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标:
1.用语言描述不同娃娃卡片的特征和摆放位置,根据描述找出具有相应特征和摆放位置的娃娃,培养语言表达、倾听和空间感知能力。
2.根据娃娃卡片的外形特征进行提问,并根据玩伴提供的“yes”或“no”信息,猜出符合要求的娃娃卡片,学习提问策略,发展概括能力。
3.提升规则意识,体验与他人协商、合作的快乐。
准备:
1.游戏底板两块。制作方法如下:用KT板切出两块房子形状的板,将其中一块挖去中间的长方形后叠放在另一块板上,并在这个凹槽中贴上打印出来的4×4的格纸,最后把这两块板一起用即时贴包上边(见图1)。
2.遮挡板一块。制作方法如下:用KT板根据活动室桌子大小切出一块正方形板并用即时贴包上边,再用KT板切出一块小长方形板也用即时贴包上边,并在这块小长方形板对应的其中两条边上用美工刀划开(不能划断),然后折成一个三棱柱,最后把刚做好的正方形板插到这个三棱柱中,用透明封箱带将之与三棱柱固定在一起。
3.娃娃卡片2套,每套有16个娃娃(见图3)。娃娃的差别在于性别、个子大小、肤色深浅、是否戴眼镜、是否戴帽子、发型、辫子数量与方向、发夹款式、帽子颜色、衣服款式、鞋子款式等方面。制作时可以4个娃娃形象为基本原型,使用photoshop和美图秀秀软件添加上述不同特征。
4.骰子两个,小棒一根(见图2)。其中一个骰子六面的数字是1、1、2、3、4、5,另一个骰子六面的数字是7、8、9、9、10、10。由于每次投掷两个骰子后显示的数字将作为幼儿在底板上放置娃娃卡片的数量区间,所以一个骰子上的数字较小,一个骰子上的数字较大。小棒放置在两个骰子之间用于表示区间。
5.问号卡片。
玩法:
玩法一
1.游戏前,两个幼儿各取一块游戏底板和一套娃娃卡片,并排坐在桌子一边,将遮挡板放置在两人游戏底板的中间,以保证对方不能看见自己的游戏底板。
2.两人协商分配角色,确定一人做猜人者A,一人做玩伴B(被问者)。猜人者A先将盘子里所有的娃娃卡片正面朝上整齐地摆放在自己面前,以便观察、比较所有娃娃的特征(见图4)。玩伴B根据所投骰子的区间范围,确定需要摆放娃娃卡片的数量,并将娃娃卡片任意放到自己的游戏底板的格子中(见图5)。比如,幼儿掷出的骰子是1和7,就可以选择1~7范围内的任何一个数字,如可选4。
3.以放4个娃娃为例:玩伴B隔着遮挡板,开始逐一将4个娃娃的特征和它所在的位置告知猜人者A,如“一个戴着眼镜、穿着灰衣服、戴着领带的男孩子,他住在304房间”。猜人者A根据同伴的描述,找出符合要求的娃娃卡片放入自己面前相应的房间格子中(见图6)。待玩伴B全部讲完,猜人者A也全部放好后,两人拿走遮挡板,共同验证两座房子里4个娃娃的特征、位置是否一样(见图7)。
4.两人互换角色,开始新一轮游戏。
规则:
1.游戏时两名幼儿都不能越过遮挡板观看对方的游戏底板。遮挡板只有在验证游戏结果时才能拿掉。
2.两名幼儿只能通过语言来交流,如果认为信息不准确而找不到娃娃,可以继续提问和回答。
玩法二
1.游戏前的准备同玩法一。
2.游戏开始,猜人者A先告诉玩伴B“你选定一个娃娃让我猜”,玩伴B把其他卡片正面朝下,只选定一个娃娃摆放好(见图8)。猜人者A提问,如“请问,这个娃娃是黄色头发吗”“这个娃娃有辫子吗”诸如此类,玩伴B对猜人者的提问用yes或no来回答。如果是yes,猜人者就把不具备这一特征的娃娃翻成正面朝下,以示排除。如果是no,猜人者则将具备这一特征的娃娃翻成正面朝下,以示排除。然后继续提问,直至剩下一个娃娃为止(见图9)。
