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叙事歌曲(Ballade)兼具叙事性、抒情性和戏剧性的特征,是的德奥艺术歌曲(lied)中的一个重要的题材,它的发展深受德国民间的叙事谣曲传统的影响并与德奥民间文学有着深刻的联系,同时又受到18世纪德国文学领域的大发展尤其是狂飙运动的影响,后来又由舒伯特、舒曼等作曲家发扬光大,本文对德奥叙事歌曲的发展做一些初探,意在理清德奥叙事歌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叙事歌;民间文学;诗歌;戏剧
叙事歌这种音乐体裁按照西方音乐学中惯用的表达方式一般用“Ballade”这个词来进行表述,此词源出希腊语“Ballizein”,为“跳舞”之意,后来演变为拉丁语“Ballare”,其仍旧保持原来的意思,因为古希腊的音乐、舞蹈和和诗歌是三位一体的,故这个词和“ball”,还有“Ballet”等词应该出自同一个词根,但是随着后来的不断发展它的意义又有了新的所指,14世纪以前意思为载歌载舞的意思。14世纪至浪漫主义前期,主要是指源于以中世纪的诗歌为歌词的歌曲;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到了十八世纪中晚期,随着德国“狂飙运动”的兴起,歌词的内容逐渐演变为民谣和民间传说,此时歌曲和舞蹈已经渐渐分开,故叙事曲不再指代舞蹈性的内容。按照赫尔德(Johann Gottfied Herder.1744-1803)的说法,在18世纪晚期文学中,“Ballade”一词常被用作描述民间叙事诗,“需要强调的是,狂飙突起时期的叙事谣曲与古典文学时期的叙事谣曲有很大的不同,那时,叙事谣曲被看作是纯粹的民间文学形式,因而突出他的民间性和大众性。在古典文学时期,叙事谣曲更多地被看作是高雅文学的一种形式,强调他的典雅性和朴实性”[1]369。因此叙事谣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体到个人的创作中,在内容和形式上亦有所不同,而到了浪漫主义中后期,随着器乐作品体裁的多样化,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歌曲中的音乐和歌词逐渐分开,浪漫主义作曲家更希望在音乐创作中多融入一些文学性的表达,由此,叙事曲逐渐演变成了纯器乐的作品。
(一)不同种类叙事作品辨异
循着叙事风格作品的发展脉络,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涵盖的内容有所不同,同时它又和文学中的戏剧、诗歌、和民间传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由此根据叙事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可以划分为叙事诗、叙事歌、叙事曲三类形式,第一类是带有一定叙事性(Narrative)的纯文学作品-即叙事诗,如歌德的《渔夫》(Der Fischer);第二类是带有叙事歌词的声乐作品,有独唱形式的叙事歌,如楚姆施泰格(Johann Rudolf Zumsteeg)的《科尔玛》(Colma),舒伯特的《魔王》(Erk?nig)等,也有合唱形式的作品,如沃尔夫(H.Wolf)的作品《烈火骑士》,这是一首由独唱曲改编而成的乐队合唱曲;第三类是指器乐作品,如肖邦的四首叙事曲作品,关于肖邦创作Ballade这一体裁形式的缘起不得而知,但是“作曲家意在指涉世纪英国或者德意志的叙事歌(当然不是中世纪的叙事歌),而且作曲家很可能想要唤起与一种诗歌和音乐的理想化的民间叙事风格的联系”[2]233。除了肖邦之外,李斯特、勃拉姆斯、格列格也都把叙事曲的体裁应用于钢琴作品的创作,还有一些作曲家对于叙事曲的创作并不囿于钢琴作品,中国作曲家刘文金先生也曾创作了民族器乐作品《豫北叙事曲》。由此可以看出叙事歌是介于叙事诗和叙事曲之间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既不是纯文学的,也不是纯音乐的,而是两者之间相互交融的产物。
(二)德国早期文学和英国文学的影响
