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有效拓展融入语文课堂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学习得过程中,阅读的拓展为我们的课堂开启了通往大千世界的窗口,于是我们要注重学生的阅读,使他们在阅读中逐渐成长。首先我们可以立足于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对阅读兴致盎然;然后增强他们阅读的有效性,不断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最后让学生扬起阅读风帆,遨游于知识海洋。
  关键词:語文学习;拓展性阅读;课外阅读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呈现一片生机,因为课程的“拓展”开阔了学生的讯息时空。而拓展性阅读指的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某一阅读素材有关的某一主题,搜索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整理与阅读,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一个特定的角度并形成自己的理解,提高课堂阅读材料的理解。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是互动的、开放的、多维的、真实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的多元的对话过程。我们的教师应该用心对待学生,熟练掌握生成性因素,提高课堂教学的价值,使教学过程成为我们焕发师生生命潜力,充满生命激情的潜在的过程。
  一、培养阅读的兴趣,激起学习兴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指导,是电力需求,是成功的关键。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但只要你有浓厚的兴趣,勇于面对,你会得到好的结果。
  当学生对教师呈现的拓展材料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并乐此不疲时,就会产生意料之外而又期待之中的“拓展效应”。当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充分地利用拓展材料,比如对作者,课文背景、主要人物关系、主要事物相关内容的理解,就能使学生获取相应的知识和信息。更重要的是,这些形象真实的素材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为学习新内容做足准备。
  二、增强阅读的实效,提高综合能力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典优美的文章,含有许多精彩的词句,精彩的话语,我们应以此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焦点”,引导学生阅读,我们必须要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上下功夫。只有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才可能达到“课标”中的“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要求。因此,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及提高阅读技巧,就要引导要引导学生精读、细品、研修。
  1.读思延伸,有效阅读
  读是思的基础,思是读的延伸。思的过程是情感开动的过程,是学生人文素养得以提升的过程。很好的阅读教学,思维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发扬自我,超越自我的能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自主性,提高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因此,阅读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要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还要培养他们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在阅读中学会思考,从而有所感悟,提高阅读的有效性。事实上,“边阅读边思考”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一种好的阅读方式。我们要激励学生对文章提出质疑,让他们在阅读中拓展思维,变无疑为有疑。这样,我们的阅读就避免了学生停留在阅读的表面上,而是使他们把“读”和“思”结合起来,把读引向深层,提高学生读书的质量和阅读的能力。比如:
  我在教学选读课文《麻雀》时,教参给我的信息是文章的主题是母爱,我也在课堂上着力挖掘“母爱”的力量。但是有学生马上问我:“为什么飞下来的老麻雀是母亲呢,我觉得可能也是公麻雀。文章中没有任何一处提到这是一只母麻雀。”乍听,我一下子愣住了,其实自己细细品读文章的主题并没有完全定位在母爱上。于是我鼓励了学生,并且把“母”去掉,把落脚点定位在“爱”上。但随后,学生又质疑:“这片文章既然赞美爱的力量是多么神奇和伟大,但是作者为什么还要扛着枪去打猎,这不是不珍爱生命吗?”孩子们的质疑一下子把我蒙住了,随后我和学生对这篇文章展开讨论,并讲述了屠格涅夫的个人成长经历和他的短篇小说《木木》,拓展了文章的外延,使孩子们了解到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受压迫者的无限同情。而“打猎”这个情节的设计只是为了展开表述的一种手段。经过讨论,我趁机提出要求:要想深入了解一篇文章,就必须对作者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通过提问,学生意识到阅读也要有一定的方法。
  2.深化拓展,有效练笔
  在阅读教学中,假如我们在基于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并适当拓展,往往能达到理解的升华作用。所以,我们的语文老师应当有效地使用阅读课,在课堂上,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读”,有一个对文本的独特理解,也应该让学生愿意“写”。通过指导学生的多角度延伸,进行创造性联想练笔,使学生不但巩固了已学知识,又通过练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及写法上的运用,把握了课文的内涵。
  三、扬起阅读的风帆,遨游知识海洋
  我们在深入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同时,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对阅读兴趣盎然,而且要在内容、时间、空间、形式上对阅读不断拓展、延伸。大量的阅读可以增强一个人的语文能力。
  1.创建阅读环境
  因为学生的课外书有限,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读书机会,可以在班里设置读书角,让学生把家里已经看过的图书放到图书角,供大家借阅。图书由班级图书管理员统一管理,形成“一书多人读,知识你我他”的读书氛围。这样,只要每个孩子提供一本书,他就能读到将近五十本的书了。这样的“流动书屋”,给学生们创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学生可以从书籍中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2.保证阅读时间
  我把每周四下午的第三节课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和学生一起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每天晨读经典文章十分钟,采用教师领读、学生齐读等多种方式进行。每天中午读十分钟的经典诗词,并展开各类的诵读活动,以创设浓浓的读书氛围,保证读书时间。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光,相击而发火花。”事实上,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还有许许多多。我想:只要我们带着思考,做个有心人,就一定能成为“荡水、击石”的高手,就一定能帮助学生敲开阅读这扇神秘的大门!我认为:只要我们带着思考,做个有心人,将成为“荡水、击石”的大师,就一定能帮助学生打开阅读这神秘的门!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随笔[M].中华书局,2007(8).
  [2]名师课堂经典细节.小学语文卷[M].江苏人民出版社.
  [3]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在近几年已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被认为是21世纪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传感器网络由大量集成有传感器单
<正>日前,国土资源部公布第四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名单,永城市龙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车集煤矿和永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桥煤矿两家企业入选。截至目前,该市9家煤矿企业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始终保持着稳中有进的态势,经济总量逐年攀升,与此同时国内对原油等资源类物品的依存度日益上升,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越来越深入。鉴于此
血栓栓塞常见于下肢深静脉,其预后可以是血栓完全消失,不留任何后遗症,也可以是因血栓引起肺栓塞而死亡。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导致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包括因静脉压力过高所导致的
本文就新形势下,我院科研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初步的探讨,认为科研意识淡薄、人才缺乏是最突出的问题,并提出加强领导、调整政策、引进人才等几条相应对策。
近年来,天线阵列信号处理技术由于在消除空域干扰、提高无线通信容量和质量方面的突出表现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天线阵列信号处理技术应用于扩频通信系统将提高扩频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