3.猜人者A继续询问玩伴B这个娃娃所在的位置,如“这个娃娃住在一楼吗”“这个娃娃住在202室吗”等,玩伴B则用yes或no来回答。直到猜人者A认为自己已确定娃娃的位置为止。
4.两人拿掉遮挡板,验证两座房子里的娃娃的特征、位置是否一样。
5.两人互换角色,开始新一轮游戏。
规则:
1.游戏时两名幼儿都不能越过遮挡板观看对方的游戏底板。遮挡板只有在验证游戏结果时才能拿掉。
2.猜人者只能采用提问的方式获得信息,被问者只能用“yes”或“no”回答,不得用其他语言或直接告诉对方,否则算违规。
玩法三
1.游戏前的准备同玩法一。
2.玩伴B仍然用掷骰子的方式确定所放娃娃的数量,并告诉猜人者A这次哪几个房间有娃娃,如可说“101、203、302、404有娃娃”。猜人者A根据玩伴B提供的信息,将问号卡片放到相对应的房间里,表示这几个房间里的娃娃需要猜(见图10)。
3.游戏开始,猜人者A先告诉玩伴B“你选定一个娃娃让我猜”,玩伴B告知这个娃娃住在哪个房间。猜人者A提问,如“请问,这个娃娃是男孩吗”“这个娃娃戴帽子吗”诸如此类。玩伴B则用yes或no来回答。猜人者A用排除法寻找“娃娃”(同玩法二),直至只剩下一个娃娃,最后把娃娃放到相对应的房间里,替换下原有房间里的问号卡片。
4.两人继续用问答的方式把其余房间的娃娃找出来并放在对应的房间里,替换下原有房间里的问号卡片。最后,两人拿掉遮挡板,验证几个娃娃的特征、位置是否一样。
5.两人互换角色,开始新一轮游戏。
规则:
同玩法二。
评析:
“猜人游戏”是为大班幼小衔接活动而设计的,有利于提升幼儿的观察、判断和思考能力。在游戏中,幼儿既可做猜人者,亦可做玩伴。对猜人者来说,该游戏有助于他主动学习提问策略,提高思维概括能力;对玩伴来说,该游戏有利于他提升倾听、判断等能力。
本游戏的材料设计有几个巧妙之处:一是,16张娃娃卡片有很多不同的特征和细微的差别,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二是,遮挡板的使用形成了两个可供幼儿分别独立操作、思考的空间,既使游戏增加了神秘感和趣味性,也确保了幼儿的仔细观察和独立思考。
在游戏玩法上,教师循序渐进地设计了三种不同的玩法,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加以选择。在“玩法一”中,幼儿往往会对娃娃特征的描述不够全面,原因是观察欠仔细,但这也正好为幼儿提供了自我调整的机会。在“玩法二”中,教师发现大多数幼儿总是盯着某一个娃娃的某一个很具体的特征进行提问,而不会联系起来考虑。比如,幼儿盲目地问“这个娃娃是戴眼镜的吗”“这个娃娃的衣服上有花纹吗”,等等;或者不按规定要求使用的句式提问,比如“这个娃娃穿着什么衣服”“这个娃娃是男孩还是女孩”,等等。由此,该游戏创设了自主练习的情景,以帮助幼儿理解提问规则,积累有关提问的经验。在这里,“玩法三”难度最高,因为它不仅需要幼儿运用排除法开展游戏,还需要幼儿综合运用序数的知识。
在游戏指导方面,教师重在关注幼儿游戏的过程,重点指导幼儿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在幼儿玩了很多次并熟悉了游戏规则之后,教师可以玩伴身份介入,引导幼儿记录游戏中自己共提了几个问题,并讨论“哪个问题最有效,是个好问题”,思考“如何减少提问次数,让猜人游戏玩得又快又準”,以鼓励幼儿不断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观察、概括和有效提问的方法。在这样的反复练习中,幼儿渐渐学会了仅用3~4个提问就排除不相关娃娃卡片的经验,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1.用语言描述不同娃娃卡片的特征和摆放位置,根据描述找出具有相应特征和摆放位置的娃娃,培养语言表达、倾听和空间感知能力。
