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孕妇刨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07年06月~2013年06月期间,妇产科接收的74例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将她们按照入院治疗时间随机的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37例。對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数据统计、比较和分析。
结果:经过比较分析显示,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转变,观察组患者的包块消失时间为(19.87±3.01)d、血βHCG的转阴时间为(9.96±2.34)d,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35/37);对照组患者的包块消失时间为(28.47±2.98)d、血βHCG的转阴时间为(14.94±3.99)d,治疗总有效率为81.08%(30/3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治疗过程中,中医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改善生存质量,因此,应该予以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刨宫产子宫切口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247-02
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即CSP,属于异位妊娠的一种,[1]主要指的是胚胎于剖宫产术后的子宫切口瘢痕部位着床,是剖宫手术的一种远期并发症。[2]近些年来,随着采用剖宫产手术孕妇数量的增多,其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病症的患者数量也逐年递增。[3]本文选择自2007年06月~2013年06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就诊的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74例,对她们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37例患者,对照组37例患者,分别对其采用中医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方法以及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方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自2007年06月~2013年06月以来,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74例。患者年龄普遍在24岁~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78±4.86岁;剖宫产次数中,1次患者有59例,2次患者有13例,>3次的患者有2例。将74例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平均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7例,患者年龄普遍在24岁~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54±3.75岁;剖宫产次数中,1次患者有29例,2次患者有7例,>3次的患者有1例。对照组患者37例,患者年龄普遍在28岁~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6±4.27岁;剖宫产次数中,1次患者有30例,2次患者有6例,>3次的患者有1例。患者的剖宫产方式全部为子宫下段横切口,且在年龄、剖宫次数、临床症状表现等方面的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基础治疗: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要进行全面的常规检查和化验,并通过超声检查和血HCG测定,对子宫切口妊娠的病症情况进行临床诊断和确定。[4]
1.2.2对照组:对患者采取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将50mg甲氨蝶呤混合5mL 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稀释,并利用阴式超声对患者孕囊进行稀释液的直接注射治疗。[5]患者在注射当天需服用米非司酮,口服,50mg/次,2次/d,连续用药3d。医护人员要叮嘱患者在服用米非司酮的前后2h空腹,以便于药物的吸收。
1.2.3观察组:对患者采取中医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在应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方法同对照组相同)的基础上,加入中药治疗。药方为:黄芪20g,党参20g,丹参10g,桃仁10g,赤芍10g,莪术10g,三棱10g。[6]用开水冲服其中药颗粒剂(生产厂家: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2剂/d,早晚各一次,连续用药10d。
1.3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软件对74例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及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当P<0.05时,比较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经过比较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包块消失时间为(19.87±3.01)d,血βHCG的转阴时间为(9.96±2.34)d,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时间(28.47±2.98d,14.94±3.99d),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59%(35/37),其中,痊愈患者有18例,占48.65%;显效患者有10例,占27.03%;有效患者有7例,占18.92%;无效患者有2例,占5.4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08%(30/37),其中,痊愈患者有15例,占40.54%;显效患者有9例,占24.31%;有效患者有6例,占16.22%;无效患者有7例,占18.9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主要指的是滋养细胞和受精卵在孕妇的子宫疤痕处种植,从而导致的一种异位妊娠。[7]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病症的危害性严重,一旦治疗不当,就容易导致患者子宫破裂、大出血、子宫切除等,严重的甚至会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8]因此,临床上通常选用药物治疗等较为安全的保守疗法进行治疗,以达到保留子宫和生育能力的目的。
经过研究分析显示,在本次抽检的74例患者中,采用中医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的方法治疗的患者在包块消失时间(9.87±3.01d)、血βHCG转阴时间(9.96±2.34d)以及总有效率(94.59%)方面明显优于采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的患者(28.47±2.98d,14.94±3.99d,81.08%),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应该在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中医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的方法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丁霞,石钢,杨太珠,张雷.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05(01):306-308
[2]郭鹏.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3,11(04):2039-2040
[3]李晨辉.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32(10):1203-1205
[4]汤海霞.中药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18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1,11(23):1038-1039
[5]娄红霞,张艳.甲氨蝶呤不同途径给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24(05):1162-1163
[6]李青华,张军署,李自瑜.对35例子宫切口妊娠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1,20(09):1022-1023
[7]张磊,顾伟瑾,万军,纪莉华,王海云,王颖,季芳,陈庆.氨甲蝶呤与氟尿嘧啶在介入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中的疗效对比[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04(24):327-330