早在公元9世纪,德意志地区就产生了一部英雄史诗-《希尔德布兰特之歌》,故事发生于公元4-5世纪,讲述了由于匈奴人的入侵的大背景下导致的日耳曼民族大迁徙过程中发生的一段爱恨情仇的的故事,这是德国现存唯一一部用古高地德语创作的英雄史诗,同时它也被看作是德国文学史的开端之作,之后又产生了诸如史诗性的著作《尼伯龙人之歌》、《古德伦之歌》等民间史诗,而这两部作品的前者也成为后来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创作的源泉,这些民间的故事和史诗都为后来的德国文学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765年,英国托马斯.珀西主教编辑了包含了大量叙事歌和流行歌曲的册子《英诗辑古》,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英国叙事歌曲,虽然这本书成于17世纪,但里面收录的某些诗歌可以上溯至12世纪,而之后的苏格兰人詹姆斯.麦克弗森出版了一系列假托三世纪一位神秘的盖尔诗人莪相(Ossian)作品的译本,“虽然莪相及其韵诗主要是麦克森自己想象的产物,但是麦克森还是很快在英国和德意志被拥戴为一位新近被发现的天赋英才------是又一位荷马或莎士比亚”。[3]125英国文学的动向直接影响到了德国文坛,其中重要的便是文学家赫尔德,他受到珀西的启发,显示出对于民间谣曲的偏好,他曾经在1773年的两篇文章《论莪相和古代民族的歌体诗的通信摘要》和《莎士比亚》两篇文章中阐述了自己在诗学领域内的新观点,在前一篇文章中显示出他对于莪相和古代民族歌体诗的崇敬之情,他认为真正的文学产生在文明之前,他提倡突破旧有诗歌格律和形式的束缚以适应新的时代需要,尤其推崇“自然”的诗风,他认为诗歌最宝贵的灵魂存在与大众之中,赫尔德所提倡的文学观点体现了民族的原始特性和大众的质朴精神,他认为“德国文学的革新必须从德国人民生活中、民间文学中去求得自己的灵感”[4]111。“赫尔德早年论著中提出的对天才、民间诗歌以及诗歌作为感情的直接表达等思想,启发了歌德、席勒等一批作家”[5]190,
三、德国18世纪的戏剧创作对叙事歌曲的影响
17-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导致了德国文学领域里的一场思想上的风暴——“狂飙运动”,这是一场向旧有的封建意识形态发起猛攻的文学运动,在表现形式上更强调人内心情感的宣泄,敢于接触社会最现实的矛盾,揭露社会现实的丑恶现象,大胆的表露作家内心的真实情感,在文学创作领域内的表现为热衷于戏剧的创作。“狂飙运动”的正式开始的标志便是赫尔德1770年与歌德在斯特拉斯堡的相识, “(歌德)为德国的戏剧和小说开辟了新的时代,而且他还以其优秀的诗篇为德国诗歌开辟了新的时代;他的诗歌创作,同他的戏剧和小说创作一样,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6]247。
這场文学领域内的运动对于德国叙事体裁的作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诞生了一系列优秀的叙事佳作,通谱体歌曲《魔王》,这首歌曲文本同样就是出自歌德的一部戏剧作品即歌唱剧《渔妇》,这首歌曲曾被贝多芬谱曲,但是舒伯特的谱曲似乎更胜一筹,舒伯特在十八岁的时候即完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因其气势磅礴的戏剧张力、丰满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生动的音乐表现而成为德奥叙事歌曲中的名作,几乎代表了德奥叙事歌曲的最高艺术成就,另一首叙事歌曲《纺车旁的葛丽卿》也出自歌德著作,是其戏剧《浮士德》中的诗句,描绘了葛丽卿在纺车旁思念浮士德的时候吟出的一篇诗句, 这首作品也因舒伯特的谱曲而成为经典之作。
18世纪文学领域对于叙事歌曲的影响除了歌德的文学创作之外,还有席勒、舒巴特等文豪的创作,席勒的《手套》(Der Handschuh)(后被舒曼谱曲)、《潜水者》(Der Taucher)(舒伯特有两个版本,分别为D77和D111)和舒巴特的《鳟鱼》(Die Forelle)都成为德奥叙事体裁歌曲中的精品。
结语:德奥叙事歌曲(Ballade)的起源于欧洲世俗文化,后来受到英国文学的影响,以赫尔德为代表的文学家发起了对于这一体裁的追捧,之后以歌德和席勒为代表的文学家对于叙事体裁的诗歌和包含叙事诗歌的戏剧创作为音乐家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因此,德奥叙事歌曲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一方面离不开德奥深厚的音乐文化传统和以舒伯特为代表的德奥作曲家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和德奥深厚的民间文学传统以及18世纪德奥文学的蓬勃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
参考文献:
[1][6]范大灿. 德国文学史第二卷[M].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 2006
[2][3](美)列昂.普兰廷加.刘丹霓译.浪漫音乐[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6
