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营养对褐飞虱在IR64稻株上取食和产卵行为的影响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褐飞虱对不同含氮量的IR64稻株的取食和产卵选择性、寄主含氮量对褐飞虱种群选择性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含氮量稻株上取食和产卵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无论褐飞虱饲养在高氮和低氮稻株上其雌成虫均显著偏爱在含氮量高的稻株上取食和产卵,而若虫对不同含氮量稻株的取食选择性无显著差异.随着稻株含氮量的下降褐飞虱取食和产卵的位置从叶鞘底部逐渐向上部转移,直至叶片中脉.在低氮稻株上若虫和成虫均偏向于较高的位置取食和产卵,而且不同的种群有明显差异.饲养在低氮稻株上的褐飞虱种群在低氮稻株上的取食频次最高,褐飞虱种群的取食频率与
其他文献
以圣女樱桃番茄为材料,研究了在NFT栽培系统中不同灌溉条件下番茄植株在不同生育期叶水势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供水方式对番茄叶水势的影响不同,各生育阶段均以处理Ⅰ(每间
对中国浙江杭州和台湾梨山2地的颈双缘姬蜂,以小菜蛾蛹作寄主,在室内进行了群体间、个体间杂交、回交试验,测定比较了各组合雌蜂寄生的寄主蛹数、育出的子代蜂数及性比.结果
沿青藏公路,以跨越山地荒漠、高寒草甸-草原和山地灌丛-针叶林等地带的样带为研究区域,在23个样点采集土样分析土壤有机碳(SOC)分布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样带水平方向,不同植被下整个剖面的SOC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森林>灌丛>草甸>草原>荒漠;在垂直方向上,森林、灌丛和草甸植被0~10 cm土层SOC含量、草原植被20 cm以上土层SOC含量皆显著高于其下各层,荒漠植被各土层SOC含量分布均一.
采用4种不同类型的棉花纤维突变体和一个正常对照TM-1,分析比较了胚珠发育过程中,纤维和种皮内纤维素,种仁内脂肪、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等成份的积累特征及诸成份与纤维素含量的
以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蔬菜基地为例,按照国家发布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评价,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利用加权指数求和法评价模型,在全国蔬菜地分等标准基础上结合周巷镇实际情况对其蔬菜地进行了分等.评价结果表明:本方法优于国家农业行业标准—蔬菜地分等;周巷镇蔬菜基地中属一等地为9hm2;二等地为50hm2;三等地为134hm2;四等地为90hm2.所以周巷
通过体外产气试验和奶牛饲养试验研究了4种不同处理复合稻草块的消化率及其对奶牛采食量和产奶性能的影响.复合稻草块的调制:①稻草块Ⅰ由74.2%的稻草、20.4%混合精料等压块调制而
1995~1996年从黄岩不同桔区的'本地早'(Citrus succosa)桔树采样,经指示植物墨西哥莱檬(Citrus auranti folia)鉴定,得到18个柑桔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