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思想丰富,深入研究古代典籍对当前公民道德教育有重要意义。《大学》作为古人为学修德入门之书,以君子为培养目标,以修身为德育内容,以本末先后次序为德育方法,以至善为最终目的,大量使用事例与典故,语言精练,结构完整。
[关键词]《大学》 德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9—0058—0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深入研究古代典籍对解决当前公民道德失范现象,以及公民教育改革都有重要意义。[1]p113《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之一篇,后为宋儒二程子及朱熹修订编注始独立成篇。《大学》之书共一千七百余字,短小精悍,被认为是德育入门之书。它通过引用事例、典故等形象准确地阐释了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意义这四个层面的内容。
一、德育的培养目标——君子
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人,包括人格教育、情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审美教育等。[3]p7《大学》的德育目标在于培养道德修养极高、处事得宜而又文质彬彬的君子。《大学》通过谈“止”来告诉人们修德应该达到的目标,朱熹认为“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2]p3“止”就是指目标或目的。《大学》首先引用《诗经》和孔子的言论来表达为学修德应有的目的。《诗经·商颂·玄鸟》篇中说:“京都直辖地区方圆千里,这是人民居之地所在。”《诗经·小雅·缗蛮》篇说:“缗缗蛮蛮地鸣叫的黄鸟,栖止于山丘多树的一角。”孔子说:“关于栖止,黄鸟还知道自己该栖止的处所,怎么可以人还不如鸟呢!”[4]p5对于修德最完美的标准的描述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朱熹说:“引此而言圣人之止,无非至善。五者乃其目之大者也。”[2]p5
对于君子的形象,通过反复的描绘与赞美来树立品行高尚并且治学严谨足以为众人之表率的君子形象。首先引用《诗经》里的话说明君子为学修德的形象,“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随后进一步说明人们不能忘怀的君子形象,“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如切如磋”指的是为学时讨论的样子,“如琢如磨”指的是克制自己修养身心的状态,“瑟兮僩兮”说的是做学问时谨慎小心的态度,“赫兮喧兮”指的是做学问时仪态威严的样子,“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是指道德修养达到至善,使百姓不能忘怀的样子。朱熹认为君子形象“引诗而释之,以明明德者之止于至善。道学、自修,言其所以得之之由。恂栗、威仪,言其德容表里之盛。卒乃指其实而叹美之也。”[2]p6这是为所有的为学修德之人树立的表率,让大家都以此为楷模努力学习,加强自身修养。
二、德育的内容——以修身为本
《大学》很注重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朱熹以为“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齐家以下,则举此而措之耳”,又说“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本,谓身也,所厚,谓家也”。[2]p4意思是修身做不好而能在其他方面做好是不可能的,自己的家务管理不好而能在其他方面有所作为是从来没有的事。
要想做到修身,首先要做到诚意。所谓“诚意”就是“毋自欺”,朱熹解释为:“自欺云者,知为善以去恶,而心之所发有未实也。”[2]p7因此“毋自欺”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能够明辨善恶,心里所想与自己所做的事一致,做到实事求是。“诚意”的具体做法是“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就是要像厌恶恶臭气味、爱好美色那样真实自然。[4]p3要做到内外一致表里如一而“毋自欺”,最关键的是在做他人不知道而自己一个人知道的事情时,小心谨慎内外如一,因此“君子必慎其独”。小人独处与君子做法相反,“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朱熹说:“此言小人阴为不善,而阳欲搑之,则是非不知善之当为与恶之当去也;但不能实用其力以至此耳。然欲揜其恶而卒不可揜,欲诈为善而卒不可诈,则亦何益之有哉!此君子所以重以为戒,而必谨其独也。”[2]p7因此“诚于中,形于外”,内心的真诚都会表现为外在的行动,君子独处必须慎戒。君子慎独,表里一致,品行高尚,就做到了“诚意”。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朱熹说:“言富则能润屋矣,德则能润身矣,故心无愧怍,则广大宽平,而体常舒泰,德之润身者然也。盖善之实于中而形于外者如此。”[2]p7
意诚而不自欺,而后可以做到心正,心正而后可以做到身修。意诚和心正的根本都是为了身修。《大学》首先论述正心之难,其实也是做到正心应该用力的地方,“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2]p7如果做不到合理约束自身的“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等感情将无法做到心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2]p7心有不正,“则无以检其身,是以君子必察乎此而敬以直之,然后此心常存而身无不修也”。[2]p8要修身必须做到正心。
三、德育的方法——明本末先后次序
《大学》里讲修德十分注重本末先后次序,朱熹将《大学》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按照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先后逻辑进行论述。
为学修德必须要有明确目标,确定专攻方向,知道事物本末和终始。有明确的目标,志向专一、心定神安、沉静深思、才会学有所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朱熹说:“知止为始,能得为终。”[2]p3懂得了事物的“本末”、“终始”、“先后”的次序,就离为学之道不远了。
