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了在城市的交通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桥梁作为一处景观也成为城市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得诗人卞之琳写过一首诗:“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看你。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别人又装饰你的梦。”桥其实也是一道看不够更看不厌的风景,装饰着城市美丽的梦。
自古以来,桥梁使人们得以跨越空间,找寻梦想;桥梁的存在,凸显了古代工匠技艺、现代高超科学。而今,桥梁又被赋予新内涵:一座美丽桥梁,能尽显现代城市景观的艺术特色。
桥梁作为跨越障碍的结构物,其最基本的功用是交通功能。而一座桥梁,飞跨两岸,畅通无阻,除了交通功能外,它的美也融入于人们的生活。
古往今来也流传着诸多赞美桥梁的佳句美文。唐·白居易诗“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宋苏轼诗“弯弯飞桥出,敛敛半月彀”,明·王贤诗“横桥远亘如游龙,明珠影落长河中”,足见美的桥梁给人以美的感受。
桥梁与城市,可以互为背景、相互衬托。美丽的桥梁虽不拘一格,却必定有它们的共通之处。归纳出来即“自然、简洁、原创、协调”八个字——桥梁的比例合情合理,设计简洁而不累赘,与环境相融并具有个性色彩。桥梁因为美丽往往被人呵护,其“建筑寿命”也得到不断延长,并渐渐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风景。
集美大桥:
“M”字造型优美动人
2007年3月,集美大桥建设开始,2008年5月,集美大桥整体完工,创下世界同型桥梁的建设速度的两三倍。它是国内第一个采用“M”字造型的桥梁,桥梁景观极为美丽壮观。
集美大桥建桥工艺走在世界前列,海上箱梁施工采用了国内外最先进的“短线匹配法节段预制悬拼”工艺,施工规模全国第一,同时也是国内第一次在跨海大桥上采用。该项工艺实现了大桥下部墩台在海中、上部箱梁在陆地同步流水施工,有效地节约了工期;该工艺已获批“国家级工法”,集美大桥成为该项工艺的“样板工程”向全国推广。
集美大桥还在海面以下建设了国内第一座下穿机场主跑道的隧道,该跑道可起降大型飞机,施工难度大。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各参建单位克服了重重困难,施工工程蔚为壮观的工、料、机的大量和集中投入为国内同类桥梁所罕见,在施工高峰期共动用6台亚洲最大架桥机、22万平亚洲最大箱梁预制工厂、46套世界最先进液亚钢模、600台钻机、100台各类吊机、80艘大型船舶、12万吨临时钢材、参建人员10800名。
杏林大桥:一桥飞架 幸福相连
“美,真美!像一条在空中飞腾的巨龙!”杏林大桥建设临近尾声的时候,曾看过设计图的著名交通专家林地球,还曾专门跑到杏林大桥的两端实地看过。他用“两个之最”来形容杏林大桥——最长最美。
杏林大桥是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岛西北侧的一条公路、铁路平层合建的大桥,公路桥于2008年9月1日通车。杏林大桥带给厦门交通上的便利是毋庸置疑的,而它所带来的,绝对不只通行上的快速和便捷。
一通百畅。路顺畅了,各种便利随之而来,一个城区,一座城市经济的又一次腾飞也开始了。
构筑大厦门,向海湾型城市转变,这句话提了很多年。现在,厦门本岛和岛外各区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面“亲密”接触,这让大厦门的建设步入“快车道”。
杏林大桥建成通车后,岛内左线连接成功大道,右线连接疏港路,岛外杏林互通主要解决沈海高速公路及与杏滨路、集灌路的交通疏解。届时,沈海高速经由杏林大桥往返岛内机场、轮渡及东渡港区等地的距离及行车时间将大大减少,拉近了岛内岛外的空间距离。
杏林大桥铁路桥建成后,鹰厦、福厦、龙厦和厦深铁路将在厦门新站交会,这里将是厦门市铁路枢纽主客站。枢纽站再接上大京九、西南线,今后,不管你是到温州、上海,还是想去重庆、昆明,交通网络可谓四通八达极其便捷。
鼓山大桥:叩响榕城东门
