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咨询真的“以人为本”吗?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b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玩“躲猫猫”的小女孩


  有一天,我在咨询室值班,接到了一个老师打来的求助电话。起因是她班级中的一个孩子经常性地“躲猫猫”不愿意上学,老师和家长都很着急,于是打电话过来,希望我们中心能够给予帮助,并且希望我作为中心的负责人,可以亲自接手这个个案。我听她的语气显得非常着急,便答应她亲自接待。很快,这位孩子的家长便联系到了我。
  他们一家三口一起来到我的咨询室。爸爸一进门,就很客气地向我点头示意,然后在旁边坐下了。小女孩扎着小辫子,进来的时候非常文静,看上去很内向,捏着衣角坐在了爸爸的旁边。妈妈则是站在咨询师也就是我的身边,向我阐述这个孩子近期的状况和问题。
  随后我了解到,这个小女孩不想上学时会跟老师、家长玩“捉迷藏”。当妈妈把她送进学校之后,她会去别的地方躲起来而不是去教室上课,这就造成了老师们满校园找孩子的情况。因为妈妈确定孩子进了学校,可是老师却不知道孩子究竟在哪。找到孩子之后,她还是哭闹着不愿回教室上课,只能让妈妈把她带回家。这样的情况频繁出现之后,老师向妈妈提出陪读的建议。然而孩子的母亲是开小店做生意的,生活比较艰难,父亲又常年在外做销售,很少待在家里,所以陪读对于他们来说不太可行。


小女孩問题背后的原因和分析


  第一次咨询之后,我进行了家庭访谈,主要是为了了解这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包括孕产史。我得知这个孩子有一个哥哥已经上高中了,还得知了一个比较意外的消息是她的爸爸妈妈已经离婚了。由于爸爸常年在外出差,和外面的一名女子产生了感情并且住在一起,只是没有正式办理结婚手续。他们离婚的事情并没有告诉女儿,爸爸也是因为知道了女儿近期的状况非常担心,才特地从外地赶回来,住到了原来的家庭里,陪同前妻一起解决女儿的问题。
  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我大概理出了女孩出现问题的原因:这个孩子原先是由父母带大的,在成长过程中,刚好父亲在她幼儿园时期出差非常频繁,不能陪伴她。幼儿园时期属于俄狄浦斯期,此时她本应当是非常黏她的父亲,但是父亲缺位。现在这个小女孩七岁,正处于叛逆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和俄狄浦斯期的时候一样,非常需要父亲的认同也非常喜欢黏着父亲。但是此时,父亲又缺位了,所以她特别期望父亲能够回到这个家。换句话说,父母看似瞒着小女孩离了婚,但小女孩还是察觉到了不安全感,所有她表现出来的种种症状背后的潜台词都是呼唤父亲回归家庭。
  于是在咨询过程中,我建议父母能够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安全感,尤其是父亲,一定要多陪伴孩子,在陪伴孩子的同时营造安全感,增进父女之间亲密的亲子关系,补偿之前缺失的部分。至于校园学习方面,老师建议其中一个家长去陪读,早上共同送孩子上学,晚上陪孩子一起写作业,老师也会降低对孩子写作业等各方面的要求,使她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

小女孩出人意料的结局使得咨询师陷入迷茫


  大概做了近10次咨询,差不多两个月之后,突然得到了女孩母亲的一个消息:前夫在和她一起相处的这两个月期间,感觉到她一个人带孩子非常不容易,也找回了他们之前的感情,所以他们打算复婚,重新在一起生活。当这个孩子的症状得到明显好转,差不多是一个疗程(12次左右)之后,他们结束了咨询。此时孩子的父母已经复婚,爸爸辞去了需要常年出差的工作,选择回到家庭里陪伴自己的女儿和儿子。
  面对这个结果我却产生了一种很慌乱的感受。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我的咨询技术比现在更好,通过我补偿给孩子一些安全感,或者是一种独立、自信的状态,使这个小女孩的症状更快地得到消除或减轻,是否她的父亲就不会再回来?所以我迷茫的是,在咨询过程中,咨询技术的好与不好,到底哪样才会对咨询对象产生更优的效果呢?

