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广州收废品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f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9月,我跟老乡南下广州,在一个花园小区的附近“安营扎寨”,很自然地跟随老乡加入了收废品的行业。每天,我踩着小三轮车在小区周边穿梭。因为保安人员的阻挠,更多的时候,我将车子停在小区后门的围墙边,和很多老乡一样,等着顾主来叫。
  阳光懒洋洋地照在灰尘飞扬的小道上,我们的三轮车也歪斜着在墙角列成一行,车主们或斜躺或坐在车座上,有的聊天,有的闭目养神,有的看旧报纸和杂志,有时候我们还聚在一起玩扑克,但耳朵却一致警觉地注意着身边的行人,期待着好运和阳光一样每日来临。
  那是我第一次南下,第一次在繁华的城市里踩着破三轮车,收集别人丢弃的物品。我的很多老乡都以此为生。由于初来乍到,面子薄,胆子小,加之收废品的人太多,我的生意总是差强人意,有时一天下来,小货箱里仅仅几个啤酒瓶,几个烂纸箱。我手头很拮据,而家中还等着我寄钱回去,所以,我心里很着急。
  那天中午,老乡们聚在一起玩牌,生意很清淡。
  我看到一个年轻妇女从市场回来,手里提着大包小包,肩上还扛着两根粗大的甘蔗,很吃力的样子,我于是朝她走近了一些,招呼道:“大姐,我帮你扛回去吧,你家如果有什么废品要处理,就卖给我,好吗?”她站住了,说:“那谢谢了。我家正好有两台旧空调要卖。”我喜出望外,连忙跟了过去,一把扛过她肩上的甘蔗,还提过一个大包,乐滋滋地跟着她走。
  这位大姐很热情,话也多,她告诉我那两台空调今年夏天还在用,因为明年想换新的,搁在阳台上碍事,随便卖几个钱就行了。我暗地里偷着乐,心想,这回可遇上好主顾了。
  到她家一看,果真有两台比较旧的老式空调闲置在阳台上,四四方方,像两个大铁箱。她带我看过后说:“你看着给个价吧,这空调可是日本进口货,降温快,噪音小,你买回去自己还可以拿来用呢。”
  我是第一次收空调,对空调的型号和价格都不太了解,在我们乡下,很少人用得起昂贵的空调。我仔细看了又看,忐忑不安地说:“300元行不行?”
  那位大姐马上拉下了脸,大声说:“你不是开玩笑吧?我前年买来时每台花了2000元,两台啊,往少里说,没有600元我不卖!”
  我的脸微微发热,又蹲下来看了看,仔细琢磨了一下,低声说:“那就400元吧,你看行不行?”
  见她的脸色仍旧不好看,我有些不好意思,打算放弃算了,因为我口袋里总共只有420元。见我要走,她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叹了口气,说:“唉,拿去拿去,就当我掉了200块钱。”我连忙付了款,生怕她反悔,同时对她的大度充满感激。
  空调相当重,我将它们搬到门口,给一个老乡打电话,叫他来帮忙,心里乐开了花。
  老乡来后瞅了一眼这两个四四方方的庞然大物,吃惊地说:“这两台破空调你给400元啊?这种破机早就淘汰了,收购站都不要这种型号了,只能拆了当废铜烂铁卖,顶多值200多块钱。你赶紧跟那位大姐商量一下,看能不能退掉。”
  我心里一沉,忙对那位大姐说不买了。老乡也帮我说话,说我刚出来的,不懂行情,总不能让人家出力又吃亏。
  大姐很不耐烦地摆摆手:“这么好的空调,哪有当废铁卖的?真不识货!”
