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化水平不断地提高,对建筑物的经济效益、质量安全以及节能施工建设等要求越来越高,这对建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这也给我国建筑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我国,最常见的建筑施工技术就是桩基础,本文阐述了存在于桩基础施工中的问题并对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沉降量 承载力 桩基础 施工
中图分类号:TU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053-01
1 引言
桩基础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桩基的质量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设计、勘察、施工等,往往质量事故的发生就是由于稍有不慎造成的。建筑物能否安全使用也与是否正确分析和处理质量事故、工程造价及工期有关,若产生严重的问题,有时甚至需要对整幢建筑物进行炸毁。
1.1 桩基础施工的意义
在当前建筑整体中,非常重要而且关键的一部分就是桩基础,整个建筑物的寿命和安全直接受桩基础质量优劣的影响。所以,相关人员在桩基的实际施工环节中,需对国家的有关规定有着深刻体会,施工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当出现问题时,就要及时联系相关专业部门,并和设计部门取得联系,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日发蓬勃,经济水平也在快速提高,建筑行业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每天都有正在建造或已经完工了的建筑工程,建筑物的高层化已成为当前发展的主要趋势。桩基础在高层建筑中被广泛应有,基础上部的载荷也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所以,高层建筑基础对于承载力的要求是普通的天然地基无法满足的。桩基础为整个社会的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效果,因此它在整个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愈加明显的作用。
1.2 预制桩施工技术
1.2.1 定桩位
施工方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派出专业人员,以测量出的基准点为依据,测量桩位,并将测量的误差控制在3 cm以内,将钢筋打入桩的中心,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查找桩的位置,应在钢筋周围使用白灰撒上一条用于标识的线。对工程中每一个桩的位置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反复测量,两桩位中心之间距离的误差应控制在 0.5 cm以内。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及时调整桩位存在的偏差,应该对测量控制点进行定期的核对,以便减小桩的位置存在的偏差,方便顺利进行后期的工作。
1.2.2 桩位就位
应该将桩机在进行打桩前就移到桩位中心处,对打桩上的水平仪以及线锤要仔细观察,并适当的调整机身,保证它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并让其四周保持稳定。为了方便找到准确的桩位,选择的基准点要是送桩器的中心,并将重锤准确的对准桩的中心。
1.1.3 吊装、插桩
当桩基与桩端的距离小于5 km时,可以利用卷场机钢丝绳,在桩端五分之一的位置处进行圈套,然后扶正使其就位,在操作过程中应该将定位桩与桩中心对准,同时使桩身、桩锤以及桩帽三者都保持在同一个中心点面上。
1.2.4 打桩
在进行打桩时,要适当的设置排气孔,同时选择的桩帽一定要合适,桩径应比桩帽内径小 2-3 cm,深度一般控制在 30-40 cm之间。在进行击锤沉桩的过程中,起初的落距应当较小,重锤击打的距离应当较低,当桩在土层中有一定深度后,再按照具体要求进行。
1.3 桩基础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3.1 桩基发生偏移以及解决方法
在进行桩基础施工的过程中,会使桩位发生偏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桩位存在误差以及错误的打桩顺序是造成偏移的主要原因。图 1为桩基发生偏移的表现图。
解决桩基偏移问题有以下方法:
(1)应该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放线,施工过程中,在控制桩基中线位置时,应该以建筑物的轴线为依据,控制误差小于 2 cm,为了检测桩的超平场地和入土深度,测量的桩的数量应该大于2 个,并在地面上准确测量每个桩的桩位。
(2)确定打桩的顺序应该依据桩的基础设计标高、桩的规格、桩的密集程度进行。打桩时,一般由一侧向另一层发展,由中向对称、由中向四周的两个方向对称发展。在对打桩的顺序进行确定时,不仅要考虑能否方便移动打桩过程中打桩架,同时要分析打桩过程中的地基挤压状况。对于桩密集处,由中间向两个方向进行和由桩的中心向四周进行的两种打桩顺序都比较适用。
为了保证打桩的工程质量符合施工的标准,对于桩位发生偏移,可以用打桩时地基自中央向两侧或四周挤压的方法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桩架是单向移动的,所以在打桩上由一侧向另一层的逐排打法具有比较高的效率,但这种打桩方法,将会导致打桩的深度递减,因为此法会引起地基向一侧挤压,从而造成地基土挤压不均匀情况的出现,桩距在桩直径 4 倍以上的工程建设中适合使用这种打桩顺序,当桩比较密集时,打桩不能使用这种方式。
4.1.2 颈缩