症状的含义和咨询的意义


  众所周知,心理问题和症状都是由一定的需要产生的。症状的出现有时候是为了保护自己,是为了寻求某种平衡点、某种满足,通过症状的出现来获得某种平衡。而我们的咨询就是要打破这种平衡来获得新的平衡。那如果我的技术比现在更好,把原有的平衡打破重新建立新的平衡,那么这个症状背后的潜台词—“期望父亲回归”,就不一定会达到。
  被这个问题困扰许久的我选择去寻求督导师的帮助。因为我是人本主义流派的咨询师,所以专门约了在美国从事人本咨询的督导师。我向督导师描述了这个案例并且表达了我的疑惑,督导师反问了我:“这个好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对这个女孩来说,父亲的回归是好还是不好?对于父亲来说,这个结果是好还是不好?对这个女性来说,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也就是这个结果的好与不好,要看从谁的角度来出发。”
  回归这个案例本身来看,女孩希望父亲回归,最后父亲回归家庭,从她的角度来说,父亲回归是好的,但是长久发展下去,如果父亲和母亲真的不相爱,经常发生矛盾冲突,这个女孩的未来是好的吗?从父亲的角度来说,他抛弃了另外一名女性和另外一个孩子回归原来的家庭,那对于另外一个妻子和孩子来说,这样的结果是好还是不好呢?他是在那边的家庭更幸福,还是在这个家庭更幸福呢?到底怎样的选择对他来说更好呢?从妈妈的角度来说,丈夫回归看似很好,但如果真的很不相爱,那么未来的生活到底是幸福还是不幸福?也许丈夫离开之后,她可以遇到更合适的,或者她自己独立生活会更有自尊和价值感,一切都说不准。

“因上精进,果上随缘”


