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自然术语的奇怪来历

来源 :紫光阁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ing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超自然术语是怎么诞生的?那些创造了它们的主人有着怎样的故事?
  “百慕大三角”
  百慕大三角位于美国东南沿海的大西洋中,面积约130万平方千米,是地球上最著名的神秘地点之一。1945年命运多舛的美国第19飞行中队在训练时离开美国的佛罗里达后,突然消失在这片三角形神秘水域内,这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
  “百慕大三角”这个词本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4年,美国作家文森特·加迪斯一篇杂志文章中首次将这片区域称为“百慕大三角”,赋予了该区域一种不同的传说。在这篇文章中,他讲述了一些该地区最著名的失踪事件,除了第19飞行中队失踪的事件外,还包括1963年“硫磺女王”号油轮和两架KC-135空军加油战机的消失。他表示,在过去20年中,已经有超过1000人在这片区域消失不见,美国军方公开声称他们是莫名其妙地失踪。他还写道:在百慕大三角,即使有灵活的飞行工具和无线电通讯,人们或者船只、飞机等机器还是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据说,就连400多年前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也做过记录:当船只行驶到该范围时遇到神秘莫测的风暴,出现一些奇怪的光线,甚至得到奇怪的罗盘、指南针读数。事实上,百慕大三角确实是一些自然现象的中心,是真北和磁北同步的少数几个地方之一,这可能会影响罗盘和指南针的读数。
  当加迪斯用“百慕大三角”这个名称,并与恐怖氛围和神秘难预测的天气异常紧密地绑在一起,并称之为“天空打开的洞穴”后,这里成为不祥区域的代表。
  “能量灵线”
  阿尔弗雷德·沃特金斯是英国一位自学成才的业余考古学家。1921年,沃特金斯在英国赫里福德郡的乡村走访,随机进行考古调查。
  当他的车子停在一个山顶上时,被山下的风景吸引住了。他注意到从古代的手推车、路边十字架、古老的教堂到百年古树,一系列各种古老的景观特征明显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沃特金斯将这些直线标出来,发现它们还能延伸到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重要位置。比如,其中一条直线从Skirrid-fawr山的北边开始,经过Hatterall小丘、Longtown城堡、Urishay和Snodhill城堡这些远古建筑,最后到达亚瑟王之石。
  1921年9月,沃特金斯首次发表了关于“能量灵线”的演讲,他认为地球上这些直线是能量汇集之处,而沿着能量灵线就能追溯到古老的景观。随之,能量灵线这个概念被传播到全国各地。
  沃特金斯还创立了“直线追踪俱乐部”,拥有一批致力于延伸这些能量灵线的成员。沃特金斯甚至认为能量灵线通过的地区由于具有强大的宇宙能量,所以农作物与动物的生长情况较为良好。
  1935年沃特金斯去世,俱乐部也随之销声匿迹,他们的理论并没有得到主流考古学的接纳。
  到了1969年前后,英国作家约翰·米歇尔对此感兴趣并着手调查,他发现英国的古迹圣地确实排在一条直线上,这些古迹都属于不同的年代,有的相隔甚至数千年。他认为英国存在一张神秘的能量灵线网,能将一系列的古迹映射出来。
  “绿野仙踪”因子
  在《绿野仙踪》的故事里,美丽善良的小女孩桃乐茜被不期而至的龙卷风带到了另一国度——名为奥兹的矮人国,开始她的奇幻旅行。而在超自然术语中,有一种“奇幻情况”被称为“绿野仙踪”因子(或奥兹因子),这就是当有些人接触到外星人的时候,会油然而生一种奇怪的平静感。
