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A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历史悠久。在当代背景下,受社会形态、民族、地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元素在传承和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在艺术设计中表现出突出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但是,一些环境艺术设计的西化也相当突出,主要是因为设计师忽视了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价值,在设计中表现出太多的西化内容,违背了设计的初衷。为了更好地解决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分析和研究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内容,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并结合它们的优势开展环境艺术设计工作。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价值不言而喻,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应对其进行充分研究,不断完善自身的文化素养,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当中,从而有效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文化价值。
  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1.1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建筑物不断减少
  许多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建筑物都处于偏远的乡村中,如陕北窑洞、傣族竹楼和吊脚楼等,人们在使用这些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建筑物的过程中,没有对其进行很好的保护和修缮,再加上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为因素的损害,导致这些传统建筑物的数量不断减少。另外,对于生活在当地的居民来说,他们对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对我国传统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保护。
  1.2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过于形式化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还需要将其精华表现出来。倘若只是单纯地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生搬硬套,是无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所表现出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内涵展示出来的。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没有充分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无法设计出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作品的,也无法进一步使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在文化交流中获得创新,这严重阻碍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价值
  2.1有助于强化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设计师自身建立了传统文化的应用思想,改变了以往的设计思想,可以加强作品的艺术表达。传统的文化元素是经过长时间发展后传承下来的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体现,也有助于充分展现传统文化元素的价值,加强艺术表达。社会经济发展可以促进文明进步和全球文化交流。因此,传统文化吸取经验教训,将不同文化融入经济发展,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因此,结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可以有助于体现设计作品的艺术特征,加强艺术表达,这对具有丰富积极内涵的传统文化遗产也具有重要意义。
  2.2有助于凸显作品的中国特色
  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国籍、普遍性和传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在“大杂居小聚集”民族分布格局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地方民族传统文化,丰富了中国文明的内涵。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结合有助于展现传统文化的内隐美,提高现代环境艺术作品的中国特色,对于提高“文化自觉”思想指导下文艺作品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内隐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是黄金中心的表现,与儒学是一致的。因此,设计者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科学地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保守技术来表达视觉张力,明确表现出传统文化的内隐美,从而使人们在看待现代环境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能够理解传统文化,这对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想象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具有积极意义。
  2.3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感
  作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环境艺术设计首先要有设计感和审美感。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有很多内容充满了设计理念和审美意识,符合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以和谐自然为价值观念,重视设计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一,环境艺术设计师在整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时,不仅注重环境艺术作品本身,而且还融合了设计的实用性和意义,以及绿色自然和环境保护的概念,这基本上类似于创造人與自然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第二,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纳入相应的环境艺术设计,也符合中国公众的需求和社会价值取向。作为文化历史悠久的古代国家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有着良好的社会基础。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纳入环境艺术设计可以提高公众对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接受度,进而创造和谐美好的居住环境,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水平和设计理念。
  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3.1设计观念提升
  我国文化底蕴深厚,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极为丰富,设计领域中以服装设计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优秀作品为多。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可以参考服装设计的设计观念,借助我国历史、古迹的优秀作品获取设计灵感,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表达内涵。除了古代具象艺术作品,也可以深入研究我国丰富的古代传统思想文化,提升设计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结合我国现代的民族意识,才能设计出符合当下潮流且具有深厚底蕴的优秀作品。
  3.2有效结合地域文化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建筑设计在地域文化这一点上体现明显,例如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老门东文化街区的设计完全体现了这一设计方式。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北起长乐路、南抵明城墙、东起江宁路,西到中华门城堡段的内秦淮河。随着保护区内一项项历史文化保护项目的实施,今后,人们穿过“老门东”牌坊,即走进了老城南传统民居生活,一条条老街巷将让人重新感受老城南风貌。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在保留了南京传统文化特色之外,将传统和现代环境园林景观设计相结合,呈现出一幅古典又现代并且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象。   3.3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在进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在主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其与现代审美观念相结合,从而设计出能够满足现代审美且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型艺术作品。如苏州博物馆的建筑方式就兼具创新性和继承性,其设计理念具备现代化的人文精神,并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技术与传统文化元素中的园林设计理念相结合,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
  3.4保障神形结合
  在当代环境规划中,有必要更加重视通过利用中国文化要素来改进模式。同时,有必要产生低调和谐的综合设计效果,强化细节,优化和完善粗糙部分。相关人员必须进一步提高其文化内涵和知识能力。通过选择多元化的传统元素并将其与设计相结合,进一步确保了神形融合的最终结果。
  3.5加强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
  创新是一种无限的力量,可以进一步推动现代环境规划的不断进步。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进一步加强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与设计风格,通过运用新方法,进一步展现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开展具有较强文化特色的当代环境规划设计,进一步加强作品的展示力,提高作品的吸引力。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作品的创新精神,通过这种精神进一步展现传统文化元素的高质量特征。为促进环境艺术的不断进步和相关规划,进一步与传统文化个性化和大众化的趋势和趋势相联系,当前展示了艺术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当中,并设计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作品,能够促使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高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屈飒.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艺术大观,2020(19):50-51.
