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规模骤降 溢价抢筹增多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ub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A股市场未现投资者喜见的“七翻身”,相反大盘承继6月跌势继续下跌14.34%。尽管政府号召多方力量共同救市,但依然创下近6年来的最大月跌幅,最低下探至3373点。与大盘暴跌相呼应的是,大宗交易市场的交易热情也出现急速下滑,和之前几个月的交易爆棚局面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成交规模急速萎缩
  数据统计显示,7月沪深两市共有232家A股公司发生大宗交易514次,累计成交16.34亿股,成交总金额243.68亿元,成交规模环比6月份大幅下降了78.99%,无论涉及公司家数、月内成交次数、成交总股数、成交总金额,均创下了今年以来大宗交易市场月成交的最低极值。
  整体来看,随着国家救市威力的显现,非理性恐慌情绪有所减弱,特别是监管层禁减令的出台更是让7月份大宗交易呈现出先扬后抑的成交态势。在7月9日A股全面反弹前,大宗交易日均成交额为17.01亿元,而反弹后大宗交易日均成交额仅为8.33亿元。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7月份大宗交易市场成交寡淡规模急速减少,一方面显示了产业资本响应监管层号召,以实际行动做到不减持、不抛售自身持有的股票,积极维稳公司股价;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部分机构在底部获得筹码后,对国家大力救市带来的后市机会看好,因此惜售。但总体看,大宗交易卖方的减少应是导致大宗交易总成交金额大幅萎缩的主因。
  惜售情绪逐步升温
  观察大宗交易市场的整体折价情况,7月份232家公司发生的514次交易,整体折价4.23%,环比6月4.79%的折价率有所降低。在大宗交易市场,折价交易现象普遍,但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随着市场的暴跌,不少股东的惜售情绪开始升温,月内以溢价成交的大宗交易共计出现138次,占比26.85%。其中,42次交易的溢价幅度超过了9.9%,实现以涨停价格成交。其实,在大宗交易中,溢价交易和过高的折价交易都值得关注,溢价交易不排除存在向市场释放股价低估的谋算;折价幅度偏大则难逃有些上市公司股东出于避税目的,以此降低应税股价和应税额度。
  机构专用席位交易上,机构共出现在76家A股公司大宗交易的买入席位,累计买入4亿股,耗资52.42亿元;但与此同时还有93家公司的卖出席位也同样出现了机构专用,累计卖出4.14亿股,涉及金额69.8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有44笔交易是机构席位之间的倒手交易,涉及金额22.75亿元。观察显示,在机构买入个股中,也不乏出现资金溢价抢筹的情况,例如7月10日,机构席位溢价10.05%,以相对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涨停的价格买入雅化集团,成交金额409.5万元。与此同时,苏交科、三聚环保、承德露露、格力电器等9家公司均在月内被机构专用席位以涨停板溢价买入。
  交投活跃的银行股先扬后抑
  观察显示,银行股成为7月大宗交易市场成交最为活跃的板块,16家公司有10家出现在大宗交易平台,累计成交37.96亿元。其中,浦发银行成交易量最大,7月8日~31日发生了5次交易,累计成交1.17亿股,涉及金额17.38亿元。而农业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交通银行的成交规模也都超过亿元。
  银行股是大盘的平稳器,在7月初大盘快速去杠杆之际,银行股整体走势平稳,成为救市主力军,但随着资金入市步伐的放缓和其他个股机会的出现,银行股却走出了量价齐跌的走势,月度下跌7.03%。对此,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银行股的流通盘子较大,上涨需要大量的资金推动,虽然宽松货币政策下市场并不缺乏资金,但投资者观望情绪依然浓厚,国家维稳资金虽然在低位打入数亿元买单,但市场整体拉升意愿并不强烈。与此同时,银行股基本面预期也不乐观。在银行基本面的分析上,中金公司认为,经济下行需求不振,叠加银行风险偏好下降影响,生息资产扩张速度放缓,预计上市银行整体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速2.8%,相比一季度略有下滑。此外,银行的改革计划已被市场预期,实质性进展还需逐步落实。
其他文献
编者按:中美资本市场的“温差”,让许多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坐不住了。继暴风科技、分众传媒之后,完美世界、世纪佳缘、学大教育等多家中概股也计划回归A股,中概股“返乡潮”成为资本市场独特的风景。中概股回归之路并非都是坦途,可对于投资者来说,更关心中概股回归对A股市场会有哪些影响、又会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中概股回家机会大于风险  ■歌斐资产创始合伙人、CEO 殷哲  最近,从海外回归A股的暴风科技,在二