2010年5月16日,福州标志性桥梁建筑——鼓山大桥全线通车。这是福州市第一座独塔自锚式悬索桥,包括肩桥,全桥长达4812米,主桥全长1520米,总投资14.263亿。
鼓山大桥北至国货互通并与东北三环A段相接,南至林浦立交并延伸至则徐大道与二环快速路连接,全桥与闽江南、北两岸的既有路网紧密联系。大桥通车后,将有效缓解福峡路、特别是福峡路与高速公路接线交叉口的交通压力。
“鼓山大桥建设创多项全国第一。”据中铁大桥局鼓山大桥项目部负责人介绍,鼓山大桥是福州市第一座独塔自锚式悬索桥,大桥全长4812米,其中北引桥长242米,主桥长1520米,均按双向8车道布置;南引桥和南接线长3050米,主路为双向6车道,辅路为双向4车道,工程概算投资14.2631亿元。鼓山大桥北接鳌峰洲,横跨闽江、连接福州南二环路与仓山盖山镇浦下村。
据介绍,根据福州近海和闽江流域特点,大桥主缆采用空间索缆体系。2组主缆从主塔顶斜跨而下,分布于主塔上下游两侧。桥面与主缆之间垂挂的吊索,在桥面每隔7米设置1根,整座大桥共设102根,其中主塔北侧上、下各布置32根,主塔南侧上、下各布置19根。大桥桥塔建筑造型为传统的门式塔,主塔高142米,比三县洲大桥主塔还高18米。
“鼓山大桥的建设难度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该负责人表示,如桥梁顶推,即把主梁悬臂从一个桥墩用顶推工艺架设到另外一个桥墩上,其间跨度75米,属全国最长。
平潭海峡大桥:见证发展奇迹
平潭地处台湾海峡西岸,与台湾新竹相距仅68海里,是大陆与台湾相距最近的县。长期以来,岛上汽车与居民出行完全依靠轮渡,落后的交通状况严重制约着平潭地方经济的发展。平潭人对桥的渴望可说是世代相传。作为一个岛屿,平潭与陆地的交通仍依靠轮渡,十分不便。这成为制约平潭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外来投资不愿意入岛,经济发展缓慢。
平潭人建造跨海大桥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早在1991年,平潭县就开始规划建设大桥。1992年10月正式提出建设平潭海峡大桥后,平潭县较顺利地进行了成立大桥筹建委员会、邀请相关院校及科研单位进行海底地质勘测和可行性研究等多项前期工作。1994年8月,福建省计委、省外经委对平潭海峡大桥进行外资项目的省内立项工作。同年12月,通过全国性招标,选中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原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和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为大桥的设计单位。1995年6月,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平潭县和香港怡华公司签订建桥合同。 然而,由于当时该项目只获得了省级立项,所需资金缺乏保障,且考虑到当时平潭进出岛的车流量不大,投资短期内无法回收,风险较大,因而香港怡华公司毁约,致使合作“无疾而终”。
1998年,福建省政府采取内资、外资合作的办法,将平潭海峡大桥作为重点招商项目与法国GTM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并由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等完成了“预可”报告(外资项目)的编制。但是,法国GTM集团在多次考察后,对平潭海峡大桥的车流量及平潭经济发展前景没有太大信心,最后也选择了退出。
国务院在2009年5月颁布《关于支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后,福建省人民政府在修改后的《海西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到加快建设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这为平潭海峡大桥的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平潭海峡大桥的加快建成通车奠定了殷实的基础。
2010年11月30日,福建第一大岛跨海大桥——平潭海峡大桥建成通车,从而结束了数千年来人们进出岛要完全依靠轮渡的历史。
