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调整鲁迅作品引发热议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hn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6目。编剧刘毅发帖称,“开学了,各地教材大换血”——他列举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课文,比如《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壮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朱德的扁担》等。其中涉及鲁迅的作品多篇,因此称之为“鲁迅大撤退”。
  一篇不足140字的微博,被无数人转发、评论、跟进,继而成为短时内最为网友和媒体关心的话题。
  随后,教育部辟谣。各地教材编写人员喊冤——鲁迅作品并未全面撤退,顶多仅仅是篇幅的微调,或者某些篇章从必修课转入选修行列……
  一条假新闻激起的轩然大波,理应在此时顺顺当当谢幕。但是,一个对于我们而言仍未解决的命题却依然存在——为什么总是鲁迅?为什么关于“鲁迅大撤退”的假新闻流传甚广,而澄清、辟谣的消息却乏人问津?是什么,令鲁迅一向渴望速朽却不得?又是什么,给了鲁迅一次次卷土重来的土壤?
  
  “去鲁迅化”是隔一阵就爆发一次的癔症
  
  这两天,鲁迅作品是不是晦涩压抑、中学语文教材到底要放几篇鲁迅文章的旧话题,又波澜泛起、网络热议。类似讨论其实一点都不新鲜,近年几乎隔上一阵儿就爆发一次。说辞无非是“晦涩”、“压抑”,或许还可以加上一个“偏狭”。可能“偏狭”更接近于对人的评价,往往在讨论作品时被有意忽略了。坊间很多讨论似乎有意将作家为人和作品文本区分开来。可事实上能分得开吗?
  作为一名曾经的中学语文教师,我觉得这样的讨论不值得认真辩驳。这些年来,“去鲁迅化”文化癔症频频发生,本身就预示着我们社会的教育或者说教化出了一些问题。
  首先。现行教材对鲁迅的解读。依然没有走出窄化误区,依然将其简单地政治化、革命化乃至意识形态化。在这种泛政治化倾向影响下,鲁迅作品的文本价值被严重遮蔽,很少有教师引导学生经由文本进入鲁迅的世界。所谓循循善诱也不过是一点一点将诸如“横眉冷对”、“不妥协”之类的标签形象化。一个无比丰富有恨有爱的生命个体被神圣化和伟岸化起来。
  关于教材中鲁迅作品的讨论也仅限于篇目增删,至今没有看到回归文本、回归文学的呼吁。如此做法,既有悖鲁迅本意,也是社会教育的悲哀。其实,很早以前就有过共识,即问题焦点并不在于鲁迅作品进不进教材、有多少篇目进教材,而是到底应该用什么方式去接近、学习和评价它。
  要说隐晦艰涩,大多数国学经典不更艰涩?可现在社会公众已对重温国学经典有了很积极的评价。压抑也不是借口,鲁迅置身于一个动荡的变革时代,作品头绪繁杂、背景复杂也是事实,然而,惟其如此才是一个时代的真实记录,哪里能为了阅读愉悦,而要求鲁迅作品也轻松起来呢?
  其次,这一争论也暴露出我们在经典教育上的缺失,我们还没建构起一条社会大众进入经典的有效通道。现实生活中,我们给太多白胡子老头滥发大师帽子,却往往又大大咧咧地抱怨真正的大师、真正的经典太少。我们只震撼于大师头上虚妄的光辉,却往往不愿意、不能够走近大师、理解经典。我们也多满足于对大师的祭拜和悼念,以附骥尾为荣。
  经典的修习能直接进入人的心灵、塑造人的心灵。经历了教材“随风倒”的人们终究会意识到,一个民族一定要有一些真正的经典存留下来。鲁迅作品是不是这样的经典?我想,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众多学人的淘洗、锤炼,这一点当不应存疑。现在需矫正的,不是要不要而是怎么样去解读鲁迅作品。
  
