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语中有一类连绵词其实是单音词的重叠形式,本文主要通过讨论“懵懂”和“酩酊”的这两个连绵词,发现这两个词分别是“懵”和“酩”向后衍音而成的。同时,这两个较常见的连绵词在语源上具有同源关系,共同的语源为“瞢”。
关键词:连绵词;瞢;懵懂;酩酊
文章编号:978 -7- 80736 -771-O(2019) 03 - 018 - 03
连绵词是一种双音节单纯词,学术界一般认为,连绵词就是两个音节合在一起表示一个语素义,是一个双音节单纯词,不能拆丌解释。在语音上常常表现为同音假借,有很多变体。同时,我們应当承认,连绵词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也会跟汉语其他单音节词、双音节的合成词一样,也会有文字的孳乳引申、形体的变异等。对于连绵词的语义和形体上的复杂性,我们只能通过探求其形成的历史渊源,揭示其产生变化的动因,找到词源。
孙景涛( 1998:217- 221)认为,汉语中有一类连绵词的来源实际上就是单音节词的重叠形式。比如说:“‘转’一‘辗转’,‘卷’一‘缱绻’,‘豫’一‘犹豫’,‘畴’一踌躇”。再比如有“瞢”一懵懂”,“瞢”一“酩酊”。本文拟考察“懵懂”和“酩酊”之义的原由,探寻其语义及形态变化的轨迹,希望能疏通这两个看似无关的词在语源上的联系n
一、“懵懂”是“懵(瞢)"的变形重叠
江蓝生( 2008:41)认为,重叠是一种语法手段,把重叠之前的形式叫基式,把重叠之后的形式叫重叠式。重叠式可以分成不变形和变形重叠两类。变形重叠是指重叠部分和基式声韵调一样,与基式同音。如:看看,快快,家家,区区等。变形重叠是指重叠部分和基式声韵调有所不同。如“蹀躞(声母不同)、缱绻(韵母不同)"。在“懵懂”这个词中,只有“懵(瞢)"是可以独立运用的语素,“懂”只是“懵(瞢)"派生出的重叠变音部分。
孙景涛(1998:216)认为,区分重叠变形有三个条件:
①先看这个双音形式是否有一个可以独立运用的语素,如果有,可能是派生形式。
②要看这个双音形式中的语素跟这个双音形式是否有意义上的联系。
③构成双音形式的两个音节之间的语音关系,如果是完全相同,就是重叠词;如果语音上不尽相同,但是其差别可以归人某种类型,这个双音形式仍然可确定为重叠词。
用上述步骤检验,首先,在“懵懂”一词中,只有“懵(瞢)”是单音节语素,本义为“心迷乱”。而“懂”只是一个表音的音节。
其次,“懵(瞢)”的意思“心迷乱”跟“懵懂”的意思“心里糊涂”有意义上的联系,而且只有“懵(瞢)”这个音节和“懵懂”有意义联系。另外,“懵(瞢)”和“懂”语音不同,但是“懵(瞢)”和“懂”叠韵。从以上三点,可以认为“懵懂”是“懵(瞢)”的变形重叠。“懵(瞢)”是词根,“懂”是一个衍生音节。
二、“懵”的探源
关于“懵”宁,《广韵·董韵》:“懵,心乱儿。”《玉篇·心部》:“懵,心迷也。”“懵”的本义应是“心迷乱”o《说义解字》并未收录“懵”,但是《说文解字·目部》有:“瞢,目不明也。从苜,从旬;旬,目数摇也。苜,目不正也”。瞢由苜和旬会意而成,《说文解宁·段注》:“皆目不明也”。“瞢”的本义是“目不明也”,引申出“昏暗不明”的意思。
