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诗经中的爱情誓言亦如此,无论是誓言不再嫁的《鄘风·柏舟》还是誓言不相离弃的《击鼓》抑或是誓言为夫独守的《葛生》,既终《诗经》全篇,未曾出现过类似《上邪》“长命无绝衰”、“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那种超然恢诡的豪言。《诗经》的爱情誓言自具絜矩,伟大爱情的深厚,总是与“生”对应,而“生”之后的“死”,却被巧妙留白了。
关键词: 《诗经》 爱情誓言 生命意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描写男女相慕、夫妇相思的诗歌篇幅众多,其中不乏情韻悠长的爱情誓言。《诗经》中的男女诗篇及爱情誓言,不仅寄托着诗人渊深隽永的情思,而且跃动着华夏先民深刻的生命意识。
一、时间观念与生命意识萌芽
《诗》的作者们往往善于通过把握时光流逝,刻画光阴久暂,反映爱情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世界。《摽有梅》正是通过描写从“其实七矣”到“顷筐塈之”的时间推移,勾勒待字闺中的女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变化:她眼见梅子渐熟渐落,便联想到青春的韶华易逝,一句“迨其谓之”,正抓住了这首诗时不我待的情感基调。
《诗经》以时衬情的技巧炉火纯青、时间变化唤醒诗人对生命流逝的自觉,这种自觉与诗人绵邈的情思相激荡,生成令人动容的情章思语。如《君子于役》中“日之夕矣,牛羊下括”,又如《采薇》中“曰归曰归,岁亦阳止”,再如《月出》中“月出皎兮”至“月出照兮”这月出一瞬,诗人无限思念的喷薄,都能看出《诗》的作者们,于情思缠绵中氤氲跃动的生命意识。
二、慎终与乐生意识
《诗》的“慎终”观念,主要体现为一种视死亡为终结的生命意识:死亡并非基督所谓的原罪解脱,亦非佛家眼中的业力轮回,死是终结,伟大爱情亦至死而终,难言千秋:
《击鼓》中有一段著名的爱情誓言:“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依朱熹《诗集传》所训,契阔者,隔远之意。“者念其室家,因言始为室家之时,期以死生契阔,不相忘弃,又相与执手,而期以偕老”①。一位远戍在外的丈夫正经历颠沛颓唐,生死难知的军旅生活,忧思满怀时,想起远方妻子,亦忆起新婚誓言。无奈戎马啴啴,红尘滚滚,从役者有锋镝死亡之忧,故言“生死契阔”;又有思归不得之愁,故期“与子偕老”。
从《击鼓》的这段誓言,能看出诗人对死亡的恐惧,这种恐惧是自觉的,源于诗人萌发的“生”之终结意识,因而诗人感叹:“生死契阔”。这种恐惧并非此首诗独有。《黄鸟》、《常棣》等篇都有“恶死”的表达。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死”在《诗经》令人畏恶的形象。“慎终”思想,又带来“乐生”观念:无论是《关雎》中“辗转反侧”的男子,还是《摽有梅》中“迨其谓之”的女子,正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生命意识,让他们陷入了求之不得的苦恼和焦急之中。
慎终乐生的观念,使得《诗经》作者的爱情观自具絜矩,他们将伟大爱情的深度与长度,与“生”对应,对于“死”之世界的爱情,则不在考虑范围。同样,“死”本身也仅作为“生”的跋尾。与《击鼓》类似的爱情誓言有很多,如《鄘风·柏舟》的“之死矢靡他”、《女曰鸡鸣》的“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等,皆表达类似的生死观。
三、“死”的文学意象和文学表现
先秦人的生命体验中充斥着“死”,正因此,“死”才显得威严,却并不神秘。“死”后的神秘世界在《诗经》中往往不被提及,诗人习惯于从“生”的世界里,寻找具体的物品,象征“死”在“生”的世界中的存在状态。
这一点在《唐风·葛生》中得到了体现:关于《唐风·葛生》的诗旨众说纷纭,比较普遍的观点有怀念征夫说与悼念亡夫说两种,前者如朱熹《诗集传》②及方玉润《诗经原始》③等,后者如郝懿行《诗问》④及蒋立甫《诗经选注》⑤等。无论闺怨或悼亡,诗中女主人公孤戚独思的形象是生动可感的:“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其心其坚,誓相厮守,令读之者无不动容。
细品此诗,可以发现抒情主人公对爱情的坚守,是建立在“生”之上,诗人的笔锋于“死则同穴”处戛然而止,“死”后的神秘世界成了永远的留白。不同于《击鼓》、《鄘风·柏舟》、《女曰鸡鸣》等诗篇,这首诗具体地提到了“死”——“居”与“室”,但也仅仅是将其作为“生”的终点。
这也是“死”在诗经中表现的形态,它依然依附于“生”,作者常常通过一些和死有关的物品——“其居”、“其穴”、“其室”——隐晦地象征它,从而避免对“死”的神秘主义层面的探讨,而把描写重点放在了“生”。
在《诗经》的爱情诗里,乐生慎终的观念普遍存在,对于“死”的态度不是独立的,它往往用来证明人的真忱之心与“生”同笃同长,这正是诗人生命意识的体现。如《大车》中“穀则异室,死则同穴。”的爱情誓言,正是诗人对自己“不负苍天不负卿”的决绝自证。除此之外,“死”并不会独立于“生”而被神秘化,这正是《诗经》中跃动的生命意识和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
注释:
①朱熹,著.诗集传[M].中华书局,2011,1:25.
②朱熹,著.诗集传[M].中华书局,2011,1:93.
