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空间角度研究了大都市区的创新空间结构,认为总部经济区、IT市场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教园区是大都市创新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创新空间完整的创新价值链。近年来,国内主要大都市出现了这种新型创新空间的趋势,尤其以广州最为明显。本文以广州市天河区“创新走廊”进行实证分析,为我国大都市进一步吸引跨国公司进入产业链、创新空间,承接跨国公司的知识外包和科技产业转移,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空间提供有益探索。
关键词:创新空间 创新走廊 创新环境
一、创新空间是新经济时代大都市重要功能区域
互联网经济时代,城市的功能发生了重大调整,创新作为城市尤其是大都市的重要功能日益凸现出来。有一条著名的产业微笑曲线:全球产业链呈现U形,一头是研发设计,一头是销售、服务,加工生产处于中间,两头的利润在20%-25%之间,而生产加工的利润只有5%,形成一种新的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两端都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具有很强经济辐射功能的大都市,而传统的制造业转移到大都市外围区,制造业大都市逐渐向创新服务型新型大都市转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城市迅速扩张,城市版图和人口急剧扩大,出现了一批新的大都市区,但是如何加快这些新兴大都市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空间资源的经营效率?合理选择城市创新空间形成的创新点和增长点是营造创新空间,以创新空间为主导,引导和促进城市新兴产业带的形成与发展的重点。积极营造城市创新空间,带动和促进城市新兴产业的发展,是目前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加速区域城市化进程的一项重要举措。
建立大都市区创新空间,充分利用大都市区的技术资源、人才优势、创新环境、产业布局,进一步吸引跨国公司进入产业链、创新空间,承接跨国公司的知识外包和科技产业转移,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二、广州“创新走廊”雏形初现
近年来,随着广州“东移”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位于广州东部的天河区,逐渐发展成为高科技产业集聚区,这里会聚了创新环境需要的诸多要素。天河区与旧城区接壤的越秀区以及邻近的天河北路,是国外许多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公司总部办公的集聚区,各种配套实施和高级服务业发展齐全,成为成熟的商务区,加上正在崛起的以广州未来中央商务区为定位的珠江新城,天河区与旧城区相邻的西部正在形成广州大都市区的总部经济区。珠江新城的东北角的石牌电脑卖场市场群,已经成为华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IT市场区。沿着五山路布局着天河软件园,还有周围的广州高校集聚区以及广州软件园,是高科技发展的重要人才基地。五山路一路向东北走去,是广州高塘高科技园区、广州科学城,一直到广州罗岗区的广州开发区,这里已经发展成为广州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区。一条发端于珠江新城一直到广州开发区的高科技创新发展走廊雏形越来越清晰地布局在天河区,鉴于这一区域的发展前景以及广州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考虑,用“创新走廊”来命名这条轴线可能更合适。这条“创新走廊”具体的路线是:珠江新城、天河北路等CBD总部区域———石牌IT市场———五山科技街和大学园区———高科技园区(高塘高科技园、广州科学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这条“创新走廊”具备了创新环境的各主要要素,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创新价值链,其创新能力正逐渐凸显。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高科技产业,天河区集中了广州大都市区大多数高科技企业,引领广州的高科技创新,成为广州创新走廊。据广州市2003年服务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情况统计,天河区企业个数为165个,广州总数为264个,天河区占了62.5%;天河区高新技术产品为281个,占广州总数的70.25%;广州平均每个企业拥有的产品数为1.52个,而天河区为1.70,高于广州平均水平,天河区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高于广州平均水平。天河区服务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为85658,占广州的69%,增加值为29138,占广州的61.8%。
三、雄厚的科研实力是“创新走廊”的重要基础
经过多年的重视和积累,广州在自主创新方面已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中国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广州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配套能力强,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完善,尤其是科技资源方面的丰富,集中了广东省63%的普通高校、97%的国家级高校重点学科、77%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开发机构等等,广州市提出了大力构筑公共创新、资源共享、科技成果转化“三个平台”的措施,为自主创新提供强有力支撑。