《说文解宁·诂林》注:“周礼遂人释义日:‘懵本作懜’,《说文》:“懜,不明也,从心萝声,此懵之正宁”。又《説文·夕部》:“萝,不明也。從夕,瞢省聲。”王夫之《説文庚羲》三:“萝,從瞢省,從夕。目既瞢矣,而又常夕,萝然益無所见矣。故訓云‘不明也’”。而且瞢、懜、萝、懵在上古都是蒸部明母,由此可见,瞢、懜、萝、懵是同源字,懵可以看成是瞢的后起字,加心旁专指“心里不明,糊涂”之义。
三、“瞢”的多种变形重叠
在后代文献中“瞢”经历了“瞢一瞢瞢一瞢然(懵然)一懵懂一懵不刺/懵懂痴呆/懵里懵懂/懵懵懂懂”的变形过程。在语义上主要经过“通“萝”/目不明/一昏暗不明一(懵)心迷乱、心里糊涂”这样的语义演变过程。
“瞢”较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基本上全部通“萝”。
(1)《晏子春秋·鉴上》:“公瞢见二丈夫立而怒,其怒甚盛。”
(2)《晏子春秋·外篇重而异者第七》:“景公瞢见彗星,明口召晏子而问:‘寡人闻有彗星者必亡国’。”
在汉代“瞢”表示“看不清,目不明”的文献较多。同时“瞢”作为一个形容词,出现了“瞢瞢然”“瞢瞢”这样的不变形重叠式,表示“不光明,昏暗”之义。
(3)《毛诗注疏》:“瞢,谓口光瞢瞢,无光也。
(4)《扬子云集·卷二》:“物失明贞,莫不瞢瞢。’
(5)《太玄经》:“故万物失其明正之道,瞢瞢然,谓之瞢瞢”
“瞢”本就是一个形容词,通过重叠构形使得词形发生了变化,在语义上也增加了“不明”的状态或情状。
(6)《吕氏春秋·介立》:“吾义不食子之食也。”汉高诱注:“昔者齐饥,黔敖为食于路,有人戢其履,瞢瞢而来。”
这里的“瞢瞢”表示的应该是这个人饿的状态,两眼看不清了,此处表状态的性质已经明显增强了。
中古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瞢瞢(懵懵)”、“瞢然(懵然)"用例。
有学者认为,“描述性的形容词和‘然’结合的意义就是在保持形容词的本义,引申义的基础上,将单音节的形容词延展成为具有较稳定结构的附加式双音节词。另外,形容词与“然”的结合会加强新词的表状态的含义。”④“瞢然(懵然)”表示“不明貌”了,表状态的含义大大加强。
(7)《答理二首》:“瞢然与化俱,混然与俗同。”(此处瞢然等于懵然)
(8)《与元九书》:“关东一男子耳,除读书属文外,其他懵然无知。” 中古时期也出现了“懵懂”,《广韵》:“懵,上董明,萝声东部”,又“懂,上董端,重声东部”,“懵懂”是“懵”作为词根向后衍生出来的音节,没有实际意义。意思为“心里不明白,糊涂”,也有“朦胧,迷糊”之义。
(9)《醒世恒言·杜子春三人长安》:“我杜子安聪明一世,懵懂片时。”
(10)《还乡记》:“她转身就跑,直到撞到对面的竹蔑巴了,她才懵懂的停下来。”
之后,“懵懂”的不仅词形发生了变化,还产生了多个变体,比如说:“懵董、懵腾、懵橙、懵憧”等。而且出现了三音节和四音节的重叠形式,三音节的有“懵不刺”,表“梦中也”。
(11)如:《长生殿弹词》:“颠不刺,懵不刺,撇不下心儿上”。
