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重视朗读实践,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品味词句,角色体验,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和灵气。
关键词:品读感悟;语文课堂;灵气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098-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抓语言,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对于语言文字训练,朗读与感悟既是训练内容,又是训练手段;既是训练成果,又是训练桥梁。朗读与感悟是浑然一体的认知能动元素,应完整地提出,不可分割。
那么,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在品读、感悟中变得更有灵气呢?笔者作了一些探索。
一 朗读实践,培养能力
学生的语言能力指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字、词、句的教学中,朗读感悟起着“在语言环境中感知词句、理解词句、鉴赏词句”的作用。在深情并茂的吟诵中,在抑扬顿挫的涵咏中,精湛的语言、优美的文字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变为学生的语言素质。这些能力是以朗读感悟为基础的,也是在朗读与感悟中逐渐形成和提高的。如,在教学《搭石》一课时,我作了如下的教学安排:①听写词语——让学生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言;②朗读与背诵精彩片断——让学生在诵读中积累规范的语言;③模仿课文的构段方式,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强化语言的运用。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实践应是活化的、优化的实践,不是那种单调枯燥的机械训练,而是在教师的教学情景创设下,融进了文章情感和内涵、包含着学习主体者对学习浓厚探究兴趣的语文实践,是充满着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的语文实践,是需要学生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的语文实践,它的目标指向童趣、简练和高效。
二 创设情境,读中悟情
在阅读课堂活动中,教师要根据阅读的需要,创设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情境,努力挖掘语言的情感因素,从“情”入手,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情。有目的、有意识地把作者之情、教师之情、学生之情,水乳交融地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如,教学《颐和园》一课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课文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哪一处最美?你的眼里出现了怎样的景色?”学生通过朗读就会如临其境,兴奋不已,耐人寻味。一堂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首歌。要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领悟真、善、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三 品味词句,评读升华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应抓住文本中传神的词句,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推敲揣摩,细读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理解和掌握作者运用语言的高超技巧,感悟重点词句在文本中的深刻内涵。如,教学《开国大典》一文时,教师可请学生诵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一重点句,一位女同学饱含深情地朗读了这一段文字,教师借着学生精彩的朗读,顺势问学生“刚才很多同学都对她的朗读投来赞许的目光,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吗?”学生都纷纷夸赞“她读得很好”、“她读得很有感情”、“她把人们当时的心情都读出来了”……教师随即引导“你们认为她什么地方读得好?”,相机对“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进行处理,理解“三十万人”、“一齐”和“欢呼”,重点对“一齐”进行理解,说一说该学生的朗读究竟好在哪里,引导学生准确把握重点词语,以帮助学生用心体会到三十万人的心情是一样的,三十万人都不约而同地在欢呼,群众都在用欢呼的举动来抒发自己对新中国的成立,对开国大典的期盼之情,急切之情,喜悦之情,表达人们共同的心声。通过对“一齐”的理解,帮助更多的学生读出对重点句的理解,为读出感受打好坚实的基础,从而为后边“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句的品读做好铺垫,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开国大典”的重要性,并为此而感动、自豪和骄傲。
边读边体会,边读边思考,然后经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归纳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并用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就是品读的大致过程。运用评读的方式,对文本进行品味,是一种很好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只要运用得当,对语文课堂实效性的体现一定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四 角色体验,深化感悟
教师在阅读课堂活动中要努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进行角色体验,加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提高学生阅读文本的体验与感悟能力。教师应抓住文本里的人物对话,让学生以读促悟、以读促思,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文本角色里进行体验,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或利用文本的空白处,引导学生想象,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感悟去体验文本内容,解读文本思想;或采用再现文本内容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表演,把文本的语言演绎成直观、形象的语言,使学生再次体验、感悟文本内涵,促使学生的阅读思维和阅读情感获得协调发展。如,教学《唯一的听众》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演绎“我”在林子里与老人、在家里与妹妹对话的过程,学生为了演好自己扮演的角色,再次深入文本进行研读,抓住文本的重点词句加以体会,在演绎中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自己扮演的角色中,对文本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地填补,惟妙惟肖地再现文本描述的情境,把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表达得具体生动。又如,教学《灰雀》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文本中小男孩与列宁的对话,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读出列宁那种忧伤和试探的情感发展过程,也读出小男孩犹豫的内心历程和坚定放归灰雀的决心。教师在阅读课堂活动中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活动,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感悟文本的内涵,深化阅读体验效果,形成独特的阅读见解,生成个性化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获得全面地发展。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只有让学生品读感悟 ,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充满灵气。
