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成都城正中间的人民公园里有一家鹤鸣茶社,如同2500多年的成都一样,有着百年历史的鹤鸣茶社也从未更名迁址,据说这也是目前成都唯一保留下来的传统意义上地道的茶馆。2011年11月中旬的那个周日下午,成都的一帮摄影人聚此喝茶,几张小竹椅,几杯盖碗茶,几位散淡清闲的摄影才俊恣意随性而又不露声色地聊着。从已是寒风凛冽的北京而来的我,静静享受着南国冬日的温暖和他们有趣的谈话。
“民食稻鱼,亡凶年忧,俗不愁苦”的成都有着不少好听的别号—天府之国、锦官城、芙蓉城,这些柔软的名字准确地概括了这方水土烟雨蒙蒙、水气氤氲的外形,更恰当地总结了这方水土之上悠游清闲的人们诗意的生活态度。与四川有着密切关系的苏东坡、李白、陈子昂、杜甫等高士,给四川、给中国、甚至给世界带来无限的诗意,这些古代先贤的出现和他们不羁的人生,以及他们亘古经典的诗句,一定是因了这块神异的蜀地。诗与喝茶一样,之于四川人是对生命的一种态度。
不知是承袭了先人诗意的基因,还是因为这块土地文化的肥沃,四川素有一群重要的摄影人,他们的存在以及他们的作品,在中国摄影史上都成为断然不可忽视的一群。中国早期摄影家庄学本、孙明经等人当年的考察拍摄,均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入川、出川、入藏的路线,是否可以说,在百余年前,四川就开始成为摄影的热点?
在河山云烟、市井百态、凋敝乡村之间,欲望、迷茫、挣扎,都被四川摄影人用从容思辨的影像来批判和诘问。不论高山湖泊还是世间百态,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四川摄影人以各自的方式造就了異色同荣的局势,犹如古老蜀锦般色彩斑斓。
不论拍摄题材的貌似宏大还是假装狭小,其实都是他们对现实的关照,这种关照是面对现实退后几步或腾空几米,总之要与现实人为地制造些距离,这稍稍离开的距离便让他们的作品,共同具有了诗意的超然。当然,每位摄影者关注的方式和表达形式都尽可能地疏离习惯的做法,以特立独行的姿态,或高声呐喊或低唱浅吟出与众不同,这种个性的张扬也体现在他们所使用的材料上。四川的摄影人与其他地域一样,各自以各自的方式思考与拍摄,但他们又以独有的行为方式与美学特色,集合成一种带有四川味道或是说刻有四川烙印的共同。
我们对四川的摄影人从不陌生,他们的姓名与他们耳熟能详的作品,长期占据着摄影圈内的出版物,也长久地出现于各地的展场和摄影比赛的荣誉榜:
守候在成都,静观故乡的陈锦;
把摄影由观察世界的方式转变成了审视内心手段的李杰;
用智慧而不是体力拍照,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四川凉山彝族》的黎朗;
拍出《风轻轻吹》系列作品,给自己当人体模特的赵秀文;
“镜头要真实,态度要端正”的何军,用大画幅胶片相机记录了留守儿童、小镇铁匠,甚至地震灾区;
通过表现川剧的《活着 · 走着 · 唱着》向人们展示传统生活魅力和细节的姜晓文;
给人印象深刻的《印象 · 德格》用藏纸为介质的金平;
借着山水讲述关于社会与人的故事,审视和构建自己的批判态度的王达军、王建军、吕玲珑、郭际等一干沉溺于自然之中的摄影师。
这些成功的摄影人以他们的作品影响了四川及中国摄影界,但是,提起四川摄影,多数人感觉是风光摄影占据了半壁江山,这或许与四川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不无关系。无论是风光还是社会生活,曾经的四川摄影多以写实和“工笔”见长。
如果不太准确地从年龄和资历上说,以上的人物具有四川摄影“前辈”的意义,那么当下活跃的年轻人,诸如骆丹、木格、阿斗、冯立、杨怡、刘珂、张晓、张晋、李俊、罗明义、陈春林、张克纯等等,以更加个人化,更加新鲜的语言和句式,更深重地考问着社会与生命。他们多放弃了“前辈”的写实与“工笔”,用更趋近于写意的手法并糅合诗的情怀来表达内心的纠结、反抗与无奈。这种带有诗意的表达,并非鸳鸯蝴蝶的无病呻吟,而是以超然的态度注视生命。这些年轻人虽与川籍前辈摄影人生活经历有所不同,却几乎都是饮着嘉陵江的水、食着峨眉山的果生长起来,他们的影像本能地、不可回避地从前辈那里承接了筋脉血肉。相同的感受,相近的生活方式,相当的思考,却因所处时代的差异,以及摄影语言的变化,而使他们的作品似有不小的距离。这种变化不仅存在于一时一地一群人,而在世界范围内皆是如此,因为仅170多年历史的摄影是各门类艺术中最年轻的,加之器材演变的波及,以及受其他艺术的影响和参与,使摄影的发展变化又成为所有艺术中最多变的一种,工具、材料及表达方式几乎每天都在改变的摄影,很难以彼此差异的孰优孰劣进行考量,只是摄影在一个时期内渐进、流变的必然。
在这些年轻摄影人当中,虽有几位已窜红多时,但还有一些不为大家熟知,在今天的这个专题里,把他们和他们的作品介绍给大家,以期对他们有个感性的了解与初识。他们不仅代表着当下四川摄影新一代的样貌,也投射着中国摄影界年轻一代的身影。
影像原本没有高下之分,只有摄影者内心的宽窄雅俗之别;有了直面现实的真诚就有了宽大,有了超然的诗意便有了雅,有了宽宽大大的雅何愁找不到作品的高级。技术技法上的探索和手法上的创新,其意义并不在于引领风尚,而是让自己独立于他人的这一个,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在这一点上,四川摄影人的探索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俗话说,蜀中有高人。我以为还应和上一句:天府有诗意。
“民食稻鱼,亡凶年忧,俗不愁苦”的成都有着不少好听的别号—天府之国、锦官城、芙蓉城,这些柔软的名字准确地概括了这方水土烟雨蒙蒙、水气氤氲的外形,更恰当地总结了这方水土之上悠游清闲的人们诗意的生活态度。与四川有着密切关系的苏东坡、李白、陈子昂、杜甫等高士,给四川、给中国、甚至给世界带来无限的诗意,这些古代先贤的出现和他们不羁的人生,以及他们亘古经典的诗句,一定是因了这块神异的蜀地。诗与喝茶一样,之于四川人是对生命的一种态度。
不知是承袭了先人诗意的基因,还是因为这块土地文化的肥沃,四川素有一群重要的摄影人,他们的存在以及他们的作品,在中国摄影史上都成为断然不可忽视的一群。中国早期摄影家庄学本、孙明经等人当年的考察拍摄,均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入川、出川、入藏的路线,是否可以说,在百余年前,四川就开始成为摄影的热点?
