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忆的风吹得很猛,不知何时便袭上心头。闭上眼,像尝了一口未熟透的青苹果,酸涩溢于言表。有时会突然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故土,但又匆匆遗忘。
我想,我并不喜欢那不体面的故乡。
山清水秀似乎没有让这里的居民变得柔软,他们说话的嗓门更像黄土高原上的人民,并且有些口不择言。有时人们会隔着院子聊天,那声音在我看来便如凶汉捉了木筷在耳中乱捅,有种说不上来的滋味。这在我眼中是粗俗的,甚至,有些不堪入耳。
与之相对的,却又是我们骨子里的别样细腻。假若你在深秋随意走进一户院子,嗬——捆捆的白菜与麦子整齐地摞在墙角,院子中间一定会有棵大树——不论是香樟还是梧桐,青翠得有些诱人。而在院子的另一边会种着油菜花,连同花上停息的蝴蝶晕染了秋天。空气中弥漫着收获的味道,被金色和碧色刷上丰收的喜悦。我想我们是很有情调的,在收割的时候不忘装点匆匆赶来的秋天,将她的秀发梳得整整齐齐,然后别上一缕高天流云。
我们似乎是天生的劳作者。两家见面,没有礼貌的问候,也没有“吃了吗您”的客套话,而是溢着满满的乡土味儿:“家里的稻收了没?白菜挑到镇里卖了吗?地里的麦秆烧完了吧?”而对方呢,也是一副喜滋滋的模样,尽管手中的锄头已经有些破败。这别样的风味问候,写到纸上便也令人啼笑皆非。一边回答着今年的收成,一边还思考着明年的辛劳,仿佛那黑土地有了生命,已经成了家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不管什么时候,地里浮动在金色麦浪中的草帽都是很多的,草帽下是一张张布满皱纹的脸。这种对土地的执念,就像是天空对于鸟一般坚实。
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时,已经阔别故乡三年了。或许时间是最好的教师,我渐渐理解了故乡,理解了黑土地与油菜花,理解了故乡人民的炽热情怀。故乡啊,你的豪爽其实是一种内敛,因为在你金色的麦浪下,不知隐藏了多少游子的眼泪……
笔尖上的故乡愈发沉重,将手指坠得有些疲惫。不禁抬头望天,天依然是那么蓝,一如离开故乡时的眷戀。
只是云的那一端,是我魂牵梦绕的记忆,有些泛黄。
江苏省苏州外国语学校 指导教师:姜春梅
对于故乡,人们总是怀有复杂的情感,它带给我们儿时的欢乐回忆,也带来长大后的疏离感。对于作者来说,这种矛盾似乎更加强烈,并且经历了一个从对故乡的不屑、否定到理解、认同并在情感上眷恋的过程。作者对之前自己对故乡的否定是略写的,而对之后自己对故乡的认同和眷恋是详写的,把他们粗鄙之外的内里之美大写特写——他们骨子里是细腻的、有情调的,每家的院落都用农作物装点得那么美;他们似乎是天生的劳作者,就连打招呼都充满了劳动的喜悦,充满了对土地的执念。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主语称呼的转变,由最开始的充满隔离感的“他们”,到之后变成融合在一起的“我们”,当作者理解了故乡,理解了故乡人民的炽热情怀之后,她意识到,故乡人们的粗犷反而是一种内敛,是即便在土地上辛苦劳作一生却甘之如饴的豁达和乐观!也正因为如此,作者才在笔下汩汩流淌出对故乡以及那里人们深深的眷念和敬意。
我想,我并不喜欢那不体面的故乡。
山清水秀似乎没有让这里的居民变得柔软,他们说话的嗓门更像黄土高原上的人民,并且有些口不择言。有时人们会隔着院子聊天,那声音在我看来便如凶汉捉了木筷在耳中乱捅,有种说不上来的滋味。这在我眼中是粗俗的,甚至,有些不堪入耳。
与之相对的,却又是我们骨子里的别样细腻。假若你在深秋随意走进一户院子,嗬——捆捆的白菜与麦子整齐地摞在墙角,院子中间一定会有棵大树——不论是香樟还是梧桐,青翠得有些诱人。而在院子的另一边会种着油菜花,连同花上停息的蝴蝶晕染了秋天。空气中弥漫着收获的味道,被金色和碧色刷上丰收的喜悦。我想我们是很有情调的,在收割的时候不忘装点匆匆赶来的秋天,将她的秀发梳得整整齐齐,然后别上一缕高天流云。
我们似乎是天生的劳作者。两家见面,没有礼貌的问候,也没有“吃了吗您”的客套话,而是溢着满满的乡土味儿:“家里的稻收了没?白菜挑到镇里卖了吗?地里的麦秆烧完了吧?”而对方呢,也是一副喜滋滋的模样,尽管手中的锄头已经有些破败。这别样的风味问候,写到纸上便也令人啼笑皆非。一边回答着今年的收成,一边还思考着明年的辛劳,仿佛那黑土地有了生命,已经成了家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不管什么时候,地里浮动在金色麦浪中的草帽都是很多的,草帽下是一张张布满皱纹的脸。这种对土地的执念,就像是天空对于鸟一般坚实。
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时,已经阔别故乡三年了。或许时间是最好的教师,我渐渐理解了故乡,理解了黑土地与油菜花,理解了故乡人民的炽热情怀。故乡啊,你的豪爽其实是一种内敛,因为在你金色的麦浪下,不知隐藏了多少游子的眼泪……
笔尖上的故乡愈发沉重,将手指坠得有些疲惫。不禁抬头望天,天依然是那么蓝,一如离开故乡时的眷戀。
只是云的那一端,是我魂牵梦绕的记忆,有些泛黄。
江苏省苏州外国语学校 指导教师:姜春梅
对于故乡,人们总是怀有复杂的情感,它带给我们儿时的欢乐回忆,也带来长大后的疏离感。对于作者来说,这种矛盾似乎更加强烈,并且经历了一个从对故乡的不屑、否定到理解、认同并在情感上眷恋的过程。作者对之前自己对故乡的否定是略写的,而对之后自己对故乡的认同和眷恋是详写的,把他们粗鄙之外的内里之美大写特写——他们骨子里是细腻的、有情调的,每家的院落都用农作物装点得那么美;他们似乎是天生的劳作者,就连打招呼都充满了劳动的喜悦,充满了对土地的执念。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主语称呼的转变,由最开始的充满隔离感的“他们”,到之后变成融合在一起的“我们”,当作者理解了故乡,理解了故乡人民的炽热情怀之后,她意识到,故乡人们的粗犷反而是一种内敛,是即便在土地上辛苦劳作一生却甘之如饴的豁达和乐观!也正因为如此,作者才在笔下汩汩流淌出对故乡以及那里人们深深的眷念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