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移民巴西初期的历程和特征

来源 :拉丁美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wt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8年6月,首批781名日本移民搭乘“笠户丸”抵达巴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契约农工,被分配在咖啡种植园中劳作.然而,初到巴西的日本移民在种植园的生活并不理想,他们面临生活条件差、饮食不习惯、遭受虐待、工资水平低等困境.反抗和逃离成为日本劳工表达不满的主要方式.对此,日本政府一方面安抚侨民,通过重置让他们在巴西定居下来;另一方面完善和规范移民公司的业务,继续推动向外移民.与此同时,日本国内的移民公司进入改革和整合期,日本通往巴西的移民航线也逐渐固定.1918年,海外兴业株式会社成立,并于1920年成为日本唯一经营移民业务的公司.1908-1923年期间日本移民巴西初期呈现出如下特征:巴西政府提供了移民活动的主要资金;以家庭为单位的契约农工构成了移民主体;日本移民高度聚居在圣保罗州的农村地区;日本移民的定居率非常高;在移民规模方面,巴西还不是日本移民的主要目的 国,而日本也仅是巴西的一个移民来源小国.总之,这一时期日本向巴西的移民活动遵循的是“大公司、小政府”的运行模式.
其他文献
2000年以来,拉美裔逐步成为美国选民规模最大的少数族裔,在历次大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2000-2020年间的6次美国大选数据为基础,观察美国拉美裔选民在大选中的投票情况,发现其半数以上保持着对民主党候选人的认可,1/4稳定支持共和党候选人,但支持率存在较大幅度摇摆,这主要取决于拉美裔选民的政治取向变化.据观察,影响拉美裔政治取向的主要因素有宗教因素、政党认同、议题因素和候选人因素.其中,宗教因素和政党认同总体较为稳定,对拉美裔政治取向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的影响.而因为议题和候选人因素容易随着
中国经济在21世纪最初十几年的高增长是一个重大的世界历史事件.但这场高增长的原因迄今没有得到充分讨论.研究表明,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国基础结构之下,以工业体系为载体的有用知识体系和社会能力的累积性成长.这个累积性的演进过程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一直没有中断过,而在21世纪初出现高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在一系列有利的条件下,蕴藏在中国工业体系和中国人民之中的能量得以迸发.这种能量的内在经济机制可以由递增报酬来解释,而使其得以充分发挥的社会条件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人民广泛参与.因此,对于中国经济还
中乌“一带一路”合作取得了可喜进展,双方在经贸、构建“一带一路”合作机制、抗击新冠疫情合作等许多方面走在拉美地区前列,为中拉合作树立了新典范.与此同时,美国也将乌拉圭强大的民主制度及与中国保持相对透明关系视为其他拉美国家与中国打交道的榜样.乌拉圭同时受到中美两个大国的重视,体现了其在拉美的特殊重要性、中乌“一带一路”合作进展及其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因此,有必要对中乌两国对“一带一路”合作的战略考量、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前景做深入分析,探讨双方合作的政治基础,提早进行风险防范,规划未来发展.虽然中乌双方对推动“一
对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的把握是一个重大课题.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包括社会主义社会,既是不断变化、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又是分阶段演进、阶梯式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近代中国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不懈奋斗和艰辛探索中,历史性地选择了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及阶段划分理论,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经验,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创造性地探索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社会历史方位、发展阶段、主要矛盾、历史任务进行主动探索、作
新冠疫情暴发对中国和拉美各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但数字技术在本次抗击新冠疫情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显现,数字经济的增长潜力被进一步激发.加强中拉数字经济合作,对于化解疫情给双方经贸合作带来的下行压力,深化和细化“一带一路”合作,促使双方合作在疫情之后向更高层次和更宽领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次疫情为数字经济普及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为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和市场机遇,也为进一步拓展中拉“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与此同时,在疫情冲击下中拉数字经济合作也面临着因宏观经济环境恶化带来
自由不只是实践理论的问题,更是存在论的问题.就实践领域而言,宽容先于自由.但在存在论层面看,自由不仅构成了差异的基础,还先于宽容.作为人特有而又不得不承担的一种存在方式,自由意味着突破了必然性,跳出了自然、本能与过去的决定.这种自由把人置入了总能够重新开始的存在处境,从而使每个人不仅与他人,而且与自己处在差异化之中.同时,这种自由也意味着使人存在于总还有其他可能性的开放性之中,这使每个自由者一方面能够把事物置于一个可能性关联系统之中而进行设置目的 的活动,从而使人特有的劳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则使自由者能够
美国是1918大流感的重灾区.“战事优先”的国策、空前规模的练兵以及世界范围的军队调动和交战给疫情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严重削弱了美国的防疫力量.史无前例的疫情使美国社会陷入极度恐慌,催生了形形色色的疫情“地理溯源”,有些媒体将本应属于科学范畴的“流感溯源”变为带有地缘政治色彩的“流感污名”,“西班牙流感”“俄国流感”“德国投毒”“中国瘟疫”等说法相继登场.不合理的大流感“地理溯源”在当时就受到美国医界有识之士、乃至中国医学专家的质疑.疫情结束后,大流感溯源成为纯粹医学科学领域的专业问题,寻找导致疫情
政法范畴是中国政治分类学的智识性产物,是中华法律文明传统的标识性范畴,蕴含着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治理哲学.从古代“政刑”到现代“政法”,政法范畴先后融汇了古典礼法哲学、近现代世界法治思潮、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之精髓,逐步具象化为一个有独特组织体系、规则体系、话语体系的权力场域.作为良政范畴的政法,包含了一系列有关如何运用法治治国安邦的深邃思想,开释出了法安天下、奉法强国、法顺民心、法乃公器的良政愿景.作为善治范畴的政法,积淀了一系列有关如何处理法治和其他治道关系的深刻智慧,展现出了法治和其他治道分工协作、互济互
12月7日,2021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以视频连线方式在南京、台北同步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向峰会发来贺信,峰会大陆方面理事长郭金龙、台湾方面理事长刘兆玄等出席年会.500多位两岸工商界人士相聚云端,围绕“把握新格局,共享新机遇”主题,共商发展大计,共谋振兴之策.
期刊
建设中国特色文论话语,散文理论是最可能获得突破的领域.中国现代散文背后有源远流长的文章传统.在传统文章格局向现代文学格局转换过程中,由文章到散文,经历了复杂的历史过程,形成了现代散文文体的非典型性及其在现代文学格局中的边缘处境,但同时也具备了突破现代文学所面临的困境的可能.中国散文理论的重构应以“人—文”为核心,建构包括知识与经验、思想与情感、精神与境界、文体与语体四个层面的整体理论架构,并将基于“道”、通于“史”、及于“物”、彰于“文”等文章历史特性纳入评价系统,充分吸纳中国传统思想与艺术智慧,沟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