平潭海峡大桥起于福清市瀚镇小山东,跨越海坛海峡,经北青屿,终点至平潭娘宫,全线长4976米,其中桥梁长3510米。桥面和接线公路宽度同为17米,通航等级为5000吨级海轮。项目总投资人民币11.394亿元,于2007年11月动工兴建。经过3年的建设,承载着无数代平潭人梦想和期待的平潭海峡大桥终于建成通车,进出平潭的百姓再也不必排队苦等轮渡。
平潭海峡大桥的建成通车,不仅给岛上近40万居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而且使平潭摆脱了过去封闭的状态,对改善平潭的投资环境、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放开发、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厦漳跨海大桥:
同城生活加速度
从厦门到漳州港有多远?目前,走陆路绕行厦门湾,约两小时左右;在轮渡客运码头乘船,快艇15分钟可到漳州港。不过,随着一条更便捷的直通大道的开通——2013年5月28日,厦漳大桥通车,有车族半小时就能从厦门直抵漳州港。更令人期待的是,还有公交车可以乘坐,这是目前惟一一条经厦漳跨海大桥到厦门的公交线路。
厦漳大桥全长9.333公里,其中桥梁长度近8.6公里,全桥总计桩基1441根、墩身322座、主塔4座,共296根斜拉索,用材11.5万吨钢筋、68.7万立方米混凝土。北汊主桥主跨780米,在同类型斜拉索桥梁中排名世界第九、中国第六。227米高的钻石型索塔,将是厦漳大桥的标志性景观。
同处厦门湾,共饮一江水。对厦门和漳州来说,厦漳大桥的通车绝不只是一座交通设施的投用。它将从方方面面给厦漳两地带来深刻而长远的变化。它是连接厦门与漳州的“有形之桥”,更是一座增进和密切厦漳区域合作与交流的“无形之桥”。而对于生活在这两座城市中的人来说,“双城故事”将从此演绎成“同城传奇”。
琅岐闽江大桥:
终结琅岐岛轮渡历史
从福州东三环方向出发,沿沈海高速公路往连江琯头方向前行。在马尾亭江段,一座雄伟的大桥横跨闽江,200多米高的主塔耸立在闽江中。
琅岐闽江大桥建成后,从马尾中心城区可直接通过该桥进入琅岐。随着周边路网的进一步完善,福州中心城区至琅岐岛的距离可以缩至23公里左右,行车时间可缩短至20多分钟。福州琅岐岛结束轮渡历史,7万多琅岐人将实现“大桥梦”。
琅岐闽江大桥及接线工程2010年9月动工,2014年元旦通车。大桥距离上游青洲大桥约15公里。起点位于国道104线亭江段,向西至亭江互通,向东跨越闽江接琅岐岛环岛路与通和路。
主线为一级公路兼具城市I级主干道,共分为琅岐闽江大桥、亭江和琅岐侧互通立交、省道201连接线、亭江段与国道104连接线四个部分,全长6.789公里。大桥总投资超过21亿元。
施工方相关人士说,琅岐闽江大桥长2675米,主桥长1280米,主塔高203米,为福州同类桥梁第一高塔,主桥桥面宽28.7米,为双向6车道。通航净高>55.1米,通航净宽>630米,通航3万吨级海轮;主桥是主跨为680米的双塔等高斜拉桥,主跨长度居世界同类桥梁前十名。
该大桥的通车使福州琅岐至马尾中心区路程缩短至15分钟左右,至福州主城区路程缩短至40分钟左右。标示着福州第一大岛琅岐奔向福州主城怀抱,福州城市版图也从此真正迈入江海之中。
园博苑品桥
厦门园博苑,位于厦门杏林湾,由16座桥梁相互连接,形成“水上园博园”。
厦门园博苑桥梁工程为园区内连接各岛道路的桥梁,其中会聚了包括独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拱桥,代表国际桥梁高尖端技术的独塔双索面斜拉扁平钢箱梁桥,造型现代、轻颖的独拱双索面抛物线提篮钢拱桥,现代技术与地方风格相结合的“V”型双纺锤单塔斜拉钢桥等古今中外部分经典桥型。
该桥群方案的选定充分展现了“与自然融和,让古今交融”的设计理念,更是在风格上跨越了历史和现代。桥梁建设在材质的选择上不仅根据桥梁跨度、交通、结构及周边环境等特色要求采用了混凝土、石、砖、木、钢等材料,还根据展区从北到南的园林风格变化,配合采用各主题园林的地方材质建造特色桥梁,为展区增光添彩、锦上添花。
园博苑桥梁工程施工内容包含14座桥,其中拱桥4座,梁桥7座,钢箱梁桥3座。工程投资约2.5亿元。工程于2006年开工,2007年9月竣工。该工程造型多,斜拉桥等部分桥梁技术含量高。
