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质量对于培养技术性人才有十分重要影响,高中计算机课堂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创造性的特征。目前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无效和低效。本文论述了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特征,并提出了提高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优化措施。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措施
【中国分类号】G434
通过研究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热情和兴趣不断的减少,学生对老师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表现的比较冷漠,有时候甚至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然而计算机已经高度普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今的毕业生必须掌握一些必要的计算机技术,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特征
计算机是一种能进行快速运算、通讯及逻辑判断、高度自动化的先进电子设备。所以计算机课程和其他的传统学科课程有所区别,计算机课程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实际操作过程多
计算机课程的主要内容都需要同学们自己进行操作,要求同学们会使用基本的应用工具软件和基本的操作系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把教学任务分成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各自不同的目标,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1.2可采用的教学方法多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和传统的教学课程有所不同,它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演示、练习、网络教学等等,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一定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
1.3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不宜采用考试的方法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们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主要通过学生们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任务来体现,学习成果的质量通常由每一项任务完成的质量来衡量,所以传统的考试方式不能衡量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成果。
2.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优化措施
2.1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们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
第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运用网络教学的方法,互联网和计算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网络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的帮助同学们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任务,让学生们在课下通过网络查阅相关的资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学以致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此同时,网络教学方法可以把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的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满足高中院校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的教学目标的要求。第二,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共同参与和相互教学可以增强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安排和设计上应注重方法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以便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突出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高中院校计算机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教师从以前的主导者变成引导者,通过合作探究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提高。
2.2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们掌握使用技能,鼓励同学们进行自己创作,对于同学们所取得成果要让大家共同分享,通过展示同学们的优秀成果可以扩大学生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更重要的是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分析优秀的作品,让后引导同学们进行实践,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多举行一些比赛,选出一些有创意和优秀的作品,可以让学生自己当评委,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展示学习成果的同时,多鼓励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展示出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2.3计算机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学生仅仅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学生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计算机教学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们使用计算机去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水平来设置教学内容,还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兴趣来设置课堂的情境,与此同时,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所教授的内容和其他横向学科联系起来,以加深学生们的认知学习。
结语:总之,在高中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际的操作为核心,把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作为出发点,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内在潜力,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同学们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去,教师们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使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使用技能。
参考文献
[1]李悦.浅谈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7):407-407,408.
[2]许继平.提高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五优”策略[J].科技信息,2013,(19):293,344.
[3]孟萍.浅析提高职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园:教育科研,2011,(18):73-73.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措施
【中国分类号】G434
通过研究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热情和兴趣不断的减少,学生对老师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表现的比较冷漠,有时候甚至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然而计算机已经高度普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今的毕业生必须掌握一些必要的计算机技术,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特征
计算机是一种能进行快速运算、通讯及逻辑判断、高度自动化的先进电子设备。所以计算机课程和其他的传统学科课程有所区别,计算机课程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实际操作过程多
计算机课程的主要内容都需要同学们自己进行操作,要求同学们会使用基本的应用工具软件和基本的操作系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把教学任务分成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各自不同的目标,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1.2可采用的教学方法多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和传统的教学课程有所不同,它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演示、练习、网络教学等等,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一定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
1.3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不宜采用考试的方法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们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主要通过学生们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任务来体现,学习成果的质量通常由每一项任务完成的质量来衡量,所以传统的考试方式不能衡量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成果。
2.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优化措施
2.1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们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
第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运用网络教学的方法,互联网和计算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网络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的帮助同学们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任务,让学生们在课下通过网络查阅相关的资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学以致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此同时,网络教学方法可以把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的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满足高中院校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的教学目标的要求。第二,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共同参与和相互教学可以增强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安排和设计上应注重方法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以便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突出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高中院校计算机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教师从以前的主导者变成引导者,通过合作探究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提高。
2.2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们掌握使用技能,鼓励同学们进行自己创作,对于同学们所取得成果要让大家共同分享,通过展示同学们的优秀成果可以扩大学生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更重要的是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分析优秀的作品,让后引导同学们进行实践,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多举行一些比赛,选出一些有创意和优秀的作品,可以让学生自己当评委,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展示学习成果的同时,多鼓励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展示出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2.3计算机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学生仅仅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学生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计算机教学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们使用计算机去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水平来设置教学内容,还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兴趣来设置课堂的情境,与此同时,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所教授的内容和其他横向学科联系起来,以加深学生们的认知学习。
结语:总之,在高中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际的操作为核心,把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作为出发点,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内在潜力,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同学们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去,教师们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使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使用技能。
参考文献
[1]李悦.浅谈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7):407-407,408.
[2]许继平.提高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五优”策略[J].科技信息,2013,(19):293,344.
[3]孟萍.浅析提高职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园:教育科研,2011,(18):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