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很多次的课堂教学中,常有这种体验,那就是根据预先的教学设计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时,常常因为学生的课堂反应或是知识点的某种契机触发,而让已设计好的教学思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如果顺势推波助澜,将已经完成的教学环节,通过类型扩展、变更样式等方式向纵深拓展,就能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认知,让教学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次阶段检测题的论述类文本阅读部分有这样一个填空题:
在中国这样的诗的国度里,抒情诗极为发达,______是诗的内核,众多论述表明,情感抒发是诗歌最主要的______。(4分)
这道题有98%的学生都能得到满分,原因是文中第一段就有这样的句子:
中国是诗的国度,抒情诗极为发达,“情”是诗的内核。《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钟嵘《诗品》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情性,形诸舞咏。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诗。”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众多论述表明,情感抒发是诗歌最主要的美学特征。
题目与文段中有关句子的表述几乎一字不改,只要不毛躁,学生毫不费力就能找到答案,堪称送分的傻瓜题了。果不其然,学生课堂反应有点不屑,为了杀杀他们的傲气,教师打算将一军,便说:“这种题目,你们可能觉得有辱智商,现在稍微将难度提高一点,你们愿意尝试吗?”这一下全体学生表示愿意挑战。于是,教师随即改了一道信息筛选填空题:
文中认为,要深入而全面地把握诗的情感,可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方面入手。(4分)
学生稍一浏览文章,马上有人大呼容易,说又是“傻瓜题”,可定睛一细看,有点慌了神,因为文中只有一句这样的话: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断章》《风雨》《在一个地铁车站》等表达的思想情感呢?可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
只有三方面,还少一空怎么办?教师笑而不答,于是他们埋头继续搜索,终于有一些人举手示意找到了,于是让大家推一个代表来分享答案,她说了两个理由:其一是第一段的后半部分都在说意象与情感的关系,其二是选文最后一段有一句这样的话:鉴赏诗歌的情感,可从分析诗中意象入手,才能深入而全面。
教师肯定她的仔细与严谨的同时,顺势提醒学生,筛选信息一定要全面,不能局限于一处。看到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有了一定的收获,教师决定趁热打铁,继续朝纵深开拓,于是再次玩起了激将法,越战越勇的他们也激情高涨地接受了再次冲关。教师又出了一题如下:
这篇选文给了我们阅读诗歌的指导,主要谈了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的内容。(4分)
题目一出,全体肃然,文中没有现成的词句可摘了。看到他们有点为难,教师趁机提醒他们:高考这类填空题的难度往往会达到此等层级,其实这也不难,只要学会梳理脉络,概括层意,就迎刃而解了。于是,趁势以选文为例,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找句与句、段与段的共同话题或对象来梳理文章,如何通过抓住标志性的层次词语来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学生根据指导,立足文本,很快给出了答案,也明白了做阅读题前沉下心来理清文脉、把握中心的重要性。
就这样,一道本来打算一带而过的得分率高的填空题,经过教师临时起意的两番改装深拓,使同一题型的难度呈现了梯级变化。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增强了他们对不同出题方式的应对能力。
在一次作文审题训练课上,教师又故伎重施,再演了一次临时拓展。其中有这样一个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下列句子立意:
溪流遇见了连绵的大山,于是习惯了蜿蜒,所以它到不了大海。
学生根据之前的方法指导,很快找到了几个关键词——溪流、大山、蜿蜒、大海,通过化形象表述为抽象道理的方法,找到了这几个词的比喻义,于是得出立意为:前进中遇到困难和阻碍,如果一味逃避,就很难有所成就。正当学生为牛刀小试的初战告捷而踌躇满志时,教师又灵机一动,向学生发起了改题另做的挑战。这次,只将原题稍改几字,让学生思考立意是否有了变化:
溪流遇见了连绵的大山,于是学会了蜿蜒,终于它到达了大海。
课堂顿时热闹起来,学生议论纷纷,关键词还是那几个,可很明显立意已经发生了变化。通过对比,他们终于发现“蜿蜒”一词由于所处语境的变化,其色彩义也由贬义变成了褒义。溪流的蜿蜒就是为了绕开大山,从贬义角度解析是逃避困难,那么从褒义角度理解不也是一种遇到困难与阻碍时果断地改变思路、变通技巧的方略吗?恍然大悟的学生不住地感叹,题目往往灵活多变,一定要平心静气地作理性分析,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受先入为主的定式思维的限制。
看到学生心有所得,教师欣慰之余再加追问:同样的一个自然现象,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解读呢?你还能举一两例说明吗?学生经过合作讨论,互通有无,找到了答案——那是因为要表达的主题与情感不同,才会使客观的自然现象在文字中呈现出不同的解读。比如,对待秋,自古至今的文人就有不同的表述,有悲秋,有颂秋;再如,面对雨,也有喜雨和苦雨的分别。深一层的探究有了成果,教师在此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总结并提醒学生,写作时,围绕要表达的主旨,也可以从大自然中取材,不落俗套地进行定向表述,不必拘泥于固有思维。