  语文课本鲁迅作品下岗说明啥?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记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划和珍君》3篇,于是便引起疑惑:鲁迅的作品真的过时了?一时间,陪伴几代人成长的鲁迅作品,竟然在校园里面临尴尬的境地,是去是留,争议不断。
  鲁迅作品在校园遭遇尴尬境地,对于中国语文教育来说,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这一事件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原因。
  首先,中国语文教育长期把鲁迅的作品当做思想教育的范本来解读。导致鲁迅作品在校园遭遇死胡同,就像报道所说的:中学校园学生反映“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老师也反映“读鲁迅的作品,好像看不到希望,很压抑”、“鲁迅的部分作品很难读懂,文字较晦涩”。这是中国教育体制的悲哀,中国语文教育长期当做思想教育的工具和升学考试就业的工具导致的结果,使得语文教育失去了陶冶人们美好情感,失去了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阅读和写作能力、文化传承能力的最基本功能。
  其次,中学校园语文教材出现“下岗”鲁迅。使得鲁迅作品成鸡肋的现象,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们的国民、我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越来越不能正确阅读和理解文化方面最优秀的东西。这样的结果导致我们国民的阅读素质在普遍下降;“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简单地说,老师不会,学生怎么会呢?老师理解不了,学生怎么会喜欢阅读和深入钻研阅读呢?又怎能正确理解和看待鲁迅及其作品在文化方面的地位呢?可以说老师对鲁迅的不懂和隔阂,进而不能正确认识鲁迅、讲解鲁迅、阅读鲁迅,是造成学生产生厌烦心态、不喜欢鲁迅的最直接原因。
  第三,则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大纲》的“硬性规定”,使得老师在解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转到思想教化的轨道,长期如此,则僵化了教育者和学习者的思维,扼杀了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创新和解读,使得老师和学生都厌烦鲁迅作品。虽然“文以载道”,但是对于文艺作品的“道”进行过渡的解读,则会出现脱离实际的空洞说道,特别是鲁迅作品,更要注意这点。所以,今天出现老师、学生遗弃鲁迅作品的现象,我们的教材编写者也难辞其咎,他们的编写水平和《大纲规定》直接规定了师生对鲁迅作品的解读方向。大方向失误,我们的执行者和学习者又有什么办法呢?
  我们知道,中国正在崛起,特别是经济正在崛起,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是,我们的文化始终不能紧随经济发展的步伐,出不了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一例。文化不能崛起,经济的崛起则缺乏智力支撑和文化认同,终究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文化教育,重视文化的崛起和世界其他民族的认同。而要做到这点,我们不能抛弃国粹,不能将中国文化最优秀的东西不教育给孩子,像鲁迅。所以。现在校园出现这种“鸡肋鲁迅”则说明了我们的文化发展和教育失败的一个方面。
  
  专家详解中学语文课本为何调整鲁迅作品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对包括鲁迅多篇文章在内的名篇进行了调整,这引起一些读者的质疑。对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执行主编温儒敏解释说,这是课程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适应现在中学生的需要。
  温儒敏说,“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其实是2004年出版的。已经用了5年,不是某些报道所说的新学年又有新变动。这套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重新编写的, 调整作品是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根据新课程标准,高中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由原来3学年改为1.25学年,总课量减少,课文篇目自然也减少,鲁迅的作品由原来5篇调整为2篇。准确地说,鲁迅作品在必修课中减少了,但在选修课中又增加了《未有天才之前》、《鲁迅论读书》等。
  温儒敏表示,新语文课本对名家作品的增减主要考虑其是否适合现在中学生,考虑语文性。鲁迅先生的一些作品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可能太深了,他们读起来不容易懂。此次新增加另外一些名家作品,比如巴金的《小狗包弟》等,就比较适合现在中学生阅读。鲁迅作品非常重要,但过去在教材中占的比例过多,腾出一些位置来安排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名作,让学生读书面更广,视野更开阔。也是好事。这不能说是“鲁迅大撤退”。其实在选修课教材中又专门选收了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这也是为了引发学生了解鲁迅,更多更好地读鲁迅。
  温儒敏强调,新语文教材并没有淡化经典作品,经典作品在新教材中还是占最大的比例。
  温儒敏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材的改变是正常现象,不应仅盯着几篇课文。语文教育的关键是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果选文的面太窄,并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编教材是个系统工程,既要考虑到现在学生的接受能力。还要考虑到语文性。
  
