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工行业因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有毒物质比较多,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化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关键词:化工安全管理;重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危险化学品是化工企业进行生产中原材料、产品和中间体的重要构成类型,因具有危险性而必须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当前的社会对于安全异常重视,应该通过化工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强实现化工企业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要从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出发,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全面认知,形成从管理体系、管理责任、安全投入、人员素质等方面全面提升的趋势,保证化工企业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在确保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化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1、化工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
1.1、安全生产意识薄弱
目前,国内部分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相对滞后,有些企业领导只是注重抓经济效益,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因而,宣传教育工作走过场的成分多,实际行动少,没有深入人心,造成员工的意识当中根本没有安全的概念,习惯性的违章违纪现象屡有发生。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时,由于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企业往往通过投入资金的手段解决,缺少对安全事故的深入追查和事故原因的透彻分析,无法有效解决安全隐患,其结果势必形成恶性循环。
1.2、生产设备存在隐患
化工生产的特点之一就是连续性强,生产过程中任一工序出现故障都可能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没有生产设备的持续稳定运行,就没有化工生产的低能耗、低成本、高产量、高利润。部分企业为提高效益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而生产设备却始终在超负荷运行,设备更新跟不上,维修工作不到位,以此来节约成本,给化工生产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
1.3、安全生产检查不严
化工企业生产中各种事故隐患具有隐蔽的特点,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事故隐患没有及时被发现或未得到有效处理而酿成的,狠抓安全生产检查,消除设备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是确保生产安全的物质基础。化工企业每年都要迎接各类安全生产检查,其中大多搞形式主义,走马观花,不解决实际问题,预约式检查占主导地位,提前通知检查时间、检查内容,一些本该发现的事故隐患可能被敷衍过去,失去了安全生产检查的真正意义和作用。另外,各类检查团人员混杂,缺乏专业性的检查人员,检查内容不全面,针对性不强,没有检查真正的化工生产状态,起不到避免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作用。
2、化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工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因素也随之不断增加,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得到了突显,化工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其安全生产的意识与技能,从源头上减少以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1、化工安全管理可以促进化工企业的经济发展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推动生产发展的主要力量,所以,现代企业生产发展重视人才的培养,化工企业更是如此。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培养精通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的人才,对于保障安全开展生产的各项工作以及化工企业的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化工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培养保障安全的人才,可以降低企业生产的风险,控制风险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化工企业的经济全面发展。
2.2、化工安全管理是顺应现代化生产的基本要求
现代生产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化工企业更是要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好化工安全管理,促进安全生产。抓好化工安全管理可以培养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的技能,使得人们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得到有力的保障,是符合现代化生产的要求。
3、对化工安全的不同评价
3.1.经济安全层面下的化工安全
从经济安全层面来理解化工安全是着眼于国家的经济安全战略的角度,只有确保将化工价格控制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防止因其他国家化工出现危机等影响我国,通过调整化工的合理供应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3.2、经济能源层面下的化工安全
目前化工也是能源安全中的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对化工安全的研究也是要根据当前的能源分配状态来评估。
4、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整改措施
4.1、加强员工上岗考核力度
职工操作水平的高低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有着必然的联系,拥有过硬的操作技术的职工,可以避免操作失误或经验不足所引发的安全事故。因此,企业领导者必须在职工的上岗阶段严格把关,对于考核通过的人员,也要安排老职工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实际培训,让他们在实际的操作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水平,这样就可以减少由职工的技术问题和操作问题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4.2、改善安全教育培训模式
改善化工安全教育培训模式是保障化工安全生产、预防各种灾害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举措。化工企业应加大安全教育培训的投入,组建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熟悉化工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授课经验的师资队伍,丰富化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侧重于不同的教育内容,提出不同的教育培训要求,增加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性。
4.3、完善应急处理机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越来越多,发生的突发事件也越来越多,所以,一定要加強信息的收集与传递,随时了解相关信息,实现相关工作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在化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均是因为信息传递不畅,没有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排除,而导致的,一般均会带来严重的后果。通过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信息反馈机制,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而展开相应的解决,实现化工的安全生产,并且,在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现阶段,在我国企业中,尽管大部分企业已经建立了相应的信息收集与反馈部门,并且也安排了一定的工作人员,但是因为缺乏相应的信息数据库与先进的统计方法,导致收集到的一些信息均是无用的,或者是没有有效传递信息的机制,致使无法有效消除安全隐患。为了有效改善这一局面,一定要对统计方法进行改进与完善,在统计事故的时候,不要只是统计人员的伤亡,还要根据相应的规范标准,对其他内容进行反映,进而保证相关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根据相关政策制度进行有效协调,实现化工的安全管理。除此之外,在出现重大危险源的时候,一定要进行深入的调研,并且对其影响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加强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建立完善相应的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化工的安全管理。
4.4、安全管理工作的多样化、多元化
传统的化工安全管理模式以讲解为主,与具体的生产结合较少,现今化工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真实的案例,创设真实的生产情景,引起员工的深思。采用多样化、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加深员工对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的记忆。另外,情景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员工现场分析、应对和处理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
5、结语
化工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化工事故损失,对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良性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强化工安全管理。加强化工安全管理需要化工企业从各方面人手,采取加强化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保障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赵长林.完善化工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J].知识经济,2013,07:105.
[2]郑海晖.浅谈化工行业安全形势及安全管理的落实[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06:184-185.
[3]刘美英.典型中小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7.
