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5-065
一、写实至上历历在目
《素媛》这部电影上映于2013年,改编自2008年12月在韩国发生的一起真实的儿童性侵案,原型的真凶赵斗顺将于今年的12月刑满释放,当年引发民众热议的案件注定让它在十二年后这个特殊的一年里重新回到大众视野。
从近些年来看,韩国拍摄的影片中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绝对不占少数。作为韩国社会三大未解悬案的“华城连环杀人案”、 “李形昊绑架案件”和“青蛙少年失踪事件”都被改编成了电影,分别是2003年上映的《杀人回忆》、2007年上映的《那家伙的声音》与2011年上映的《孩子们》。我们从中不难发现,这些电影都与刑事犯罪有关,并且基本上都是引发了广泛关注的案件。
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它能减轻前期准备的工作,编剧只需要根据原本事件脉络进行还原和适当加工。并且此类事件都带有一定热度,影片上映后必将再次引发关注,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讨巧。但另一方面,观众从原本在新闻上对事件的大概了解到现在在影片里有了更多细节的掌握,这些细节不论是事件上的还是人物的心理上的,其实都是对大众心理底线和公众良知的一大挑战。
我相信提到《素媛》这部电影,很多人会联想到另一个影片《熔炉》,《熔炉》这个片子也是改编于2005年光州一家聋哑学校发生的真实故事,同样是关于幼童性侵,电影的最后令人唏嘘,是少数反派胜利的结局。如果说《熔炉》是碍于罪犯权势不能让恶人得到应有惩罚,那么在《素媛》里是什么让一个无权无势的懒汉在犯下多起案件之后还能随意开脱?这不禁引发民众的反思,究竟是什么让处于弱势群体的孩子连最基本的权益都不能保障?
二、于无声处听惊雷
影片以一只在天空中越飞越高的风筝开头,菱形的图案加上两边蓝色的双翼和一条拖在身后长长的尾巴,洁白的风筝在风中摇曳着,欢快地舞蹈着。风筝作为本片的一个象征符号,此时的它象征着单纯的孩子,生活充满童真,无忧无虑。一阵大风刮起,风筝的背景从蓝蓝的天空切换到了离城市越来越近的画面,再到最后风筝在城市里穿梭,它走过了大街小巷,经过了蒸汽火车,最后镜头落在了素媛的家门外,故事开始。
风筝继续在空中飞行,这次它来到了素媛的学校,恰巧被风吹到挂在树上,这也是素媛第一次看见它,在素媛抬头的那一刻,她的命运也注定和这个风筝联系在一起。素媛出事那天本是出着大太阳的晴天,可不知为何突然下起了大雨,如此快的转变可以说是十分诡异,天空变得阴沉沉的,画面的色调变暗,带着灰色,让人感到压抑。
曾经的父亲对女儿的关心并不多,他总是忙于工厂的工作,就算是闲下来了也会去看球赛,而不是为女儿辅导作业,这让一边照看小商店一边照顾孩子的母亲感到压力巨大。没经历这一切之前,在父亲的思维里就应该是母亲去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与日常的学业,也可以变相说是一种“男主外,女主内”对思想。
我想说的是,这一点也许不是父亲的错,因为这种现象在韩国并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是由一个国家所推崇的文化内涵、风俗等多方面原因决定的,而多方面的相似性让中国也存在这种现象。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都是心地善良的,素媛也不例外。当遇见侵害她的中年男子赵斗顺时,因为下雨这个醉汉没有打伞,浑身被淋得湿透,经过内心挣扎,本想离开的素媛虽然害怕却还是于心忍心,决定给男人撑伞,她没想到这将是噩梦的开始。在此之前,挂在校园外树上的风筝被雨水淋了下来,落在了离学校大门不过几十米远的马路中间,被躲在小路暗中观察的赵斗顺捡起,这也预示着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风筝正是象征着素媛,她的生活即将被一位恶魔打破,今后的日子可能都会笼罩在阴影之中。
三、现实比历史更重要
