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课堂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会比较“乱”, 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反思自我,善于给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及给予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能灵活地因势利导,就会在“乱”中取胜,使我们的科学课堂将“乱”变成“活”、“智”、“静”、“美”。
关键词:科学课堂 乱 变成 活 智 静 美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并且,科学课的学习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所以,课改后科学课的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许多课的教学内容都增加了学生的实验内容。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大量的实验材料、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不同形式的小组合作、学生讨论、交流等,这些都使科学课变得丰富起来。再加上平时的语文、数学课上学生很少有动手活动的时间和机会,所以,在科学课上,面对大量的材料、面对一个个诱人的活动,学生有时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这就会让人觉得科学课堂上纪律不好,太“乱”。
那如何把这种“乱”进行转化呢?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将课堂中的“乱”变成“活”。
1、做好课前充分的准备。
教师备好课,选择好适合本班学生和教材特点的教学方法。科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采的,课前准备好有结构的材料,并且让材料充足而实用是课堂有效的关键。例如,教学《溶解》一课,教师课前要准备好充足的材料,如食盐、小棒、热水、冷水、冰糖、沙子、面粉、白糖、土块、烧杯、高猛酸钾等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物”可玩,同时能够被这些丰富的材料吸引着去探究、研讨,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乱”。这样,科学课堂的“乱”在大量的实验材料面前就变成了“活”。
2、改进教学,让科学课堂“活”而不“乱”。
教师可以采取丰富多采的教学形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去教学,让科学课堂活而不乱。
例如,教学《声音的产生》,如果仅仅用教材里的方法------音叉和军鼓来验证声音的产生,我认为课堂纪律一定会显得很好,不会有乱的感觉,但事实证明,仅用一两种器材来说明一个道理,得出的结论未免过于牵强。所以,我在教学时,就选择了灵活的教学方法,巧用了许多音乐的器材,让学生去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如音叉、沙锤、碰钟、三角铁、军鼓、锣、吉他等器材。
教学时,我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有的小组利用音叉做实验,有的小组用沙锤,有的小组用碰钟,有的小组用军鼓,并在军鼓上放了几粒黄豆,有的用三角铁,有的用锣,还有的小组弹起了吉他等。通过不同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学生各自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研究,整个课堂探究的气氛浓厚,但活而不乱。
二、将课堂中的“乱”变成“智”。
科学课堂需要智慧的课堂,而材料的展现是否恰到好处,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它能使课堂中的“乱”变成“智”。
科学课堂乱的原因有很多时候是因为课堂上的材料太多。所以,材料的展现要有层次性。
一节课中教师往往要给学生呈现许多材料。为了让学生的探究更深入,使学生能够一步步地进行探究和研讨,同时,避免材料多,造成学生乱的现象。那么,实验材料的呈现应该有层次性。例如学习《空气在哪里》,教学中要涉及几个层次的探究活动。如先让学生找到周围的空气,认识空气的性质。这时,教师可用信封装上塑料袋、气球、扇子、注射器、吸管等材料,让学生通过用塑料袋装空气,用嘴吹气球、用扇子 风,用注射器往水中打气或者用吸管往水中吹等方法,认识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再让学生探究空气占据空间。这时用到纸团、烧杯、抹布、水槽、水等。最后,再让学生研究空气可以流动,这时,教师再发所需要的材料。如果将所有的材料一同交给学生,学生面对一大堆的材料,不知从何处探究,课堂上便会真正地“乱”起来。所以,教师分层次地将实验材料展现给学生,学生既探究出了知识,又会使课堂实验时的“乱”变成了“智”。我在教学时,采用分层次地给学生呈现材料,实验效果非常好。
三、将课堂中的“乱”变成“静”。
学生在完成实验后,各小组同学要交流自己的发现。交流是集思广益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获得科学结论的重要途径。但我发现这时候,往往会有如下现象:一些同学继续摆弄手中的器材,对别人的发言不理不睬,还有的同学忙着和自己小组的同学交流,还有的同学不停地打断别人的发言等。总之会经常看到发言学生的声音被淹没于七嘴八舌之中,结果大家都各说各的,一无所获。这样的交流其实是没有效果的。同时,我认为,这时候确实有点“乱”了。作为教师,我们要及时对课堂进行调控。因为,这时我们需要安静的课堂,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要在安静的环境中进一步消化,并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所以,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要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一些必要的补充。学习别人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要巧用自己的智慧,将课堂中的“乱”变成“静”。
四、让学生在“乱”中学到知识,在“乱”中获得“美”。
课堂中的“乱”有时并不是真正的“乱”,而是学生真正的探究学习,而这种“乱”就是一种美。例如学习《做一块卵石》一课,学生在做模拟卵石形成的实验。因为要用碎砖块模拟自然界中的石块由于水的冲刷、相互碰撞、摩擦最后变成“卵石”的过程,于是课堂上有的同学用锤子将砖块敲碎,有的同学用两块碎砖块相互磨擦,有的同学拿着砖块在地上磨来磨去,有的同学将碎砖块放入盛水的瓶中盖上盖子,并使劲地摇晃,一会儿又拿出来观察,其间,我们还不时会听到学生的尖叫声。教室里乱了。但我认为,在同学们有序的探究活动中,这种“乱”已变成了真正的“美”。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探究活动不要怕“乱”。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反思自我,善于给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及给予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能灵活地因势利导,就会在“乱”中取胜,使我们的科学课堂将“乱”变成“活”、“智”、“静”、“美”。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北临城小学)