“安全、实用、经济、美观,是我们对桥梁的4个基本要求。这4项综合起来,就是‘一座桥的价值’。”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邓文中表示,“但从纯实用主义者与纯唯美主义者的眼光看,实用与美观是矛盾的。前者认为,没有增加实用价值的东西都是浪费;后者认为,当物品具有实用价值时美就不再存在。我们从社会的角度看,兼顾实用与美观,才是好的桥梁设计。”
自古以来,桥梁使人们得以跨越空间,找寻梦想;桥梁的存在,凸显了古代工匠技艺、现代高超科学。而今,桥梁又被赋予新内涵:一座美丽桥梁,能尽显现代城市景观的艺术特色。
桥梁作为跨越障碍的结构物,其最基本的功用是交通功能。而一座桥梁,飞跨两岸,畅通无阻,除了交通功能外,它的美也融入于人们的生活。
古往今来也流传着诸多赞美桥梁的佳句美文。唐·白居易诗“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宋苏轼诗“弯弯飞桥出,敛敛半月彀”,明·王贤诗“横桥远亘如游龙,明珠影落长河中”,足见美的桥梁给人以美的感受。
桥梁与城市,可以互为背景、相互衬托。美丽的桥梁虽不拘一格,却必定有它们的共通之处。归纳出来即“自然、简洁、原创、协调”八个字——桥梁的比例合情合理,设计简洁而不累赘,与环境相融并具有个性色彩。桥梁因为美丽往往被人呵护,其“建筑寿命”也得到不断延长,并渐渐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风景。
集美大桥:
“M”字造型优美动人
2007年3月,集美大桥建设开始,2008年5月,集美大桥整体完工,创下世界同型桥梁的建设速度的两三倍。它是国内第一个采用“M”字造型的桥梁,桥梁景观极为美丽壮观。
集美大桥建桥工艺走在世界前列,海上箱梁施工采用了国内外最先进的“短线匹配法节段预制悬拼”工艺,施工规模全国第一,同时也是国内第一次在跨海大桥上采用。该项工艺实现了大桥下部墩台在海中、上部箱梁在陆地同步流水施工,有效地节约了工期;该工艺已获批“国家级工法”,集美大桥成为该项工艺的“样板工程”向全国推广。
集美大桥还在海面以下建设了国内第一座下穿机场主跑道的隧道,该跑道可起降大型飞机,施工难度大。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各参建单位克服了重重困难,施工工程蔚为壮观的工、料、机的大量和集中投入为国内同类桥梁所罕见,在施工高峰期共动用6台亚洲最大架桥机、22万平亚洲最大箱梁预制工厂、46套世界最先进液亚钢模、600台钻机、100台各类吊机、80艘大型船舶、12万吨临时钢材、参建人员10800名。
杏林大桥:一桥飞架 幸福相连
“美,真美!像一条在空中飞腾的巨龙!”杏林大桥建设临近尾声的时候,曾看过设计图的著名交通专家林地球,还曾专门跑到杏林大桥的两端实地看过。他用“两个之最”来形容杏林大桥——最长最美。
杏林大桥是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岛西北侧的一条公路、铁路平层合建的大桥,公路桥于2008年9月1日通车。杏林大桥带给厦门交通上的便利是毋庸置疑的,而它所带来的,绝对不只通行上的快速和便捷。
一通百畅。路顺畅了,各种便利随之而来,一个城区,一座城市经济的又一次腾飞也开始了。
构筑大厦门,向海湾型城市转变,这句话提了很多年。现在,厦门本岛和岛外各区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面“亲密”接触,这让大厦门的建设步入“快车道”。
杏林大桥建成通车后,岛内左线连接成功大道,右线连接疏港路,岛外杏林互通主要解决沈海高速公路及与杏滨路、集灌路的交通疏解。届时,沈海高速经由杏林大桥往返岛内机场、轮渡及东渡港区等地的距离及行车时间将大大减少,拉近了岛内岛外的空间距离。
杏林大桥铁路桥建成后,鹰厦、福厦、龙厦和厦深铁路将在厦门新站交会,这里将是厦门市铁路枢纽主客站。枢纽站再接上大京九、西南线,今后,不管你是到温州、上海,还是想去重庆、昆明,交通网络可谓四通八达极其便捷。
鼓山大桥:叩响榕城东门
2010年5月16日,福州标志性桥梁建筑——鼓山大桥全线通车。这是福州市第一座独塔自锚式悬索桥,包括肩桥,全桥长达4812米,主桥全长1520米,总投资14.263亿。
鼓山大桥北至国货互通并与东北三环A段相接,南至林浦立交并延伸至则徐大道与二环快速路连接,全桥与闽江南、北两岸的既有路网紧密联系。大桥通车后,将有效缓解福峡路、特别是福峡路与高速公路接线交叉口的交通压力。
