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召开。20年前的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上此前的入世十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每次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改革永远是最受关注的核心议题。
以开放促改革,是中国入世的明确思想。入世十余年,中国迅速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首席谈判代表,在退休的近十年里,龙永图以民间的身份,依然活跃在与世界交流对话的舞台上。这位对中国前景历来充满乐观的前高级官员提出,中国面临改革动力不足的问题,需要总结和反思。
龙永图
湖南长沙人,在贵州贵阳长大。中国复关及入世谈判的首席谈判代表,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1961年-1965年,贵州大学外语系学习;
1965年-1973年,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干部;
1973年-1974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
1974年-1977年,经贸部六局翻译;
1977年-1979年,驻联合国代表团随员、三秘;
1979年-1986年,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总部区域项目P4级官员、驻朝鲜代表处副代表;
1986年-1997年,历任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经贸部国际联络司司长、外经贸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外经贸部部长助理;
1997年-2002年,外经贸部党组成员、首席谈判代表,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
2002年-2003年,外经贸部副部长;
2003年-2010年,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2010年至今,G20研究中心秘书长。
大概没有人会想到,一个严肃的电视节目坚持了5年,而部长级主持人龙永图也撑了5年。
剪裁得体的黑色西装、金边眼镜后略显冷峻的眼神,以及偶尔激动时短促有力的手势……2012年10月底的一天,当69岁的龙永图走进北京798艺术区的录播厅里,气场仿佛定了。
2003年年初,龙永图正式离开政府,但更多的角色似乎都为他量身打造: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一当就是8年;卸任后又马上接任G20研究中心秘书长;还有几个大学院长头衔。2007年,受家乡贵州卫视之邀,龙永图以嘉宾主持人身份开办《论道》节目。
“我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他告诉记者,“我今后的定位就是做一个永远充满激情、中国改革开放的推动者、一个宣传者。”
表情冷峻沉稳,话语掷地有声,还是人们熟悉的那位“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形象。
他头上的白发记录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最初的艰难和决心。从1997年2月出任首席谈判代表以来,龙永图的名字始终与“入世”联系在一起,15年入世的艰难谈判,他经历了2/3。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真正跨进了全球化的门槛。
很少有官员在退休后,关注度不降反升,龙永图是例外,也是“被需要”。他要向人们特别是反对者们解释各种国际规则,其实更多的是最基本的市场经济常识,比如,保护不是越多越好,外资来中国当然要赚钱,各种所有制企业本应一视同仁。
龙永图说,“世贸组织的精神无非两个词,一个是规则,另一个就是开放”,而这是让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俱乐部真正平等成员”的唯一捷径。这种动力让他一直在公开场合为这样那样的问题疾呼。
前首席谈判代表展現了作为国家谈判官的良好口才,但一如既往从不拐弯。结果可想而知:麻烦不断,骂声不绝。反对者甚至认为,当年的这些官员在谈判中出卖了国家的利益。
“我一直很直率,从来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不管是对领导,对同级,还是下属。很多事情总得有一个人先说出来,就算第一个说出来要承担一定风险”。他告诉记者。
被舆论逼得无奈时,他说一句:“历史会证明,哪一种意见是正确的,我们还是让历史来证明。”
事实应验了他的判断。渐渐渡过了最初的适应期,那些曾经最让国人担心的汽车产业和银行业也安然无恙,这一切让龙永图数年的坚持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他说,正是因为中国遵守承诺,按照国际规则办事,才让世界对中国有了信心。
