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zhang78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中存在着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相互脱节,两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针对性不够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流动性大、不稳定,社会实践过于注重形式,质量和效果不高等问题。我们应进一步转换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与主动的统一,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一、十六号文件发布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全面加强、创新发展的时期。在新世纪,我们党敏锐把握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新要求,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中央16号文件的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各高校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制定政策措施,不断创新工作内容与形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改进中加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一是全方位规划大学生德育体系,系统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全面规划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二是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三是不断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途径,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网络体系;四是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五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二、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和一些创新,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为了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现实选择,这些途径基本覆盖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在实际实施中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上呈现健康和积极向上的态势,他们理想信念坚定,政治态度端正,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赞成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相一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呈积极向上的健康发展趋势,自主、竞争、公平、效率等时代意识明显增强;他们道德要求强烈,道德价值取向日趋稳定成熟;他们学习观念趋于理性、务实,并与时俱进。但在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同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两课”教学取得显著成绩,但是,面对新的变化和新的情况,还存在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针对性不够强、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相互脱节、实践教学比较薄弱等问题。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成绩,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不断深入,大多数教师能够紧密联系改革开放的实际和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及时在教学中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强烈的时代感。但是,面对新的变化和新的情况,两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和期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一些老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两支队伍协调配合不够,未能形成德育第一课堂与学生第二课堂之间的衔接,也没有发挥它们之间的互补效应。
  2、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各高校逐渐形成专兼职相结合,专职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趋势,但也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流动性大、不稳定等问题。五年以来,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在加强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这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基础上,一些高校从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党员研究生、高年级大学生中选拔配备班主任、辅导员或导师,一些有条件的高校采取了“工作保研”的形式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目前,已初步建成一支以专为主、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动态平衡的较为稳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教育部2006年5月20日颁布的《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把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问题提到了重要位置,对辅导员的性质、特点和身份做了新的定位,确保了中国特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进行。但当前也存在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工作压力大、定位和待遇模糊、经常转岗、队伍不稳定等问题。
  3、高校智育课程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德育功能,但智育课程还不能充分满足大学生的期望和需求。高校智育课程教学,一是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担负着德育的重要职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绝大部分学科,就其知识属性而言属于业务范畴,就其意识形态属性而言与德育密切相关。我国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的特殊性,强调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二是各门自然科学课程教学,都具有德育功能与职责。从事自然科学课程教学的教师,主要是通过负责精神、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人格,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的。由于学生从事业务学习的时间多、范围广,受业务课教师的影响大,所以,教书育人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在智育课程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德育功能,既有效维护了高校教师的职业神圣,又有利于学生的德性修养。近年来,随着国家的重视,智育课程的德育功能在逐步显示出作用,有利地配合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但当前也存在着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课程认同度低的问题,说不清楚自己所学的专业将来要去做什么,对自己所学的课程与将来社会的需求联系不起来等问题。他们一方面渴望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需求,希望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多参与课堂互动,能把自己现在的所学与将来的社会需求联系起来,但另一方面高校当前的课程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虽然有的采用了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但也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互动等问题。这样就导致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淡薄,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率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导致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认同度不高,智育课程的德育功能无法充分体现等问题。
      4、社会实践成效突出,但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参与面有待提高。社会是高校德育的大环境,也是大学生展示人生的舞台。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的场所,是大学生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具有综合教育作用,从德育视角看社会实践,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思想政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巩固、检验理论学习成果;提供与劳动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机会,培养热爱劳动与劳动人民的思想;选择、优化社会德育资源,强化德育实效。十六号文件发布以来,我国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在组织管理、内容形式、评价方法上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在组织管理上存在着对社会实践的目的、意义、主题、要求等笼统地发个文,至于学生具体怎样实施,效果如何评价不做规定的一般号召现象;把社会实践当作搞“运动”一样,每年寒暑假抓一抓,实践活动主题每年随上级主管部门发文而定的,组织管理除团委和院系学生工作部门外,其他部门没有配合,未能形成齐抓共管合力的现象。在内容上,还依然固守过去的形势政策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科学人生观和共产主义信念教育、专业技术教育等,缺少创新意识、竞争观念、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和创造力的培养等内容的现象。在形式上,存在着教学计划内实践和教学计划外实践没有统一起来,相互分割的现象。在评价方法上,存在着评价方法单一老套,缺乏激励性,社会实践作用和效果得不到充分展现的现象。
  5、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个崭新的领域,但离中央提出的“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网络不仅是一个虚拟社会,而且紧密联系着现实社会。我国高校普遍建立了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高校德育工作者创立了网络德育,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不断拓展德育的渠道和空间,形成了网络德育与现实德育的结合。使网络德育成为德育工作者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问题的平台,成为弘扬主旋律、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适应虚拟社会、优化成长方式的重要阵地。我国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不良信息网站和来源的封杀;第二发展阶段是创办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网站和对BBS舆论的引导的主动应战阶段;第三是以综合性校园网络社区的发展为特征的自觉深入阶段。尤其是第三个发展阶段以来,高校校园网建设与应用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校园网络信息服务体系:一是网络在管理、教学与科研活动中广泛应用,行政办公、教务管理、课程教学、科研信息资源等都建立起校园网络信息平台;二是网络实现了综合服务功能,新闻宣传、后勤服务、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各项服务通过校园网络进行;三是网络普遍进入学生宿舍,为大学生的课外生活创造出一个新空间,并且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者已开始利用网络开展德育活动,而且许多高校还聘选学生参加网络建设、管理,开展网上自律与互教活动。这不仅有效防止了各种有害信息的侵袭,维护网络安全,而且实现了德育资源的共创与共享,提高了网络德育效果。
  但在当前新形势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离中央提出的“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影响力不足。各个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思想教育和宣传网站,数量不少,但是浏览量很少,普遍存在覆盖面较窄、投入力量有限、更新速度慢、交互性不强、与现实结合不够等问题。二是对网络社区中的相互交往形成的大量“隐性”群体关注不够。许多高校大学生通过BBS、新闻组等网络社区中的相互交往形成了大量“隐性”群体,比如学习型群体、兴趣型群体,也有一些偏离主流价值和行为规范的消极群体,而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此关注不够,研究不足,尚缺乏有效的引导。三是网络思想教育还缺乏对网上非理性的群体波动和群体事件的有效引导。
  
