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我们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中学生和大学生的成长过程相比,中职学校的学生承受的挫折相对较多而心理压力较大,存在不良行为及心理障碍的情况不容忽视。
在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挫折教育的同时,更应注重及时的心理疏导工作,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能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坚强的毅力,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一、挫折的产生和影响
在人的一生中,不会事事都一帆风顺,遭受挫折是非常常见的。挫折会使人的心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挫折一般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障碍或干扰,使目的不能顺利达成或无法达成。人的需要受到各种各样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不可能随时达到目的。挫折产生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客观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包括个人能力无法预料或避免的意外、天灾、生老病死等,社会因素来自个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主观因素可从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方面来看。在这里就不多说了。然而在遭受挫折时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自我调适能力不同,表现的也就不同。
在遇到挫折时,一种是积极的行为表现,指不失常态的、有控制的以努力摆脱挫折情境为目标的理智行为。另一种是与上述相反的消极行为表现。前一阶段,在网上和电视上报道过好几例这样的情况,在学校各方面表现均被认为很好的学生,踏入社会后,在受到挫折时,选择了逃避,不出去工作,有的甚至轻生。这让我们体会到加强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感。
二、中职学校学生的性格特征
中职学校学生年龄偏低,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他们富有热情,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他们也容易冲动,产生偏激和逆反心理。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既瞧不起自己又不允许别人轻视自己。这种心理的形成,一是来自家庭对独生子女的宠爱,使他们看不到自身的缺点,另一个原因则来自学校。在小学和初中传统教育模式中,学校更看重升学率。他们大多数成绩不理想,在学业上遭受了挫折,内心存在“前途无望”的心理障碍,多数抱有一种消极的得过且过的心理。这种心理使他们不服从管理,做事缺乏毅力和耐心,不关心他人利益,对个人行为的社会后果考虑不周。但另一方面,他们更希望得到老师、同学及家人的肯定,对别人的认可更加看重。
因此对这些学生在进行正常的挫折教育时,更应注意他们的心理疏导工作。要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和自信心,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教师要有“水滴石穿”的耐心。
三、提高挫折承受能力的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其潜能。实践表明,人的思想觉悟高低与挫折容忍力大小是成正比的。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和科学世界观的人,在生活中常常能不怕艰苦、不怕困难,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挫折承受能力强。他们能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使认识产生飞跃,从而选择更好的方法达到目的。反之就会畏首畏尾、茫然、不知所措。
因此,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以及法律基础知识的教育对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为重要。教师可指导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并找到解决问题和克服挫折的措施,并不断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举例、讨论、假设等方法摆出一些在今后的生活中会遇到的种种困难、障碍和挫折。但不能超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否则会造成心理伤害。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教育指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知道克服挫折和失败就是走向了顺利和成功。这个过程也是人生的享受过程。避免和减少遇到挫折时产生茫然、失望和悲观等情绪。
但是课堂教育不只有思想政治课,在任何专业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都可抓住时机适当穿插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教育。这需要教师共同努力一起培养学生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看待事物。“十年树木,百年育人”道出了育人的艰辛。教师的社会价值要通过学生来体现,要培养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教师就要有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精神。
2.在实践锻炼中加强挫折教育
一般来说,一个人文化修养越好,社会经验越多,他的挫折容忍力就越高。因为他们能正确认识和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找到摆脱挫折感的有效途径。实践锻炼可以体现在教学中的军训、实验课、实训课、实习和设计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他们必须自己参与,有时必须相互协作,必须遵从教师及单位制定的纪律约束。对于那些不爱动脑动手,喜欢随心所欲做事情的学生是比较好的挫折体验。但体验的目的不是让他们更加灰心丧气,更加否定自己,而是让他们体会到只要认真努力地做事,并与他人共同协作就能克服困难摆脱挫折走向成功,从而让他们克服自卑的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
另一方面,教师在班级、学校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管理。班级根据学生情况,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承担一部分管理工作。学生干部可经常轮换,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与失败,进而找出挫折产生的原因以及克服挫折的方法,并学会为他人、为集体着想,能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由被动改正错误变成积极主动地表现自我。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细心观察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和闪光点,给予表扬和肯定。这不但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还可减少他们对周围对社会的消极看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正确恰当的心理疏导工作
挫折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挫折具有两重性,好的一面可让人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使认识发生飞跃,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不经受风雨怎能见彩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中职学生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成熟,过大的打击对其身心会造成伤害,所以要考虑其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要紧密结合。开展心理咨询、访谈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开展正确及时的心理疏导工作,这对尽快摆脱挫折造成的不良后果至关重要。
在我担任班主任期间,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初二以前学习一直很好,在一次体育课上跟教师顶撞,被教师踢了一脚,感觉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便一气之下退学了。针对他的情况,我鼓励他好好学习报考大专。叫他担任班长,一方面磨炼他的性格,一方面带动其他学生学习。一次工作中由于他管理下的学生与其他班级学生发生了摩擦,最终导致班级之间打架。在被学校领导批评之后,该生情绪低落又要放弃学习。我立即找他谈心并召开班会,对他各方面的成绩给予肯定,但对其处理问题过程中出现的急躁情绪及不良后果给予批评。最后在教师和同学们的宽慰和鼓励下,他最终考上了高等院校。看到办公桌上的入学通知书,我为他能从挫折中走出并获得成功而感到欣慰。
对这些心理有一些障碍的学生,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工作必须及时,教师要为学生撑起雨天里的那一把伞。另外,教师要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以严格的自律精神力求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不断完善。教师不再是“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时代,而是要我们有一条永不枯竭的涓涓流淌的小溪。中职学生在升学问题上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挫折,我们更应注重心理疏导及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家庭和社会教育,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一种永恒的义务和职责,社会也要多为中职学生提供展示人生价值的平台。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德才兼备、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才。
