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内陆河灌区节水灌溉模式及节水效果分析

来源 :人民黄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NBNBN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西北内陆河地区的自然条件,充分考虑灌区作物种植结构及管理水平等,提出了渠灌、田间工程、喷灌和微灌4种节水灌溉模式,并对各种模式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以黑河中游灌区为例,对各种节水灌溉模式节水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微灌的节水效果最为显著,节水量可达5581.5 m^3/hm^2,喷灌为3793.5 m^3/hm^2,田间工程综合节水量为623 m^3/hm^2,渠灌渠系防渗衬砌工程节水量为4.4万m^3/km。
其他文献
针对引黄灌区测沙资料不能及时服务于管理工作的情况,为及时整编资料、合理分摊各县(市、区)清淤量,同时也为合理核算水价提供依据,开发研制了灌区测沙资料整编与分析模型.该
豫西黄河流域是黄土高原的东延部分,面积约为2.78万km2,土壤侵蚀严重,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之一,每年流失土壤约3 528万t,生态环境退化现象十分严重.豫西黄河流域土壤侵蚀
对槐扒黄河提水泵站工程区的地质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泵站站址处于一古滑坡区域,地质构造复杂,站址很难避开滑坡区。通过对滑坡区域进行稳定分析,针对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减载
黄土高原植被耗水特征是确定植物空间配置及植被恢复目标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有关研究成果的分析认为,黄土高原植被耗水特征主要有:①干旱区植被耗水量明显低于其他区域,其他区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该区特有的暴雨洪水产沙规律:暴雨是侵蚀产沙的主要动力,暴雨、洪水、泥沙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洪水发生时间集中,峰高量大,暴涨暴落,对黄河中游大洪
运用排队系统理论对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工程砂石料生产系统进行试验研究,优化了生产流程并提出如下改进措施:对筛网进行细致的选型研究,以提高系统筛分效率;做好毛料场的复查和
"揭河底"冲刷是高含沙洪水与河床边界矛盾对立急剧转化的必然结果.防止"揭河底"冲刷关键在于改善河床边界条件和水沙条件.提出了加强工程维修管理,加大河道治理力度,适时调水
探讨了现有乙烯生产设备中可能出现的应力腐蚀原因和机理。以一外国公司乙烯生产事故为例,详述事故中应力腐蚀成因,提出了一些防止和降低应力腐蚀的措施。
该文通过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网络,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与能力,建立报告、督查、考评机制等干预措施,降低医院食源性疾病漏报率,提出食源性疾病防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