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胃癌的临床治疗体会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_8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予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病例,45例中5例术后失访,40例获得随访。姑息性手术平均生存13个月,仅行剖腹探查患者平均生存4个月。结论 胃十二指肠良性病变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以毕Ⅰ式吻合为宜,如必须行毕Ⅱ式吻合,可同时行Braun吻合,降低残胃癌的发生率。术后应加强随诊,时间越长随诊越密切;早期诊断是提高残胃癌预后的关键,术后15个月后要定期复查胃镜,尤其有症状者;一经诊断明确,首选手术治疗,且尽可能行根治术。总之,早发现、早诊断,确诊后尽早行根治性手术是改善残胃癌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关键词】 残胃癌;诊断;治疗
  
  残胃癌(gastric stump cancer,GSC)是指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或胃空肠吻合术等手术5年以上残胃发生的原发癌。随着胃大部切除手术病例增多,GSC的发病率也日渐增高,由于GSC早期诊断率低,其根治性手术率和生存率明显低于原发性胃癌。我院2005年4月至2010年3月共诊治GSC 45例,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患者均经胃镜及胃黏膜活检确诊为残胃癌。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在40~75岁。既往胃切除的原发病:胃溃疡28例,十二指肠溃疡15例,胃癌2例。胃大部切除距发现残胃癌的时间为5~45个月,平均23个月。
  1.2 第一次手术方式 胃大部切除手术重建方式:毕Ⅱ式34例,毕Ⅰ式11例。术中发现肿瘤部位:吻合口25例,胃体10例,贲门6例,胃底4例。45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其中6例首先行钡餐检查,4例行2次胃镜检查才确诊。
  1.3 临床症状及病理分型 上腹疼痛隐胀不适24例,呕血黑便10例,吞咽梗阻7例,贫血4例。病理分型:45例患者均为腺癌,其中高分化腺癌2例,中低分化腺癌38例,黏液细胞癌3例,印戒细胞癌2例(3%)。
  1.4 二次手术情况 45例患者中,9例贲门癌行胸腹联合切口,余均行经腹切口;32例行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7例,仅行剖腹探查6例;根治性切除患者中20例淋巴结转移,7例无淋巴结转移,行残胃全切及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15例,合并脾、胰尾、部分横结肠1个或2个脏器10例。
  2 结果
  所有病例予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45例中5例术后失访,40例获得随访。姑息性手术平均生存13个月,仅行剖腹探查患者平均生存4个月。
  3 讨论
  3.1 病因及临床特点 残胃癌的病因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目前尚未明了。普遍认为与首次胃切除的吻合方式和残胃的生理改变密切相关,毕Ⅱ式术后残胃癌的发生率比毕Ⅰ式高;胃肠道解剖结构改变较大,幽门缺如,胆汁反流,胆汁、胰液经吻合口到远端肠道,对吻合口黏膜的刺激大,胆汁、胰液、肠液反流,反流液中二羟胆烷酸、脱脂酸卵磷脂及胰酶等溶解胃黏膜上皮脂蛋白层,造成胃黏膜屏障的破坏,发生慢性炎症及肠上皮化生,化生后的肠上皮可吸收脂溶性的致癌物质,但缺乏正常传输功能,导致致癌物质在黏膜内潴留;亚硝酸盐学说: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内长时间的低酸、高pH,使分解硝酸的细菌过度生长,加速胆汁酸的分解,使胃内硝酸盐减少,亚硝酸含量升高;其他因素:胃泌素分泌减少,幽门螺杆菌的参与,感染,遗传因素及免疫力下降等。残胃癌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呕吐、呕血、解黑便、吞咽梗阻、消瘦、贫血、乏力、腹部包块等,其早期缺乏特异性,主要症状因癌肿部位而异,为溃疡复发症状、胃切除术后综合征和晚期癌症状等,临床上易与胃切除后综合征、消化不良等相混淆而延误治疗,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从而使患者失去手术机会。
  3.2 诊断 残胃癌很难与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残胃炎、溃疡复发、营养不良等并发症鉴别。且残胃癌发病从出现症状到内镜确诊时间长,多数已属中晚期,预后差。提高残胃癌的诊断率主要依靠胃镜,由于胃肠道解剖结构破坏,胃排空快,钡剂通过迅速,难以发现细微的病变,因此上消化道钡透的诊断率较前者明显下降,同时前者可提供病理。但也有需多次胃镜检查才能确诊的。提示胃大部切除术后应定期随访,特别是如出现上腹不适贫血消瘦等症状应及时胃镜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手术,提高生存率,尤其首次胃大部切除12年后残胃癌发生率明显提高。因此建议术后12年无症状者也应每年胃镜检查1次,以免延误病情。
  3.4 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是残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不论分期早晚,均应行全胃切除,减少复发,提高生存率,如侵犯脾胰小肠结肠等,应一并切除,淋巴结的清扫要达到R2,争取R3,对毕Ⅱ式者应特别注意肠系膜淋巴结的清扫,力求骨骼化。如术中发现肿瘤无法根治,可予姑息切除,以解除梗阻和出血,延长生命。残胃癌早期无特异性症状,早期诊断率低,一经发现即为中晚期,因此预后大多较差,根治性手术和生存率明显低于原发性胃癌。
  综上所述,胃十二指肠良性病变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以毕Ⅰ式吻合为宜,如必须行毕Ⅱ式吻合,可同时行Braun吻合,降低残胃癌的发生率。术后应加强随诊,时间越长随诊越密切;早期诊断是提高残胃癌预后的关键,术后15个月后要定期复查胃镜,尤其有症状者;一经诊断明确,首选手术治疗,且尽可能行根治术。总之,早发现、早诊断,确诊后尽早行根治性手术是改善残胃癌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董文龙.残胃癌的外科治疗体会.中国医药指南,2009,1(7):81-83.
  [2] 张松峰.残胃癌临床诊治分析.临床医学,2008,4(28):40-41.
  [3] 刘群,王建刚.残胃癌23例临床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2):169-170.
  [4] 桑新亭,毛一雷,盧欣,等.残胃癌的诊治体会附38例报告.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8):2812-2818.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软骨终板细胞凋亡与Caspase-3和Fas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45℃热刺激体外培养的兔软骨终板细胞10 min以诱导软骨终板细胞凋亡.TUNEL法检测软骨终板细胞在正常
目的:评价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6S”管理的价值,为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2017-2018年参与此次试验的20名护
2010-01卫生部下发了《2010年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方案》,进一步规范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
期刊
对于婴儿心肺复苏(CPR),已有研究证明使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双指进行心脏按压(TFT-R23)能达到更大的胸部按压深度(CCD).最近有学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随机交叉试验,旨在比较TFT-R2
目的 探讨骨保护素(OPG)、可溶性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sRANKL)和相关炎性因子血清含量与冠心病(CHD)及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因胸痛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 2C19~* 17(CYP2C19~* 1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12248560位点(-806C>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中国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健康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并比较其
期刊
目的 观察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运动疗法等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疗效.方法 收集确诊为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患儿53例,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26例)只给予运动疗法、中频脉冲电治疗、头皮针灸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27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感觉统合训练.结果 治疗1、2、3个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7.0%(10/27)、70.4%(19/27)、92.6%(25/27)和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