中国这个WTO的后来者,成为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通过向全世界输出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商品,推动整个世界经历了一个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十年”,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龙永图对于中国的前景的判断从来都很乐观,比如,他在SARS期间对于唱衰中国论调的反击。这并不影响他的反思与批判。在多次接受记者采访中,他强调国家应当继续开放和继续改革。
在他看来,过去的十年,是中国迅速崛起的十年,这是中国入世给世界带来的最大变化。这倒逼全世界所有的国家——特别是一些主要的国家必须迅速做出一个选择:到底是把中国当成一个竞争对手还是当成一个合作伙伴。
一次录制的节目,是有关华为、中兴在美遭到调查的话题,龙永图数次提到“开放”。西方国家正是通过议会干预市场竞争,转移视线,让中国企业成为本国经济发展缓慢的替罪羊。
中国的企业选择了诉诸法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龙永图认为,中国不应该以政治对政治,而只有更开放才能跟欧美国家成为利益体,才能更安全,“尤其是中国借开放促改革的路并没有走完”。
以开放促改革,这是中国入世的明确思想。11年前,政府管控经济,因阻力太大而无力推动,而当时的决策层希望通过开放来倒逼国内改革的决心是那么强烈,甚至不惜在一些重要利益上做出妥协。
十余年过去,中国的崛起成为事实。
但即便建立市场经济已经多年,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依然构成中国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巨大阻碍。
“讲中国国情、讲中国特色,这是我们在建立市场经济方面的一个特殊挑战。”龙永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一切依然要靠规则与开放才能克服。说到这些存续至今的问题,龙永图告诫说,一些国有大银行不可能再有十年的顺利和辉煌。
这个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历练多年的老人,似乎永远不知疲倦地奔波在路上,他觉得应该把自己获得的领悟告诉更多人。
企业家和官员是他最重要的布道对象。与十多年前如潮的骂声相比,现在,他的志同道合者越来越多。
“十几年前,我在宣传中国入世的时候,和很多官员的对话,差不多是鸡同鸭讲,现在和官员对话,很容易找到共同的语言,因为我们官员的视野大大地开阔了,这是中国的希望所在。”他说,具有全球视野的新一代官员是中国进一步改革的希望所在。
2009年6月,龙永图成为南方周末“中国梦践行者”的致敬对象。他说:“我的中国梦,就是使中国不仅要成为一个全球的经济强国,而且成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受人尊重的国家。”他希望能为此再尽一些力。
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召开。20年前的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上此前的入世十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每次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改革永远是最受关注的核心议题。
以开放促改革,是中国入世的明确思想。入世十余年,中国迅速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首席谈判代表,在退休的近十年里,龙永图以民间的身份,依然活跃在与世界交流对话的舞台上。这位对中国前景历来充满乐观的前高级官员提出,中国面临改革动力不足的问题,需要总结和反思。
龙永图
湖南长沙人,在贵州贵阳长大。中国复关及入世谈判的首席谈判代表,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1961年-1965年,贵州大学外语系学习;
1965年-1973年,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干部;
1973年-1974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
1974年-1977年,经贸部六局翻译;
1977年-1979年,驻联合国代表团随员、三秘;
1979年-1986年,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总部区域项目P4级官员、驻朝鲜代表处副代表;
1986年-1997年,历任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经贸部国际联络司司长、外经贸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外经贸部部长助理;
1997年-2002年,外经贸部党组成员、首席谈判代表,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
2002年-2003年,外经贸部副部长;
2003年-2010年,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2010年至今,G20研究中心秘书长。
大概没有人会想到,一个严肃的电视节目坚持了5年,而部长级主持人龙永图也撑了5年。
剪裁得体的黑色西装、金边眼镜后略显冷峻的眼神,以及偶尔激动时短促有力的手势……2012年10月底的一天,当69岁的龙永图走进北京798艺术区的录播厅里,气场仿佛定了。