近年来广州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从2000年到2003年,广州市每万人口中专业技术人员数从920人增长到979人,每万人口中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数量从488人增长到545人,每万人口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从160人增长到175人。与此同时,广州市在科技投入上的绝对数值和相对数值也在上升,突出表现在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R&D/GDP)不断上升,2000~2003年这一指标分别为1.38%、1.4%、1.5%、1.6%。2003年,广州市自然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的研究人员向国外发表文章320篇,出版专著81部,获得专利授权数量161件,全年科研机构实现的总收入达到11.69亿元。2004年,全市申请专利8230件,授权553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取得突破性进展,达589件,同比增长99.7%;在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中,企业自主开发或合作开发的有一定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总数的80%,多项专利或专有技术已经转化为国家或者行业标准。广州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2004年达1432.5亿元,7年时间翻了将近2番。2000~2003年,科技进步在广州工业增长中的贡献由48.1%增加到50.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6.06%增加到10.88%,每百人口发明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批准数两项指标在这期间分别增长了75.06%和52.20%,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重由7.05%上升到21.39%。
四、“创新走廊”的空间区位选择大都市
区创新空间是城市创新体系的空间载体,所以,创新空间是创新体系内各组成部分聚集的结果。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是在城市区域内参与技术创新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等行为主体通过一定的机制相互延伸和交融组成的创新网络系统。
关于创新空间环境的形成,创新的信息环境与产业环境的差别不是很大,这源自于生产的三要素(劳动力、资本、原材料)的时空结合。三要素的特点导致了特定场合下新产业的显著特征。其原材料就是信息。不同来源的科技信息、科技劳动力、充足的资本供应以及这三个要素的结合,使得创新环境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因此也影响了它们的定位模式。
创新的基本原材料就是创新的科技信息。这种信息能在四种并不相互排斥的组织环境中找到: 一流的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政府主办的研发中心;与技术先进的大公司相联系的研发机构; 企业联合体中的研发中心网络。在那儿集中了产生创新研究、新科技发明所需要的关键知识,这种联合体有两种形式:传统的制造业联合体,它们进入信息技术领域以跟上技术变革的步伐,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就是如此;信息技术生产者的新的产业创新环境,它们建立在上述信息来源的基础上。
创新环境形成的首要条件是接触创新信息的来源。尽管这是新企业产生的条件,但是只有这一条件并不能解释一个创新的信息产业环境。因为原则上,信息扩散和传播并不需要空间的接近。然而,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空间范围成为连接信息来源与生产过程的其它关键要素(及创新的劳动力与高风险的资本)的重要的物质条件。
创新环境的第二个主要条件,是科技人员的大量储备。所以,广州“创新走廊”会最初以五山路为发端,逐步向外延伸。
有助于创新环境形成的第三个条件,是有没有投资者乐意将他们的资本押在以不确定的发明为基础的活动上。创新所需的资金需要有强大的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撑。
另外,大公司倾向于将它们的研发实验室选址于公司总部附近,这使宏观管理和高级产业创新之间产生了伴生关系,也就是总部经济和高级产业创新之间具有一定的伴生关系。例如IBM设址于纽约郊区,大公司这种筹资形式的空间含义,是因为保密和信息专利的必然结果,成为在特定公司范围内对创新的限制,这与公司的空间模式紧密相连。
同时,城市创新空间的选址要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并与城市发展的用地拓展方向相一致。城市创新空间的营建,要充分协调与周边空间单元的关系,使创新空间在城市发展中真正能够起到主导与带动作用。一方面,要对成长性较好的空间引导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另一方面,要对既有的空间引导资源进行布局调整。因此,有必要从充分发挥高教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两大空间创新源的作用出发。
五、整合创新资源是“创新走廊”成功的关键
构建城市“创新走廊”不只是院校、研究机构、大企业、工业园(基地)的简单的聚集或叠加,而是根据产业供应链和价值链,通过区域的战略规划和战略联盟,实现城市群的产、学、研、府之间的有机衔接与合作。尽管广州“创新走廊”初具规模,“走廊”具备完整的创新价值链构成要素,是广州大都市区适宜创新活动集聚的区域,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创新走廊”的创新能力仍然薄弱,“走廊”创新环境建设落后与创新活动的发展,制约了“走廊”创新潜力的发挥。
“创新走廊”的创新价值链各环节缺乏互动,缺乏有效协作,如IT市场群对珠江新城总部经济的吸引作用力弱,位于创新价值链价值高端的天河北和珠江新城的总部经济和IT市场群对开发区高科技园区的带动力不强,五山高校和研发机构与高科技产业区的研发合作不够紧密。加强“创新走廊”的合作机制建设,促进“创新走廊”各部分互动合作,相互促进,以整合“创新走廊”内有限资源,发挥“走廊”整体创新潜力。
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注重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培育“创新走廊”的良好软环境。
[参考资料]
