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圆硬化的临床及影像特点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lun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析同心圆硬化患者的临床和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8例同心圆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等相关资料。结果:中青年起病,均呈急性或者亚急性起病;首发临床症状为肢体无力、反应迟钝、淡漠等,伴或不伴共济失调、智力减退、头晕、头痛、恶心、言语错乱、睡眠障碍等;头颅MRI呈同心圆特征性改变,多发性病灶、无明显占位效应且边界清楚,病灶初期多呈斑块状或者团块状长T1、T2信号,进行增强扫描可发现呈部分环形、环形、同心圆强化,随着病情进一步进展逐渐呈年轮样或者同心圆样改变。结论:同心圆硬化多发于中青年人且呈急性或者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智力减退、精神异常等,MRI检查具有极强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同心圆硬化;临床特点;影像学分析
  同心圆硬化(concentric sclerosis BCS)又称Balo病,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以往临床确诊BCS极为困难,主要通过脑组织活检或者尸检,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临床专家和学者对其不断深入的研究,对BCS的认识更加深入,另外,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设备不断更新,临床对BCS的确诊率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对其发病机制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8例同心圆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脑脊液检查等资料,旨在进一步加深对BCS患者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的认知,深层次的探析BCS可能的发病机制,为今后临床诊疗BCS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取的8例患者均为我院2008年5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同心圆硬化住院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2.58±9.65岁。
  1.2 诊断标准
  头颅MRI显示呈同心圆样改变;头颅MRI呈同心圆特征性改变,多发性病灶、边界清晰且无明显占位。
  1.3 检查方法
  1.3.1 影像学检查
  5例患者发病初期行头颅CT扫描;8例患者均行头颅MRI检查和脑电图检查。
  1.3.2 实验室检查
  7例患者行常规脑脊液、生化检查。
  1.4 随访
  8例患者均或得6~25月随访,平均时间为15.64±6.58月。
  2 结果
  2.1 起病形式及病因分析
  本组8例同心圆硬化患者中急性、亚急性起病分别为5、3例;具体的起病原因不明确,其中2例患者由于受凉发热、3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明显下降。
  2.2 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8例患者3例首发症状为左侧肢体无力、1例右下肢无力伴不自主抖动、2例反应迟钝、1例头晕、1例投缘伴一过性意识丧失。其他伴随症状和体征:癫痫发作、言语不清、饮水呛咳、声音嘶哑、性格改变、精神淡漠、易激惹、智力减退、寡言少语、大小便障碍、恶心、视物模糊、睡眠差、舌瘫、定向力异常、计算不能。体征:左侧指鼻试验不准、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巴氏征(+)、踝阵挛(+)、Romberg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脑脊液常规、生化正常,OB(-),其中1例压力195mmH2O、免疫球蛋白轻度升高。
  2.3 影像学检查
  8例患者中1例为单发病灶,其余7例为多发病灶;脑电图示中度广泛性异常。5例患者于发病初期进行头颅CT扫描,提示患者脑白质内以及皮髓质交界处有片状低密度影,边界较为模糊但无明显占位表现。本组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提示病灶无明显占位且边界清楚,早期呈呈团块状或者斑块状长T1、T2信号(见图1), DWI序列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可发现呈部分环形、环形、同心圆强化,随着病情进一步进展逐渐呈年轮样或者同心圆样改变。(长T1、T2和等T1、T2信号交替排列),见图2。如下图:
  图1 轴位T2W1提示双侧半卵圆中心多发类圆形长T2信号,边缘信号稍低,呈“靶征”
  图2 矢状位T2W1提示右侧额叶、顶叶多发类圆形病变,呈环形等、高信号交替“同心圆”样
  3 讨论
  同心圆硬化(BCS)于1906年由Marburg等首次报道,随着对其深入研究,被更名为Balo病,其实临床上极为罕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性疾病。国内外对BCS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情况报道差异较大,国外相关调查报道男性发病机率明显高于女性,而国内调查报道显示男性发病机率明显低于女性,本组中男:女=5:3,平均年龄42.58±9.65岁,较国内外平均年龄大。既往报道BCS发病多呈亚急性或者慢性,本组8例同心圆硬化患者中急性、亚急性起病分别为5、3例,无慢性发病者,和既往报道对比发病较急,笔者认为可能和本组8例患者多呈脑卒中样起病有关,而既往报道BCS患者首发症状多为精神障碍。
  BCS由于病灶内髓鞘脱失层和髓鞘保留层交互排列、形成同心圆或层状病灶而得名,其具有特殊的影像学表现,发病初期CT提示颅内单发或者多发斑块状低密度影,边界模糊且无明显占位效应。CT仅能显示双侧大脑半球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灶,对BCS诊断价值不高,极易误诊为脑炎、脑脓肿、脑肿瘤等。目前,临床上诊断BCS主要依据MRI,其主要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即同心圆样改变,常规MR提示T1W1/T2W1序列呈洋葱头样或年轮样黑白相间的类圆形病灶,T1W1低信号、T2W1高信号提示髓鞘脱失带,但并不是所有患者均表现出典型的同心圆样病灶。增强扫描可发现呈部分环形、环形、同心圆强化,随着病情进一步进展逐渐呈年轮样或者同心圆样改变,弥散加权成像表现具有上述相似的特征。
  综上所述,同心圆硬化多发于中青年人且呈急性或者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智力减退、精神异常等,MRI检查具有极强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长青,戚晓昆,刘建国等.同心圆硬化12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2):113-116.