期刊
每逢新股申购周,A股市场就会上蹿下跳乱作一团。牛市气氛浓时,股市跌下去就会弹上来,所以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但本周大盘的连续跳水已经不能让投资者保持淡定了,新股申购周资金大搬家的负面影响放大到了极点,这种祸股殃市的“市值+资金”申购新股政策已经到了必须终结的时候。  祸起冻结资金利息归属  二级市场市值申购新股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好事没有办好,投资者不仅需要有足够的持股市值,而且需要有足额的资金去申购
期刊
在中国的A股市场,股东减持很明显是利空于股价。但在股东减持后,股价上涨也存在。据乐视网公告,其CEO贾跃亭自6月1日至6月3日,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累计减持公司流通股3524万股,成交金额近25亿。就在乐视网6月3日公告发布之后,该股股价一度突破3日高点。用这种方式“欢送”CEO的减持,是让人忍俊不禁。但更有不少个股是用涨停来欢送股东。河北宣工6月5日公告,公司股东河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有限公司于
期刊
本批10家新股申购即将开幕,由于新规取消申购预缴款,新规实行后中签率将下降50倍以上,本次作为仍使用旧规的最后两批新股之一,预计关注度较高。  新股发行情况  即将申购的10家新股公司分别在11月30日申购1只,12月1日申购8只,12月2日申购1只。申购新股仍按照旧规发行,需要预先缴纳申购款,待申购完成后未中签款项全额退还。由于市场在近半年有较大跌幅,行业市盈率有不同程度的跌幅,而市场情绪趋向保
期刊
“借来的牛市”易被打回原形  成也杠杆,败也杠杆,这似乎是主流机构对本轮牛熊转换的总结。个人认为,之所以牛熊转换如此迅速,从资金面看是影子银行的快进快出结果(场内场外配资总额曾达约六万亿的规模),本质上仍是牛市缺乏基本面支持,无论是经济增长(全球和中国经济今年增速均为下滑)和A股企业盈利增速(银行券商下半年盈利增速下降概率大),还是股市制度变革前景(注册制推出在即),都不支撑全面牛市的进一步推进。
期刊
6月15日以来,A股市场遭遇了有史以来最惨烈的股灾,至7月8日短期跌幅超过30%,千余家公司紧急停牌。在此紧急时刻,监管层及时出台一系列救市措施,其中要求上市公司在“大股东增持、回购股票、董高增持、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五项措施中任选其一推送利好,另有公告要求“自即日起,严禁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在此要求下,7月份
期刊
股灾的成因  3000点以上的牛市是融资数量大幅飙升引发的。相关公开数据显示,上交所融资余额从3月2日的0.792万亿快速增长到6月18日的1.482万亿,3个半月融资增加近8000亿。实际上这段时间正好也是外场配资高速增加时期。场外配资根据清理HOMS等系统得出的数据是5000亿左右,而场内融资,根据融资规律估计,接近一半资金是在3000点以上进场。也正是3000点以后的场外配资和场内融资两者叠
期刊
当拼“热值”不看“估值”的“杠杆牛”轰然倒下,投资者在惊惶中预期趋于谨慎、风险偏好大幅下降之时,“风口的猪”一语成谶,从剧烈颠簸的股市飞向了大众菜篮子。货币政策条线有“猪”,财政政策自然就众望所归。管理层的“稳增长、防风险”的动作也印证了这一预期。在此背景下,投资就需要循着政策发力的方向,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与消费两驾马车之上,以产业升级为经,区域规划为纬,寻找替代旧增长动力的新马力,方能分享经济
期刊
随着2015年半年报的陆续披露,部分上市A股的筹码变动情况逐渐浮出水面。尽管绝大多数公司预计于8月中旬后才会正式公布半年报,但仍有不少公司提前中报于其他公告中披露了一季度以后的股东户数变动情况,甚至一些公司二季度后股东的人数变动也被公布于众。  市场整体筹码渐趋分散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8月5日,沪深两市完成2015年中报披露工作的公司共计314家。以Wind资讯收录的股东户数数据看,目前尽管实际
期刊
短期关注超跌,警惕补跌  通过研究7月9日至7月30日停牌公司复牌后的股价表现,我们发现,在股灾期间,即6月15日至7月8日跌幅不够的公司,会在复牌后继续保持下跌趋势;在股灾期间跌幅较大的公司,即发生超跌,会在复牌后迎来上涨。以沪深300作为比对。6月15日至7月8日,沪深300跌幅为31%。若公司在股灾期间跌幅大于31%,则为超跌股,在复牌当天会进行补涨反弹,若跌幅不足31%,那么在复牌后会出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