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肿瘤独特的病理生理学特性和可预见的耐药性,传统肿瘤疗法如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等都未能完全根除肿瘤细胞,细菌疗法是一个新的治疗手段,具有较高的靶向性,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传统肿瘤疗法联合使用,都显示出对肿瘤复发和抑制转移的积极作用。在基因工程的帮助下,表达抗癌药物的肿瘤靶向细菌将直接针对肿瘤区域,分泌治疗分子,导致肿瘤细胞死亡,细菌靶向治疗肿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综述了近年来细菌靶向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细菌疗法的作用机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尤其是介绍了益生菌大肠埃希菌Nissle 1917(Ec
目的 探究佛手的抗菌活性和机制,为佛手抗菌药物的开发和中药的抗菌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板蓝根水煎液、佛手水煎液、佛手挥发油和橙皮苷对金黄
目的探寻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监测对同时联用利福霉素类药物与伏立康唑的结核病患者的意义。方法对伏立康唑联用及从未联用利福霉素类药物的患者,进行伏立康唑血药浓度测定,探寻利福霉素类药物对伏立康唑谷浓度的影响强度。分析不同分组条件下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及达标率的差异,评估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49例患者中联用利福霉素类18例,未联用31例,平均谷浓度为(2.30±1.86)mg/L。以1.0~5.5mg/L为达标范围,30例患者达标,其中联用利福霉素类药物4例,未联用26例。联用患者的平均谷浓度为(1
目的本研究以棒状链霉菌(Streptomyces clavuligerus)F613-1为出发菌株,构建头霉素C基因簇中orf10、blp、lat、pcbAB和pcbC 5个完整基因片段(cep)的基因缺失突变菌株,探究头霉素C和克拉维酸(clavulanic acid,CA)生物合成的关系。方法通过生物活性测定法检测出发菌株F613-1和两株cep片段基因缺失突变菌株(△cep::apra-2和△cep::apra-4)中的头霉素C产量,同时通过HPLC检测上述菌株的生物量以及CA产量,分析头霉素C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