课堂中的机智拓展就像写作时的灵感一样,不在预期,稍纵即逝。因此,一旦出现,就要及时抓住作纵横开拓。虽然有时会超出原计划的课时,但只要在一个生发点上拓展得比较透彻,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间或为之,也不失为一种让课堂曲径通幽、摇曳生姿的积极调剂。
一次阶段检测题的论述类文本阅读部分有这样一个填空题:
在中国这样的诗的国度里,抒情诗极为发达,______是诗的内核,众多论述表明,情感抒发是诗歌最主要的______。(4分)
这道题有98%的学生都能得到满分,原因是文中第一段就有这样的句子:
中国是诗的国度,抒情诗极为发达,“情”是诗的内核。《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钟嵘《诗品》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情性,形诸舞咏。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诗。”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众多论述表明,情感抒发是诗歌最主要的美学特征。
题目与文段中有关句子的表述几乎一字不改,只要不毛躁,学生毫不费力就能找到答案,堪称送分的傻瓜题了。果不其然,学生课堂反应有点不屑,为了杀杀他们的傲气,教师打算将一军,便说:“这种题目,你们可能觉得有辱智商,现在稍微将难度提高一点,你们愿意尝试吗?”这一下全体学生表示愿意挑战。于是,教师随即改了一道信息筛选填空题:
文中认为,要深入而全面地把握诗的情感,可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方面入手。(4分)
学生稍一浏览文章,马上有人大呼容易,说又是“傻瓜题”,可定睛一细看,有点慌了神,因为文中只有一句这样的话: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断章》《风雨》《在一个地铁车站》等表达的思想情感呢?可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
只有三方面,还少一空怎么办?教师笑而不答,于是他们埋头继续搜索,终于有一些人举手示意找到了,于是让大家推一个代表来分享答案,她说了两个理由:其一是第一段的后半部分都在说意象与情感的关系,其二是选文最后一段有一句这样的话:鉴赏诗歌的情感,可从分析诗中意象入手,才能深入而全面。
教师肯定她的仔细与严谨的同时,顺势提醒学生,筛选信息一定要全面,不能局限于一处。看到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有了一定的收获,教师决定趁热打铁,继续朝纵深开拓,于是再次玩起了激将法,越战越勇的他们也激情高涨地接受了再次冲关。教师又出了一题如下:
这篇选文给了我们阅读诗歌的指导,主要谈了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的内容。(4分)
题目一出,全体肃然,文中没有现成的词句可摘了。看到他们有点为难,教师趁机提醒他们:高考这类填空题的难度往往会达到此等层级,其实这也不难,只要学会梳理脉络,概括层意,就迎刃而解了。于是,趁势以选文为例,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找句与句、段与段的共同话题或对象来梳理文章,如何通过抓住标志性的层次词语来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学生根据指导,立足文本,很快给出了答案,也明白了做阅读题前沉下心来理清文脉、把握中心的重要性。
就这样,一道本来打算一带而过的得分率高的填空题,经过教师临时起意的两番改装深拓,使同一题型的难度呈现了梯级变化。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增强了他们对不同出题方式的应对能力。
在一次作文审题训练课上,教师又故伎重施,再演了一次临时拓展。其中有这样一个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下列句子立意:
溪流遇见了连绵的大山,于是习惯了蜿蜒,所以它到不了大海。
学生根据之前的方法指导,很快找到了几个关键词——溪流、大山、蜿蜒、大海,通过化形象表述为抽象道理的方法,找到了这几个词的比喻义,于是得出立意为:前进中遇到困难和阻碍,如果一味逃避,就很难有所成就。正当学生为牛刀小试的初战告捷而踌躇满志时,教师又灵机一动,向学生发起了改题另做的挑战。这次,只将原题稍改几字,让学生思考立意是否有了变化:
溪流遇见了连绵的大山,于是学会了蜿蜒,终于它到达了大海。
课堂顿时热闹起来,学生议论纷纷,关键词还是那几个,可很明显立意已经发生了变化。通过对比,他们终于发现“蜿蜒”一词由于所处语境的变化,其色彩义也由贬义变成了褒义。溪流的蜿蜒就是为了绕开大山,从贬义角度解析是逃避困难,那么从褒义角度理解不也是一种遇到困难与阻碍时果断地改变思路、变通技巧的方略吗?恍然大悟的学生不住地感叹,题目往往灵活多变,一定要平心静气地作理性分析,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受先入为主的定式思维的限制。
看到学生心有所得,教师欣慰之余再加追问:同样的一个自然现象,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解读呢?你还能举一两例说明吗?学生经过合作讨论,互通有无,找到了答案——那是因为要表达的主题与情感不同,才会使客观的自然现象在文字中呈现出不同的解读。比如,对待秋,自古至今的文人就有不同的表述,有悲秋,有颂秋;再如,面对雨,也有喜雨和苦雨的分别。深一层的探究有了成果,教师在此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总结并提醒学生,写作时,围绕要表达的主旨,也可以从大自然中取材,不落俗套地进行定向表述,不必拘泥于固有思维。
课堂中的机智拓展就像写作时的灵感一样,不在预期,稍纵即逝。因此,一旦出现,就要及时抓住作纵横开拓。虽然有时会超出原计划的课时,但只要在一个生发点上拓展得比较透彻,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间或为之,也不失为一种让课堂曲径通幽、摇曳生姿的积极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