四音节有“懵懂痴呆、痴呆懵懂、懵里懵懂”。
(12)《老残游记》:“人瑞惊觉,懵里懵懂的,睁开眼睛…”
(13)《上海的早晨》:“心里不满,他懵里懵懂地伸出头来,无辜挨了唐仲笙一记”;
(14)《扬州萝》第二折:“又不是痴呆懵懂,不辩个南北西东”。
显然,(12)这里的“懵里懵懂”是修饰主语“人”的,指“糊涂,不太清醒。”而(1 3)(14)后语句后都有带有贬义补充成分,很明显此时“懵里懵懂”、“懵懂痴呆”的贬义色彩加重了,已经有由“心里乱、糊涂”发展到带有“傻,蠢”的强烈贬义色彩了。
由上可知,单音节形容词“懵”通过不变形重叠,产生了“瞢瞢(懵懵)”,另外通过与形容词后缀“然”结合,使“瞢(懵)”状态义加强;在唐宋时期,通过顺向衍生音节形成“懵懂”;之后,出现“懵不刺”三音节形式;出现“懵懵懂懂”这样AABB的重叠式:通过与同义词“痴呆”结合成“懵懂痴呆”和“痴呆懵懂”:另外还有通过“里”这个类似中缀的成分,出现“懵里懵懂”。石锓( 2005:47—59)认为:“‘里’只是一个衬音词,起填补音节的作用。它的出现为了强调语义,同时还带有憎恶的色彩。”④这些四音节形式我认为都增强了“懵懂”的贬义色彩。
四、“懵懂”的词性变体
“懵懂”产生了多个变体,主要有“懵董、懵腾、懵憕、懵憧”和四字格形式。“懵懂”出现在中古时期,“懵”是梦声东部,“懂”是重声东部,所以“懵懂”是“懵”向后衍生的音节。“懂”字《说文》没有收录,《字汇心部》:“懂,多动切,音董,懵懂,心乱貌”。可见“懵董”是“懵懂”的变体。也主要指“心里糊涂、迷糊”之义。
(15)《上程丞相元凤书》:“人望顿轻,明主增喟,懵董之号,道傍揶揄。”
(16)《广韵》:“憧,重声东部”,因此“懵憧”也可以看成“懵懂”的变体。
(17)《湘妃引?和陆進之韻》曲:“得崢嵘我怎不峥嵘;佯懵憧咱非真懵憧;要知重人越不知重。
另外还有“懵。瞪”,“憕”在中古时期是登声蒸部,东部和蒸部可以对转,指“神志模糊”。
(17)《集韵·去嶝》:“懵憕,神不爽。”也指睡眼朦胧,看不清东西。
(18)《牡丹亭·诘问》:“看他娇啼隐忍,笑谵迷厮,睡眼懵。瞪。”
“懵腾”,“腾(腾)”是蒸部以母,东部和蒸部可以对转,意思为“朦胧,迷糊”。
(19)《金错刀》:“只消几觉懵腾睡,身外功名任有无。”
(20)《春無記?宸游》:“不觉神情恍惚,睡思懵腾。”
“懵懂”之后还发展出了四字格的形式,“懵懵懂懂”、“懵里懵懂”、“懵懂痴呆”、“痴呆懵懂”。其中,AABB式和A里B里我认为是通过这种形式使语义得到了强化。“懵懂痴呆”和“痴呆懵懂”是通过与同义词的结合来突出语义。总之,四字格的形式加深了“懵懂”的“糊涂”之义。
五、“酩酊”与“懵懂”
与“懵懂”有关的连绵词还有“酩酊”,我认为“懵懂”和“酩酊”是同源的。《说文》没有“酩”和“酊”,《说文解字·诂林》:“酩,酩酊。醉也。从西,名声;酊,酩酊也。从西丁声”。由此可知,“酩”是一个单音节语素,而“酊”只是一个音节。
又“酩酊,醉也。《晋书.…简传》:‘酩酊,无所知’ 1‘茗艼’,俗改之为‘酩酊’。”“酩酊”的本字是“茗艼”。《世说》:“茗艼无所知,盖借用字。”那么“酩酊(茗艼)"语源究竟来自哪里呢?