“鼓山大桥建设创多项全国第一。”据中铁大桥局鼓山大桥项目部负责人介绍,鼓山大桥是福州市第一座独塔自锚式悬索桥,大桥全长4812米,其中北引桥长242米,主桥长1520米,均按双向8车道布置;南引桥和南接线长3050米,主路为双向6车道,辅路为双向4车道,工程概算投资14.2631亿元。鼓山大桥北接鳌峰洲,横跨闽江、连接福州南二环路与仓山盖山镇浦下村。
据介绍,根据福州近海和闽江流域特点,大桥主缆采用空间索缆体系。2组主缆从主塔顶斜跨而下,分布于主塔上下游两侧。桥面与主缆之间垂挂的吊索,在桥面每隔7米设置1根,整座大桥共设102根,其中主塔北侧上、下各布置32根,主塔南侧上、下各布置19根。大桥桥塔建筑造型为传统的门式塔,主塔高142米,比三县洲大桥主塔还高18米。
“鼓山大桥的建设难度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该负责人表示,如桥梁顶推,即把主梁悬臂从一个桥墩用顶推工艺架设到另外一个桥墩上,其间跨度75米,属全国最长。
平潭海峡大桥:见证发展奇迹
平潭地处台湾海峡西岸,与台湾新竹相距仅68海里,是大陆与台湾相距最近的县。长期以来,岛上汽车与居民出行完全依靠轮渡,落后的交通状况严重制约着平潭地方经济的发展。平潭人对桥的渴望可说是世代相传。作为一个岛屿,平潭与陆地的交通仍依靠轮渡,十分不便。这成为制约平潭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外来投资不愿意入岛,经济发展缓慢。
平潭人建造跨海大桥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早在1991年,平潭县就开始规划建设大桥。1992年10月正式提出建设平潭海峡大桥后,平潭县较顺利地进行了成立大桥筹建委员会、邀请相关院校及科研单位进行海底地质勘测和可行性研究等多项前期工作。1994年8月,福建省计委、省外经委对平潭海峡大桥进行外资项目的省内立项工作。同年12月,通过全国性招标,选中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原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和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为大桥的设计单位。1995年6月,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平潭县和香港怡华公司签订建桥合同。 然而,由于当时该项目只获得了省级立项,所需资金缺乏保障,且考虑到当时平潭进出岛的车流量不大,投资短期内无法回收,风险较大,因而香港怡华公司毁约,致使合作“无疾而终”。
1998年,福建省政府采取内资、外资合作的办法,将平潭海峡大桥作为重点招商项目与法国GTM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并由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等完成了“预可”报告(外资项目)的编制。但是,法国GTM集团在多次考察后,对平潭海峡大桥的车流量及平潭经济发展前景没有太大信心,最后也选择了退出。
国务院在2009年5月颁布《关于支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后,福建省人民政府在修改后的《海西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到加快建设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这为平潭海峡大桥的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平潭海峡大桥的加快建成通车奠定了殷实的基础。
2010年11月30日,福建第一大岛跨海大桥——平潭海峡大桥建成通车,从而结束了数千年来人们进出岛要完全依靠轮渡的历史。
平潭海峡大桥起于福清市瀚镇小山东,跨越海坛海峡,经北青屿,终点至平潭娘宫,全线长4976米,其中桥梁长3510米。桥面和接线公路宽度同为17米,通航等级为5000吨级海轮。项目总投资人民币11.394亿元,于2007年11月动工兴建。经过3年的建设,承载着无数代平潭人梦想和期待的平潭海峡大桥终于建成通车,进出平潭的百姓再也不必排队苦等轮渡。