对于知本的论述,引用了孔子的话说明以明德为本。孔子说听断诉讼的目的,不在于判明是非对错,而在于使诉讼事件不再发生,“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朱熹说:“引夫子之言,而言圣人能使无实之人不敢尽其虚诞之辞。盖我之明德既明,自然有以畏服民之心志,故讼不待听而自无也。观于此言,可以知本末之先后矣。”[2]p6 懂得了本末只是进入了为学修德的大门,具体做法还要讲究先后次序。《大学》强调从认识客观事物做起,从自身做起,以至于明明德于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2]p6这一组“欲……先……”阐述了修身明德的先后次序。《大学》在具体谈到修身明德的内容时首先强调先后次序,“所谓致知在格物者”、“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等,以此说明修德的次序重点。
四、德育的意义——止于至善
做大学问的人,最根本的在于修德,最终目的是使社会达到完美境地。《大学》开篇即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程子曰:“亲,当作新。”朱熹认为,“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2]p3因此做大学问者,其宗旨在于彰明人自身固有的美德,在于革旧立新使人人都能自明其德,在于使社会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朱熹认为“明德”、“新民”的目的都是为了“止于至善”,“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又说“明德为本,新民为末”。[2]p3由此“明德”乃是根本,“新民”是“明德”的目的之一,而同时“止于至善”又是“明德”和“新民”的最终目的。
修德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都以修身为根本,以道德教化为主要内容。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由家庭的慈孝友悌等伦理关系推而广之则有君臣上下等政治关系。[5]p50不修身不能齐其家,其原因在于“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2]p3因此必须要修身以合理处置各种情感,从而做到齐家。
家与国的管理模式是相通的,修身齐家而后自己的道德思想自然会影响全国。“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2]p9能够管理好家族同理也就有能力治理好国家,“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国君的道德修养决定着人心向背和国家的兴衰,“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2]p9因此君子强调修身,凡事首先要求自己做到,而后再要求别人做到,这样以自己的优秀品德感染社会以达到天下至善。
[参考文献]
[1] 黄崴,黄晓婷.近十年公民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110—118.
[2]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 孙宝云.我国高校德育模式分析[J].高教探索,2005,(6):4—8.
[4] 王文锦.大学中庸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5] 简占东.试论孔子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4):49—51.
[责任编辑:刘凤华]
[关键词]《大学》 德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9—0058—0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深入研究古代典籍对解决当前公民道德失范现象,以及公民教育改革都有重要意义。[1]p113《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之一篇,后为宋儒二程子及朱熹修订编注始独立成篇。《大学》之书共一千七百余字,短小精悍,被认为是德育入门之书。它通过引用事例、典故等形象准确地阐释了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意义这四个层面的内容。
一、德育的培养目标——君子
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人,包括人格教育、情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审美教育等。[3]p7《大学》的德育目标在于培养道德修养极高、处事得宜而又文质彬彬的君子。《大学》通过谈“止”来告诉人们修德应该达到的目标,朱熹认为“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2]p3“止”就是指目标或目的。《大学》首先引用《诗经》和孔子的言论来表达为学修德应有的目的。《诗经·商颂·玄鸟》篇中说:“京都直辖地区方圆千里,这是人民居之地所在。”《诗经·小雅·缗蛮》篇说:“缗缗蛮蛮地鸣叫的黄鸟,栖止于山丘多树的一角。”孔子说:“关于栖止,黄鸟还知道自己该栖止的处所,怎么可以人还不如鸟呢!”[4]p5对于修德最完美的标准的描述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朱熹说:“引此而言圣人之止,无非至善。五者乃其目之大者也。”[2]p5
对于君子的形象,通过反复的描绘与赞美来树立品行高尚并且治学严谨足以为众人之表率的君子形象。首先引用《诗经》里的话说明君子为学修德的形象,“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随后进一步说明人们不能忘怀的君子形象,“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如切如磋”指的是为学时讨论的样子,“如琢如磨”指的是克制自己修养身心的状态,“瑟兮僩兮”说的是做学问时谨慎小心的态度,“赫兮喧兮”指的是做学问时仪态威严的样子,“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是指道德修养达到至善,使百姓不能忘怀的样子。朱熹认为君子形象“引诗而释之,以明明德者之止于至善。道学、自修,言其所以得之之由。恂栗、威仪,言其德容表里之盛。卒乃指其实而叹美之也。”[2]p6这是为所有的为学修德之人树立的表率,让大家都以此为楷模努力学习,加强自身修养。
二、德育的内容——以修身为本
《大学》很注重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朱熹以为“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齐家以下,则举此而措之耳”,又说“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本,谓身也,所厚,谓家也”。[2]p4意思是修身做不好而能在其他方面做好是不可能的,自己的家务管理不好而能在其他方面有所作为是从来没有的事。
