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预适应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心血管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taitaiha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在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20例初发AMI患者,按AMI发作前48小时内有无心绞痛分为缺血预适应组(IP组n=66)与对照组(n=54),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室壁运动情况、心肌酶(CPK、CPK-Mb)峰值、心电图QRS记分,观察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和室壁瘤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IP组CPK、CPK-Mb峰值、心电图QRS记分和心功能不全、频发室性期前收缩、VT/VF和Ⅱ-Ⅲ°房室传导阻滞(AVB)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期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心房粘液瘤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对22例经术后病理学确诊为心房粘液瘤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目的观察抑肽酶等药物对缺血再灌注离体兔心的影响.方法24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B组)将离体心脏置于Langendorfl装置,经主动脉逆行灌注克氏液,灌注30min后,用Thomas灌注
1 临床资料病例1男32岁,以突发心前区疼痛2天为主诉入院.疼痛呈压榨性,向左肩背放射,未用药治疗,既往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