2.根据娃娃卡片的外形特征进行提问,并根据玩伴提供的“yes”或“no”信息,猜出符合要求的娃娃卡片,学习提问策略,发展概括能力。
3.提升规则意识,体验与他人协商、合作的快乐。
准备:
1.游戏底板两块。制作方法如下:用KT板切出两块房子形状的板,将其中一块挖去中间的长方形后叠放在另一块板上,并在这个凹槽中贴上打印出来的4×4的格纸,最后把这两块板一起用即时贴包上边(见图1)。
2.遮挡板一块。制作方法如下:用KT板根据活动室桌子大小切出一块正方形板并用即时贴包上边,再用KT板切出一块小长方形板也用即时贴包上边,并在这块小长方形板对应的其中两条边上用美工刀划开(不能划断),然后折成一个三棱柱,最后把刚做好的正方形板插到这个三棱柱中,用透明封箱带将之与三棱柱固定在一起。
3.娃娃卡片2套,每套有16个娃娃(见图3)。娃娃的差别在于性别、个子大小、肤色深浅、是否戴眼镜、是否戴帽子、发型、辫子数量与方向、发夹款式、帽子颜色、衣服款式、鞋子款式等方面。制作时可以4个娃娃形象为基本原型,使用photoshop和美图秀秀软件添加上述不同特征。
4.骰子两个,小棒一根(见图2)。其中一个骰子六面的数字是1、1、2、3、4、5,另一个骰子六面的数字是7、8、9、9、10、10。由于每次投掷两个骰子后显示的数字将作为幼儿在底板上放置娃娃卡片的数量区间,所以一个骰子上的数字较小,一个骰子上的数字较大。小棒放置在两个骰子之间用于表示区间。
5.问号卡片。
玩法:
玩法一
1.游戏前,两个幼儿各取一块游戏底板和一套娃娃卡片,并排坐在桌子一边,将遮挡板放置在两人游戏底板的中间,以保证对方不能看见自己的游戏底板。
2.两人协商分配角色,确定一人做猜人者A,一人做玩伴B(被问者)。猜人者A先将盘子里所有的娃娃卡片正面朝上整齐地摆放在自己面前,以便观察、比较所有娃娃的特征(见图4)。玩伴B根据所投骰子的区间范围,确定需要摆放娃娃卡片的数量,并将娃娃卡片任意放到自己的游戏底板的格子中(见图5)。比如,幼儿掷出的骰子是1和7,就可以选择1~7范围内的任何一个数字,如可选4。
3.以放4个娃娃为例:玩伴B隔着遮挡板,开始逐一将4个娃娃的特征和它所在的位置告知猜人者A,如“一个戴着眼镜、穿着灰衣服、戴着领带的男孩子,他住在304房间”。猜人者A根据同伴的描述,找出符合要求的娃娃卡片放入自己面前相应的房间格子中(见图6)。待玩伴B全部讲完,猜人者A也全部放好后,两人拿走遮挡板,共同验证两座房子里4个娃娃的特征、位置是否一样(见图7)。
4.两人互换角色,开始新一轮游戏。
规则:
1.游戏时两名幼儿都不能越过遮挡板观看对方的游戏底板。遮挡板只有在验证游戏结果时才能拿掉。
2.两名幼儿只能通过语言来交流,如果认为信息不准确而找不到娃娃,可以继续提问和回答。
玩法二
1.游戏前的准备同玩法一。
2.游戏开始,猜人者A先告诉玩伴B“你选定一个娃娃让我猜”,玩伴B把其他卡片正面朝下,只选定一个娃娃摆放好(见图8)。猜人者A提问,如“请问,这个娃娃是黄色头发吗”“这个娃娃有辫子吗”诸如此类,玩伴B对猜人者的提问用yes或no来回答。如果是yes,猜人者就把不具备这一特征的娃娃翻成正面朝下,以示排除。如果是no,猜人者则将具备这一特征的娃娃翻成正面朝下,以示排除。然后继续提问,直至剩下一个娃娃为止(见图9)。
3.猜人者A继续询问玩伴B这个娃娃所在的位置,如“这个娃娃住在一楼吗”“这个娃娃住在202室吗”等,玩伴B则用yes或no来回答。直到猜人者A认为自己已确定娃娃的位置为止。
