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家”的释义
《説文解字》:家,居也。从宀,豭省聲。家,早起甲骨文中是 ,像屋()里有一头猪()。《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形声字。造字的本义是:蓄养生猪的稳定居所。古代,人类没有充足的食物,而猪本性温顺,而且繁殖力又强,圈养猪可以提供稳定的食物,解决生活所需,因此,饲养猪就成了定居生活的标志。客家人崇文重教,“有田要养猪,有儿要读书”。现在有部分客家人,仍在家中设置猪圈。晚期甲骨文是,将猪简化成 。金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的写成 。
“家”的释义作为名词是:蓄养生猪的稳定居所。《说文》中有:“家,居也。从宀,豭省声。”《正志通》中:“家,居其地曰家。”《周礼﹒小司徒》中:“上地家七人。”《易﹒师》中:“开国承家。”《桃花源记》里面也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有:“平原君家楼临民家。”《史记·吕不韦列传》中:“皆没其家而迁之蜀。”·唐 韩愈的《崔评事墓志铭》中:“既去职,遂家于汝州。”《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皆没其家而迁之蜀。”
“家”作为名词的第二个释义是:由配偶或血亲关系的成员构成的最小社会组织。比如《孟子·梁惠王上》中有:“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易·杂卦传》中:“家人内也。”《论语·季氏》中:“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墨子·尚同下》中的:“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楚辞·离骚》中:“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国语·晋语》中:“家半三军。”
“家”作为名词的第三个释义是:群落、族群、民族。如《吕氏春秋·贵卒》中:“争先入公家。
二、“家”为豕所居?
段玉裁注《说文》时,改释了字,“此篆本义乃豕之居也,引申假借以为人之居。”周伯琦的《六书正讹》中谈到:“家,豕居,故从宀从豕,后人借用为室家之家。”按理说,在这里的应是会意字,为什么《说文》中会解释为形声字呢?古书中并没有把家作为豕居用的,虽是从宀从豕,可被段玉裁解释为豕之居,实有些不妥。叶启勋曾说:“古无豭字,本即作家,从宀从豕会意,音读若豬,豬居叠韵,家居双生,故取以为训,家本豕所居。”而“古无豭字,本即作家”难道就可以证明“家本豕所居”?《方言》中有:“豬,北燕朝鲜之间谓之豭。”《說文》中也有:“豭,牡豕也。”马叙伦先生也批评这个观点,谈到:“若谓家即豭字,则家为豕居,又为豕名耶?不然,烹家不几为烹豕居耶?”
三、“家”字本从彖
《玉篇》、《切韵》中,彖没有与豭相当的音切。一直至清人的考证,彖能读戈歌,a。之后出土的甲骨文,为这一事实做了坚实的古证。《说文》中为“豕也”,从甲骨文中,被改为“牡豕”。甲骨文家最省体中,突出的豭首之形不见了,与小篆的家非常接近,应即为“从彖省声”的家字。金文颂鼎中所用的“家”,应即为彖字,金文家分繁省,与甲骨文家同例,以有无突出的豭首为主要特征。
《甲骨文编》中,豭注谓“象牡豕之形而画势于其旁。”在《甲》中,家字有繁省两大系,而彖就是甲骨文里面初文豭的小篆楷化形体。
彖字不仅仅是家的声符,而且是声兼义的。在早期,在母系氏族家庭,丈夫是食物的来源,因此,也是工具和家畜的所有者。然而死后子女不能继承这些财富,要被父亲所属的那个母系氏族拿走。随着牲畜财富的增加,一方面,丈夫在家中地位更加重要,另一方面,又产生了利用这种优势改变传统地位的意图。而妻子那个氏族为了免于财富被拿走,也支持丈夫,于是,慢慢的演变发展,祖先文化完成了从母权制到父权制的过渡,农耕也广泛发展。在饲养方面,家禽业迅速发展,因为猪的超强的繁殖能力与丰富的肉质提供,猪的饲养占首位,改善人们的温饱问题,成为父系氏族家庭经济极大发展的标志。古代父系制度下的家庭聚集财富的主要就是畜群,而猪就是代表。在考古发掘中,猪的头骷、下颚随葬也是屡见不鲜。死者随葬的家畜越多,表示死者生前私有财富越丰厚。这种埋葬风俗,体现了以猪为衡量私有财富的标尺。这些风俗于习惯说明,家从彖,在于用猪代表家庭财富,有着标志父系氏族家庭经济极大进步的历史意义。并且,父系氏族家庭而不是母系氏族家庭,崇拜父性血统,因而崇拜物,所以彖为牡豕,家从彖,也有一定道理。在我国,佤族、独龙族、景颇族等等,在20世纪上半期,仍有把宰杀了的牲畜头骷挂在屋檐下的习俗,以此为贵,炫耀富有。并且仍有把猪头等随葬的习俗。综上所述,在古代,衡量父系氏族家庭的财产,在某一层面上,以猪为标尺,所以从家从彖。
四、总述
释义,包括义项的建立、字义解释和义项排列等几个问题。有许多字,意义明显,并无太多争议。然而也有很多字,可以建立十几个甚至更多的义项,并且有一些释义产生了巨大的争议。要处理好这些问题,最要紧的是要先探求这个字的本义,本义弄清楚了,才能更好的理解引申义,所以,本义是释义中最重要的部分。
家为豕所居,这个本义缺少有力的证据,并且通过字形与文化部分的考证,得出家字本从彖的观点,不光保存了语源意义,还体现了父系氏族家庭财富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全注全译说文解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
[2]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上海书店,2010年
[3]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4]《词典研究丛刊》,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1980年
[5]《中华字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6]《新甲骨文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
作者简介:
谢佳贝,重庆市西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説文解字》:家,居也。从宀,豭省聲。家,早起甲骨文中是 ,像屋()里有一头猪()。《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形声字。造字的本义是:蓄养生猪的稳定居所。古代,人类没有充足的食物,而猪本性温顺,而且繁殖力又强,圈养猪可以提供稳定的食物,解决生活所需,因此,饲养猪就成了定居生活的标志。客家人崇文重教,“有田要养猪,有儿要读书”。现在有部分客家人,仍在家中设置猪圈。晚期甲骨文是,将猪简化成 。金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的写成 。
“家”的释义作为名词是:蓄养生猪的稳定居所。《说文》中有:“家,居也。从宀,豭省声。”《正志通》中:“家,居其地曰家。”《周礼﹒小司徒》中:“上地家七人。”《易﹒师》中:“开国承家。”《桃花源记》里面也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有:“平原君家楼临民家。”《史记·吕不韦列传》中:“皆没其家而迁之蜀。”·唐 韩愈的《崔评事墓志铭》中:“既去职,遂家于汝州。”《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皆没其家而迁之蜀。”
“家”作为名词的第二个释义是:由配偶或血亲关系的成员构成的最小社会组织。比如《孟子·梁惠王上》中有:“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易·杂卦传》中:“家人内也。”《论语·季氏》中:“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墨子·尚同下》中的:“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楚辞·离骚》中:“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国语·晋语》中:“家半三军。”
“家”作为名词的第三个释义是:群落、族群、民族。如《吕氏春秋·贵卒》中:“争先入公家。
二、“家”为豕所居?