  我心里更急了,要知道,我收废品的钱都是向老乡借的,我于是恳求她,要她退还我390元算了。
  大姐一脸怒气,生硬地说:“哪有你这样做生意的?款都付了,还能退货?”门随后重重地合上了。我心里沮丧到了极点。
  事后,那两台空调果真是拆了当废铁卖,总共卖了290元。
  那次,很多老乡替我愤愤不平,对这种城里人同仇敌忾。其中一个老乡告诉我,那两台空调他早看过了,当时他只出了80元一台,她要卖120元,没成交。于是,老乡们纷纷列举了城里人的种种不是,并说对待城里人就是要以牙还牙,对按重量收购的废品要用八两甚至七两秤。我心里很难过,告诫自己以后要多一个心眼。
  没赚到钱反倒亏了,那几天,我心里一直闷闷不乐。
  又是一个中午,我同以往一样站在小区后门的那堵矮墙下,心灰意冷地等待着顾主找上门来。这时,那个卖空调给我的大姐又出现了,她仍是提着菜,很匆忙的样子。我冷冷地看着,真恨不得走上去狠狠地骂她两句。奇怪的是,她居然停住了,微笑着朝我走过来,说:“晚上8点你到我家来一趟,有些铜线卖给你。”说完就走了。
  我很纳闷,不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老乡们一致认为她是看准了我是新来的,不识货,又想以次充好,于是,一个做了几年的老乡自告奋勇要陪我一起去。
  那天,我们如约而至。给我们开门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个子不高,偏瘦,很朴素的样子,衣服上有石灰的痕迹,看得出,他刚从外面做事回来。他二话没说,把我们引到阳台上,在一个很大的木制工具箱里三下两下翻出一大堆銅、铝、废电线等东西。他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站在那里大大咧咧的样子,说道:“拿去称一下,看看有多少斤。”
  趁他没注意,老乡偷偷给我递眼色,说:“这次可别傻了。”我明白他的意思,将废品分类,一一过秤,嘴里念着:“铜线,14斤;铝,6斤半;铁,11斤……”
  那男子在一旁给我们俩各递过一支香烟,诚恳地对我说:“听说上次让你亏惨了,不好意思。因为我妻子曾经受过外来人员的欺骗,所以对外来人员有些偏见。那次让你这个老实人亏了,她心里一直过意不去,总想弥补。我是承包装修工程的,经常有废品要卖,我会让你赚回来的。”
  我接过烟,看着他非常诚实厚道的样子,不好意思地说:“我的秤是八两秤……”
  他点点头,表示理解。这种理解却让我感到不安。
  那是我在广州遇到的第一个大主顾,后来,他每有废品出售总是打电话通知我,同时,他还让他开五金厂的兄长把厂里的纸箱及废金属全部卖给我,每个月去收购一次。自此,我再也没有用过八两秤。然而,在几位同行老乡中,我的收入是最可观的。
其他文献
那天,我凭着多年的车板技术,在中山大涌镇考进了一家制衣厂车板,当时商谈的工资每月保底薪1000元,伙食、住宿、水电费加起来总共一天扣3元,这样,工资就固定在每月910元。  上班的第三天下午5点钟的时候,主管阿英走到我的车位前轻声说:“王春阳,有点小事,你过来一下。”  我想把手头上的工序做好了再过去,后来,竟把主管叫我的事给忘到了脑后。主管又走过来时,我才想起来,连忙向他微笑,并表示歉意。没等我
期刊
1    自从那个女孩住进了壮生的隔壁,他就没睡过一天安稳的觉。  出租屋是一幢二层高的老式平房,夹杂在一片拥挤而杂乱的新楼房中间,就显得破落而陈旧。壮生住在二楼,二楼总共两间房,隔壁的房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空着的。  女孩长着一头长发,眉目还算清秀,但身体却瘦小不堪,走起路来就给人一种很飘忽的感觉。而女孩的脸色,也常常是像纸一樣的煞白。  两间房的客厅是公用的。壮生和女孩毗邻而居,每天就少不了
期刊