关键词:品读感悟;语文课堂;灵气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098-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抓语言,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对于语言文字训练,朗读与感悟既是训练内容,又是训练手段;既是训练成果,又是训练桥梁。朗读与感悟是浑然一体的认知能动元素,应完整地提出,不可分割。
那么,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在品读、感悟中变得更有灵气呢?笔者作了一些探索。
一 朗读实践,培养能力
学生的语言能力指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字、词、句的教学中,朗读感悟起着“在语言环境中感知词句、理解词句、鉴赏词句”的作用。在深情并茂的吟诵中,在抑扬顿挫的涵咏中,精湛的语言、优美的文字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变为学生的语言素质。这些能力是以朗读感悟为基础的,也是在朗读与感悟中逐渐形成和提高的。如,在教学《搭石》一课时,我作了如下的教学安排:①听写词语——让学生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言;②朗读与背诵精彩片断——让学生在诵读中积累规范的语言;③模仿课文的构段方式,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强化语言的运用。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实践应是活化的、优化的实践,不是那种单调枯燥的机械训练,而是在教师的教学情景创设下,融进了文章情感和内涵、包含着学习主体者对学习浓厚探究兴趣的语文实践,是充满着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的语文实践,是需要学生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的语文实践,它的目标指向童趣、简练和高效。
二 创设情境,读中悟情
在阅读课堂活动中,教师要根据阅读的需要,创设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情境,努力挖掘语言的情感因素,从“情”入手,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情。有目的、有意识地把作者之情、教师之情、学生之情,水乳交融地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如,教学《颐和园》一课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课文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哪一处最美?你的眼里出现了怎样的景色?”学生通过朗读就会如临其境,兴奋不已,耐人寻味。一堂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首歌。要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领悟真、善、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三 品味词句,评读升华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应抓住文本中传神的词句,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推敲揣摩,细读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理解和掌握作者运用语言的高超技巧,感悟重点词句在文本中的深刻内涵。如,教学《开国大典》一文时,教师可请学生诵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一重点句,一位女同学饱含深情地朗读了这一段文字,教师借着学生精彩的朗读,顺势问学生“刚才很多同学都对她的朗读投来赞许的目光,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吗?”学生都纷纷夸赞“她读得很好”、“她读得很有感情”、“她把人们当时的心情都读出来了”……教师随即引导“你们认为她什么地方读得好?”,相机对“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进行处理,理解“三十万人”、“一齐”和“欢呼”,重点对“一齐”进行理解,说一说该学生的朗读究竟好在哪里,引导学生准确把握重点词语,以帮助学生用心体会到三十万人的心情是一样的,三十万人都不约而同地在欢呼,群众都在用欢呼的举动来抒发自己对新中国的成立,对开国大典的期盼之情,急切之情,喜悦之情,表达人们共同的心声。通过对“一齐”的理解,帮助更多的学生读出对重点句的理解,为读出感受打好坚实的基础,从而为后边“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句的品读做好铺垫,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开国大典”的重要性,并为此而感动、自豪和骄傲。
边读边体会,边读边思考,然后经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归纳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并用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就是品读的大致过程。运用评读的方式,对文本进行品味,是一种很好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只要运用得当,对语文课堂实效性的体现一定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四 角色体验,深化感悟
教师在阅读课堂活动中要努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进行角色体验,加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提高学生阅读文本的体验与感悟能力。教师应抓住文本里的人物对话,让学生以读促悟、以读促思,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文本角色里进行体验,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或利用文本的空白处,引导学生想象,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感悟去体验文本内容,解读文本思想;或采用再现文本内容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表演,把文本的语言演绎成直观、形象的语言,使学生再次体验、感悟文本内涵,促使学生的阅读思维和阅读情感获得协调发展。如,教学《唯一的听众》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演绎“我”在林子里与老人、在家里与妹妹对话的过程,学生为了演好自己扮演的角色,再次深入文本进行研读,抓住文本的重点词句加以体会,在演绎中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自己扮演的角色中,对文本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地填补,惟妙惟肖地再现文本描述的情境,把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表达得具体生动。又如,教学《灰雀》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文本中小男孩与列宁的对话,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读出列宁那种忧伤和试探的情感发展过程,也读出小男孩犹豫的内心历程和坚定放归灰雀的决心。教师在阅读课堂活动中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活动,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感悟文本的内涵,深化阅读体验效果,形成独特的阅读见解,生成个性化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获得全面地发展。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只有让学生品读感悟 ,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充满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