  三、加强和改进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1、转换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结合学生实际特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与主动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通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完成的,被教育者的主动自觉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是决定教育效果的核心因素。在首都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的今天,在面临80后、90后学生的实际情况下,过去的灌输式、管理式、制度约束式的思想教育模式的针对性、实效性显然是落后的,结合学生实际特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与主动的统一是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和要求。这就要求,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转变观念。应重视学生的内在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提倡平等教育观念和学生自治观念,突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把灌输式、管理式的教育转变成引导式、交流式、启发式、帮助式的教育,改变重“管”轻“教”、以“管”代“导”的做法,突出教育者主导的作用,促进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平等的对话交流中实现教育内容的渗透。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转变角色定位。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由事务型向学习型转变,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变,由高耗型向高效型转变,努力成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朋友”。再次,应突出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就是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体能力、塑造学生主体人格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将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结构,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进步。
  2、继续强化全员育人观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过去,我们经常会片面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解决思想问题和政治问题,其实在当前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应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和各个环节,我们应继续强化全员育人观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首先,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应帮助学生解决来自就业、学习、经济、情感的等方面的压力,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其次,应做好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使学生较早明确自身位置,早做规划;再次,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营造浓郁的创新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影响作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行为的影响是很大的,在教育中通过倡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起到很好地教育作用。比如,开展优良学风创建活动、大学生文化节、大学生素质拓展以及开展相关的特色讲座、报告、辩论赛、知识竞赛、党团日活动等。
  3、抓好“两课”建设,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得实效性,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我们一方面要与时俱进,不断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针对性,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和手段。另一方面把实践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环节。近些年来,许多高校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比如,有些高校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活动中,开展了经典案例教学、咨询教学、“课堂新闻发布会”等教学活动。清华大学“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组探索出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模式,即开展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社会实践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在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视野。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传播工具,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一方面,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站,丰富网站的内容,多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另一方面,可以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如辅导员在线、BBS社区、网上心理咨询等;最后,还需要及时把握网上舆情动态,选派政治素质强、懂得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网络技术的学生工作干部及时关注网络舆情并加以引导,必要时可以设立专门的网络辅导员。
  5、注重发挥第二课堂的支撑作用,突出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作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才具有单纯的理论教育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灌入到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我们应该继续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拓展社会实践的途径和手段,做到点、线、面相结合,不断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一是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必要的学时学分,提供必要的经费,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建立相应的社会实践保障和评估机制,避免社会实践流于形式。二是要把集中组织与日常活动相结合,把教学实践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探索多层次、多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不断深化社会实践的效果,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步入长期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三是学校组织的示范活动要精细、安排要周密,院系组织的活动要有特色,每个学生都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和实际参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四是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高校要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力争每个院系、每个专业都有相对固定的基地。五是建立多种形式的投入保障机制。学校要在教学经费中做出安排,设里专项经费,确保社会实践的投入。
  
  参考文献
  [1]张少慧.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教探讨,2006,(6).
  [2]吴潜涛,赵爱玲,范笑仙.我国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30年——主要成就、经验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3]郑永廷.高校德育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的成效与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发展创新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8,(3).
  [4]臧文彬.新时期“8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分析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
  [5]张再兴,艾四林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育效果的实效性[J].高校理论战线,2007,(12).
  
  作者简介:齐勇(1982—),安徽阜阳人,硕士,讲师。
其他文献
金融作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沟通桥梁,是联系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纽带。当前,金融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伴随着严峻的挑战。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金融业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各类网络组织形式在企业应对动荡经营环境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尤其是产业集群因其广泛的辐射力更是被誉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而成为很多地方政府关
期刊
作为广大人们群众获得精神享受的重要手段,群众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提升人们的思想情操,振奋人民群众的精神.另外,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时,还要充分考虑到人们群众的需
随着生态环保与建筑行业高速发展之间矛盾的日益加剧,迫使人们寻找一种能够符合绿色节能理念的建筑模式.绿色建筑工程,作为一种对环境友好型的建筑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期刊
期刊
宅基地退出是目前我国优化城乡建设用地资源配置的主要中介方式,从自愿交易视角看宅基地退出的关键是政府的安置与补偿水平能否达到农民对宅基地的价值预期,而价值预期又由农
文章从中国中西部地区5省1市9个不同类型的小额信贷机构发展现状的实地调查资料入手,将机构纳入普惠性金融体系框架之下进行分析,重点考察了机构的经营绩效、基本情况、业务
无捻也能纺成纱?这个曾经遭到专家质疑的技术,如今成为了现实。  颠覆式创新  “这是一项颠覆式创新技术。”北京东土时代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宜开门见山地向记者介绍说。  以往,纤维成为纱线的原理就是对纤维边牵伸、边加捻,传统观念中,没有捻度就做不成纱线。  “现在的梭织机要求纱线强力好,这样纱线的承受力量也就大,要求纱线的捻度就必须高。纱线捻度越高,纱线就越紧,那么透气性必然就差了很多,尤其是对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