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由最初的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强调概念教学,要求讲深讲透;到加强“双基”教学;近来又提出抓好“双基”、“发展智力”教学。随着文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仅仅抓“双基”又不夠了,必须在抓双基的同时,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聪明才智。数学是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科学,学习小学数学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肩负着发展学生智力的重任。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体会如下:
一、在口算训练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在口算训练中要防止死记硬背,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利用意义识记,熟记口诀。例如一年级学生在口算20以内进位加法时,以前是要求学生熟记20以内进位加法表,而现在要求学生只需记住6+6=12、7+7=14、8+8=16、9+9=18这几个特殊加数的计算结果,然后根据推理方法推出其它加法表。如7+8=?先想7+7=14,因为7+8比7+7多1,所以7+8=15。这样就在熟记加法表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又因为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大大缩短了熟记口诀的时间,所以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这里可以看出“双基”与“智力”两者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为了在口算训练中避免不必要的单调重复,可以设计多种练习形式,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如:⑴36+36+35+36+36=?先看成是5个36相加得180,再减1,结果等于179。⑵25×5×8=?可以看成25×4×5×2=1000。⑶125×0.3125+125×0.4875=?可以看成125×(0.3125+0.4875)=125×0.8=100。
总之,口算基本训练要注意练习形式,防止单调乏味,机械记忆,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这样才能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
二、在课堂练习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一堂课应该留有充裕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目前数学课存在一个普遍问题:课内教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课堂练习变成了课外练习,把学生的课外休息和游戏时间剥夺了。学生课外作业负担重,既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又影响了学习效果。学生忙于赶作业,还谈得上发展智力吗?因此,课堂练习首先要保证在课内完成,使学生能够安心地在教室里认真思考、认真做作业。
练习不能单纯追求数量,要讲究质量。避免青一色的单调练习,今天教加法应用题,练习的全是加法;明天教两步应用题,练习的全是两步应用题。这样练习,看上去练的很多,其实对发展学生智力不利,反而使学生思维僵化。选编练习题要以新带旧、新旧搭配,特别要把容易混淆的概念编排在一起练习。教科书中大都是巩固新知识的练习题,新旧知识综合在一起的练习比较少,教师要注意补充。在应用题的练习中可补充多条件或少条件的应用题:⑴某饲养场有公鸡3只,母鸡15只,一共生了270个蛋,平均每只鸡生多少个蛋?这道题是多条件的,公鸡3只是多余的,可是多数学生都算成270÷(3+15)=15个,公鸡也生蛋了。⑵某工厂一月份生产机器30台,二月份生产27台,二、三月份一共生产多少台?这道题是少条件的,缺少三月份的生产数,这类题并不难,但要认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才能正确解答。
在应用题练习中还可以补充一题多练、一题多解类习题,如:①要加工80个零件,每天加工16个,几天可加工完?②有一批零件,每天加工16个,5天加工完,这批零件有多少个?③有一批零件,计划每天加工16个,5天加工完,实际每天加工20个,实际几天加工完?④有一批零件,计划每天加工16个,5天加工完,改进技术后,每天可多加工4个,实际几天可加工完?⑤有一批零件,计划每天加工16个,5天可加工完,改进技术后每天可多加工4个,实际比计划少加工几天?学生通过对这组题目的分析比较,从而掌握了复合应用题的来龙去脉。第⑤题虽难些,但有前面四题“铺路架桥”,就能顺藤摸瓜迎刃而解了。这样编排练习就能符合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要求。
三、在课外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减轻了,就有机会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既能巩固、加深和扩大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智力发展。而现在课堂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古往今来人类对空间、时间认识的结晶,是经典的知识,传统的课堂教育对开法学生的智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是以普及性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不可能在课堂中完成智力开发的全部任务,需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来补充。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对比能力、利用信息能力、决策反应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大部分都与数学教育有关。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育与学生智力的发展是有内在联系的,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互促进的。课内打基础,课外促发展。课内外结合一定能够很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一、在口算训练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在口算训练中要防止死记硬背,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利用意义识记,熟记口诀。例如一年级学生在口算20以内进位加法时,以前是要求学生熟记20以内进位加法表,而现在要求学生只需记住6+6=12、7+7=14、8+8=16、9+9=18这几个特殊加数的计算结果,然后根据推理方法推出其它加法表。如7+8=?先想7+7=14,因为7+8比7+7多1,所以7+8=15。这样就在熟记加法表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又因为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大大缩短了熟记口诀的时间,所以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这里可以看出“双基”与“智力”两者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为了在口算训练中避免不必要的单调重复,可以设计多种练习形式,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如:⑴36+36+35+36+36=?先看成是5个36相加得180,再减1,结果等于179。⑵25×5×8=?可以看成25×4×5×2=1000。⑶125×0.3125+125×0.4875=?可以看成125×(0.3125+0.4875)=125×0.8=100。
总之,口算基本训练要注意练习形式,防止单调乏味,机械记忆,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这样才能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
二、在课堂练习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一堂课应该留有充裕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目前数学课存在一个普遍问题:课内教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课堂练习变成了课外练习,把学生的课外休息和游戏时间剥夺了。学生课外作业负担重,既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又影响了学习效果。学生忙于赶作业,还谈得上发展智力吗?因此,课堂练习首先要保证在课内完成,使学生能够安心地在教室里认真思考、认真做作业。
练习不能单纯追求数量,要讲究质量。避免青一色的单调练习,今天教加法应用题,练习的全是加法;明天教两步应用题,练习的全是两步应用题。这样练习,看上去练的很多,其实对发展学生智力不利,反而使学生思维僵化。选编练习题要以新带旧、新旧搭配,特别要把容易混淆的概念编排在一起练习。教科书中大都是巩固新知识的练习题,新旧知识综合在一起的练习比较少,教师要注意补充。在应用题的练习中可补充多条件或少条件的应用题:⑴某饲养场有公鸡3只,母鸡15只,一共生了270个蛋,平均每只鸡生多少个蛋?这道题是多条件的,公鸡3只是多余的,可是多数学生都算成270÷(3+15)=15个,公鸡也生蛋了。⑵某工厂一月份生产机器30台,二月份生产27台,二、三月份一共生产多少台?这道题是少条件的,缺少三月份的生产数,这类题并不难,但要认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才能正确解答。
在应用题练习中还可以补充一题多练、一题多解类习题,如:①要加工80个零件,每天加工16个,几天可加工完?②有一批零件,每天加工16个,5天加工完,这批零件有多少个?③有一批零件,计划每天加工16个,5天加工完,实际每天加工20个,实际几天加工完?④有一批零件,计划每天加工16个,5天加工完,改进技术后,每天可多加工4个,实际几天可加工完?⑤有一批零件,计划每天加工16个,5天可加工完,改进技术后每天可多加工4个,实际比计划少加工几天?学生通过对这组题目的分析比较,从而掌握了复合应用题的来龙去脉。第⑤题虽难些,但有前面四题“铺路架桥”,就能顺藤摸瓜迎刃而解了。这样编排练习就能符合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要求。
三、在课外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减轻了,就有机会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既能巩固、加深和扩大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智力发展。而现在课堂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古往今来人类对空间、时间认识的结晶,是经典的知识,传统的课堂教育对开法学生的智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是以普及性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不可能在课堂中完成智力开发的全部任务,需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来补充。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对比能力、利用信息能力、决策反应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大部分都与数学教育有关。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育与学生智力的发展是有内在联系的,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互促进的。课内打基础,课外促发展。课内外结合一定能够很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