看“酩酊”的语义,《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911)解释为“大醉貌”,这是比较准确的。
(21)《晋书…简传》:“…公出和去?往至高阳池;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但是具体的说,“酩酊”应该还包含“醉的迷迷糊糊的,醉的不清醒”这个意思。而且“大醉”通常会体现在身体感官上,比如说“目不明也、身体摇晃”。比如:
(22)《六书故·工事四》:“酩酊;醉而眩瞀而不自知也。
因此,我认为“茗艼(酩酊)"的语源也是“瞢”。“瞢”是上古音为明母蒸部,茗(酩)上古音为明母耕部,蒸耕部可以旁转,因此我认为“酩酊”也是“瞢”向后衍生音节形成的连绵词。
“酩酊(茗艼)”本义是“大醉貌”,引申出“醉的迷迷糊糊”的状态。因为醉的太厉害,与同义词结合,出现“酩酊大醉”和“酩酊烂醉”。
(23)《水浒传》:“不两个时辰,把李逵灌得酩酊大醉。”
(24)《青春之歌》:“王忠一高兴,开怀畅饮,喝得酩酊大醉。”亦作“酩酊烂醉”。
(25)《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众牢子们都去吃酒散福,从下午吃起,直吃到黄昏时候,一个个酩酊烂醉。”
醉的太过,引申出“事情到了极点”之义。
(26)《通俗编·饮食》:“凡事物至极,流俗辄日酩酊,假借言耳。”
(27)《语实·酩酊》:“事到极处日酩酊。”
另外,“酩酊”和“懵懂”因为来自同一语源,所以也经常出现连用的情况。
(28)《大雪郡候送酒》:“醉眼懵腾视天地。’
(29)《马上见》:“去带懵腾醉,归因困顿眠。”
六、结语
通过对“瞢”、“懵”语义的梳理,我们发现“懵”的语源就是“瞢”。“瞢”的本义是“目不明”,“懵”是“瞢”发展而来专指内心活动的,本义为“心迷乱”。“懵”又向后延伸音节,形成了“懵懂”,主要含义为“心里糊涂”。并且之后形成了四音节“懵懵懂懂”、“懵里懵懂”、懵懂痴呆等格式,我认为这时的贬义色彩明显加强。关于“酩酊(茗艼)”,只有“酩(茗)”是一个单音节语素,酊(艼)并无实际意义,其意义为“大醉也”。因为“酩(茗)"和“瞢”在语音上蒸耕可以旁转,“酩(茗)"又带有“瞢”“看不清、迷糊”之义。通过对“懵懂”和“酩酊”的历时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这两个连绵词现在貌似没有交集,但是其实是来自同一语源的。
参考文献:
[1]陈琳,“党”“懂”之知晓义考[J].山东:现代语文.2001 3,(12)
[2]郭珑,语源研究与连绵词的释义[J].广西:广西大学学报.2004,(3)
[3]江蓝生.近代汉语研究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17 - 221
[4]江蓝生.说“蹀躞”和“嘚瑟”[Jl.北京:方言.2001,(1)
[5]连佳.语法化影响下的词尾“然”的构词形式[J].株洲:株洲T学院学报.2005,(5)
[6]石锓.论“A里AB”重叠形式的来源[J].北京:中国语文.2005,(1):47 - 59
[7]孙景涛,古汉语重叠词的内部构造[A].郭锡良主编,古汉语语法论集[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216
[8]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911
关键词:连绵词;瞢;懵懂;酩酊
文章编号:978 -7- 80736 -771-O(2019) 03 - 018 - 03
连绵词是一种双音节单纯词,学术界一般认为,连绵词就是两个音节合在一起表示一个语素义,是一个双音节单纯词,不能拆丌解释。在语音上常常表现为同音假借,有很多变体。同时,我們应当承认,连绵词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也会跟汉语其他单音节词、双音节的合成词一样,也会有文字的孳乳引申、形体的变异等。对于连绵词的语义和形体上的复杂性,我们只能通过探求其形成的历史渊源,揭示其产生变化的动因,找到词源。