  [2]梁楚楚.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明日风尚,2019(24):40-41.
  [3]冯燕.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艺术品鉴,2019(32):239-240.
  [4]谢露芳.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探讨[J].中國报业,2018(20):46-47.
  [5]李玉杰.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明日风尚,2018(20):106.
其他文献
骨质疏松严重程度与血管钙化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本文中我们就阿仑膦酸钠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综合疗效进行观察,以明确骨质疏松与动脉粥样硬化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为临床提供治疗策略.关键词:二膦酸盐类;骨质疏松;动脉粥样硬化
我们对1例因误服卡马西平100片(0.1 g/片)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HP)治疗,并监测血中卡马西平浓度 和炭肾吸附卡马西平量。
期刊
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NKF)于2002年发表了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Evaluation,Classification and Stratification),对慢性肾脏病(CKD)进行了定义和分期。
期刊
摘要:我国乡镇农村污水处理项目一直以来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积极投入更多的资源对其进行支持的基础上,还在不断对项目进行优化,对现有的问题进行整治。然而,经过近些年的发展,乡镇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的很多问题虽然得到解决,但是在一些地区,问题仍然比较严重。本文针对乡镇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乡镇农村污水处理项目;问题;建议  1.乡镇农村污水处理的必要
目的 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高血压的发病和治疗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为2006年11月至2007年3月本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900例CKD患者,男性480例,女性420例,其中维持性透析患者354例(血透228例,腹透126例).结果 (1)本组CKD患者高血压患病率为80.2%,其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者(83.5%比76.4%,P<0.01);维持性透析患者显著高于非透析患者(9
目的 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降压一号对高血压大鼠脑皮质组织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60只雌雄各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和12只雌雄各半的健康Wistar大鼠,体质量(200±20)g,数字抽签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健康大鼠)12只;模型组(SHR大鼠)12只;卡托普利组12只5 mg·kg-1·d-1;降压一号低剂
目的 以患有多种心血管疾病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 方法 根据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将206例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及非骨质疏松组,记录一般情况,调查患者患各种心血管疾病情况,测定血清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蛋白、血尿素、肌酐、钙、磷、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肾活检病理学》是一本讲述经皮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的病理表现和诊断的专著,是病理学者和。肾脏病学者的工具书。主编:邹万忠教授,主审:王海燕教授。本书第1版被评为“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获奖图书。本书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新内容,并精选和补充了200余幅图片。全书40余万字,共有890余幅精美图片,使之形成了名符其实的图文并茂的专著。
期刊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血浆水平及PDGF-B基因rs1800818、rs1800817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发生的关系. 方法 157例支架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再狭窄组(ISR组
目的 评价盐酸司维拉姆(sevelamer hydrochloride,盐酸聚丙烯胺,Renagel(R))和含钙的磷结合剂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钙化的影响.方法 在Medline、CENTRAL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国内外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相关文献,选择针对MHD患者、使用盐酸司维拉姆和含钙的磷结合剂两种药物进行比较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两位评价者分别按检索策略收集资料,根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