要想做到修身,首先要做到诚意。所谓“诚意”就是“毋自欺”,朱熹解释为:“自欺云者,知为善以去恶,而心之所发有未实也。”[2]p7因此“毋自欺”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能够明辨善恶,心里所想与自己所做的事一致,做到实事求是。“诚意”的具体做法是“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就是要像厌恶恶臭气味、爱好美色那样真实自然。[4]p3要做到内外一致表里如一而“毋自欺”,最关键的是在做他人不知道而自己一个人知道的事情时,小心谨慎内外如一,因此“君子必慎其独”。小人独处与君子做法相反,“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朱熹说:“此言小人阴为不善,而阳欲搑之,则是非不知善之当为与恶之当去也;但不能实用其力以至此耳。然欲揜其恶而卒不可揜,欲诈为善而卒不可诈,则亦何益之有哉!此君子所以重以为戒,而必谨其独也。”[2]p7因此“诚于中,形于外”,内心的真诚都会表现为外在的行动,君子独处必须慎戒。君子慎独,表里一致,品行高尚,就做到了“诚意”。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朱熹说:“言富则能润屋矣,德则能润身矣,故心无愧怍,则广大宽平,而体常舒泰,德之润身者然也。盖善之实于中而形于外者如此。”[2]p7
意诚而不自欺,而后可以做到心正,心正而后可以做到身修。意诚和心正的根本都是为了身修。《大学》首先论述正心之难,其实也是做到正心应该用力的地方,“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2]p7如果做不到合理约束自身的“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等感情将无法做到心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2]p7心有不正,“则无以检其身,是以君子必察乎此而敬以直之,然后此心常存而身无不修也”。[2]p8要修身必须做到正心。
三、德育的方法——明本末先后次序
《大学》里讲修德十分注重本末先后次序,朱熹将《大学》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按照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先后逻辑进行论述。
为学修德必须要有明确目标,确定专攻方向,知道事物本末和终始。有明确的目标,志向专一、心定神安、沉静深思、才会学有所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朱熹说:“知止为始,能得为终。”[2]p3懂得了事物的“本末”、“终始”、“先后”的次序,就离为学之道不远了。
对于知本的论述,引用了孔子的话说明以明德为本。孔子说听断诉讼的目的,不在于判明是非对错,而在于使诉讼事件不再发生,“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朱熹说:“引夫子之言,而言圣人能使无实之人不敢尽其虚诞之辞。盖我之明德既明,自然有以畏服民之心志,故讼不待听而自无也。观于此言,可以知本末之先后矣。”[2]p6 懂得了本末只是进入了为学修德的大门,具体做法还要讲究先后次序。《大学》强调从认识客观事物做起,从自身做起,以至于明明德于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2]p6这一组“欲……先……”阐述了修身明德的先后次序。《大学》在具体谈到修身明德的内容时首先强调先后次序,“所谓致知在格物者”、“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等,以此说明修德的次序重点。
四、德育的意义——止于至善
做大学问的人,最根本的在于修德,最终目的是使社会达到完美境地。《大学》开篇即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程子曰:“亲,当作新。”朱熹认为,“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2]p3因此做大学问者,其宗旨在于彰明人自身固有的美德,在于革旧立新使人人都能自明其德,在于使社会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朱熹认为“明德”、“新民”的目的都是为了“止于至善”,“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又说“明德为本,新民为末”。[2]p3由此“明德”乃是根本,“新民”是“明德”的目的之一,而同时“止于至善”又是“明德”和“新民”的最终目的。
修德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都以修身为根本,以道德教化为主要内容。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由家庭的慈孝友悌等伦理关系推而广之则有君臣上下等政治关系。[5]p50不修身不能齐其家,其原因在于“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2]p3因此必须要修身以合理处置各种情感,从而做到齐家。
家与国的管理模式是相通的,修身齐家而后自己的道德思想自然会影响全国。“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2]p9能够管理好家族同理也就有能力治理好国家,“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国君的道德修养决定着人心向背和国家的兴衰,“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2]p9因此君子强调修身,凡事首先要求自己做到,而后再要求别人做到,这样以自己的优秀品德感染社会以达到天下至善。
[参考文献]
[1] 黄崴,黄晓婷.近十年公民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110—118.
[2]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 孙宝云.我国高校德育模式分析[J].高教探索,2005,(6):4—8.
[4] 王文锦.大学中庸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5] 简占东.试论孔子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4):49—51.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