孙景涛( 1998:217- 221)认为,汉语中有一类连绵词的来源实际上就是单音节词的重叠形式。比如说:“‘转’一‘辗转’,‘卷’一‘缱绻’,‘豫’一‘犹豫’,‘畴’一踌躇”。再比如有“瞢”一懵懂”,“瞢”一“酩酊”。本文拟考察“懵懂”和“酩酊”之义的原由,探寻其语义及形态变化的轨迹,希望能疏通这两个看似无关的词在语源上的联系n
一、“懵懂”是“懵(瞢)"的变形重叠
江蓝生( 2008:41)认为,重叠是一种语法手段,把重叠之前的形式叫基式,把重叠之后的形式叫重叠式。重叠式可以分成不变形和变形重叠两类。变形重叠是指重叠部分和基式声韵调一样,与基式同音。如:看看,快快,家家,区区等。变形重叠是指重叠部分和基式声韵调有所不同。如“蹀躞(声母不同)、缱绻(韵母不同)"。在“懵懂”这个词中,只有“懵(瞢)"是可以独立运用的语素,“懂”只是“懵(瞢)"派生出的重叠变音部分。
孙景涛(1998:216)认为,区分重叠变形有三个条件:
①先看这个双音形式是否有一个可以独立运用的语素,如果有,可能是派生形式。
②要看这个双音形式中的语素跟这个双音形式是否有意义上的联系。
③构成双音形式的两个音节之间的语音关系,如果是完全相同,就是重叠词;如果语音上不尽相同,但是其差别可以归人某种类型,这个双音形式仍然可确定为重叠词。
用上述步骤检验,首先,在“懵懂”一词中,只有“懵(瞢)”是单音节语素,本义为“心迷乱”。而“懂”只是一个表音的音节。
其次,“懵(瞢)”的意思“心迷乱”跟“懵懂”的意思“心里糊涂”有意义上的联系,而且只有“懵(瞢)”这个音节和“懵懂”有意义联系。另外,“懵(瞢)”和“懂”语音不同,但是“懵(瞢)”和“懂”叠韵。从以上三点,可以认为“懵懂”是“懵(瞢)”的变形重叠。“懵(瞢)”是词根,“懂”是一个衍生音节。
二、“懵”的探源
关于“懵”宁,《广韵·董韵》:“懵,心乱儿。”《玉篇·心部》:“懵,心迷也。”“懵”的本义应是“心迷乱”o《说义解字》并未收录“懵”,但是《说文解字·目部》有:“瞢,目不明也。从苜,从旬;旬,目数摇也。苜,目不正也”。瞢由苜和旬会意而成,《说文解宁·段注》:“皆目不明也”。“瞢”的本义是“目不明也”,引申出“昏暗不明”的意思。
《说文解宁·诂林》注:“周礼遂人释义日:‘懵本作懜’,《说文》:“懜,不明也,从心萝声,此懵之正宁”。又《説文·夕部》:“萝,不明也。從夕,瞢省聲。”王夫之《説文庚羲》三:“萝,從瞢省,從夕。目既瞢矣,而又常夕,萝然益無所见矣。故訓云‘不明也’”。而且瞢、懜、萝、懵在上古都是蒸部明母,由此可见,瞢、懜、萝、懵是同源字,懵可以看成是瞢的后起字,加心旁专指“心里不明,糊涂”之义。
三、“瞢”的多种变形重叠
在后代文献中“瞢”经历了“瞢一瞢瞢一瞢然(懵然)一懵懂一懵不刺/懵懂痴呆/懵里懵懂/懵懵懂懂”的变形过程。在语义上主要经过“通“萝”/目不明/一昏暗不明一(懵)心迷乱、心里糊涂”这样的语义演变过程。
“瞢”较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基本上全部通“萝”。
(1)《晏子春秋·鉴上》:“公瞢见二丈夫立而怒,其怒甚盛。”
(2)《晏子春秋·外篇重而异者第七》:“景公瞢见彗星,明口召晏子而问:‘寡人闻有彗星者必亡国’。”
在汉代“瞢”表示“看不清,目不明”的文献较多。同时“瞢”作为一个形容词,出现了“瞢瞢然”“瞢瞢”这样的不变形重叠式,表示“不光明,昏暗”之义。
(3)《毛诗注疏》:“瞢,谓口光瞢瞢,无光也。
(4)《扬子云集·卷二》:“物失明贞,莫不瞢瞢。’
(5)《太玄经》:“故万物失其明正之道,瞢瞢然,谓之瞢瞢”
“瞢”本就是一个形容词,通过重叠构形使得词形发生了变化,在语义上也增加了“不明”的状态或情状。
(6)《吕氏春秋·介立》:“吾义不食子之食也。”汉高诱注:“昔者齐饥,黔敖为食于路,有人戢其履,瞢瞢而来。”
这里的“瞢瞢”表示的应该是这个人饿的状态,两眼看不清了,此处表状态的性质已经明显增强了。
中古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瞢瞢(懵懵)”、“瞢然(懵然)"用例。