平潭海峡大桥的建成通车,不仅给岛上近40万居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而且使平潭摆脱了过去封闭的状态,对改善平潭的投资环境、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放开发、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厦漳跨海大桥:
同城生活加速度
从厦门到漳州港有多远?目前,走陆路绕行厦门湾,约两小时左右;在轮渡客运码头乘船,快艇15分钟可到漳州港。不过,随着一条更便捷的直通大道的开通——2013年5月28日,厦漳大桥通车,有车族半小时就能从厦门直抵漳州港。更令人期待的是,还有公交车可以乘坐,这是目前惟一一条经厦漳跨海大桥到厦门的公交线路。
厦漳大桥全长9.333公里,其中桥梁长度近8.6公里,全桥总计桩基1441根、墩身322座、主塔4座,共296根斜拉索,用材11.5万吨钢筋、68.7万立方米混凝土。北汊主桥主跨780米,在同类型斜拉索桥梁中排名世界第九、中国第六。227米高的钻石型索塔,将是厦漳大桥的标志性景观。
同处厦门湾,共饮一江水。对厦门和漳州来说,厦漳大桥的通车绝不只是一座交通设施的投用。它将从方方面面给厦漳两地带来深刻而长远的变化。它是连接厦门与漳州的“有形之桥”,更是一座增进和密切厦漳区域合作与交流的“无形之桥”。而对于生活在这两座城市中的人来说,“双城故事”将从此演绎成“同城传奇”。
琅岐闽江大桥:
终结琅岐岛轮渡历史
从福州东三环方向出发,沿沈海高速公路往连江琯头方向前行。在马尾亭江段,一座雄伟的大桥横跨闽江,200多米高的主塔耸立在闽江中。
琅岐闽江大桥建成后,从马尾中心城区可直接通过该桥进入琅岐。随着周边路网的进一步完善,福州中心城区至琅岐岛的距离可以缩至23公里左右,行车时间可缩短至20多分钟。福州琅岐岛结束轮渡历史,7万多琅岐人将实现“大桥梦”。
琅岐闽江大桥及接线工程2010年9月动工,2014年元旦通车。大桥距离上游青洲大桥约15公里。起点位于国道104线亭江段,向西至亭江互通,向东跨越闽江接琅岐岛环岛路与通和路。
主线为一级公路兼具城市I级主干道,共分为琅岐闽江大桥、亭江和琅岐侧互通立交、省道201连接线、亭江段与国道104连接线四个部分,全长6.789公里。大桥总投资超过21亿元。
施工方相关人士说,琅岐闽江大桥长2675米,主桥长1280米,主塔高203米,为福州同类桥梁第一高塔,主桥桥面宽28.7米,为双向6车道。通航净高>55.1米,通航净宽>630米,通航3万吨级海轮;主桥是主跨为680米的双塔等高斜拉桥,主跨长度居世界同类桥梁前十名。
该大桥的通车使福州琅岐至马尾中心区路程缩短至15分钟左右,至福州主城区路程缩短至40分钟左右。标示着福州第一大岛琅岐奔向福州主城怀抱,福州城市版图也从此真正迈入江海之中。
园博苑品桥
厦门园博苑,位于厦门杏林湾,由16座桥梁相互连接,形成“水上园博园”。
厦门园博苑桥梁工程为园区内连接各岛道路的桥梁,其中会聚了包括独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拱桥,代表国际桥梁高尖端技术的独塔双索面斜拉扁平钢箱梁桥,造型现代、轻颖的独拱双索面抛物线提篮钢拱桥,现代技术与地方风格相结合的“V”型双纺锤单塔斜拉钢桥等古今中外部分经典桥型。
该桥群方案的选定充分展现了“与自然融和,让古今交融”的设计理念,更是在风格上跨越了历史和现代。桥梁建设在材质的选择上不仅根据桥梁跨度、交通、结构及周边环境等特色要求采用了混凝土、石、砖、木、钢等材料,还根据展区从北到南的园林风格变化,配合采用各主题园林的地方材质建造特色桥梁,为展区增光添彩、锦上添花。
园博苑桥梁工程施工内容包含14座桥,其中拱桥4座,梁桥7座,钢箱梁桥3座。工程投资约2.5亿元。工程于2006年开工,2007年9月竣工。该工程造型多,斜拉桥等部分桥梁技术含量高。
“安全、实用、经济、美观,是我们对桥梁的4个基本要求。这4项综合起来,就是‘一座桥的价值’。”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邓文中表示,“但从纯实用主义者与纯唯美主义者的眼光看,实用与美观是矛盾的。前者认为,没有增加实用价值的东西都是浪费;后者认为,当物品具有实用价值时美就不再存在。我们从社会的角度看,兼顾实用与美观,才是好的桥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