  1983年,英国作家和超自然研究员詹妮·伦道斯参与调查一起与外星生命有过亲密接触的案件。该案件涉及两个人,一个人看到了外星人的飞船,而另外一个却什么都没看见;飞船出现的地区内,其他人并没有看到任何特殊物体。而看见飞船的那个人却产生了那种奇怪的平静感。对此,伦道斯创造了“绿野仙踪”因子这个词,来描述这种游离的精神状态。
  随着调查的范围越广,采访的人越多,她还找到了目击者一些感觉上的规律:有一种精神上的刺痛感,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呼唤他们,然后声音逐渐消失,剩下一种完全的孤立感。伦道斯认为,这是目击者只关注某个物体,而将自己(或意识)与现实脱离开来,中断了大脑和外部世界之间信息的正常流动,就像去往奥兹这个魔法国度一样。
  此外,根据案例分析她还产生这样的想法:也许是外星飞船周围有一个“影响区域”,只有在该区域内的人类才能看到飞船。
  1950年代,美国民间出现了持久的飞碟研究热潮。在这期间,一个名叫艾伯特·班德的人成立了国际飞碟社,调查和报告UFO相关事件,然后出版杂志发表评论。该社团还雇了一位首席调查员格雷·巴克尔。
  不久,美国军方的蓝皮书计划公布调查结果——不存在UFO,类似国际飞碟社这样的独立机构纷纷解散了。在解散很长一段时间以后,班德突然表示,其实是有三个黑衣人威胁他,叫他“闭嘴”。
  格雷·巴克尔的“经历”更离奇。1962年,他向一个组织详述自身经历。遇到“飞碟”和三个“人”,使巴克尔感觉自己被丢在南极洲的外星人基地,在那里他遇到了外星人(有三种不同的性别),看到它们的第一感觉像是典型的西方政府官员——穿着黑西服、神情冷漠的黑衣人。
  巴克尔写了关于黑衣人完整故事的一本书。不过人们只将巴克尔的作品当作娱乐作品,没有人认真对待。巴克尔还寄信给其他UFO刊物,陈述黑衣人的存在。但人们认为他只是一位偏执、有妄想症的作家而已。而黑衣人则成为现代民俗学中的怪诞人物。
  像其他无数个超自然研究者和信徒一样,刚开始,伊万·桑德森学习的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他在英国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接受教育,然后周游世界,为英国著名的博物馆收集和整理标本,二战期间甚至曾为英国信息部效力。在战争期间,他驻扎在美国纽约市。在那里,他的生活似乎是从传统科学走到更吸引公众视线的领域。
  作为受敬仰的博物学作家,他开始经常出现在电视和广播中。他发现未知的、超自然的,甚至可怕的故事,往往都比他之前一直在做的更精彩。到了20世纪60年代,他的工作几乎完全属于非传统科学了。他使“大脚怪”这个名称家喻户晓,并成立了“不明现象研究学会”,出版了他自己的杂志。   他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大脚怪”这个概念的印象,还帮助有钱人建立了基金会——来寻找难以捉摸的神秘动物。此外,他创造了“欧帕兹”(Ooparts)这个词,意思是不合时宜的文物。
  引用这个词来解释不能用常规科学解释的物体。主要针对近些年来从古老地层中掘出的、已如动植物化石般的人造物品。桑德森认为这些物体非同寻常,并指责科学家们对事实的隐瞒,即地球上生命的出现要远远早于人们的想象。桑德森声称,这些“欧帕兹”遍布地球,通常嵌入在地层中,它们的出现显然是一个线索,说明它们的背后还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惊人故事。
  美国作家大卫·海切尔·柴德里斯在书中曾使用“欧帕兹”,指一种超自然、无法解释的现象,例如像古罗马硬币出现在拉丁美洲的坟墓里,亚述帝国著作中的宝藏或石头出现在美洲等奇异现象。
  神秘生物学可以说是一类最著名的非科学性的科学,而这个名字的起源是有些人声称要研究神秘生物,比如雪人、野人、水怪。