段玉裁注《说文》时,改释了字,“此篆本义乃豕之居也,引申假借以为人之居。”周伯琦的《六书正讹》中谈到:“家,豕居,故从宀从豕,后人借用为室家之家。”按理说,在这里的应是会意字,为什么《说文》中会解释为形声字呢?古书中并没有把家作为豕居用的,虽是从宀从豕,可被段玉裁解释为豕之居,实有些不妥。叶启勋曾说:“古无豭字,本即作家,从宀从豕会意,音读若豬,豬居叠韵,家居双生,故取以为训,家本豕所居。”而“古无豭字,本即作家”难道就可以证明“家本豕所居”?《方言》中有:“豬,北燕朝鲜之间谓之豭。”《說文》中也有:“豭,牡豕也。”马叙伦先生也批评这个观点,谈到:“若谓家即豭字,则家为豕居,又为豕名耶?不然,烹家不几为烹豕居耶?”
三、“家”字本从彖
《玉篇》、《切韵》中,彖没有与豭相当的音切。一直至清人的考证,彖能读戈歌,a。之后出土的甲骨文,为这一事实做了坚实的古证。《说文》中为“豕也”,从甲骨文中,被改为“牡豕”。甲骨文家最省体中,突出的豭首之形不见了,与小篆的家非常接近,应即为“从彖省声”的家字。金文颂鼎中所用的“家”,应即为彖字,金文家分繁省,与甲骨文家同例,以有无突出的豭首为主要特征。
《甲骨文编》中,豭注谓“象牡豕之形而画势于其旁。”在《甲》中,家字有繁省两大系,而彖就是甲骨文里面初文豭的小篆楷化形体。
彖字不仅仅是家的声符,而且是声兼义的。在早期,在母系氏族家庭,丈夫是食物的来源,因此,也是工具和家畜的所有者。然而死后子女不能继承这些财富,要被父亲所属的那个母系氏族拿走。随着牲畜财富的增加,一方面,丈夫在家中地位更加重要,另一方面,又产生了利用这种优势改变传统地位的意图。而妻子那个氏族为了免于财富被拿走,也支持丈夫,于是,慢慢的演变发展,祖先文化完成了从母权制到父权制的过渡,农耕也广泛发展。在饲养方面,家禽业迅速发展,因为猪的超强的繁殖能力与丰富的肉质提供,猪的饲养占首位,改善人们的温饱问题,成为父系氏族家庭经济极大发展的标志。古代父系制度下的家庭聚集财富的主要就是畜群,而猪就是代表。在考古发掘中,猪的头骷、下颚随葬也是屡见不鲜。死者随葬的家畜越多,表示死者生前私有财富越丰厚。这种埋葬风俗,体现了以猪为衡量私有财富的标尺。这些风俗于习惯说明,家从彖,在于用猪代表家庭财富,有着标志父系氏族家庭经济极大进步的历史意义。并且,父系氏族家庭而不是母系氏族家庭,崇拜父性血统,因而崇拜物,所以彖为牡豕,家从彖,也有一定道理。在我国,佤族、独龙族、景颇族等等,在20世纪上半期,仍有把宰杀了的牲畜头骷挂在屋檐下的习俗,以此为贵,炫耀富有。并且仍有把猪头等随葬的习俗。综上所述,在古代,衡量父系氏族家庭的财产,在某一层面上,以猪为标尺,所以从家从彖。
四、总述
释义,包括义项的建立、字义解释和义项排列等几个问题。有许多字,意义明显,并无太多争议。然而也有很多字,可以建立十几个甚至更多的义项,并且有一些释义产生了巨大的争议。要处理好这些问题,最要紧的是要先探求这个字的本义,本义弄清楚了,才能更好的理解引申义,所以,本义是释义中最重要的部分。
家为豕所居,这个本义缺少有力的证据,并且通过字形与文化部分的考证,得出家字本从彖的观点,不光保存了语源意义,还体现了父系氏族家庭财富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全注全译说文解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
[2]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上海书店,2010年
[3]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4]《词典研究丛刊》,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1980年
[5]《中华字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6]《新甲骨文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
作者简介:
谢佳贝,重庆市西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