柯福說: “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2008年发生的“素媛案”在2013年进行了拍摄,同年10月上映,为什么时隔五年这个事件还未过去,又重新被人提起?这其中必然是有原因的。
“素媛案”暴露出了韩国一直存在的法律漏洞,罪犯赵斗顺从始自终都以自己醉酒为由拒绝承认所做之事,想要钻法律的空子逃脱惩治。更可怕的是,原型赵斗顺的妻子在这些年里,一直跟着受害人素媛一家搬家,且每次都距离一公里以内。正是因为罪犯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甚至是越来越肆无忌惮,法律的漏洞也没有得到修补,民众的怨声愈来愈多,才催生出了电影《素媛》的拍摄。
电影都是经过美化处理之后的产物,真实案件里的“素媛”比电影中的更凄惨。真实事件中素媛的父母甚至连女儿的医疗费都不能支付,也没有电影中同学们对素媛做的那些感动的事情,为她记好笔记,在她家门外贴满祝福的话语,邻居自发为她募捐等等。
而影片中出现的另一种现象也值得我们关注。当素媛被送到医院接受治疗时,媒体蜂拥而至,想要抢到头条,却忽略了受害人及其家属的感受。我记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潜意识决定一切”,一个上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如果被媒体曝光中年男子性侵事件,那么可想而知,这将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多大的伤害和阴影。心理上的伤痛往往要比身体上的更难愈合,随着孩子的成长,若不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这件事情必然会成为人们口中常说到的“童年阴影”,伴随一生。
电影中无论是罪犯赵斗顺的施暴还是各家媒体毫无掩饰的曝光,都对素媛内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她可能会在今后无数个漫长深夜中难以入眠或是被噩梦惊醒。在医院治疗期间素媛也表现出对男人的极大抗拒情绪,她甚至拒绝面对自己的父亲,用床单将自己包裹起来想要保护自己,父亲不得不采取其他方式慢慢接近素媛。
《素媛》和《熔炉》这两部电影拍摄时间相近,都共同反映了韩国对于儿童关注和保护的缺失,而家庭的忽视又往往占据最主要的因素。父母一边教育孩子要真诚善良,却在他们最需要关注的年龄不给于充分的陪伴和保护,要知道坏人是不会因此而不胡作非为的,这就陷入了一个矛盾关系,可能还会继续让无数个孩子经历同样的噩梦。
四、治愈与重建
人道主义情怀不仅是中国电影悠久的传统,在国外的一些影片中也会有所展现,它强调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力,提倡关注人,尊重人。《素媛》主要讲述了一个未成年少女在遭遇性侵后如何走出心灵的阴影和家人如何面对生活的故事,它通过许多细节细腻地展现,传递了一种深刻的人道主义关怀。其可贵之处在于它从一个细微和内在的视角发掘出时代发展中一直存在的问题,从人心灵的角度说明儿童权益及保护制度完善的必要和紧迫性,从而将社会反思的触角伸进了社会心理层次。
《素媛》揭露了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强奸法、幼女保护法的不完善部分,人民的权益不能得到保障,这时便需要通过政府、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或强制方式发挥其作用。
在观看影片时,我们不仅要关心文本讲述了什么,更要去关心是如何被讲述的。对影片解读的关键在于区分文本中“说明了什么”和“未说明什么”,其中“未说明的”并非不重要,它恰恰是影片制造的意识形态效果。
同时,好的文本并非被动地反映社会,它同时也参与这种社会情境的构建,《熔炉》和《素媛》这两部电影可谓是影响巨大。这两部电影甚至引发了民众游行抗议,韩国政府迫于压力出台了“熔炉法”、“素媛法”这一系列的保护幼童新法,罪犯赵斗顺的清晰照片也被曝光。此外,韩国也成为了亚洲首个推行化学阉割的国家。
问题层出不穷,生活却还在继续。我相信经过时间的推移,所有的一切都会趋近美好,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阳光和微笑中成长。