关键词:科学课堂 乱 变成 活 智 静 美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并且,科学课的学习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所以,课改后科学课的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许多课的教学内容都增加了学生的实验内容。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大量的实验材料、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不同形式的小组合作、学生讨论、交流等,这些都使科学课变得丰富起来。再加上平时的语文、数学课上学生很少有动手活动的时间和机会,所以,在科学课上,面对大量的材料、面对一个个诱人的活动,学生有时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这就会让人觉得科学课堂上纪律不好,太“乱”。
那如何把这种“乱”进行转化呢?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将课堂中的“乱”变成“活”。
1、做好课前充分的准备。
教师备好课,选择好适合本班学生和教材特点的教学方法。科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采的,课前准备好有结构的材料,并且让材料充足而实用是课堂有效的关键。例如,教学《溶解》一课,教师课前要准备好充足的材料,如食盐、小棒、热水、冷水、冰糖、沙子、面粉、白糖、土块、烧杯、高猛酸钾等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物”可玩,同时能够被这些丰富的材料吸引着去探究、研讨,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乱”。这样,科学课堂的“乱”在大量的实验材料面前就变成了“活”。
2、改进教学,让科学课堂“活”而不“乱”。
教师可以采取丰富多采的教学形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去教学,让科学课堂活而不乱。
例如,教学《声音的产生》,如果仅仅用教材里的方法------音叉和军鼓来验证声音的产生,我认为课堂纪律一定会显得很好,不会有乱的感觉,但事实证明,仅用一两种器材来说明一个道理,得出的结论未免过于牵强。所以,我在教学时,就选择了灵活的教学方法,巧用了许多音乐的器材,让学生去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如音叉、沙锤、碰钟、三角铁、军鼓、锣、吉他等器材。
教学时,我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有的小组利用音叉做实验,有的小组用沙锤,有的小组用碰钟,有的小组用军鼓,并在军鼓上放了几粒黄豆,有的用三角铁,有的用锣,还有的小组弹起了吉他等。通过不同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学生各自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研究,整个课堂探究的气氛浓厚,但活而不乱。
二、将课堂中的“乱”变成“智”。
科学课堂需要智慧的课堂,而材料的展现是否恰到好处,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它能使课堂中的“乱”变成“智”。
科学课堂乱的原因有很多时候是因为课堂上的材料太多。所以,材料的展现要有层次性。
一节课中教师往往要给学生呈现许多材料。为了让学生的探究更深入,使学生能够一步步地进行探究和研讨,同时,避免材料多,造成学生乱的现象。那么,实验材料的呈现应该有层次性。例如学习《空气在哪里》,教学中要涉及几个层次的探究活动。如先让学生找到周围的空气,认识空气的性质。这时,教师可用信封装上塑料袋、气球、扇子、注射器、吸管等材料,让学生通过用塑料袋装空气,用嘴吹气球、用扇子 风,用注射器往水中打气或者用吸管往水中吹等方法,认识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再让学生探究空气占据空间。这时用到纸团、烧杯、抹布、水槽、水等。最后,再让学生研究空气可以流动,这时,教师再发所需要的材料。如果将所有的材料一同交给学生,学生面对一大堆的材料,不知从何处探究,课堂上便会真正地“乱”起来。所以,教师分层次地将实验材料展现给学生,学生既探究出了知识,又会使课堂实验时的“乱”变成了“智”。我在教学时,采用分层次地给学生呈现材料,实验效果非常好。
三、将课堂中的“乱”变成“静”。
学生在完成实验后,各小组同学要交流自己的发现。交流是集思广益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获得科学结论的重要途径。但我发现这时候,往往会有如下现象:一些同学继续摆弄手中的器材,对别人的发言不理不睬,还有的同学忙着和自己小组的同学交流,还有的同学不停地打断别人的发言等。总之会经常看到发言学生的声音被淹没于七嘴八舌之中,结果大家都各说各的,一无所获。这样的交流其实是没有效果的。同时,我认为,这时候确实有点“乱”了。作为教师,我们要及时对课堂进行调控。因为,这时我们需要安静的课堂,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要在安静的环境中进一步消化,并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所以,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要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一些必要的补充。学习别人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要巧用自己的智慧,将课堂中的“乱”变成“静”。
四、让学生在“乱”中学到知识,在“乱”中获得“美”。
课堂中的“乱”有时并不是真正的“乱”,而是学生真正的探究学习,而这种“乱”就是一种美。例如学习《做一块卵石》一课,学生在做模拟卵石形成的实验。因为要用碎砖块模拟自然界中的石块由于水的冲刷、相互碰撞、摩擦最后变成“卵石”的过程,于是课堂上有的同学用锤子将砖块敲碎,有的同学用两块碎砖块相互磨擦,有的同学拿着砖块在地上磨来磨去,有的同学将碎砖块放入盛水的瓶中盖上盖子,并使劲地摇晃,一会儿又拿出来观察,其间,我们还不时会听到学生的尖叫声。教室里乱了。但我认为,在同学们有序的探究活动中,这种“乱”已变成了真正的“美”。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探究活动不要怕“乱”。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反思自我,善于给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及给予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能灵活地因势利导,就会在“乱”中取胜,使我们的科学课堂将“乱”变成“活”、“智”、“静”、“美”。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北临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