[8]陈国强,谢春明.子宫动脉栓塞/化疗栓塞术在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2,17(22):325-327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07年06月~2013年06月期间,妇产科接收的74例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将她们按照入院治疗时间随机的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37例。對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数据统计、比较和分析。
结果:经过比较分析显示,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转变,观察组患者的包块消失时间为(19.87±3.01)d、血βHCG的转阴时间为(9.96±2.34)d,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35/37);对照组患者的包块消失时间为(28.47±2.98)d、血βHCG的转阴时间为(14.94±3.99)d,治疗总有效率为81.08%(30/3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治疗过程中,中医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改善生存质量,因此,应该予以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刨宫产子宫切口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247-02
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即CSP,属于异位妊娠的一种,[1]主要指的是胚胎于剖宫产术后的子宫切口瘢痕部位着床,是剖宫手术的一种远期并发症。[2]近些年来,随着采用剖宫产手术孕妇数量的增多,其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病症的患者数量也逐年递增。[3]本文选择自2007年06月~2013年06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就诊的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74例,对她们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37例患者,对照组37例患者,分别对其采用中医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方法以及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方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自2007年06月~2013年06月以来,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74例。患者年龄普遍在24岁~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78±4.86岁;剖宫产次数中,1次患者有59例,2次患者有13例,>3次的患者有2例。将74例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平均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7例,患者年龄普遍在24岁~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54±3.75岁;剖宫产次数中,1次患者有29例,2次患者有7例,>3次的患者有1例。对照组患者37例,患者年龄普遍在28岁~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6±4.27岁;剖宫产次数中,1次患者有30例,2次患者有6例,>3次的患者有1例。患者的剖宫产方式全部为子宫下段横切口,且在年龄、剖宫次数、临床症状表现等方面的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基础治疗: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要进行全面的常规检查和化验,并通过超声检查和血HCG测定,对子宫切口妊娠的病症情况进行临床诊断和确定。[4]
1.2.2对照组:对患者采取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将50mg甲氨蝶呤混合5mL 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稀释,并利用阴式超声对患者孕囊进行稀释液的直接注射治疗。[5]患者在注射当天需服用米非司酮,口服,50mg/次,2次/d,连续用药3d。医护人员要叮嘱患者在服用米非司酮的前后2h空腹,以便于药物的吸收。
1.2.3观察组:对患者采取中医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在应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方法同对照组相同)的基础上,加入中药治疗。药方为:黄芪20g,党参20g,丹参10g,桃仁10g,赤芍10g,莪术10g,三棱10g。[6]用开水冲服其中药颗粒剂(生产厂家: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2剂/d,早晚各一次,连续用药10d。
1.3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软件对74例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及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当P<0.05时,比较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经过比较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包块消失时间为(19.87±3.01)d,血βHCG的转阴时间为(9.96±2.34)d,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时间(28.47±2.98d,14.94±3.99d),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59%(35/37),其中,痊愈患者有18例,占48.65%;显效患者有10例,占27.03%;有效患者有7例,占18.92%;无效患者有2例,占5.4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08%(30/37),其中,痊愈患者有15例,占40.54%;显效患者有9例,占24.31%;有效患者有6例,占16.22%;无效患者有7例,占18.9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主要指的是滋养细胞和受精卵在孕妇的子宫疤痕处种植,从而导致的一种异位妊娠。[7]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病症的危害性严重,一旦治疗不当,就容易导致患者子宫破裂、大出血、子宫切除等,严重的甚至会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8]因此,临床上通常选用药物治疗等较为安全的保守疗法进行治疗,以达到保留子宫和生育能力的目的。
经过研究分析显示,在本次抽检的74例患者中,采用中医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的方法治疗的患者在包块消失时间(9.87±3.01d)、血βHCG转阴时间(9.96±2.34d)以及总有效率(94.59%)方面明显优于采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的患者(28.47±2.98d,14.94±3.99d,81.08%),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应该在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中医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的方法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丁霞,石钢,杨太珠,张雷.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05(01):306-308
[2]郭鹏.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3,11(04):2039-2040
[3]李晨辉.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32(10):1203-1205
[4]汤海霞.中药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18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1,11(23):1038-1039
[5]娄红霞,张艳.甲氨蝶呤不同途径给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24(05):1162-1163
[6]李青华,张军署,李自瑜.对35例子宫切口妊娠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1,20(09):1022-1023
[7]张磊,顾伟瑾,万军,纪莉华,王海云,王颖,季芳,陈庆.氨甲蝶呤与氟尿嘧啶在介入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中的疗效对比[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04(24):327-330
[8]陈国强,谢春明.子宫动脉栓塞/化疗栓塞术在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2,17(22):32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