一、写实至上历历在目
《素媛》这部电影上映于2013年,改编自2008年12月在韩国发生的一起真实的儿童性侵案,原型的真凶赵斗顺将于今年的12月刑满释放,当年引发民众热议的案件注定让它在十二年后这个特殊的一年里重新回到大众视野。
从近些年来看,韩国拍摄的影片中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绝对不占少数。作为韩国社会三大未解悬案的“华城连环杀人案”、 “李形昊绑架案件”和“青蛙少年失踪事件”都被改编成了电影,分别是2003年上映的《杀人回忆》、2007年上映的《那家伙的声音》与2011年上映的《孩子们》。我们从中不难发现,这些电影都与刑事犯罪有关,并且基本上都是引发了广泛关注的案件。
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它能减轻前期准备的工作,编剧只需要根据原本事件脉络进行还原和适当加工。并且此类事件都带有一定热度,影片上映后必将再次引发关注,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讨巧。但另一方面,观众从原本在新闻上对事件的大概了解到现在在影片里有了更多细节的掌握,这些细节不论是事件上的还是人物的心理上的,其实都是对大众心理底线和公众良知的一大挑战。
我相信提到《素媛》这部电影,很多人会联想到另一个影片《熔炉》,《熔炉》这个片子也是改编于2005年光州一家聋哑学校发生的真实故事,同样是关于幼童性侵,电影的最后令人唏嘘,是少数反派胜利的结局。如果说《熔炉》是碍于罪犯权势不能让恶人得到应有惩罚,那么在《素媛》里是什么让一个无权无势的懒汉在犯下多起案件之后还能随意开脱?这不禁引发民众的反思,究竟是什么让处于弱势群体的孩子连最基本的权益都不能保障?
二、于无声处听惊雷
影片以一只在天空中越飞越高的风筝开头,菱形的图案加上两边蓝色的双翼和一条拖在身后长长的尾巴,洁白的风筝在风中摇曳着,欢快地舞蹈着。风筝作为本片的一个象征符号,此时的它象征着单纯的孩子,生活充满童真,无忧无虑。一阵大风刮起,风筝的背景从蓝蓝的天空切换到了离城市越来越近的画面,再到最后风筝在城市里穿梭,它走过了大街小巷,经过了蒸汽火车,最后镜头落在了素媛的家门外,故事开始。
风筝继续在空中飞行,这次它来到了素媛的学校,恰巧被风吹到挂在树上,这也是素媛第一次看见它,在素媛抬头的那一刻,她的命运也注定和这个风筝联系在一起。素媛出事那天本是出着大太阳的晴天,可不知为何突然下起了大雨,如此快的转变可以说是十分诡异,天空变得阴沉沉的,画面的色调变暗,带着灰色,让人感到压抑。
曾经的父亲对女儿的关心并不多,他总是忙于工厂的工作,就算是闲下来了也会去看球赛,而不是为女儿辅导作业,这让一边照看小商店一边照顾孩子的母亲感到压力巨大。没经历这一切之前,在父亲的思维里就应该是母亲去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与日常的学业,也可以变相说是一种“男主外,女主内”对思想。
我想说的是,这一点也许不是父亲的错,因为这种现象在韩国并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是由一个国家所推崇的文化内涵、风俗等多方面原因决定的,而多方面的相似性让中国也存在这种现象。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都是心地善良的,素媛也不例外。当遇见侵害她的中年男子赵斗顺时,因为下雨这个醉汉没有打伞,浑身被淋得湿透,经过内心挣扎,本想离开的素媛虽然害怕却还是于心忍心,决定给男人撑伞,她没想到这将是噩梦的开始。在此之前,挂在校园外树上的风筝被雨水淋了下来,落在了离学校大门不过几十米远的马路中间,被躲在小路暗中观察的赵斗顺捡起,这也预示着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风筝正是象征着素媛,她的生活即将被一位恶魔打破,今后的日子可能都会笼罩在阴影之中。
三、现实比历史更重要
柯福說: “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2008年发生的“素媛案”在2013年进行了拍摄,同年10月上映,为什么时隔五年这个事件还未过去,又重新被人提起?这其中必然是有原因的。