有学者认为,“描述性的形容词和‘然’结合的意义就是在保持形容词的本义,引申义的基础上,将单音节的形容词延展成为具有较稳定结构的附加式双音节词。另外,形容词与“然”的结合会加强新词的表状态的含义。”④“瞢然(懵然)”表示“不明貌”了,表状态的含义大大加强。
(7)《答理二首》:“瞢然与化俱,混然与俗同。”(此处瞢然等于懵然)
(8)《与元九书》:“关东一男子耳,除读书属文外,其他懵然无知。” 中古时期也出现了“懵懂”,《广韵》:“懵,上董明,萝声东部”,又“懂,上董端,重声东部”,“懵懂”是“懵”作为词根向后衍生出来的音节,没有实际意义。意思为“心里不明白,糊涂”,也有“朦胧,迷糊”之义。
(9)《醒世恒言·杜子春三人长安》:“我杜子安聪明一世,懵懂片时。”
(10)《还乡记》:“她转身就跑,直到撞到对面的竹蔑巴了,她才懵懂的停下来。”
之后,“懵懂”的不仅词形发生了变化,还产生了多个变体,比如说:“懵董、懵腾、懵橙、懵憧”等。而且出现了三音节和四音节的重叠形式,三音节的有“懵不刺”,表“梦中也”。
(11)如:《长生殿弹词》:“颠不刺,懵不刺,撇不下心儿上”。
四音节有“懵懂痴呆、痴呆懵懂、懵里懵懂”。
(12)《老残游记》:“人瑞惊觉,懵里懵懂的,睁开眼睛…”
(13)《上海的早晨》:“心里不满,他懵里懵懂地伸出头来,无辜挨了唐仲笙一记”;
(14)《扬州萝》第二折:“又不是痴呆懵懂,不辩个南北西东”。
显然,(12)这里的“懵里懵懂”是修饰主语“人”的,指“糊涂,不太清醒。”而(1 3)(14)后语句后都有带有贬义补充成分,很明显此时“懵里懵懂”、“懵懂痴呆”的贬义色彩加重了,已经有由“心里乱、糊涂”发展到带有“傻,蠢”的强烈贬义色彩了。
由上可知,单音节形容词“懵”通过不变形重叠,产生了“瞢瞢(懵懵)”,另外通过与形容词后缀“然”结合,使“瞢(懵)”状态义加强;在唐宋时期,通过顺向衍生音节形成“懵懂”;之后,出现“懵不刺”三音节形式;出现“懵懵懂懂”这样AABB的重叠式:通过与同义词“痴呆”结合成“懵懂痴呆”和“痴呆懵懂”:另外还有通过“里”这个类似中缀的成分,出现“懵里懵懂”。石锓( 2005:47—59)认为:“‘里’只是一个衬音词,起填补音节的作用。它的出现为了强调语义,同时还带有憎恶的色彩。”④这些四音节形式我认为都增强了“懵懂”的贬义色彩。
四、“懵懂”的词性变体
“懵懂”产生了多个变体,主要有“懵董、懵腾、懵憕、懵憧”和四字格形式。“懵懂”出现在中古时期,“懵”是梦声东部,“懂”是重声东部,所以“懵懂”是“懵”向后衍生的音节。“懂”字《说文》没有收录,《字汇心部》:“懂,多动切,音董,懵懂,心乱貌”。可见“懵董”是“懵懂”的变体。也主要指“心里糊涂、迷糊”之义。
(15)《上程丞相元凤书》:“人望顿轻,明主增喟,懵董之号,道傍揶揄。”
(16)《广韵》:“憧,重声东部”,因此“懵憧”也可以看成“懵懂”的变体。
(17)《湘妃引?和陆進之韻》曲:“得崢嵘我怎不峥嵘;佯懵憧咱非真懵憧;要知重人越不知重。
另外还有“懵。瞪”,“憕”在中古时期是登声蒸部,东部和蒸部可以对转,指“神志模糊”。
(17)《集韵·去嶝》:“懵憕,神不爽。”也指睡眼朦胧,看不清东西。
(18)《牡丹亭·诘问》:“看他娇啼隐忍,笑谵迷厮,睡眼懵。瞪。”
“懵腾”,“腾(腾)”是蒸部以母,东部和蒸部可以对转,意思为“朦胧,迷糊”。
(19)《金错刀》:“只消几觉懵腾睡,身外功名任有无。”
(20)《春無記?宸游》:“不觉神情恍惚,睡思懵腾。”
“懵懂”之后还发展出了四字格的形式,“懵懵懂懂”、“懵里懵懂”、“懵懂痴呆”、“痴呆懵懂”。其中,AABB式和A里B里我认为是通过这种形式使语义得到了强化。“懵懂痴呆”和“痴呆懵懂”是通过与同义词的结合来突出语义。总之,四字格的形式加深了“懵懂”的“糊涂”之义。
五、“酩酊”与“懵懂”
与“懵懂”有关的连绵词还有“酩酊”,我认为“懵懂”和“酩酊”是同源的。《说文》没有“酩”和“酊”,《说文解字·诂林》:“酩,酩酊。醉也。从西,名声;酊,酩酊也。从西丁声”。由此可知,“酩”是一个单音节语素,而“酊”只是一个音节。
又“酩酊,醉也。《晋书.…简传》:‘酩酊,无所知’ 1‘茗艼’,俗改之为‘酩酊’。”“酩酊”的本字是“茗艼”。《世说》:“茗艼无所知,盖借用字。”那么“酩酊(茗艼)"语源究竟来自哪里呢?