③方玉润,著.诗经原始[M].中华书局,1986,2上册:263.
④郝懿行,著.诗问.郝懿行集,齐鲁书社,2010,4第一册:658.
⑤见张树波,编著.国风集说[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8下册:357.
关键词: 《诗经》 爱情誓言 生命意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描写男女相慕、夫妇相思的诗歌篇幅众多,其中不乏情韻悠长的爱情誓言。《诗经》中的男女诗篇及爱情誓言,不仅寄托着诗人渊深隽永的情思,而且跃动着华夏先民深刻的生命意识。
一、时间观念与生命意识萌芽
《诗》的作者们往往善于通过把握时光流逝,刻画光阴久暂,反映爱情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世界。《摽有梅》正是通过描写从“其实七矣”到“顷筐塈之”的时间推移,勾勒待字闺中的女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变化:她眼见梅子渐熟渐落,便联想到青春的韶华易逝,一句“迨其谓之”,正抓住了这首诗时不我待的情感基调。
《诗经》以时衬情的技巧炉火纯青、时间变化唤醒诗人对生命流逝的自觉,这种自觉与诗人绵邈的情思相激荡,生成令人动容的情章思语。如《君子于役》中“日之夕矣,牛羊下括”,又如《采薇》中“曰归曰归,岁亦阳止”,再如《月出》中“月出皎兮”至“月出照兮”这月出一瞬,诗人无限思念的喷薄,都能看出《诗》的作者们,于情思缠绵中氤氲跃动的生命意识。
二、慎终与乐生意识
《诗》的“慎终”观念,主要体现为一种视死亡为终结的生命意识:死亡并非基督所谓的原罪解脱,亦非佛家眼中的业力轮回,死是终结,伟大爱情亦至死而终,难言千秋:
《击鼓》中有一段著名的爱情誓言:“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依朱熹《诗集传》所训,契阔者,隔远之意。“者念其室家,因言始为室家之时,期以死生契阔,不相忘弃,又相与执手,而期以偕老”①。一位远戍在外的丈夫正经历颠沛颓唐,生死难知的军旅生活,忧思满怀时,想起远方妻子,亦忆起新婚誓言。无奈戎马啴啴,红尘滚滚,从役者有锋镝死亡之忧,故言“生死契阔”;又有思归不得之愁,故期“与子偕老”。
从《击鼓》的这段誓言,能看出诗人对死亡的恐惧,这种恐惧是自觉的,源于诗人萌发的“生”之终结意识,因而诗人感叹:“生死契阔”。这种恐惧并非此首诗独有。《黄鸟》、《常棣》等篇都有“恶死”的表达。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死”在《诗经》令人畏恶的形象。“慎终”思想,又带来“乐生”观念:无论是《关雎》中“辗转反侧”的男子,还是《摽有梅》中“迨其谓之”的女子,正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生命意识,让他们陷入了求之不得的苦恼和焦急之中。
慎终乐生的观念,使得《诗经》作者的爱情观自具絜矩,他们将伟大爱情的深度与长度,与“生”对应,对于“死”之世界的爱情,则不在考虑范围。同样,“死”本身也仅作为“生”的跋尾。与《击鼓》类似的爱情誓言有很多,如《鄘风·柏舟》的“之死矢靡他”、《女曰鸡鸣》的“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等,皆表达类似的生死观。
三、“死”的文学意象和文学表现
先秦人的生命体验中充斥着“死”,正因此,“死”才显得威严,却并不神秘。“死”后的神秘世界在《诗经》中往往不被提及,诗人习惯于从“生”的世界里,寻找具体的物品,象征“死”在“生”的世界中的存在状态。
这一点在《唐风·葛生》中得到了体现:关于《唐风·葛生》的诗旨众说纷纭,比较普遍的观点有怀念征夫说与悼念亡夫说两种,前者如朱熹《诗集传》②及方玉润《诗经原始》③等,后者如郝懿行《诗问》④及蒋立甫《诗经选注》⑤等。无论闺怨或悼亡,诗中女主人公孤戚独思的形象是生动可感的:“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其心其坚,誓相厮守,令读之者无不动容。
细品此诗,可以发现抒情主人公对爱情的坚守,是建立在“生”之上,诗人的笔锋于“死则同穴”处戛然而止,“死”后的神秘世界成了永远的留白。不同于《击鼓》、《鄘风·柏舟》、《女曰鸡鸣》等诗篇,这首诗具体地提到了“死”——“居”与“室”,但也仅仅是将其作为“生”的终点。
这也是“死”在诗经中表现的形态,它依然依附于“生”,作者常常通过一些和死有关的物品——“其居”、“其穴”、“其室”——隐晦地象征它,从而避免对“死”的神秘主义层面的探讨,而把描写重点放在了“生”。
在《诗经》的爱情诗里,乐生慎终的观念普遍存在,对于“死”的态度不是独立的,它往往用来证明人的真忱之心与“生”同笃同长,这正是诗人生命意识的体现。如《大车》中“穀则异室,死则同穴。”的爱情誓言,正是诗人对自己“不负苍天不负卿”的决绝自证。除此之外,“死”并不会独立于“生”而被神秘化,这正是《诗经》中跃动的生命意识和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
注释:
①朱熹,著.诗集传[M].中华书局,2011,1:25.
②朱熹,著.诗集传[M].中华书局,2011,1:93.
③方玉润,著.诗经原始[M].中华书局,1986,2上册:263.
④郝懿行,著.诗问.郝懿行集,齐鲁书社,2010,4第一册:658.
⑤见张树波,编著.国风集说[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8下册: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