  关键是真正读懂鲁迅
  
  这几天。一则关于鲁迅作品的新闻成为热议。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鲁迅论坛上,鲁迅作品“鸡肋说”、“晦涩说”、“压抑痛苦说”、“时代隔膜说”等也炸开了锅。
  其实,类似说法并不新鲜,近年来几乎是定时地间歇性爆发,原因基本围绕上述几个“说”。而反对者则一直坚称,鲁迅作品对于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极为重要,甚至将删减其作品上升到了民族脊梁的垮塌、“数典忘祖的闹剧”。
  然而,人们需要好好思索讨论的,恐怕不应是删或者不删,而是该如何教与读。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句时下中学校园里流传的顺口溜,的确映射出了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去年年底。由鲁迅后入主持的鲁迅文化发展中心通过调查发现,全国中小学语文课本虽然大量选人了鲁迅的文章,但“误读”现象普遍存在。在一次交流活动中,甚至有位中学校长介绍,孩子们学习鲁迅。主要是让他们学习鲁迅的战斗精神。攻克学习堡垒。在场的鲁迅研究学者们顿时哑然。
  如果全是简单的脸谱化和主题先行,难免让课堂变得像很不讨人喜欢的“神坛”。究竟什么才是鲁迅精神?1936年鲁迅逝世,许广平写了挽词,“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如今,包括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陈漱渝在内的不少学者将此归纳为,是最具普适性的“诚与爱”。在鲁迅自认为其人生哲学都体现其中的散文诗集《野草》中,《过客》一文的主人公“约三四十岁,状态困顿倔强……黑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著破鞋”,在得知前方是坟地和野花而且“料不定可能走完”后。唯一的选择仍然是决不回转的前行。这样执著不懈的追求,这样内心满怀光明的希望者形象,即使早已远去,也仍能让身处另一时空的我们感知来自他的温暖和人性光辉。
  阅读鲁迅,其实是件愉快的事。他不会在你耳边唠叨,教训如何“做人”;他只在你用心体会时,才远远地、隐约地说些“立人”的精神。而语文教育,其实也该是件温暖的事。是不是可以试着,不光是用“伟大的鲁迅”去教育学生,而且还原“真实的鲁迅”,和学生们一起由外及内、由表及里,慢慢地亲近鲁迅、认知鲁迅?事实上,他就是孩子们身边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
  而关于删减鲁迅作品的最新消息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向媒体表示,新近并无大幅削减鲁迅在中学课本中分量的计划,只是几年前在修订新课标教材时有所调整,增加了选文范围,但并没有削弱鲁迅的意思。鲁迅作品仍在中学课本中占有重要位置。
  还是在第四届鲁迅论坛上,有位语文教师勇敢地自我反省:“我没有把《鲁迅全集》看完,甚至二分之一也不到,我们对鲁迅的理解有时也存在着浅读、偏读、误读,导致我们自己把作品讲得让学生害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我们自己把鲁迅读懂。”
  鲁迅作品是不是经典?这一点,在经过数十年来几代人千淘万漉后的今天,当毫无疑问。但超越了时空间隔的鲁迅作品该如何教与读,或许才是当下亟待反思并矫正的。
其他文献
实验教学是中药学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科研素质,本校对中药专业实验教学环节进行了大胆的结构创新与优化重组,其中包括新开设《
【考情概要】  现代文阅读从2007年开始就出现了一种全新的题型——探究题。尔后,这种题型的题目遍地开花,卷卷皆考,年年必试。今年高考,全国各地的18套语文试卷,统统都出现了探究题的身影。在现代文阅读简答题中,最后一道题往往就是个探究题,它的分值一般都会多于其他题,达到5~10分不等,这是其明显特征之一。探究题的提问方式,也不同于一般题,它往往会用“请探究文中的……”、“你获得了……启发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