桩身的某处桩径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缩小的现象就称为颈缩。土质原因或存在于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失误是引起颈缩的主要原因。
解决颈缩问题有以下方法:
(1)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套管成孔灌注桩的方式,就要严格控制拔管速度,为了确保压力足够,以便混凝土流到管外后能够正常扩散,就要使桩管内的混凝土的高度始终在2m以上。
(2)通常采取导管法的方式在水下进行混凝土灌注,首先将导管吊入到桩孔内,为了施工过程中不能出现漏水和漏浆,各个阶段的接口都应该要平整、严密,同时应当确保导管处于垂直,应当在 0.5m左右的范围内控制桩孔底与导管底部之间的距离;顶部应当在水面上3.5 m左右 ;漏斗与导管的上部相连,隔水栓设置在导管的下部,在进行灌注时,将混凝土用漏斗灌入导管内,一直到灌满,为确保将导管下端埋入混凝土0.55 m左右,应灌入足量的混凝土,然后将连接隔水栓的铁丝剪断,使隔水栓落下,此时当导管被从导管下口冲出的混凝土埋入 2 m后,就可以慢慢提升导管,应该控制提升速度,并保持在混凝土下埋入的导管深度大于 1m。
4.3.3 塌孔
在泥浆护壁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塌孔现象,孔内水压不足或孔内的泥浆比重不合格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解决塌孔问题有以下方法:
(1)护筒的埋设,应当超过地面 0.5 m左右的高度作为护筒顶面的高度,若施工地点为砂土,埋设深度应当在 1.5 米以上,如果施工地面为粘性土,埋设深度应当在 1米以上,为了避免出现塌孔,应对孔口进行保护、对桩孔位置进行固定。
(2)在桩孔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孔壁出现渗水现象,要将一定量的泥浆注入桩内,为了避免出现塌孔,所以在增加水压的同时,要建立在确保筒内水压稳定性的基础上。
(3)应当对符合深度要求的钻孔进行清洗,对于土质较差的孔壁,可以通过泥浆对孔进行循环清洗,对于土质较良好的孔壁,可利用空气吸泥机完成清孔过程。
4.1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在越来越快,建筑行业中不断使用许多先进的技术,但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的指导,很多施工是存在问题的。例如桩基础的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些和积累新的专业知识,并努力的提高管理体系和施工工艺,才能使施工团队得以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更大的利益,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董纯开.桩基础倾斜与上浮的技术处理方法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5).
[2] 曾宪新.桩基钻孔偏位处治方法简介.林业科技情报,2002(01).
[3] 吴步峰.某公寓楼小区桩基工程质量分析与处理[J].福建建筑,2010,19(13):31-32.
[关键词]沉降量 承载力 桩基础 施工
中图分类号:TU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053-01
1 引言
桩基础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桩基的质量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设计、勘察、施工等,往往质量事故的发生就是由于稍有不慎造成的。建筑物能否安全使用也与是否正确分析和处理质量事故、工程造价及工期有关,若产生严重的问题,有时甚至需要对整幢建筑物进行炸毁。
1.1 桩基础施工的意义
在当前建筑整体中,非常重要而且关键的一部分就是桩基础,整个建筑物的寿命和安全直接受桩基础质量优劣的影响。所以,相关人员在桩基的实际施工环节中,需对国家的有关规定有着深刻体会,施工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当出现问题时,就要及时联系相关专业部门,并和设计部门取得联系,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日发蓬勃,经济水平也在快速提高,建筑行业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每天都有正在建造或已经完工了的建筑工程,建筑物的高层化已成为当前发展的主要趋势。桩基础在高层建筑中被广泛应有,基础上部的载荷也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所以,高层建筑基础对于承载力的要求是普通的天然地基无法满足的。桩基础为整个社会的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效果,因此它在整个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愈加明显的作用。
1.2 预制桩施工技术
1.2.1 定桩位
施工方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派出专业人员,以测量出的基准点为依据,测量桩位,并将测量的误差控制在3 cm以内,将钢筋打入桩的中心,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查找桩的位置,应在钢筋周围使用白灰撒上一条用于标识的线。对工程中每一个桩的位置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反复测量,两桩位中心之间距离的误差应控制在 0.5 cm以内。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及时调整桩位存在的偏差,应该对测量控制点进行定期的核对,以便减小桩的位置存在的偏差,方便顺利进行后期的工作。