看“酩酊”的语义,《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911)解释为“大醉貌”,这是比较准确的。
(21)《晋书…简传》:“…公出和去?往至高阳池;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但是具体的说,“酩酊”应该还包含“醉的迷迷糊糊的,醉的不清醒”这个意思。而且“大醉”通常会体现在身体感官上,比如说“目不明也、身体摇晃”。比如:
(22)《六书故·工事四》:“酩酊;醉而眩瞀而不自知也。
因此,我认为“茗艼(酩酊)"的语源也是“瞢”。“瞢”是上古音为明母蒸部,茗(酩)上古音为明母耕部,蒸耕部可以旁转,因此我认为“酩酊”也是“瞢”向后衍生音节形成的连绵词。
“酩酊(茗艼)”本义是“大醉貌”,引申出“醉的迷迷糊糊”的状态。因为醉的太厉害,与同义词结合,出现“酩酊大醉”和“酩酊烂醉”。
(23)《水浒传》:“不两个时辰,把李逵灌得酩酊大醉。”
(24)《青春之歌》:“王忠一高兴,开怀畅饮,喝得酩酊大醉。”亦作“酩酊烂醉”。
(25)《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众牢子们都去吃酒散福,从下午吃起,直吃到黄昏时候,一个个酩酊烂醉。”
醉的太过,引申出“事情到了极点”之义。
(26)《通俗编·饮食》:“凡事物至极,流俗辄日酩酊,假借言耳。”
(27)《语实·酩酊》:“事到极处日酩酊。”
另外,“酩酊”和“懵懂”因为来自同一语源,所以也经常出现连用的情况。
(28)《大雪郡候送酒》:“醉眼懵腾视天地。’
(29)《马上见》:“去带懵腾醉,归因困顿眠。”
六、结语
通过对“瞢”、“懵”语义的梳理,我们发现“懵”的语源就是“瞢”。“瞢”的本义是“目不明”,“懵”是“瞢”发展而来专指内心活动的,本义为“心迷乱”。“懵”又向后延伸音节,形成了“懵懂”,主要含义为“心里糊涂”。并且之后形成了四音节“懵懵懂懂”、“懵里懵懂”、懵懂痴呆等格式,我认为这时的贬义色彩明显加强。关于“酩酊(茗艼)”,只有“酩(茗)”是一个单音节语素,酊(艼)并无实际意义,其意义为“大醉也”。因为“酩(茗)"和“瞢”在语音上蒸耕可以旁转,“酩(茗)"又带有“瞢”“看不清、迷糊”之义。通过对“懵懂”和“酩酊”的历时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这两个连绵词现在貌似没有交集,但是其实是来自同一语源的。
参考文献:
[1]陈琳,“党”“懂”之知晓义考[J].山东:现代语文.2001 3,(12)
[2]郭珑,语源研究与连绵词的释义[J].广西:广西大学学报.2004,(3)
[3]江蓝生.近代汉语研究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17 - 221
[4]江蓝生.说“蹀躞”和“嘚瑟”[Jl.北京:方言.2001,(1)
[5]连佳.语法化影响下的词尾“然”的构词形式[J].株洲:株洲T学院学报.2005,(5)
[6]石锓.论“A里AB”重叠形式的来源[J].北京:中国语文.2005,(1):47 - 59
[7]孙景涛,古汉语重叠词的内部构造[A].郭锡良主编,古汉语语法论集[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216
[8]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