[4]余匡复.德国文学史.(修订增补版)[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5] 卫茂平主编 .德语文学词典[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关键词】:叙事歌;民间文学;诗歌;戏剧
叙事歌这种音乐体裁按照西方音乐学中惯用的表达方式一般用“Ballade”这个词来进行表述,此词源出希腊语“Ballizein”,为“跳舞”之意,后来演变为拉丁语“Ballare”,其仍旧保持原来的意思,因为古希腊的音乐、舞蹈和和诗歌是三位一体的,故这个词和“ball”,还有“Ballet”等词应该出自同一个词根,但是随着后来的不断发展它的意义又有了新的所指,14世纪以前意思为载歌载舞的意思。14世纪至浪漫主义前期,主要是指源于以中世纪的诗歌为歌词的歌曲;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到了十八世纪中晚期,随着德国“狂飙运动”的兴起,歌词的内容逐渐演变为民谣和民间传说,此时歌曲和舞蹈已经渐渐分开,故叙事曲不再指代舞蹈性的内容。按照赫尔德(Johann Gottfied Herder.1744-1803)的说法,在18世纪晚期文学中,“Ballade”一词常被用作描述民间叙事诗,“需要强调的是,狂飙突起时期的叙事谣曲与古典文学时期的叙事谣曲有很大的不同,那时,叙事谣曲被看作是纯粹的民间文学形式,因而突出他的民间性和大众性。在古典文学时期,叙事谣曲更多地被看作是高雅文学的一种形式,强调他的典雅性和朴实性”[1]369。因此叙事谣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体到个人的创作中,在内容和形式上亦有所不同,而到了浪漫主义中后期,随着器乐作品体裁的多样化,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歌曲中的音乐和歌词逐渐分开,浪漫主义作曲家更希望在音乐创作中多融入一些文学性的表达,由此,叙事曲逐渐演变成了纯器乐的作品。
(一)不同种类叙事作品辨异
循着叙事风格作品的发展脉络,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涵盖的内容有所不同,同时它又和文学中的戏剧、诗歌、和民间传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由此根据叙事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可以划分为叙事诗、叙事歌、叙事曲三类形式,第一类是带有一定叙事性(Narrative)的纯文学作品-即叙事诗,如歌德的《渔夫》(Der Fischer);第二类是带有叙事歌词的声乐作品,有独唱形式的叙事歌,如楚姆施泰格(Johann Rudolf Zumsteeg)的《科尔玛》(Colma),舒伯特的《魔王》(Erk?nig)等,也有合唱形式的作品,如沃尔夫(H.Wolf)的作品《烈火骑士》,这是一首由独唱曲改编而成的乐队合唱曲;第三类是指器乐作品,如肖邦的四首叙事曲作品,关于肖邦创作Ballade这一体裁形式的缘起不得而知,但是“作曲家意在指涉世纪英国或者德意志的叙事歌(当然不是中世纪的叙事歌),而且作曲家很可能想要唤起与一种诗歌和音乐的理想化的民间叙事风格的联系”[2]233。除了肖邦之外,李斯特、勃拉姆斯、格列格也都把叙事曲的体裁应用于钢琴作品的创作,还有一些作曲家对于叙事曲的创作并不囿于钢琴作品,中国作曲家刘文金先生也曾创作了民族器乐作品《豫北叙事曲》。由此可以看出叙事歌是介于叙事诗和叙事曲之间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既不是纯文学的,也不是纯音乐的,而是两者之间相互交融的产物。
(二)德国早期文学和英国文学的影响
早在公元9世纪,德意志地区就产生了一部英雄史诗-《希尔德布兰特之歌》,故事发生于公元4-5世纪,讲述了由于匈奴人的入侵的大背景下导致的日耳曼民族大迁徙过程中发生的一段爱恨情仇的的故事,这是德国现存唯一一部用古高地德语创作的英雄史诗,同时它也被看作是德国文学史的开端之作,之后又产生了诸如史诗性的著作《尼伯龙人之歌》、《古德伦之歌》等民间史诗,而这两部作品的前者也成为后来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创作的源泉,这些民间的故事和史诗都为后来的德国文学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765年,英国托马斯.珀西主教编辑了包含了大量叙事歌和流行歌曲的册子《英诗辑古》,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英国叙事歌曲,虽然这本书成于17世纪,但里面收录的某些诗歌可以上溯至12世纪,而之后的苏格兰人詹姆斯.