[1]曼纽尔.卡斯特尔 著.崔保国.等译 信息化城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2]赵弘著.总部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3]范柏乃著.城市技术创新透视———区域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新视角[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关键词:创新空间 创新走廊 创新环境
一、创新空间是新经济时代大都市重要功能区域
互联网经济时代,城市的功能发生了重大调整,创新作为城市尤其是大都市的重要功能日益凸现出来。有一条著名的产业微笑曲线:全球产业链呈现U形,一头是研发设计,一头是销售、服务,加工生产处于中间,两头的利润在20%-25%之间,而生产加工的利润只有5%,形成一种新的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两端都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具有很强经济辐射功能的大都市,而传统的制造业转移到大都市外围区,制造业大都市逐渐向创新服务型新型大都市转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城市迅速扩张,城市版图和人口急剧扩大,出现了一批新的大都市区,但是如何加快这些新兴大都市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空间资源的经营效率?合理选择城市创新空间形成的创新点和增长点是营造创新空间,以创新空间为主导,引导和促进城市新兴产业带的形成与发展的重点。积极营造城市创新空间,带动和促进城市新兴产业的发展,是目前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加速区域城市化进程的一项重要举措。
建立大都市区创新空间,充分利用大都市区的技术资源、人才优势、创新环境、产业布局,进一步吸引跨国公司进入产业链、创新空间,承接跨国公司的知识外包和科技产业转移,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二、广州“创新走廊”雏形初现
近年来,随着广州“东移”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位于广州东部的天河区,逐渐发展成为高科技产业集聚区,这里会聚了创新环境需要的诸多要素。天河区与旧城区接壤的越秀区以及邻近的天河北路,是国外许多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公司总部办公的集聚区,各种配套实施和高级服务业发展齐全,成为成熟的商务区,加上正在崛起的以广州未来中央商务区为定位的珠江新城,天河区与旧城区相邻的西部正在形成广州大都市区的总部经济区。珠江新城的东北角的石牌电脑卖场市场群,已经成为华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IT市场区。沿着五山路布局着天河软件园,还有周围的广州高校集聚区以及广州软件园,是高科技发展的重要人才基地。五山路一路向东北走去,是广州高塘高科技园区、广州科学城,一直到广州罗岗区的广州开发区,这里已经发展成为广州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区。一条发端于珠江新城一直到广州开发区的高科技创新发展走廊雏形越来越清晰地布局在天河区,鉴于这一区域的发展前景以及广州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考虑,用“创新走廊”来命名这条轴线可能更合适。这条“创新走廊”具体的路线是:珠江新城、天河北路等CBD总部区域———石牌IT市场———五山科技街和大学园区———高科技园区(高塘高科技园、广州科学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这条“创新走廊”具备了创新环境的各主要要素,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创新价值链,其创新能力正逐渐凸显。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高科技产业,天河区集中了广州大都市区大多数高科技企业,引领广州的高科技创新,成为广州创新走廊。据广州市2003年服务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情况统计,天河区企业个数为165个,广州总数为264个,天河区占了62.5%;天河区高新技术产品为281个,占广州总数的70.25%;广州平均每个企业拥有的产品数为1.52个,而天河区为1.70,高于广州平均水平,天河区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高于广州平均水平。天河区服务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为85658,占广州的69%,增加值为29138,占广州的61.8%。
三、雄厚的科研实力是“创新走廊”的重要基础
经过多年的重视和积累,广州在自主创新方面已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中国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广州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配套能力强,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完善,尤其是科技资源方面的丰富,集中了广东省63%的普通高校、97%的国家级高校重点学科、77%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开发机构等等,广州市提出了大力构筑公共创新、资源共享、科技成果转化“三个平台”的措施,为自主创新提供强有力支撑。