在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挫折教育的同时,更应注重及时的心理疏导工作,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能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坚强的毅力,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一、挫折的产生和影响
在人的一生中,不会事事都一帆风顺,遭受挫折是非常常见的。挫折会使人的心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挫折一般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障碍或干扰,使目的不能顺利达成或无法达成。人的需要受到各种各样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不可能随时达到目的。挫折产生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客观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包括个人能力无法预料或避免的意外、天灾、生老病死等,社会因素来自个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主观因素可从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方面来看。在这里就不多说了。然而在遭受挫折时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自我调适能力不同,表现的也就不同。
在遇到挫折时,一种是积极的行为表现,指不失常态的、有控制的以努力摆脱挫折情境为目标的理智行为。另一种是与上述相反的消极行为表现。前一阶段,在网上和电视上报道过好几例这样的情况,在学校各方面表现均被认为很好的学生,踏入社会后,在受到挫折时,选择了逃避,不出去工作,有的甚至轻生。这让我们体会到加强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感。
二、中职学校学生的性格特征
中职学校学生年龄偏低,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他们富有热情,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他们也容易冲动,产生偏激和逆反心理。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既瞧不起自己又不允许别人轻视自己。这种心理的形成,一是来自家庭对独生子女的宠爱,使他们看不到自身的缺点,另一个原因则来自学校。在小学和初中传统教育模式中,学校更看重升学率。他们大多数成绩不理想,在学业上遭受了挫折,内心存在“前途无望”的心理障碍,多数抱有一种消极的得过且过的心理。这种心理使他们不服从管理,做事缺乏毅力和耐心,不关心他人利益,对个人行为的社会后果考虑不周。但另一方面,他们更希望得到老师、同学及家人的肯定,对别人的认可更加看重。
因此对这些学生在进行正常的挫折教育时,更应注意他们的心理疏导工作。要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和自信心,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教师要有“水滴石穿”的耐心。
三、提高挫折承受能力的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其潜能。实践表明,人的思想觉悟高低与挫折容忍力大小是成正比的。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和科学世界观的人,在生活中常常能不怕艰苦、不怕困难,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挫折承受能力强。他们能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使认识产生飞跃,从而选择更好的方法达到目的。反之就会畏首畏尾、茫然、不知所措。
因此,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以及法律基础知识的教育对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为重要。教师可指导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并找到解决问题和克服挫折的措施,并不断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举例、讨论、假设等方法摆出一些在今后的生活中会遇到的种种困难、障碍和挫折。但不能超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否则会造成心理伤害。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教育指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知道克服挫折和失败就是走向了顺利和成功。这个过程也是人生的享受过程。避免和减少遇到挫折时产生茫然、失望和悲观等情绪。
但是课堂教育不只有思想政治课,在任何专业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都可抓住时机适当穿插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教育。这需要教师共同努力一起培养学生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看待事物。“十年树木,百年育人”道出了育人的艰辛。教师的社会价值要通过学生来体现,要培养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教师就要有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精神。
2.在实践锻炼中加强挫折教育
一般来说,一个人文化修养越好,社会经验越多,他的挫折容忍力就越高。因为他们能正确认识和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找到摆脱挫折感的有效途径。实践锻炼可以体现在教学中的军训、实验课、实训课、实习和设计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他们必须自己参与,有时必须相互协作,必须遵从教师及单位制定的纪律约束。对于那些不爱动脑动手,喜欢随心所欲做事情的学生是比较好的挫折体验。但体验的目的不是让他们更加灰心丧气,更加否定自己,而是让他们体会到只要认真努力地做事,并与他人共同协作就能克服困难摆脱挫折走向成功,从而让他们克服自卑的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
另一方面,教师在班级、学校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管理。班级根据学生情况,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承担一部分管理工作。学生干部可经常轮换,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与失败,进而找出挫折产生的原因以及克服挫折的方法,并学会为他人、为集体着想,能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由被动改正错误变成积极主动地表现自我。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细心观察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和闪光点,给予表扬和肯定。这不但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还可减少他们对周围对社会的消极看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正确恰当的心理疏导工作
挫折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挫折具有两重性,好的一面可让人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使认识发生飞跃,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不经受风雨怎能见彩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中职学生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成熟,过大的打击对其身心会造成伤害,所以要考虑其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要紧密结合。开展心理咨询、访谈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开展正确及时的心理疏导工作,这对尽快摆脱挫折造成的不良后果至关重要。
在我担任班主任期间,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初二以前学习一直很好,在一次体育课上跟教师顶撞,被教师踢了一脚,感觉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便一气之下退学了。针对他的情况,我鼓励他好好学习报考大专。叫他担任班长,一方面磨炼他的性格,一方面带动其他学生学习。一次工作中由于他管理下的学生与其他班级学生发生了摩擦,最终导致班级之间打架。在被学校领导批评之后,该生情绪低落又要放弃学习。我立即找他谈心并召开班会,对他各方面的成绩给予肯定,但对其处理问题过程中出现的急躁情绪及不良后果给予批评。最后在教师和同学们的宽慰和鼓励下,他最终考上了高等院校。看到办公桌上的入学通知书,我为他能从挫折中走出并获得成功而感到欣慰。
对这些心理有一些障碍的学生,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工作必须及时,教师要为学生撑起雨天里的那一把伞。另外,教师要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以严格的自律精神力求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不断完善。教师不再是“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时代,而是要我们有一条永不枯竭的涓涓流淌的小溪。中职学生在升学问题上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挫折,我们更应注重心理疏导及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家庭和社会教育,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一种永恒的义务和职责,社会也要多为中职学生提供展示人生价值的平台。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德才兼备、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