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戏班的演出习俗是约定俗成的产物,是在演出过程中积累出来的演出规矩。清末民初中东铁路兴建,戏曲演出市场逐渐扩大,演出中心开始由关内转移到关外,沈阳(奉天)、长春、哈尔滨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步发展成为中心城市。作为中心城市之一的哈尔滨,除外来的戏班,相继出现了一批当地的班社。戏班的不断增多势必会导致激烈竞争的现象,适者生存是每个班社都应遵循的规则。戏班的演出习俗有一部分是戏班内部行为的形式、规则,一部分是关于戏班的演出形式。
【关键词】民国时期;哈尔滨;演出习俗;戏班;营业戏;义务戏
清末民初,随着中东铁路的全面贯通,河北梆子、京剧、评剧先后流入东北各地。哈尔滨作为其中的中心城市之一,是各类戏曲艺术群体争相选择的对象。由于戏曲种类都属于外来剧种,最初的戏曲班社都是由关内带来的。直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哈尔滨才开始出现一批由本地人出资建立起来的戏班和演出场所。无论是戏班内部的体制,还是政府的外部要求,经过长期的积累、巩固,戏班的演出习俗逐步成为一种较为完善的体系。笔者根据习俗的性质,将其分为戏班内部活动的习俗和戏班外部演出活动的习俗两种。
一、戏班内部的演出习俗
旧社会的民间戏曲艺人通常都不被社会重视,视为“下九流”人士。生活中遭受权势的欺压,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演出活动过程中受尽刁难,戏曲艺人们为了争取自身的社会地位,为了演出的顺利进行,为了人身安全有所保障,便举行了一些仪式,经过长期积累,便逐渐地形成了一种恪守不变的制度。
在诸多的演出习俗中,有一部分习俗与戏曲艺术本身的联系并不大。如祭台、大师哥换季、供祖师爷等,这一类习俗都是为了祈求平安、艺业兴隆的习俗。戏班的演出习俗也包括戏班与戏园营业收入的分配,戏班的营业收入按股份分配,戏班的班主、班底主演、仅次于班底主演的演员、舞台监督、剧务等,按占有股份的多少分账,盈利则按股分红,亏了则按股均摊;戏园的营业收入按比例分配,戏园根据应邀外来戏班的主演人数、知名度大小、艺术水平等具体情况进行论价,戏园与戏班三七分账、
]k分账、四六分账的现象都是存在的,当然,戏班来回的交通费、住宿费、宣传费等都从总收入中支出;而外来的中型戏班,戏园与戏班则是七三分或八二分,并且戏园只负责戏班来时的车费,走时车费则须自行解决;艺人以个体的形式参加演出,演出费和演出场次要由戏园一同商定,双方在每场演出结束后,共同点清票据,即刻提取;大型戏班到某地演出时,需单独租赁戏园,独立售票,盈亏与戏园毫无关联。戏班的班规也可称为戏班的习俗,是用来约束艺人行为、维持戏班内部秩序的规矩,包括不许坐班邀人;不许临场推诿;不许误活、砍活(罢演)、错报家门;不许带酒上台;不许见班辞班;不许无事串班;不许吃里扒外;不许暗党营私;不许骂官中街。
习俗中既继承了传统的祭拜仪式,规范了戏曲演员行为举止,明确规定了收入的分配,可见这些习俗的形成、确立,都是出于戏班可以团结一致、规范运行的目的。这也正是戏班制可以在我国戏曲史上存续久远的原因。
二、戏班外部的演出习俗
戏班的演出贯穿着戏班发展的始终。戏班的演出类型从演出目的角度可以大致分为营业戏和义务戏。
毋庸置疑,营业戏就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演出形式。如应节戏,这是一种在中国传统节日当天,上演与节日内容相关剧目的一种习俗。按照黑龙江的惯例,正月十五元宵节应上演《元宵谜》,七月七日应演《天河配》。在旧社会,戏班的演出也伴随着迷信的色彩。由于当时人们缺乏一定的科学知识,对很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人们为了粮食丰收,风调雨顺,相信可以通过演戏的方式可以求来神的庇佑,在龙王庙前临时搭台,邀班演戏。演出剧目大多与庙会戏(戏班在四月初八等庙宇祭日进行的演出习俗)剧目相同,但中间要插演与雨有关的剧目,如《御碑亭》《游湖借伞》等。有一种演出习俗来自于艺人演出的流动性,被称为打炮戏。指的是演员初到某地演出,表演颇为成功,博得观众喝彩的第一出戏。如1927年3月,同乐落子园邀唐山评剧演员小桃花,17日在该落子园上演《花为媒》。此戏在开演之前,该园已无空座。次晚之杜十娘,前两排桌未至开演,观客皆满足见之艺色惊人,观者评之,可将韵艳亲王小桂花压倒。初到哈尔滨的小桂花,凭借音调悠扬,自居清真,做台逼真,动止活泼,评为该园之台柱,诸伶之领袖。
