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没错,现在物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孩子面对着很多机会,同时也有很多挑战。特别是对于校园里的一批“贫困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往往比其他孩子更敏感、脆弱,更需要教师关注到他们的生活,关注到他们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到他们的内心。
【关键词】贫困;性格;关爱
一、班级贫困生基本情况说明
我班上的一名居住在塔埔小区的贫困生陈友源,他的情况在我们学校范围来说是比较特殊的。因为他不仅是贫困生,还是一名智力有障碍的学生。不光如此,他的家庭身世也比较悲惨。他的妈妈是一名智力残疾人,文盲,不会说普通话,无经济来源,在他人介绍下与友源爸爸结婚,四十岁的时候生下了友源,是低保家庭。家里亲戚本以为这个孩子以后长大能帮助他们减轻照顾友源妈妈的经济负担,但没想到在友源两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只剩母子两个相依为命。而且随着友源不断成长,家里亲戚也发现了友源不同于其他孩子的地方。比如:友源易怒,情绪容易失控以至于出现过激行为;无法与他人正常交流沟通,当友源被问到问题时,他只会用点头摇头来代替语言表达;时常因为误解他人的意思而造成冲突;情绪极为激动时甚至还会想要跳楼或者是拿着眼镜架喊着要自残。
二、原因及分析
根据我走访友源家亲戚的结果,造成友源行为异常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先天性原因:从仙岳医院出具的报告来看,友源的智商低于70,各项指标普遍低于及格线,有的甚至是低到无法测出具体数字,属于轻度弱智范畴。因此,言语智力,情绪调控,社会交往对他来说都是挑战。第二,友源妈妈自身就是智力残疾人,对于养育孩子没有一定的概念,在小学前经常无理由地对友源非打即骂,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友源的情绪问题。第三,友源家的亲戚对于这个孩子并不是特别关心,只管孩子有口饭吃即可。种种原因作用之下,友源逐渐养成了这样的冲动易怒,暴躁的性格特点。
三、帮助方式及内容
在2016年入学伊始,通过开学前的家访,我已经了解到了这个特殊的孩子的家庭情况,并联合学校德育处,对友源开展了一系列帮扶措施。
(一)做好家访工作
对于这样缺乏关爱的孩子,我们教师更应该给予他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在首次新生家访中,友源面对我们几位老师时还是比较畏惧,时不时偷偷瞟一瞟他妈妈的脸色。尽管他当时比较内向胆小,但当我们拿出学校送给他的文具的时候,他还是开心地笑了。而且明显感觉到他比最初更为放开了一些。于是在之后的每学期的家访中,我特地提高了对于友源的家访频率,一学期要进行三到四次的家访。在每次家访的时候,我不仅带去了学校对他们家庭的慰问,还特别请一位可以用闽南语与友源妈妈沟通的老师与我一同前往。我不断地与友源妈妈沟通对于友源的教育问题,让她不要再无理打骂友源,尽量减轻她带给友源的恐惧感。虽然友源妈妈是智力残疾人,但只要我们多次耐心与她沟通,她还是能接受我们提出的建议。经过第一次的家访沟通后,我发现他妈妈有了很大的改变,她开始懂得表扬友源,发现友源的闪光点。甚至有一次,友源很高興地拨通了我的电话,告诉我他妈妈今天表扬他把地板扫的很干净。
(二)申请贫困生补助
在得知友源家庭条件的时候,我为友源申请了学校的贫困生补助,为他建档立卡,并申请了助学金。每学期末的时候,学校基于我在前期家访中了解到的友源家庭的基本情况之上,都会派一位党员干部与我一起去友源家送温暖,为他们送去一些他们需要的生活日用品和粮油米面,还给友源带去崭新的文具礼盒。尽我们的所能帮助他们家庭,让他们能基本保障生活。友源的亲戚知道了我们学校的行动后,也通过电话对我们的行为表示肯定。
(三)联合班级同学,帮助他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