  这个名词的第一次出现,是在1959年法国作者卢西恩·布兰克所写的一本书里。但布兰克却表示法国著名动物学家伯纳德·霍伊维尔曼才是神秘动物学概念的“主人”。而霍伊维尔曼则又表示是桑德森首先想出了这个词,人们应该将桑德森记录为第一个使用它的人。
  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因为早在1941年《肺鱼,渡渡鸟和独角兽》这本书的综述中,“神秘生物学”一词就被使用了。该书由德裔美国作家威力·雷所写,书中汇编了一些梦幻、传说的生物,以及这些神奇生物的一系列“真实”情况。
  到了1983年,美国人约翰·E·沃尔给神秘动物国际社会组织的一封信中,提出将“神秘动物学”作为一种包罗万象的术语,不仅可以应用于未知的或不寻常的野兽,也可以作为一个听起来比之前其他形容词更科学的术语。
  “第三类接触”
  “第三类接触”指的是“人与外星生物接触”中的一类,由美国天文学家约瑟夫·艾伦·海尼克首先提出。海尼克是位UFO专家,被认为是以科学方式研究UFO和其留下痕迹的奠基者。他归纳了不明飞行物,提出了人与外星生物接触的不同程度,起初只提出了前三类接触,其他的都是后人加上的,现在人与外星生物接触总共包括7类不同的接触。而第三类接触,则是目睹一个有外星生命的个体,其包括不明飞行物目击个案。
  那时,美国空军主导三个不公开的UFO研究计划(信号计划、怨恨计划和蓝皮书计划)来调查UFO。1948年,海尼克被信号计划雇用。一开始,海尼克对于UFO目击报告持着怀疑态度,他认为大多是不可信的目击者或者是被人误认的人造、自然物体,比如流星、行星和气象探测气球。海尼克甚至认为整个课题都是荒谬的,这股UFO热潮应该很快就会消退。
  后来海尼克对于UFO的观点慢慢发生改变。在检查数以百计的目击报告后(包含一些可信的目击证人,例如天文学家、飞行员、警察、军人),海尼克的结论是一些报告是可信的。在UFO的调查上,他开始像对待其他科学现象一样严肃了。1966年,他认为UFO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威胁,并告知相关科学委员会组织应认真对待这件事。可是,当时的大多天文学家根本不屑一顾,甚至怀着嘲笑的态度。以前尊敬他的同行们,看待他时逐渐带有了蔑视感。他在1972年所写的一本书中讲到:一次科学探究,却是一次失败尝试,还失去了尊重。
其他文献
阅读,不是从现实中逃避,而是开启一个新的现实。好的童书作家深谙文字和图像所能创造的美,以及这些文字和图像会如何刺激一个孩子的好奇心。最好的作者并不给出答案,而是不断地引导他们去问新的问题,在持续的阅读中,不断有新的发现。  什么样的童书才是好的童书?这是我在这一次的上海国际童书展上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书展很热闹。各大出版社安排了五花八门的签售活动,小孩子兴高采烈的面孔、父母疲惫地大包小包跟在后头
期刊
“结果”和“数字”才是乐视唯一靠得住的“红腰带”。  11月10日,是乐视12周岁的生日。  很多年以后,这家以亢奋和激进闻名的公司,或许会忘了蛋糕的滋味,但他们准会记得,他们满怀期待盼来的第七个“宝宝”互联网金融业务,却为这场本命年的盛宴,带来了12年来最难熬的一个月。  导火索起于过12岁生日的8天前,乐视互联网金融业务作为乐视“七大子生态”的最后一项被隆重推出,然而,“第三方支付牌照”缺失问
期刊
某种意义上,朴槿惠要感谢川普,正因为后者在大选中完爆希拉里,才让下面这条极有可能占据头条的新闻,挤到了犄角旮旯——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司法部门11月10日称,为确认总统朴槿惠是否介入Mir财团和K体育财团的成立过程,检方正式对今年7月与朴槿惠进行非公开面谈的7名大企业总裁进行司法调查……  一次装×引发的血案  关于波诡云谲的韩国“干政门”事件的滥觞,有两种说辞。  一种是早在今年年初,韩国检察
期刊