义务戏演出的目的有别于营业戏,它完全是一种出于服务社会的演出机制,按服务对象大体可将义务戏分为两类。首先是服务于政府的义务戏,1928年哈尔滨道外自筹消防会,自成立来经费一直不足,为此每年都由各戏园演唱义务戏两次,所得筹款除戏班的正常开销外,其余尽数递交消防会。各戏班的演出顺序由消防会商议决定,4月23日起由大舞台开始演唱,依次为中舞台、第一舞台、同乐茶园、庆丰茶园、新舞台,共演六天,演出筹款共计七千余元。其次是帮助同行的义务戏,1928年,哈尔滨道外第一舞台发生火灾,虽未有伤亡,但财物均未救出。加之天降雨雪,气候甚寒,几月以来该园艺人生活极为困难。为此,各戏班为救济该园决定集合道里、道外各戏班于大舞台演唱义务戏一日。演出当天,大舞台无立足之地,演出效果极佳,共计收入大洋近五千元。同年,新舞台的台柱王少鲁去世后,该园伶人群议邀大舞台等数班演员在新舞台合演义务戏一天,除去化妆的费用外,其他费用全部捐给王少鲁的家属。
旧时戏曲艺人的生活并不似外表的光鲜亮丽,往往都是因为生活所迫才拜师学艺,他们深知贫寒劳疾的痛苦。在凭借自身的能力赚取报酬的同时,抛开世俗的眼光,服务于社会弱势群体。可见,艺人们的品质是演出习俗发展的基础。
戏班的演出习俗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一直孕育在戏班制之中。戏班的演出习俗和戏班制度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戏班演出习俗的不断完善,可以促进戏班制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巩固这一制度在戏曲中的地位。这也正是戏班制可以长期存续在戏曲艺术中的关键原因。
【关键词】民国时期;哈尔滨;演出习俗;戏班;营业戏;义务戏
清末民初,随着中东铁路的全面贯通,河北梆子、京剧、评剧先后流入东北各地。哈尔滨作为其中的中心城市之一,是各类戏曲艺术群体争相选择的对象。由于戏曲种类都属于外来剧种,最初的戏曲班社都是由关内带来的。直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哈尔滨才开始出现一批由本地人出资建立起来的戏班和演出场所。无论是戏班内部的体制,还是政府的外部要求,经过长期的积累、巩固,戏班的演出习俗逐步成为一种较为完善的体系。笔者根据习俗的性质,将其分为戏班内部活动的习俗和戏班外部演出活动的习俗两种。
一、戏班内部的演出习俗
旧社会的民间戏曲艺人通常都不被社会重视,视为“下九流”人士。生活中遭受权势的欺压,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演出活动过程中受尽刁难,戏曲艺人们为了争取自身的社会地位,为了演出的顺利进行,为了人身安全有所保障,便举行了一些仪式,经过长期积累,便逐渐地形成了一种恪守不变的制度。
在诸多的演出习俗中,有一部分习俗与戏曲艺术本身的联系并不大。如祭台、大师哥换季、供祖师爷等,这一类习俗都是为了祈求平安、艺业兴隆的习俗。戏班的演出习俗也包括戏班与戏园营业收入的分配,戏班的营业收入按股份分配,戏班的班主、班底主演、仅次于班底主演的演员、舞台监督、剧务等,按占有股份的多少分账,盈利则按股分红,亏了则按股均摊;戏园的营业收入按比例分配,戏园根据应邀外来戏班的主演人数、知名度大小、艺术水平等具体情况进行论价,戏园与戏班三七分账、