对于班上的孩子来说,随着他们年纪越来越大,他们已经能明显地察觉到友源的一些动作表现和语言表现异于常人。刚开始时,因为同学之间彼此的不了解,友源经常因为无法被他人理解而在课堂上曾经无数次地崩溃大哭,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把他带去办公室开解他,但往往过不了多久又历史重演。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在友源又一次情绪崩溃之时,我请心理老师来带友源前往心理教室进行疏导。我在班里给同学们上了一堂临时的班会课。在课上,我把友源类比成一张没有一点儿痕迹的白纸,告诉同学们友源是个很单纯但是又特别敏感的小孩,就像这张纸,洁白但是易破裂。班级同学与友源每天相处的时间是最久的,是最能影响他的人。如果我们带给友源好的影响,那么这张白纸上就会出现美丽的图案,但如果我们让友源感受到负面情绪,那这张白纸上可能就会出现黑斑甚至是裂痕。我还告诉了同学们如何与友源进行沟通的小窍门:比如当我们要与他沟通时,尽量说慢点,把自己要说的话多重复几次;在友源表现好的时候,让我们一起为他竖起大拇指表扬他;在他情绪不对劲时,可以尝试小声安抚他,在你们控制不住局面的时候请及时让我过去处理事情。在很多时候,理解就是打破隔阂的唯一办法。
(四)借助校外机构的力量,充分利用学校融合教育资源教室的训练课程
在二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我们学校与艾施达融合教育机构进行了合作,在学校建立了融合教育资源教室。我第一时间为友源申请了资源教室的训练机会,并在友源上第一次课程的时候全程陪同他上课,观察他的课上表现,课后与授课老师积极沟通反馈友源需要调整和提高的方面。在训练课上,我也观察到了友源平时不轻易展示的一面,比如他的汉字书写其实特别工整;还有他其实能做一点点机械简单的劳动;但是却不会穿衣服和系鞋带;有明显的畏难情绪等等。这些都让我再一次认识了友源,能让我及时调整一些对他的帮扶措施,同时我也看到了友源的进步。一学期内,他的特需儿童评估分从学期初的143分,提高到了学期末的159分。
四、结束语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成功教育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对于像友源这样的特殊贫困孩子在我们与他一次次的沟通中,与家长之间的一次次短短的接触下,可以让我们更加的了解孩子,让我们更加公平的看待孩子,让我们更加恰当的教育好孩子,让我们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让他在表扬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期待,从而让我们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9月 P5
【关键词】贫困;性格;关爱
一、班级贫困生基本情况说明
我班上的一名居住在塔埔小区的贫困生陈友源,他的情况在我们学校范围来说是比较特殊的。因为他不仅是贫困生,还是一名智力有障碍的学生。不光如此,他的家庭身世也比较悲惨。他的妈妈是一名智力残疾人,文盲,不会说普通话,无经济来源,在他人介绍下与友源爸爸结婚,四十岁的时候生下了友源,是低保家庭。家里亲戚本以为这个孩子以后长大能帮助他们减轻照顾友源妈妈的经济负担,但没想到在友源两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只剩母子两个相依为命。而且随着友源不断成长,家里亲戚也发现了友源不同于其他孩子的地方。比如:友源易怒,情绪容易失控以至于出现过激行为;无法与他人正常交流沟通,当友源被问到问题时,他只会用点头摇头来代替语言表达;时常因为误解他人的意思而造成冲突;情绪极为激动时甚至还会想要跳楼或者是拿着眼镜架喊着要自残。
二、原因及分析
根据我走访友源家亲戚的结果,造成友源行为异常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先天性原因:从仙岳医院出具的报告来看,友源的智商低于70,各项指标普遍低于及格线,有的甚至是低到无法测出具体数字,属于轻度弱智范畴。因此,言语智力,情绪调控,社会交往对他来说都是挑战。第二,友源妈妈自身就是智力残疾人,对于养育孩子没有一定的概念,在小学前经常无理由地对友源非打即骂,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友源的情绪问题。第三,友源家的亲戚对于这个孩子并不是特别关心,只管孩子有口饭吃即可。种种原因作用之下,友源逐渐养成了这样的冲动易怒,暴躁的性格特点。
三、帮助方式及内容
在2016年入学伊始,通过开学前的家访,我已经了解到了这个特殊的孩子的家庭情况,并联合学校德育处,对友源开展了一系列帮扶措施。
(一)做好家访工作