2003年年初,龙永图正式离开政府,但更多的角色似乎都为他量身打造: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一当就是8年;卸任后又马上接任G20研究中心秘书长;还有几个大学院长头衔。2007年,受家乡贵州卫视之邀,龙永图以嘉宾主持人身份开办《论道》节目。
“我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他告诉记者,“我今后的定位就是做一个永远充满激情、中国改革开放的推动者、一个宣传者。”
表情冷峻沉稳,话语掷地有声,还是人们熟悉的那位“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形象。
他头上的白发记录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最初的艰难和决心。从1997年2月出任首席谈判代表以来,龙永图的名字始终与“入世”联系在一起,15年入世的艰难谈判,他经历了2/3。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真正跨进了全球化的门槛。
很少有官员在退休后,关注度不降反升,龙永图是例外,也是“被需要”。他要向人们特别是反对者们解释各种国际规则,其实更多的是最基本的市场经济常识,比如,保护不是越多越好,外资来中国当然要赚钱,各种所有制企业本应一视同仁。
龙永图说,“世贸组织的精神无非两个词,一个是规则,另一个就是开放”,而这是让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俱乐部真正平等成员”的唯一捷径。这种动力让他一直在公开场合为这样那样的问题疾呼。
前首席谈判代表展現了作为国家谈判官的良好口才,但一如既往从不拐弯。结果可想而知:麻烦不断,骂声不绝。反对者甚至认为,当年的这些官员在谈判中出卖了国家的利益。
“我一直很直率,从来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不管是对领导,对同级,还是下属。很多事情总得有一个人先说出来,就算第一个说出来要承担一定风险”。他告诉记者。
被舆论逼得无奈时,他说一句:“历史会证明,哪一种意见是正确的,我们还是让历史来证明。”
事实应验了他的判断。渐渐渡过了最初的适应期,那些曾经最让国人担心的汽车产业和银行业也安然无恙,这一切让龙永图数年的坚持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他说,正是因为中国遵守承诺,按照国际规则办事,才让世界对中国有了信心。
中国这个WTO的后来者,成为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通过向全世界输出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商品,推动整个世界经历了一个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十年”,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龙永图对于中国的前景的判断从来都很乐观,比如,他在SARS期间对于唱衰中国论调的反击。这并不影响他的反思与批判。在多次接受记者采访中,他强调国家应当继续开放和继续改革。
在他看来,过去的十年,是中国迅速崛起的十年,这是中国入世给世界带来的最大变化。这倒逼全世界所有的国家——特别是一些主要的国家必须迅速做出一个选择:到底是把中国当成一个竞争对手还是当成一个合作伙伴。
一次录制的节目,是有关华为、中兴在美遭到调查的话题,龙永图数次提到“开放”。西方国家正是通过议会干预市场竞争,转移视线,让中国企业成为本国经济发展缓慢的替罪羊。
中国的企业选择了诉诸法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龙永图认为,中国不应该以政治对政治,而只有更开放才能跟欧美国家成为利益体,才能更安全,“尤其是中国借开放促改革的路并没有走完”。
以开放促改革,这是中国入世的明确思想。11年前,政府管控经济,因阻力太大而无力推动,而当时的决策层希望通过开放来倒逼国内改革的决心是那么强烈,甚至不惜在一些重要利益上做出妥协。
十余年过去,中国的崛起成为事实。
但即便建立市场经济已经多年,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依然构成中国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巨大阻碍。
“讲中国国情、讲中国特色,这是我们在建立市场经济方面的一个特殊挑战。”龙永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一切依然要靠规则与开放才能克服。说到这些存续至今的问题,龙永图告诫说,一些国有大银行不可能再有十年的顺利和辉煌。
这个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历练多年的老人,似乎永远不知疲倦地奔波在路上,他觉得应该把自己获得的领悟告诉更多人。
企业家和官员是他最重要的布道对象。与十多年前如潮的骂声相比,现在,他的志同道合者越来越多。
“十几年前,我在宣传中国入世的时候,和很多官员的对话,差不多是鸡同鸭讲,现在和官员对话,很容易找到共同的语言,因为我们官员的视野大大地开阔了,这是中国的希望所在。”他说,具有全球视野的新一代官员是中国进一步改革的希望所在。
2009年6月,龙永图成为南方周末“中国梦践行者”的致敬对象。他说:“我的中国梦,就是使中国不仅要成为一个全球的经济强国,而且成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受人尊重的国家。”他希望能为此再尽一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