]k分账、四六分账的现象都是存在的,当然,戏班来回的交通费、住宿费、宣传费等都从总收入中支出;而外来的中型戏班,戏园与戏班则是七三分或八二分,并且戏园只负责戏班来时的车费,走时车费则须自行解决;艺人以个体的形式参加演出,演出费和演出场次要由戏园一同商定,双方在每场演出结束后,共同点清票据,即刻提取;大型戏班到某地演出时,需单独租赁戏园,独立售票,盈亏与戏园毫无关联。戏班的班规也可称为戏班的习俗,是用来约束艺人行为、维持戏班内部秩序的规矩,包括不许坐班邀人;不许临场推诿;不许误活、砍活(罢演)、错报家门;不许带酒上台;不许见班辞班;不许无事串班;不许吃里扒外;不许暗党营私;不许骂官中街。
习俗中既继承了传统的祭拜仪式,规范了戏曲演员行为举止,明确规定了收入的分配,可见这些习俗的形成、确立,都是出于戏班可以团结一致、规范运行的目的。这也正是戏班制可以在我国戏曲史上存续久远的原因。
二、戏班外部的演出习俗
戏班的演出贯穿着戏班发展的始终。戏班的演出类型从演出目的角度可以大致分为营业戏和义务戏。
毋庸置疑,营业戏就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演出形式。如应节戏,这是一种在中国传统节日当天,上演与节日内容相关剧目的一种习俗。按照黑龙江的惯例,正月十五元宵节应上演《元宵谜》,七月七日应演《天河配》。在旧社会,戏班的演出也伴随着迷信的色彩。由于当时人们缺乏一定的科学知识,对很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人们为了粮食丰收,风调雨顺,相信可以通过演戏的方式可以求来神的庇佑,在龙王庙前临时搭台,邀班演戏。演出剧目大多与庙会戏(戏班在四月初八等庙宇祭日进行的演出习俗)剧目相同,但中间要插演与雨有关的剧目,如《御碑亭》《游湖借伞》等。有一种演出习俗来自于艺人演出的流动性,被称为打炮戏。指的是演员初到某地演出,表演颇为成功,博得观众喝彩的第一出戏。如1927年3月,同乐落子园邀唐山评剧演员小桃花,17日在该落子园上演《花为媒》。此戏在开演之前,该园已无空座。次晚之杜十娘,前两排桌未至开演,观客皆满足见之艺色惊人,观者评之,可将韵艳亲王小桂花压倒。初到哈尔滨的小桂花,凭借音调悠扬,自居清真,做台逼真,动止活泼,评为该园之台柱,诸伶之领袖。
义务戏演出的目的有别于营业戏,它完全是一种出于服务社会的演出机制,按服务对象大体可将义务戏分为两类。首先是服务于政府的义务戏,1928年哈尔滨道外自筹消防会,自成立来经费一直不足,为此每年都由各戏园演唱义务戏两次,所得筹款除戏班的正常开销外,其余尽数递交消防会。各戏班的演出顺序由消防会商议决定,4月23日起由大舞台开始演唱,依次为中舞台、第一舞台、同乐茶园、庆丰茶园、新舞台,共演六天,演出筹款共计七千余元。其次是帮助同行的义务戏,1928年,哈尔滨道外第一舞台发生火灾,虽未有伤亡,但财物均未救出。加之天降雨雪,气候甚寒,几月以来该园艺人生活极为困难。为此,各戏班为救济该园决定集合道里、道外各戏班于大舞台演唱义务戏一日。演出当天,大舞台无立足之地,演出效果极佳,共计收入大洋近五千元。同年,新舞台的台柱王少鲁去世后,该园伶人群议邀大舞台等数班演员在新舞台合演义务戏一天,除去化妆的费用外,其他费用全部捐给王少鲁的家属。
旧时戏曲艺人的生活并不似外表的光鲜亮丽,往往都是因为生活所迫才拜师学艺,他们深知贫寒劳疾的痛苦。在凭借自身的能力赚取报酬的同时,抛开世俗的眼光,服务于社会弱势群体。可见,艺人们的品质是演出习俗发展的基础。
戏班的演出习俗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一直孕育在戏班制之中。戏班的演出习俗和戏班制度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戏班演出习俗的不断完善,可以促进戏班制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巩固这一制度在戏曲中的地位。这也正是戏班制可以长期存续在戏曲艺术中的关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