  [2] 贾茜,王宪玲,贾建平等.同心圆硬化的临床及影像特点[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1,11(5):491-494.
  [3] 朱天宝,朱余友,李淮玉等.6例同心圆硬化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3,21(4):408-412.
  [4] 刘衡,余洪,操玉萍等.同心圆硬化2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12):2320.
  [5] 谢春,胡治平.同心圆性硬化1例临床观察与分析[J].首都医药,2011,(10):21-22.
  [6] Sekijima Y,Okuda T,Ashimoto T,et al.Serial 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study of a patient with Balo′s concentric sclerosistreated with immunoadsorption plasmapheresis. Multiple Sclerosis . 199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抗体与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栓塞的关系。方法: 148例检血液透析患者肝素-血小板因子4抗体水平。肝素-血小板因子4抗体阳性患者均于2个月及4个月后再次抽血复查抗体情况。结果:回顾分析得出抗体阳性患者与抗体阴性患者两年内的血管通路栓塞事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素-血小板因子4抗体阳性的血液透析患者较肝素-血小板因子4抗体阴性患者2年内血管通路栓塞的发生率很高。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析临床上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患者恶变为鳞形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应用光镜对我院2011年3月~2012年11月收治的22例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患者由于病情恶化转变为鳞形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以及免疫学表型观察并分析。结果: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典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在光镜下可见成熟的鳞形细胞以及细胞癌细胞相移行。通过免疫学检查显示,癌细胞CK14和34βE12为阳性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急性结肠出血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急性结肠出血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9例患者中,多层螺旋CT确诊出血部位7例,出血显示率77.8%。2例多层螺旋CT未发现出血灶及异常。结论:多层螺旋CT对急性结肠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Abstract: Objective
期刊
【摘 要】目的:应用X线检查技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0例临床确诊患有急性阑尾炎的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5例。采用常规方法在治疗前对A组患者进行诊断;采用X线检查法在治疗前对B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诊断过程中所需的时间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应用X线检查技术对患有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效果明显,可以使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卵巢肿瘤患者优质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具体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卵巢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40例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心理功能障碍、生理功能障碍、日常活动影响等方面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CT影像检查在诊断肠胃间质瘤时的应用表现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3月到2012年11月进行手术确诊的肠胃道间质瘤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资料和其他临床资料。结果:60例肠胃道间质瘤患者中,良性 21例,交界性与恶性 39例;肿块横径在 3 ~20 cm 之间,形状包括圆形、分叶形及类圆形;肿瘤边界清楚41例,边界模糊19例;患者术前诊断显示,良恶性准确率 86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神经内镜行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术治疗我科32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裂隙脑室综合症患者。结果:24例(75%)获得改善(其中包括术中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5例),并发症较少。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有一定疗效,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关键词】神经内镜手术 正常压力性脑积水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荨麻疹患者运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依匹斯汀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进行诊治的15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76例患者单纯应用匹斯汀片进行治疗,具体用量为每天10mg;观察组的80例患者在运用匹斯汀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白芍总苷进行治疗,具体用量为每天1.8g;分别在治疗的第2、6、10、16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出现的不良反应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补佳乐(戊酸雌二醇)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当完整绒毛球排出后,常规肌注催产素20IU,流血仍然较多者行刮宫术,对66例流血不多但3天内不能止血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口服补佳乐1毫克,1次/天,对照组口服云南白药0.5克,3次/天,血止后3天停药。结果:66例均在服药后8天内止血,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4.68±0.48天,5.42±0.38天。3—5天止血者分别为84.8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结合药物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份到3月份120例有中风后遗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治疗组采用针灸推拿和药物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患者年龄在35岁到67岁之间,平均年龄46.7岁,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治疗组男性患者45例,女性15例。结果:治疗组采用针灸推拿结合药物治疗后的效果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