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创新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教学内容、形式、手段等各方面入手,以学生为主体,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内容形式手段创新
  
  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创造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思维发展能受益终身。以学生为主体,增加课堂活动,给学生提供参与探索和实践研究的机会,让他们在探索中发挥其主动性,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 。本人讲授了《气体摩尔体积》一节课,反响很好。同时,我也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在这堂化学教研课中,出现了以下几种创新:
  一、教学内容组织的创新
  教科书是教学资源之一,但并非唯一资源。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说,教师是教材的开发者,不是被动的使用者。教师以改变原有的逻辑思维,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不但重视知识的结果,更重视获得结果的过程。在进行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在“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把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实际的动机,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化学实验,更可以创造性地补充一些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气体摩尔体积》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直接给出表格化处理的一些数据,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采用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探究原因,改变了过去给出数据让学生计算的教学环节,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并且,在此教学环节中,学生自己还学会了对表格进行类化处理,让知识与过程并重,活动与建构同行,因此,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在讲授这节课时创造性地加入了测定气体体积的定量实验和比较气体、液体压缩性的实验,使原本过于突出知识地位,略显枯燥的课堂,充满了活力;并且,在教师主导过程中,教师创设问题激思激趣,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激发了学生的社会性动机。
  这些不同于常规教学内容组织的创新,培养了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同时,教学内容组织的创新,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对知识的认知规律和建构规律,要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实用性。总之,优化的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教学形式的创新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使教学变成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形式创新的平台。只有真正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让他们充分参与进来,才能使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探究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真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成为学习的主人。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讨论,争取自行得出结论。讨论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的争论,可使学生从中相互启迪,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在《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中,学生观察表格化处理的数据后,会自然思考,为什么在相同的条件下,lmol固体、液体体积不同,而lmol气体体积却大致相同呢?这些宏观体积的大小与微观看不见的粒子有什么关系等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微观演示或进行化学实验等,并进行邻位间的讨论,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各抒己见,相互补充,得出结论。
  另外,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出现了组与组之间进行的抢答赛,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出问题,学生记分。还出现了男生与女生之间进行的力量对抗赛,通过实验比较液体、气体的压缩性。参与激烈的竞争和角逐,学生的那股兴奋劲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反复强调,反复做题,讲题所无法达到的。这种方法能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实验动手能力,学生的应变能力得到提高,对实验的观察更仔细、思考更深入,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习兴趣更加浓厚,知识掌握也更为牢固。另外,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像《气体摩尔体积》一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化学计算的教学,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形式的创新是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进来,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为前提,由学生自主进行,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不断汲取更多的知识,使自身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教学手段的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技术装备不断完善,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更为教学手段的创新提供了平台。“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地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由的、创新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所谓“课程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手段的创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相整合,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了更强的教育性、灵活性和直观性,起到了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教育的整合,主要体现在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运用的两大方面,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如在这一节课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化学教育相整合,以课件辅助教学,以动画、表格化使宏观体积与微观粒子建立了联系。我在课堂上应用的影响物质体积微观因素的演示,温度、压强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及固、液、气三态物质粒子间距离的比较三个课件,固态变液态、液态变气态过程中体积的变化,及气体混合后体积变化的课件均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科学性、严谨性、探究性,对动画处理要精细。这样才能使课堂具有严谨性、灵活性、多样性,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高中化学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教师的精心组织设计,是搞好课堂教学、实践教改的关键,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创新”中不断完善自我,这是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的。
其他文献
摘要: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供热管网的合理布局。本文对供热管网的特点及设计技术进行简单的阐述,引出对城市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城市供热管网;优化设计  随着城市集中供热的迅速发展,热网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特别是随着供热管网越来越多地走向人们的生活,热电厂集中供热和区域集中供热急剧增加。由于供热管网工程规模大、造价高,影响面广,并且涉及到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环境美化,
期刊
【摘要】资源教室是我国随班就读的新式教育模式,旨在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在普通班里得到全面发展,缩小现有差距。我国资源教室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改善其定位、规模、发展速度与利用率。  【关键词】资源教室问题策略    一、前言  198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指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和"有特殊教育需要者必须有计划的进入普通学校,这些学校应
随着高中生物新课改的深入进行,教学实际越来越呈现出能力的非凡作用。所以,能力决定着新课改实施的成败。能力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两个方面,那么,在生物新课改实施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能力的教学,并能有效地增强能力、提高能力?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新课改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和培养  (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教师的能力,首先应体现自己专业
期刊
【摘要】知识是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问题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自然、亲切、具体、现实,通过情境设置,诱导学生以饱满热情投入到探求知识和谋求释疑的情景中去,使之乐于学,激发了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欲望。  【关键词】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利用问题解决问题    知识是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问题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学贵生疑,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利用问题去解决问题
【项目基金】课题来源:东北电力大学实验教学教改课题 2009;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GH11200    【摘要】针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建立新的实验体系,注重实验内容在生活和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体现和应用。  【关键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改革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它以微生物学为基础是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的交叉学科,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如同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知识甘露的滋润,而这"甘露"的取得,不仅需要教师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学生依靠读书去采撷。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如何让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飞扬呢?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推荐好书;诱发兴趣;激起共鸣;资源共享;树立榜样;形成习惯;品尝快乐。  【关键词】浅谈阅读习惯培养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课外阅读用形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