在河山云烟、市井百态、凋敝乡村之间,欲望、迷茫、挣扎,都被四川摄影人用从容思辨的影像来批判和诘问。不论高山湖泊还是世间百态,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四川摄影人以各自的方式造就了異色同荣的局势,犹如古老蜀锦般色彩斑斓。
不论拍摄题材的貌似宏大还是假装狭小,其实都是他们对现实的关照,这种关照是面对现实退后几步或腾空几米,总之要与现实人为地制造些距离,这稍稍离开的距离便让他们的作品,共同具有了诗意的超然。当然,每位摄影者关注的方式和表达形式都尽可能地疏离习惯的做法,以特立独行的姿态,或高声呐喊或低唱浅吟出与众不同,这种个性的张扬也体现在他们所使用的材料上。四川的摄影人与其他地域一样,各自以各自的方式思考与拍摄,但他们又以独有的行为方式与美学特色,集合成一种带有四川味道或是说刻有四川烙印的共同。
我们对四川的摄影人从不陌生,他们的姓名与他们耳熟能详的作品,长期占据着摄影圈内的出版物,也长久地出现于各地的展场和摄影比赛的荣誉榜:
守候在成都,静观故乡的陈锦;
把摄影由观察世界的方式转变成了审视内心手段的李杰;
用智慧而不是体力拍照,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四川凉山彝族》的黎朗;
拍出《风轻轻吹》系列作品,给自己当人体模特的赵秀文;
“镜头要真实,态度要端正”的何军,用大画幅胶片相机记录了留守儿童、小镇铁匠,甚至地震灾区;
通过表现川剧的《活着 · 走着 · 唱着》向人们展示传统生活魅力和细节的姜晓文;
给人印象深刻的《印象 · 德格》用藏纸为介质的金平;
借着山水讲述关于社会与人的故事,审视和构建自己的批判态度的王达军、王建军、吕玲珑、郭际等一干沉溺于自然之中的摄影师。
这些成功的摄影人以他们的作品影响了四川及中国摄影界,但是,提起四川摄影,多数人感觉是风光摄影占据了半壁江山,这或许与四川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不无关系。无论是风光还是社会生活,曾经的四川摄影多以写实和“工笔”见长。
如果不太准确地从年龄和资历上说,以上的人物具有四川摄影“前辈”的意义,那么当下活跃的年轻人,诸如骆丹、木格、阿斗、冯立、杨怡、刘珂、张晓、张晋、李俊、罗明义、陈春林、张克纯等等,以更加个人化,更加新鲜的语言和句式,更深重地考问着社会与生命。他们多放弃了“前辈”的写实与“工笔”,用更趋近于写意的手法并糅合诗的情怀来表达内心的纠结、反抗与无奈。这种带有诗意的表达,并非鸳鸯蝴蝶的无病呻吟,而是以超然的态度注视生命。这些年轻人虽与川籍前辈摄影人生活经历有所不同,却几乎都是饮着嘉陵江的水、食着峨眉山的果生长起来,他们的影像本能地、不可回避地从前辈那里承接了筋脉血肉。相同的感受,相近的生活方式,相当的思考,却因所处时代的差异,以及摄影语言的变化,而使他们的作品似有不小的距离。这种变化不仅存在于一时一地一群人,而在世界范围内皆是如此,因为仅170多年历史的摄影是各门类艺术中最年轻的,加之器材演变的波及,以及受其他艺术的影响和参与,使摄影的发展变化又成为所有艺术中最多变的一种,工具、材料及表达方式几乎每天都在改变的摄影,很难以彼此差异的孰优孰劣进行考量,只是摄影在一个时期内渐进、流变的必然。
在这些年轻摄影人当中,虽有几位已窜红多时,但还有一些不为大家熟知,在今天的这个专题里,把他们和他们的作品介绍给大家,以期对他们有个感性的了解与初识。他们不仅代表着当下四川摄影新一代的样貌,也投射着中国摄影界年轻一代的身影。
影像原本没有高下之分,只有摄影者内心的宽窄雅俗之别;有了直面现实的真诚就有了宽大,有了超然的诗意便有了雅,有了宽宽大大的雅何愁找不到作品的高级。技术技法上的探索和手法上的创新,其意义并不在于引领风尚,而是让自己独立于他人的这一个,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在这一点上,四川摄影人的探索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俗话说,蜀中有高人。我以为还应和上一句:天府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