母親是湖南杨林冲一个草药郎中的女儿,在七姐妹中排行第三,与父亲结婚后,在爷爷的祖屋里生下了我的大哥和两个姐姐,移民楠木山又生下了二哥和我。我5岁那年,祸不单行,爷爷和父亲相继去世,母亲一手抚养着我们兄姐五人,相依为命。那些年,每逢生产队割草积肥,天蒙蒙亮,母亲只身赶往十里外的雪峰山,每天割草140多斤,一天多挣四个工分,她盼着秋后多分一些谷子……不管母亲多么勤俭持家,在生产队里兼干几份活,也改变不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正上小學。那时农村的生活清苦艰辛。别说吃穿紧张,就是烧饭用的柴草也非常短缺。每天放学后去村东荒地搂柴草就成了我的必修课。搂草时我经常随身带着火柴,如能逮住几只蚂蚱或是捡到几块风干的红薯,烧烤一下也能享一次口福。  那年春天,来村东荒地搂柴草的人特别多,一块不大的荒地很快被扒成了“光秃”。为了搂到更多的柴草,那天下午放学后,我单独去了离村有三四里远的乱草岗。这里的柴草果然多些。
期刊
2002年7月,我告别家里的爸爸妈妈跟堂叔堂婶来广东打工。  堂叔堂婶是受在广东打工的四姐之托才带我出来的。知道要远离父母到外面去打工,我一夜无眠,心里是半忧半喜。忧的是家里的十几亩田地爸爸一双手怎么操劳得过来?而且他还要随时分身忙公务(爸爸在为我们乡的农村信用社做信贷员)。妈妈身体一直多病,上个月才从醫院动手术回来,现在都是用针药养着,干不了重活,累活。想到这些我不禁又叹气又流泪。但是,从200
期刊
2002年的冬天很冷,我一个人坐了两天火车,到了东莞这个小镇,开始了我的打工生涯。  这个城镇虽小,但名声却很响亮,有“五金之都”之称。在朋友雪晨的引荐下,我进了一家台资五金厂。业余时,我最喜欢看的杂志是《江门文艺》,看得多了,偶尔也会投些豆腐块。  记得那是个难得休息的星期日傍晚,我直奔“超绝网吧”,为的是有一篇短稿要在短时间内打出来,发到《江门文艺》编辑老师的邮箱里去。  “哎哟!”我的身子感
期刊
小剛在做习题时被一道难题卡住了,百思不得其解时,见习题上由于印刷质量不好,“习题”的“习”字缺了一点。他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么难做,原来做的都是‘刁’题!”    只错一个字    一学生对同桌说:“我爸爸看了我的作文后把我狠狠地揍了一顿,只因为我写错了一个字。”“错了哪个字?”“就是把‘列祖列宗’写成了‘劣祖劣宗’。”    多了一句    学校食堂门口贴出一张寻物启事:“春眠不觉晓,风吹衣裳跑
期刊
2001年夏天,在外漂泊了四年却依然一事无成的我带着一身疲惫和满脸沧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就在回家的第二天,我遇见了一位四年前还只是十三四岁的小丫头片子,如今却出落得像花朵般漂亮的姑娘。她叫柳,人如其名,高挑匀称的身材就像随风舞动的柳枝。从看到她的那一刻起,我的脑海里就萦绕着她那摇曳多姿的身影。一整天下来,凭着我在外多年练就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一些从书本、电影、电视里学来的足以打动女孩芳心的
期刊
刚进入秋季,六盘山已俨然是冬天了。除了苍松翠柏越发精神外,野草和沙棘早已变得枯黄。雪也来临得早,山下的天气还是阴沉沉的,山上已经是漫天雪花。有雪便一定有风。风呼啸着,从山上冲到山下,在沟沟洼洼里打一个滚儿,又一下子冲上山去。风裹着雪粒,沙子一样,打在哪里哪里就发出“刷刷”的声响。风也把雪花搓成一团一团的雪球,极力卷起来,从这里甩打到那里,又从那里甩打到这里。如果是步行,雪团不仅会迷住眼睛,还会打伤
期刊
流浪在异乡的日子  鲁绪刚    我已被钢筋水泥折磨得遍体鳞伤  秋凉的晚风中没有一句方言可以指出  家的方向我像一顶草帽被挂在  异乡的钉子上很久没有过雪白地飘动  而麦香却一次次挤进我的梦并且  成了梦里的全部内容那些碎片或花粉  飞扬起来去触摸陌生的城市面孔  绵延在空气中的牛羊粪味道是我  在外面的这些日子最亲切的问候  我一步一步地挪动想把沉重的心事  搬到城市的出口尽可能地背转身  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