  所以我所做的人本主义治疗的重点是要看咨询师到底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咨询师可以确定并且能做的是在咨询过程中跟随来访者,并引导他做他可以做到的一些事情,也就是说通过咨询师创造的无条件支持与鼓励的氛围,使患者能够深化自我认识、发现自我潜能并且回归本我,致力于让来访者通过改善“自知”或自我意识来充分发挥积极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潜力,以改变自我的适应不良行为,矫正自身的心理问题。总体来说就是从咨询师的角度给予来访者足够的技术支持、治疗、疗愈,为他提供一些专业技术的帮助。至于这个来访者,他在改变、适应和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他自己所处的环境给予他的一些知识、资源或者影响,这些都是我们不可掌控的。比如说父母陪读,父亲可能不愿意陪读,或者选择彻底舍弃这个家庭;又或是在咨询的过程中,老师对她特别关心和关爱,使她自己主动回归了学校;或者有其他的原因促进她症状减轻。这些东西都是外在因素,是我们心理咨询师不太能掌控的。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因上精进,果上随缘”,做好我们该做的,至于来访者最后会走到哪里,或者结论、结局会如何,一切都要随缘分了。
  人本主义里面,我特别喜欢罗杰斯的一句话:“当我们面对来访者的时候,就像我们在生活中看着夕阳落山一样。我们在夕阳落山的过程中,不会要求东边的云彩比西边的红一点,也不会要求太阳下落得慢一点或者是快一点。我们仅仅是用敬畏的眼睛看着太阳落山而已。”世界的因与果层层相扣,很多东西无法去掌控,随缘为主,咨询师要做到的就是用我们的专业技术,尽全力去协助来访者。这也是咨询的一个原则,叫作“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也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做的就是,因上精进,至于结果会怎样,那就是来访者自己的造化了。
其他文献
一心想养个小萝莉的美女同事,某日突然抚摸着微微凸起的腹部对我说,不想要女孩儿了,求老天保佑是个男孩儿。我笑她对宝宝变了心。她紧张地问我看过《素媛》没有,并说养女儿的危险系数太高了,做母亲的保护无力啊。提到《素媛》,我们的心总是异常沉重。有人说,如果有什么电影让人看了一遍不想再看第二遍,那么这部电影絕对榜上有名。这一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将女童性侵害案例活生生、血淋淋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不得不
期刊
天空中,稀稀拉拉飘了一阵雪花儿,路面就见白了。  下午,父亲在村口的路边,向远处眺望着。村口小卖部的老板娘说:“进屋暖和会儿吧,你这都等了仨小时了,还没见人影儿呢,没准儿啊,一会儿电话就来了,又像往年一样,不回来了。”父亲的眼睛依旧看着远方说:“往年是因为工作忙,今年说好了一定回来过年的。”“那就继续等吧。”老板娘转身进了小卖部。  梁峰把他那辆越野车停在父亲身边的时候,父亲高兴得喊出声来:“豆豆
期刊
两年前,肖丹(化名)参加完同学聚会乘坐地铁回家。突然,她感到腹部坠胀并伴随着一阵阵的疼痛,莫非吃坏肚子了?很快的,疼痛感越来越强烈,肖丹迫切地想要上厕所大便,于是她就近下了车。孰料,捂着肚子走到站台尽头才发现那个车站没有厕所!无奈,她又只好弯着腰捂着肚子上地铁,想着坐到下一站上厕所。不巧的是,这一站地铁里的厕所正在施工!肖丹肚子痛得已经无法直起腰来,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拉到裤子里了,急得满身大汗。最终
期刊
在任何人际关系环境中,都会存在相互伤害。而伤害无论大小(被遗忘的生日、侮辱性评论、不忠行为)都可能会对施害者和受害者的生理、心理以及人际关系造成影响。  幸运的是,人际关系伤害并不总是具有破坏性。受害者可以选择原谅施害者,这种宽恕能够恢复双方的亲密感,增加他们与施害者合作的意愿,并改善个人幸福感。此外,积极解决关系冲突也与关系的短期和长期利益密切相关。因此,人们可以有效地管理他们的过错,以减轻对人
期刊
在如今的社会,都市快节奏的生活,讲究的就是效率,为了生存和事业,都市人像上了发条的闹钟,一刻也不停地忙碌,做什么都要“快快快”!然而,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在为人们带来了奋斗的成就感的同时,也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  土耳其有一句谚语:“快是魔鬼的使者”。在当今社会,这个“魔鬼的使者”己对我们的健康虎视眈眈。都市加速发展的工业化、高科技化,相当程度造成了今天的癌症持续高发,且呈现出飙升态势。工作、生活
期刊
何为团体沙盘游戏?  沙盘游戏疗法是一种以荣格分析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由多拉·卡尔夫发展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沙盘游戏的特点是在咨询师营造的“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中,来访者把沙子、水和沙具运用于意象的创建,其本质特征是充分利用非言语交流和象征性意义。沙盘中所表现的系列沙盘意象,营造出沙盘游戏者心灵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持续性对话,促进了来访者内心的整合,并由此激发出治愈过程和人格发展。  20世纪80
期刊
我们家长都想给孩子成长提供尽量好的环境,那是穷养好还是富养好呢?其实,无论是穷养还是富养都不如用爱养,而爱来源于人与人的互动。今天的这篇文章,给大家介绍影响儿童心智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人际经验。1孩子最敏感的是人际信息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信息是人际信息,它不是人和物的信息,而是人际的信息。所以孩子出生以后对什么样的信息最敏感呢?是妈妈的声音和味道,以及类似人脸这种圆的形状。  初生之时,我
期刊
老师,您好!  Q:我是一名正读高二的学生,马上就要分班了,但是,面对这个关乎我“前途”和“命运”的重大决策问题,我真的感到非常恐惧和痛苦。恐惧的是,我们家庭内部又将爆发一场“决策战争”;痛苦的是,我这个当事人,连半点选择权都没有。“战争”基本分两派:爸妈一派,我自己独立一派。但我势单力薄,几乎所有的亲友都会站在爸妈一边,他们一致要求我报“理科”,理由是理科有前途,将来回报高。而我的倾向是文科,因
期刊
作为一名在美国留学5年,完成了本科和硕士学业的留学生,经历了本科申请双专业、延迟毕业、硕士专业选择和申请、硕士所学专业面临文化冲突和挑战等一系列问题后,我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感受和建议,期望能够帮助一些已经在国外留学或即将去国外留学的人。  学业是每一个留学生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最初决定背井离乡的原因也大多在于想学习到更深入、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在克服了基本的语言问题之后,我发现因为西方教学理念
期刊
失去唯一的儿子几年后,他说:“别人都说我放下了,走出来了。是的,我的生活还在继续,我的孙女还要依靠我,我的老伴更加需要我,同时我还组织志愿者和社工等为其他同命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各种帮助。可是我仍然会感觉很痛,有时甚至痛不欲生,我愿意用我的生命,换来能够见到儿子,哪怕只有3分钟。我这是放下了吗?走出来了吗?”  失去亲人后,悲痛,是非常正常的哀伤反应,这些反应会因人而异,非常多样,非常个人化。尽管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