80年前的10月19日,鲁迅去世。他是毛泽东推崇备至的“圣人”,也是蒋介石心存敬仰的乡贤。崇拜鲁迅的人说他是斗士、先驱、导师、革命家,是“没有半点媚骨的人”;厌恶鲁迅的人,说他心胸狭窄、不知宽容、睚眦必报、有失温柔敦厚的人;亲近他的人则说他是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头儿。80年过去了,鲁迅渐行渐远,我们也终于可以走出喧嚣,从另一种角度,注视这曾经那么伟大的身影。  近日,《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关于韩寒的专
期刊
一位以色列风投人士称,他们没有华为、联想,也没有索尼、三星,因为“犹太人缺乏安全感,讲求快速获利”,缺乏对企业、产业成长的耐心。  “不去创业,会觉得很丢脸。”退役老兵EitanSella说,当年自己在IBM和创业之间毫不犹豫地选了后者。尽管30岁出头已有过三次失败的创业经历,但他仍坚信自己的第四家公司Hybrid一定会成功。  犹太民族漫长、复杂、曲折的历史,决定了以色列是个有着强烈民族感的特殊
期刊
2016年10月11日,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下的“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中国项目2014-2016年度总结会暨环保NGO经验交流会”上,“废旧电脑再生利用及环境无害化处置项目”被评为最佳项目。  “被评为最佳项目是一个小小的惊喜”。得知小额赠款计划中国项目的综合考评结果后,“废旧电脑再生利用及环境无害化处置项目”负责人张斌峰第一时间发朋友圈分享喜悦。张斌峰是上海众谷公益青年发展中心理事长,“爱
期刊
无论是历经艰辛攀上荣耀之巅时的意气风发,还是波峰之间落入低谷时的低调隐忍,无论是阵容强大、名将如云,还是星光黯淡、球星寥寥,无论是高调出征后的败走麦城,还是哀兵进击时的锋芒毕露,意大利总能成为大赛中最具魅力而又最特立独行的一种存在。  自千禧年以来,在博斯曼法案影响持续发酵以及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双重作用下,意大利足球经历了一个持续而又缓慢的下滑过程,人才凋零迫使列位蓝军主帅不得不主动求变,老派的意
期刊
周彦文先生逝世,中国文坛上一颗闪耀的文学之星陨落了,这让我们幽思绵绵,悲痛不已。  周彦文先生,陕西府谷人。他的幼年经历了从陕北到鄂尔多斯的逃荒生活,大学期间又遭遇“文革”,大学毕业后他只能回到鄂尔多斯农村劳动锻炼。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十分艰苦的,但他从小就有了要从事写作的志向。在内蒙古的18年中,他先后担任地委和省委秘书,办过文学刊物。1988年调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任理论处处长,撰写了一部30万字的《
期刊
民国初年,在北京的收藏界有两次展出颇有轰动效应,一是1914年古物陈列所的成立并举办首次展出;二是1917年京师书画展览会的举办。虽然彼时的收藏活动无法和今天相比,仍是小众群体的领域,但在文物收藏走向社会化的意义上,却又有着深远的影响。  旧时收藏,或为内府奉入金匮石室;或为私家纳之园馆楼阁,中古以来从宣和到乾隆,内廷收藏之富,甲于天下。官宦士林,能有天籁阁、秋碧堂之盛者也不鲜见。或著录典藏提要,
期刊
10月15日、16日,首届悦动2016运动嘉年华在浙江九龙山国际自行车公园开幕。此次嘉年华活动为期两天,包括了半程马拉松赛事、骑跑两项赛事、中国单车月巡展以及晚间的BBQ Party等娱乐活动,吸引超千人参赛。主办方希望借助九龙山国际自行车公园以及周边的良好环境,让自行车爱好者和跑步爱好者各取所需、玩得开心的同时,两个领域的品牌在现场也同时得到展示,供两个不同领域的群体试用、了解。此次赛事的主冠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