行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的情感交流,让其始终感觉亲切,实现心理护理与专科护理的一体化。与患者家属沟通亦很重要。护士在减轻患者家属心理负担的同时,要让家属对护士产生信任感,共同为患者解除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全方位的术前沟通及充分的健康教育,患者愈后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未患病前的正常状态。根据患者的文化、职业、民族、社会关系、经济条件和政治文化背景等正确评估不同患者的心理需求,以便加强护理的“文化安全”。
3.2消除患者恐惧和焦虑的心理
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接待,向其介绍医院的环境、主管医生、护士,向其他患者介绍新来的病友,使她们和睦相处、互相勉励。在患者入病室时,要保持环境的安静、舒适,使患者消除紧张陌生感。向患者介绍手术前的检查项目、手术的大致过程、手术的安全性及必要性,医术水平、麻醉方式、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方法,如何克服术后切口疼痛,早期下床活动的意义,帮助患者正确对待手术,积极配合治疗。
3.3消除自卑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护理工作者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开导工作,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相关疾病的医疗护理知识,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与要求,对有错误认识的患者应及时纠正。列举成功病例,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让家属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指导家属积极参与,协助安排患者的日常生活及治疗,使家庭为患者创造更加和谐的生活气氛,尽可能让患者与家人团聚,与社会接触,使患者充分感受到亲人的理解和支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以愉快心情接受治疗。另外,单位同事、亲戚朋友对患者的关照和支持也是很重要的,让患者体会到人间充满温情,消除悲观,重新塑造自己。
3.4解除忧郁心理
护理对象往往是不同的年龄、文化程度和性格的人,护士在护患沟通中要针对女患者个人情况,采取不同方法,抓住契机与患者进行沟通。根据患者的文化素质、人生观和心理承受能力,进行生殖系统解剖知识和性知识教育,临床上由于子宫切除对妇科病人带来生理、心理的负面影响,常成为影响夫妻感情及术后性生活的障碍,向患者解释子宫切除术后月经不再来潮,但夫妻生活不会有影响,待术后2-3个月阴道残端愈合后可恢复正常性生活,消除患者夫妻所存的疑虑,向患者丈夫说明妇科手术后,性生活美满与否,关键因素之一是丈夫对妻子的态度,鼓励其给予妻子更多关爱。对卵巢切除的患者,告诉患者切除一侧卵巢另一侧还有排卵功能,即使两侧切除还有其他分泌器官,如肾上腺素也可以分泌少量雌激素及较多的雄激素,后者也可以在外周组织生成雌激素,可以维持女性特征及性生活需要,以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做好未生育小孩患者的心理护理,对那些担心术后没有小孩会影响丈夫感情的患者,要帮助她们解除思想顾虑,不断从各方面充实自己的生活,从而加深夫妻感情。护理人员应耐心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说出心中感受,主动联系亲友同事探望,对于老年患者应多关心并给予精神支持,指导其子女细心照顾,让其心理有归属感,做好心理疏导,克服消极抑郁的情绪。
4体会
医师的技术水平是决定妇科疾病手术的关键,但妇科手术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妇科手术涉及生殖系统,患者对此最为敏感又难于启齿,在护理上应通过询问、开导、启迪的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充分调动患者心理方面的积极因素,给予支持和鼓励;对消极方面,让患者充分表露和发泄,然后加以引导,使患者从关注自身转移到关注社会活动和工作上来,对待患者必须要礼貌、热情、诚恳、自然。总之,护士首先要解除患者手术的不良心理,然后深入细致地了解患者的各种情况,用沟通的技巧去影响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让患者产生对手术者的信任感、依赖感和安全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接受手术治疗。
〔收稿日期:2010-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