麦克弗森出版了一系列假托三世纪一位神秘的盖尔诗人莪相(Ossian)作品的译本,“虽然莪相及其韵诗主要是麦克森自己想象的产物,但是麦克森还是很快在英国和德意志被拥戴为一位新近被发现的天赋英才------是又一位荷马或莎士比亚”。[3]125英国文学的动向直接影响到了德国文坛,其中重要的便是文学家赫尔德,他受到珀西的启发,显示出对于民间谣曲的偏好,他曾经在1773年的两篇文章《论莪相和古代民族的歌体诗的通信摘要》和《莎士比亚》两篇文章中阐述了自己在诗学领域内的新观点,在前一篇文章中显示出他对于莪相和古代民族歌体诗的崇敬之情,他认为真正的文学产生在文明之前,他提倡突破旧有诗歌格律和形式的束缚以适应新的时代需要,尤其推崇“自然”的诗风,他认为诗歌最宝贵的灵魂存在与大众之中,赫尔德所提倡的文学观点体现了民族的原始特性和大众的质朴精神,他认为“德国文学的革新必须从德国人民生活中、民间文学中去求得自己的灵感”[4]111。“赫尔德早年论著中提出的对天才、民间诗歌以及诗歌作为感情的直接表达等思想,启发了歌德、席勒等一批作家”[5]190,
三、德国18世纪的戏剧创作对叙事歌曲的影响
17-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导致了德国文学领域里的一场思想上的风暴——“狂飙运动”,这是一场向旧有的封建意识形态发起猛攻的文学运动,在表现形式上更强调人内心情感的宣泄,敢于接触社会最现实的矛盾,揭露社会现实的丑恶现象,大胆的表露作家内心的真实情感,在文学创作领域内的表现为热衷于戏剧的创作。“狂飙运动”的正式开始的标志便是赫尔德1770年与歌德在斯特拉斯堡的相识, “(歌德)为德国的戏剧和小说开辟了新的时代,而且他还以其优秀的诗篇为德国诗歌开辟了新的时代;他的诗歌创作,同他的戏剧和小说创作一样,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6]247。
這场文学领域内的运动对于德国叙事体裁的作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诞生了一系列优秀的叙事佳作,通谱体歌曲《魔王》,这首歌曲文本同样就是出自歌德的一部戏剧作品即歌唱剧《渔妇》,这首歌曲曾被贝多芬谱曲,但是舒伯特的谱曲似乎更胜一筹,舒伯特在十八岁的时候即完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因其气势磅礴的戏剧张力、丰满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生动的音乐表现而成为德奥叙事歌曲中的名作,几乎代表了德奥叙事歌曲的最高艺术成就,另一首叙事歌曲《纺车旁的葛丽卿》也出自歌德著作,是其戏剧《浮士德》中的诗句,描绘了葛丽卿在纺车旁思念浮士德的时候吟出的一篇诗句, 这首作品也因舒伯特的谱曲而成为经典之作。
18世纪文学领域对于叙事歌曲的影响除了歌德的文学创作之外,还有席勒、舒巴特等文豪的创作,席勒的《手套》(Der Handschuh)(后被舒曼谱曲)、《潜水者》(Der Taucher)(舒伯特有两个版本,分别为D77和D111)和舒巴特的《鳟鱼》(Die Forelle)都成为德奥叙事体裁歌曲中的精品。
结语:德奥叙事歌曲(Ballade)的起源于欧洲世俗文化,后来受到英国文学的影响,以赫尔德为代表的文学家发起了对于这一体裁的追捧,之后以歌德和席勒为代表的文学家对于叙事体裁的诗歌和包含叙事诗歌的戏剧创作为音乐家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因此,德奥叙事歌曲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一方面离不开德奥深厚的音乐文化传统和以舒伯特为代表的德奥作曲家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和德奥深厚的民间文学传统以及18世纪德奥文学的蓬勃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
参考文献:
[1][6]范大灿. 德国文学史第二卷[M].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 2006
[2][3](美)列昂.普兰廷加.刘丹霓译.浪漫音乐[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6
[4]余匡复.德国文学史.(修订增补版)[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5] 卫茂平主编 .德语文学词典[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