“素媛案”暴露出了韩国一直存在的法律漏洞,罪犯赵斗顺从始自终都以自己醉酒为由拒绝承认所做之事,想要钻法律的空子逃脱惩治。更可怕的是,原型赵斗顺的妻子在这些年里,一直跟着受害人素媛一家搬家,且每次都距离一公里以内。正是因为罪犯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甚至是越来越肆无忌惮,法律的漏洞也没有得到修补,民众的怨声愈来愈多,才催生出了电影《素媛》的拍摄。
电影都是经过美化处理之后的产物,真实案件里的“素媛”比电影中的更凄惨。真实事件中素媛的父母甚至连女儿的医疗费都不能支付,也没有电影中同学们对素媛做的那些感动的事情,为她记好笔记,在她家门外贴满祝福的话语,邻居自发为她募捐等等。
而影片中出现的另一种现象也值得我们关注。当素媛被送到医院接受治疗时,媒体蜂拥而至,想要抢到头条,却忽略了受害人及其家属的感受。我记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潜意识决定一切”,一个上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如果被媒体曝光中年男子性侵事件,那么可想而知,这将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多大的伤害和阴影。心理上的伤痛往往要比身体上的更难愈合,随着孩子的成长,若不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这件事情必然会成为人们口中常说到的“童年阴影”,伴随一生。
电影中无论是罪犯赵斗顺的施暴还是各家媒体毫无掩饰的曝光,都对素媛内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她可能会在今后无数个漫长深夜中难以入眠或是被噩梦惊醒。在医院治疗期间素媛也表现出对男人的极大抗拒情绪,她甚至拒绝面对自己的父亲,用床单将自己包裹起来想要保护自己,父亲不得不采取其他方式慢慢接近素媛。
《素媛》和《熔炉》这两部电影拍摄时间相近,都共同反映了韩国对于儿童关注和保护的缺失,而家庭的忽视又往往占据最主要的因素。父母一边教育孩子要真诚善良,却在他们最需要关注的年龄不给于充分的陪伴和保护,要知道坏人是不会因此而不胡作非为的,这就陷入了一个矛盾关系,可能还会继续让无数个孩子经历同样的噩梦。
四、治愈与重建
人道主义情怀不仅是中国电影悠久的传统,在国外的一些影片中也会有所展现,它强调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力,提倡关注人,尊重人。《素媛》主要讲述了一个未成年少女在遭遇性侵后如何走出心灵的阴影和家人如何面对生活的故事,它通过许多细节细腻地展现,传递了一种深刻的人道主义关怀。其可贵之处在于它从一个细微和内在的视角发掘出时代发展中一直存在的问题,从人心灵的角度说明儿童权益及保护制度完善的必要和紧迫性,从而将社会反思的触角伸进了社会心理层次。
《素媛》揭露了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强奸法、幼女保护法的不完善部分,人民的权益不能得到保障,这时便需要通过政府、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或强制方式发挥其作用。
在观看影片时,我们不仅要关心文本讲述了什么,更要去关心是如何被讲述的。对影片解读的关键在于区分文本中“说明了什么”和“未说明什么”,其中“未说明的”并非不重要,它恰恰是影片制造的意识形态效果。
同时,好的文本并非被动地反映社会,它同时也参与这种社会情境的构建,《熔炉》和《素媛》这两部电影可谓是影响巨大。这两部电影甚至引发了民众游行抗议,韩国政府迫于压力出台了“熔炉法”、“素媛法”这一系列的保护幼童新法,罪犯赵斗顺的清晰照片也被曝光。此外,韩国也成为了亚洲首个推行化学阉割的国家。
问题层出不穷,生活却还在继续。我相信经过时间的推移,所有的一切都会趋近美好,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阳光和微笑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