近年来广州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从2000年到2003年,广州市每万人口中专业技术人员数从920人增长到979人,每万人口中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数量从488人增长到545人,每万人口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从160人增长到175人。与此同时,广州市在科技投入上的绝对数值和相对数值也在上升,突出表现在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R&D/GDP)不断上升,2000~2003年这一指标分别为1.38%、1.4%、1.5%、1.6%。2003年,广州市自然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的研究人员向国外发表文章320篇,出版专著81部,获得专利授权数量161件,全年科研机构实现的总收入达到11.69亿元。2004年,全市申请专利8230件,授权553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取得突破性进展,达589件,同比增长99.7%;在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中,企业自主开发或合作开发的有一定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总数的80%,多项专利或专有技术已经转化为国家或者行业标准。广州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2004年达1432.5亿元,7年时间翻了将近2番。2000~2003年,科技进步在广州工业增长中的贡献由48.1%增加到50.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6.06%增加到10.88%,每百人口发明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批准数两项指标在这期间分别增长了75.06%和52.20%,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重由7.05%上升到21.39%。
四、“创新走廊”的空间区位选择大都市
区创新空间是城市创新体系的空间载体,所以,创新空间是创新体系内各组成部分聚集的结果。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是在城市区域内参与技术创新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等行为主体通过一定的机制相互延伸和交融组成的创新网络系统。
关于创新空间环境的形成,创新的信息环境与产业环境的差别不是很大,这源自于生产的三要素(劳动力、资本、原材料)的时空结合。三要素的特点导致了特定场合下新产业的显著特征。其原材料就是信息。不同来源的科技信息、科技劳动力、充足的资本供应以及这三个要素的结合,使得创新环境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因此也影响了它们的定位模式。
创新的基本原材料就是创新的科技信息。这种信息能在四种并不相互排斥的组织环境中找到: 一流的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政府主办的研发中心;与技术先进的大公司相联系的研发机构; 企业联合体中的研发中心网络。在那儿集中了产生创新研究、新科技发明所需要的关键知识,这种联合体有两种形式:传统的制造业联合体,它们进入信息技术领域以跟上技术变革的步伐,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就是如此;信息技术生产者的新的产业创新环境,它们建立在上述信息来源的基础上。
创新环境形成的首要条件是接触创新信息的来源。尽管这是新企业产生的条件,但是只有这一条件并不能解释一个创新的信息产业环境。因为原则上,信息扩散和传播并不需要空间的接近。然而,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空间范围成为连接信息来源与生产过程的其它关键要素(及创新的劳动力与高风险的资本)的重要的物质条件。
创新环境的第二个主要条件,是科技人员的大量储备。所以,广州“创新走廊”会最初以五山路为发端,逐步向外延伸。
有助于创新环境形成的第三个条件,是有没有投资者乐意将他们的资本押在以不确定的发明为基础的活动上。创新所需的资金需要有强大的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撑。
另外,大公司倾向于将它们的研发实验室选址于公司总部附近,这使宏观管理和高级产业创新之间产生了伴生关系,也就是总部经济和高级产业创新之间具有一定的伴生关系。例如IBM设址于纽约郊区,大公司这种筹资形式的空间含义,是因为保密和信息专利的必然结果,成为在特定公司范围内对创新的限制,这与公司的空间模式紧密相连。
同时,城市创新空间的选址要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并与城市发展的用地拓展方向相一致。城市创新空间的营建,要充分协调与周边空间单元的关系,使创新空间在城市发展中真正能够起到主导与带动作用。一方面,要对成长性较好的空间引导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另一方面,要对既有的空间引导资源进行布局调整。因此,有必要从充分发挥高教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两大空间创新源的作用出发。
五、整合创新资源是“创新走廊”成功的关键
构建城市“创新走廊”不只是院校、研究机构、大企业、工业园(基地)的简单的聚集或叠加,而是根据产业供应链和价值链,通过区域的战略规划和战略联盟,实现城市群的产、学、研、府之间的有机衔接与合作。尽管广州“创新走廊”初具规模,“走廊”具备完整的创新价值链构成要素,是广州大都市区适宜创新活动集聚的区域,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创新走廊”的创新能力仍然薄弱,“走廊”创新环境建设落后与创新活动的发展,制约了“走廊”创新潜力的发挥。
“创新走廊”的创新价值链各环节缺乏互动,缺乏有效协作,如IT市场群对珠江新城总部经济的吸引作用力弱,位于创新价值链价值高端的天河北和珠江新城的总部经济和IT市场群对开发区高科技园区的带动力不强,五山高校和研发机构与高科技产业区的研发合作不够紧密。加强“创新走廊”的合作机制建设,促进“创新走廊”各部分互动合作,相互促进,以整合“创新走廊”内有限资源,发挥“走廊”整体创新潜力。
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注重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培育“创新走廊”的良好软环境。
[参考资料]
[1]曼纽尔.卡斯特尔 著.崔保国.等译 信息化城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2]赵弘著.总部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3]范柏乃著.城市技术创新透视———区域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新视角[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