对于这样缺乏关爱的孩子,我们教师更应该给予他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在首次新生家访中,友源面对我们几位老师时还是比较畏惧,时不时偷偷瞟一瞟他妈妈的脸色。尽管他当时比较内向胆小,但当我们拿出学校送给他的文具的时候,他还是开心地笑了。而且明显感觉到他比最初更为放开了一些。于是在之后的每学期的家访中,我特地提高了对于友源的家访频率,一学期要进行三到四次的家访。在每次家访的时候,我不仅带去了学校对他们家庭的慰问,还特别请一位可以用闽南语与友源妈妈沟通的老师与我一同前往。我不断地与友源妈妈沟通对于友源的教育问题,让她不要再无理打骂友源,尽量减轻她带给友源的恐惧感。虽然友源妈妈是智力残疾人,但只要我们多次耐心与她沟通,她还是能接受我们提出的建议。经过第一次的家访沟通后,我发现他妈妈有了很大的改变,她开始懂得表扬友源,发现友源的闪光点。甚至有一次,友源很高興地拨通了我的电话,告诉我他妈妈今天表扬他把地板扫的很干净。
(二)申请贫困生补助
在得知友源家庭条件的时候,我为友源申请了学校的贫困生补助,为他建档立卡,并申请了助学金。每学期末的时候,学校基于我在前期家访中了解到的友源家庭的基本情况之上,都会派一位党员干部与我一起去友源家送温暖,为他们送去一些他们需要的生活日用品和粮油米面,还给友源带去崭新的文具礼盒。尽我们的所能帮助他们家庭,让他们能基本保障生活。友源的亲戚知道了我们学校的行动后,也通过电话对我们的行为表示肯定。
(三)联合班级同学,帮助他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
对于班上的孩子来说,随着他们年纪越来越大,他们已经能明显地察觉到友源的一些动作表现和语言表现异于常人。刚开始时,因为同学之间彼此的不了解,友源经常因为无法被他人理解而在课堂上曾经无数次地崩溃大哭,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把他带去办公室开解他,但往往过不了多久又历史重演。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在友源又一次情绪崩溃之时,我请心理老师来带友源前往心理教室进行疏导。我在班里给同学们上了一堂临时的班会课。在课上,我把友源类比成一张没有一点儿痕迹的白纸,告诉同学们友源是个很单纯但是又特别敏感的小孩,就像这张纸,洁白但是易破裂。班级同学与友源每天相处的时间是最久的,是最能影响他的人。如果我们带给友源好的影响,那么这张白纸上就会出现美丽的图案,但如果我们让友源感受到负面情绪,那这张白纸上可能就会出现黑斑甚至是裂痕。我还告诉了同学们如何与友源进行沟通的小窍门:比如当我们要与他沟通时,尽量说慢点,把自己要说的话多重复几次;在友源表现好的时候,让我们一起为他竖起大拇指表扬他;在他情绪不对劲时,可以尝试小声安抚他,在你们控制不住局面的时候请及时让我过去处理事情。在很多时候,理解就是打破隔阂的唯一办法。
(四)借助校外机构的力量,充分利用学校融合教育资源教室的训练课程
在二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我们学校与艾施达融合教育机构进行了合作,在学校建立了融合教育资源教室。我第一时间为友源申请了资源教室的训练机会,并在友源上第一次课程的时候全程陪同他上课,观察他的课上表现,课后与授课老师积极沟通反馈友源需要调整和提高的方面。在训练课上,我也观察到了友源平时不轻易展示的一面,比如他的汉字书写其实特别工整;还有他其实能做一点点机械简单的劳动;但是却不会穿衣服和系鞋带;有明显的畏难情绪等等。这些都让我再一次认识了友源,能让我及时调整一些对他的帮扶措施,同时我也看到了友源的进步。一学期内,他的特需儿童评估分从学期初的143分,提高到了学期末的159分。
四、结束语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成功教育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对于像友源这样的特殊贫困孩子在我们与他一次次的沟通中,与家长之间的一次次短短的接触下,可以让我们更加的了解孩子,让我们更加公平的看待孩子,让我们更加恰当的教育好孩子,让我们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让他在表扬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期待,从而让我们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9月 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