[4]忻秉明.浅析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12:202.
关键词:化工安全管理;重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危险化学品是化工企业进行生产中原材料、产品和中间体的重要构成类型,因具有危险性而必须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当前的社会对于安全异常重视,应该通过化工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强实现化工企业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要从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出发,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全面认知,形成从管理体系、管理责任、安全投入、人员素质等方面全面提升的趋势,保证化工企业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在确保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化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1、化工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
1.1、安全生产意识薄弱
目前,国内部分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相对滞后,有些企业领导只是注重抓经济效益,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因而,宣传教育工作走过场的成分多,实际行动少,没有深入人心,造成员工的意识当中根本没有安全的概念,习惯性的违章违纪现象屡有发生。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时,由于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企业往往通过投入资金的手段解决,缺少对安全事故的深入追查和事故原因的透彻分析,无法有效解决安全隐患,其结果势必形成恶性循环。
1.2、生产设备存在隐患
化工生产的特点之一就是连续性强,生产过程中任一工序出现故障都可能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没有生产设备的持续稳定运行,就没有化工生产的低能耗、低成本、高产量、高利润。部分企业为提高效益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而生产设备却始终在超负荷运行,设备更新跟不上,维修工作不到位,以此来节约成本,给化工生产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
1.3、安全生产检查不严
化工企业生产中各种事故隐患具有隐蔽的特点,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事故隐患没有及时被发现或未得到有效处理而酿成的,狠抓安全生产检查,消除设备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是确保生产安全的物质基础。化工企业每年都要迎接各类安全生产检查,其中大多搞形式主义,走马观花,不解决实际问题,预约式检查占主导地位,提前通知检查时间、检查内容,一些本该发现的事故隐患可能被敷衍过去,失去了安全生产检查的真正意义和作用。另外,各类检查团人员混杂,缺乏专业性的检查人员,检查内容不全面,针对性不强,没有检查真正的化工生产状态,起不到避免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作用。
2、化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工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因素也随之不断增加,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得到了突显,化工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其安全生产的意识与技能,从源头上减少以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1、化工安全管理可以促进化工企业的经济发展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推动生产发展的主要力量,所以,现代企业生产发展重视人才的培养,化工企业更是如此。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培养精通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的人才,对于保障安全开展生产的各项工作以及化工企业的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化工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培养保障安全的人才,可以降低企业生产的风险,控制风险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化工企业的经济全面发展。
2.2、化工安全管理是顺应现代化生产的基本要求
现代生产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化工企业更是要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好化工安全管理,促进安全生产。抓好化工安全管理可以培养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的技能,使得人们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得到有力的保障,是符合现代化生产的要求。
3、对化工安全的不同评价
3.1.经济安全层面下的化工安全
从经济安全层面来理解化工安全是着眼于国家的经济安全战略的角度,只有确保将化工价格控制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防止因其他国家化工出现危机等影响我国,通过调整化工的合理供应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3.2、经济能源层面下的化工安全
目前化工也是能源安全中的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对化工安全的研究也是要根据当前的能源分配状态来评估。
4、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整改措施
4.1、加强员工上岗考核力度
职工操作水平的高低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有着必然的联系,拥有过硬的操作技术的职工,可以避免操作失误或经验不足所引发的安全事故。因此,企业领导者必须在职工的上岗阶段严格把关,对于考核通过的人员,也要安排老职工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实际培训,让他们在实际的操作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水平,这样就可以减少由职工的技术问题和操作问题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4.2、改善安全教育培训模式
改善化工安全教育培训模式是保障化工安全生产、预防各种灾害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举措。化工企业应加大安全教育培训的投入,组建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熟悉化工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授课经验的师资队伍,丰富化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侧重于不同的教育内容,提出不同的教育培训要求,增加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性。
4.3、完善应急处理机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越来越多,发生的突发事件也越来越多,所以,一定要加強信息的收集与传递,随时了解相关信息,实现相关工作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在化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均是因为信息传递不畅,没有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排除,而导致的,一般均会带来严重的后果。通过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信息反馈机制,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而展开相应的解决,实现化工的安全生产,并且,在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现阶段,在我国企业中,尽管大部分企业已经建立了相应的信息收集与反馈部门,并且也安排了一定的工作人员,但是因为缺乏相应的信息数据库与先进的统计方法,导致收集到的一些信息均是无用的,或者是没有有效传递信息的机制,致使无法有效消除安全隐患。为了有效改善这一局面,一定要对统计方法进行改进与完善,在统计事故的时候,不要只是统计人员的伤亡,还要根据相应的规范标准,对其他内容进行反映,进而保证相关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根据相关政策制度进行有效协调,实现化工的安全管理。除此之外,在出现重大危险源的时候,一定要进行深入的调研,并且对其影响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加强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建立完善相应的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化工的安全管理。
4.4、安全管理工作的多样化、多元化
传统的化工安全管理模式以讲解为主,与具体的生产结合较少,现今化工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真实的案例,创设真实的生产情景,引起员工的深思。采用多样化、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加深员工对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的记忆。另外,情景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员工现场分析、应对和处理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
5、结语
化工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化工事故损失,对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良性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强化工安全管理。加强化工安全管理需要化工企业从各方面人手,采取加强化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保障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赵长林.完善化工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J].知识经济,2013,07:105.
[2]郑海晖.浅谈化工行业安全形势及安全管理的落实[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06:184-185.
[3]刘美英.典型中小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7.
[4]忻秉明.浅析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