4.两人拿掉遮挡板,验证两座房子里的娃娃的特征、位置是否一样。
5.两人互换角色,开始新一轮游戏。
规则:
1.游戏时两名幼儿都不能越过遮挡板观看对方的游戏底板。遮挡板只有在验证游戏结果时才能拿掉。
2.猜人者只能采用提问的方式获得信息,被问者只能用“yes”或“no”回答,不得用其他语言或直接告诉对方,否则算违规。
玩法三
1.游戏前的准备同玩法一。
2.玩伴B仍然用掷骰子的方式确定所放娃娃的数量,并告诉猜人者A这次哪几个房间有娃娃,如可说“101、203、302、404有娃娃”。猜人者A根据玩伴B提供的信息,将问号卡片放到相对应的房间里,表示这几个房间里的娃娃需要猜(见图10)。
3.游戏开始,猜人者A先告诉玩伴B“你选定一个娃娃让我猜”,玩伴B告知这个娃娃住在哪个房间。猜人者A提问,如“请问,这个娃娃是男孩吗”“这个娃娃戴帽子吗”诸如此类。玩伴B则用yes或no来回答。猜人者A用排除法寻找“娃娃”(同玩法二),直至只剩下一个娃娃,最后把娃娃放到相对应的房间里,替换下原有房间里的问号卡片。
4.两人继续用问答的方式把其余房间的娃娃找出来并放在对应的房间里,替换下原有房间里的问号卡片。最后,两人拿掉遮挡板,验证几个娃娃的特征、位置是否一样。
5.两人互换角色,开始新一轮游戏。
规则:
同玩法二。
评析:
“猜人游戏”是为大班幼小衔接活动而设计的,有利于提升幼儿的观察、判断和思考能力。在游戏中,幼儿既可做猜人者,亦可做玩伴。对猜人者来说,该游戏有助于他主动学习提问策略,提高思维概括能力;对玩伴来说,该游戏有利于他提升倾听、判断等能力。
本游戏的材料设计有几个巧妙之处:一是,16张娃娃卡片有很多不同的特征和细微的差别,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二是,遮挡板的使用形成了两个可供幼儿分别独立操作、思考的空间,既使游戏增加了神秘感和趣味性,也确保了幼儿的仔细观察和独立思考。
在游戏玩法上,教师循序渐进地设计了三种不同的玩法,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加以选择。在“玩法一”中,幼儿往往会对娃娃特征的描述不够全面,原因是观察欠仔细,但这也正好为幼儿提供了自我调整的机会。在“玩法二”中,教师发现大多数幼儿总是盯着某一个娃娃的某一个很具体的特征进行提问,而不会联系起来考虑。比如,幼儿盲目地问“这个娃娃是戴眼镜的吗”“这个娃娃的衣服上有花纹吗”,等等;或者不按规定要求使用的句式提问,比如“这个娃娃穿着什么衣服”“这个娃娃是男孩还是女孩”,等等。由此,该游戏创设了自主练习的情景,以帮助幼儿理解提问规则,积累有关提问的经验。在这里,“玩法三”难度最高,因为它不仅需要幼儿运用排除法开展游戏,还需要幼儿综合运用序数的知识。
在游戏指导方面,教师重在关注幼儿游戏的过程,重点指导幼儿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在幼儿玩了很多次并熟悉了游戏规则之后,教师可以玩伴身份介入,引导幼儿记录游戏中自己共提了几个问题,并讨论“哪个问题最有效,是个好问题”,思考“如何减少提问次数,让猜人游戏玩得又快又準”,以鼓励幼儿不断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观察、概括和有效提问的方法。在这样的反复练习中,幼儿渐渐学会了仅用3~4个提问就排除不相关娃娃卡片的经验,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