1.2.2 桩位就位
应该将桩机在进行打桩前就移到桩位中心处,对打桩上的水平仪以及线锤要仔细观察,并适当的调整机身,保证它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并让其四周保持稳定。为了方便找到准确的桩位,选择的基准点要是送桩器的中心,并将重锤准确的对准桩的中心。
1.1.3 吊装、插桩
当桩基与桩端的距离小于5 km时,可以利用卷场机钢丝绳,在桩端五分之一的位置处进行圈套,然后扶正使其就位,在操作过程中应该将定位桩与桩中心对准,同时使桩身、桩锤以及桩帽三者都保持在同一个中心点面上。
1.2.4 打桩
在进行打桩时,要适当的设置排气孔,同时选择的桩帽一定要合适,桩径应比桩帽内径小 2-3 cm,深度一般控制在 30-40 cm之间。在进行击锤沉桩的过程中,起初的落距应当较小,重锤击打的距离应当较低,当桩在土层中有一定深度后,再按照具体要求进行。
1.3 桩基础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3.1 桩基发生偏移以及解决方法
在进行桩基础施工的过程中,会使桩位发生偏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桩位存在误差以及错误的打桩顺序是造成偏移的主要原因。图 1为桩基发生偏移的表现图。
解决桩基偏移问题有以下方法:
(1)应该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放线,施工过程中,在控制桩基中线位置时,应该以建筑物的轴线为依据,控制误差小于 2 cm,为了检测桩的超平场地和入土深度,测量的桩的数量应该大于2 个,并在地面上准确测量每个桩的桩位。
(2)确定打桩的顺序应该依据桩的基础设计标高、桩的规格、桩的密集程度进行。打桩时,一般由一侧向另一层发展,由中向对称、由中向四周的两个方向对称发展。在对打桩的顺序进行确定时,不仅要考虑能否方便移动打桩过程中打桩架,同时要分析打桩过程中的地基挤压状况。对于桩密集处,由中间向两个方向进行和由桩的中心向四周进行的两种打桩顺序都比较适用。
为了保证打桩的工程质量符合施工的标准,对于桩位发生偏移,可以用打桩时地基自中央向两侧或四周挤压的方法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桩架是单向移动的,所以在打桩上由一侧向另一层的逐排打法具有比较高的效率,但这种打桩方法,将会导致打桩的深度递减,因为此法会引起地基向一侧挤压,从而造成地基土挤压不均匀情况的出现,桩距在桩直径 4 倍以上的工程建设中适合使用这种打桩顺序,当桩比较密集时,打桩不能使用这种方式。
4.1.2 颈缩
桩身的某处桩径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缩小的现象就称为颈缩。土质原因或存在于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失误是引起颈缩的主要原因。
解决颈缩问题有以下方法:
(1)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套管成孔灌注桩的方式,就要严格控制拔管速度,为了确保压力足够,以便混凝土流到管外后能够正常扩散,就要使桩管内的混凝土的高度始终在2m以上。
(2)通常采取导管法的方式在水下进行混凝土灌注,首先将导管吊入到桩孔内,为了施工过程中不能出现漏水和漏浆,各个阶段的接口都应该要平整、严密,同时应当确保导管处于垂直,应当在 0.5m左右的范围内控制桩孔底与导管底部之间的距离;顶部应当在水面上3.5 m左右 ;漏斗与导管的上部相连,隔水栓设置在导管的下部,在进行灌注时,将混凝土用漏斗灌入导管内,一直到灌满,为确保将导管下端埋入混凝土0.55 m左右,应灌入足量的混凝土,然后将连接隔水栓的铁丝剪断,使隔水栓落下,此时当导管被从导管下口冲出的混凝土埋入 2 m后,就可以慢慢提升导管,应该控制提升速度,并保持在混凝土下埋入的导管深度大于 1m。
4.3.3 塌孔
在泥浆护壁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塌孔现象,孔内水压不足或孔内的泥浆比重不合格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解决塌孔问题有以下方法:
(1)护筒的埋设,应当超过地面 0.5 m左右的高度作为护筒顶面的高度,若施工地点为砂土,埋设深度应当在 1.5 米以上,如果施工地面为粘性土,埋设深度应当在 1米以上,为了避免出现塌孔,应对孔口进行保护、对桩孔位置进行固定。
(2)在桩孔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孔壁出现渗水现象,要将一定量的泥浆注入桩内,为了避免出现塌孔,所以在增加水压的同时,要建立在确保筒内水压稳定性的基础上。
(3)应当对符合深度要求的钻孔进行清洗,对于土质较差的孔壁,可以通过泥浆对孔进行循环清洗,对于土质较良好的孔壁,可利用空气吸泥机完成清孔过程。
4.1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在越来越快,建筑行业中不断使用许多先进的技术,但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的指导,很多施工是存在问题的。例如桩基础的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些和积累新的专业知识,并努力的提高管理体系和施工工艺,才能使施工团队得以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更大的利益,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董纯开.桩基础倾斜与上浮的技术处理方法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5).
[2] 曾宪新.桩基钻孔偏位处治方法简介.林业科技情报,2002(01).
[3] 吴步峰.某公寓楼小区桩基工程质量分析与处理[J].福建建筑,2010,19(1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