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吴门新生代书家中,刚刚四十出头的张少怡是其中很突出的一位。他近几年来能够接连荣获全国性大奖,主要在于身处当下纷杂书坛的他能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立定脚跟,不随波逐流,用独立的思考开拓独特的天地,从而实现了自我的超越。
少怡君是幸运的,在吴中这块文化沃土上他从小就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和滋润。他八岁开始临池。由于勤奋聪慧,他十五岁即考上大学。虽然读的是数学专业,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对书法的痴迷。大学毕业后,适逢“书法热”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兴起,于是他更醉心于历代碑帖的研习,尤其对宋代米南宫书法情有独钟,乐此不疲。后又幸遇良师华人德先生,耳濡目染,少怡的艺术视野因此大开,对书法本体的认识也有了质的飞跃。他认识到:在艺术上,无法不足观,而拘泥于法者亦不足观。他十分信服清代先贤姚孟起“有我则俗,无我便杂”的精辟论述,进而领悟到书法创作和创新的关键离不开师古人,师今人,师造化。师古人,可正根本、厚滋养;师今人,可广阅历,少走弯路;师造化,则可启心志,得灵感。这一时期少怡君书法追求的目标相当清晰,专攻行草,以米南宫为主线,参合宋代诸家,并进而上追魏晋古法,以“二王”为宗,再下窥明清各家,取董香光、王觉斯之长。难能可贵的是,少怡把探寻的目光投向更广袤的空间。进入新世纪以来,经过对书坛格局的理性分析和自身实践的多种尝试后,少怡君有意识地主攻大字行草书,与其说这是当代书法展厅效应对行草书的影响,到不如说它契合了张少怡当下豁达奔放的审美追求。由此张少怡书法走上了一条博而专、专而深的大道,书艺日进。
走进他构筑的笔墨世界,清新秀润之气扑面而来。其线条如行云流水,舒展而跌宕,轻灵而飘拂,结构似拙反奇,平中求险,一派天机。不难看出,少怡君已不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用笔和结字的精到、纯熟,而重在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开掘。在他看来,古代大家们“随心所欲不逾矩”都是天然纯真的情感流淌。而书法一艺,就本质而言便是书法家内在心灵的迹化,因而,每个书法家都应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多少年来,张少怡孜孜以求,夜以继日,就是为了寻找属于他自己的这片天空。他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养,以加强书外功,不断地结交书友,以取长补短。其间付出的心血、精力非常人所能想像。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张少怡的书法接连荣获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奖”、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展一等奖、“兰亭奖”牡丹杯新人优秀奖、“林散之奖”书法传媒三年展评委提名奖等。国内众多的书法专业刊物如《书法》、《书法杂志》、《书法导报》等也纷纷专题介绍张少怡的书法艺术,表明“少年老成”的张少怡连同其俊朗奔放的行草书正备受书坛的关注,然而面对这些,张少怡淡然一笑,在他眼前,还有更绚烂广阔的天地等着去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