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叫漏八分
去古北口时脑子里并没有装那里是清朝皇帝去承德避暑山庄的必经之路,是曾经的御道,只是对古北口的语言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那里称呼人,是不直接称呼姓的。我们进镇政府,人家客气,握社长的手,叫了一声:占山为。我们全犯愣,没听明白。社长姓王不姓占,更不叫山为。人家也知道我们不明白,笑,解释,占山为,是漏给你八分,剩下的二分,那才是你的姓。占山为,后面是王,占山为王,王不就是你的姓吗7一句成语,隐二漏八,这种称呼形式,叫漏八分。漏八分是四字句,四字句,也有的不是成语,只要是约定俗成的,姓在最后一字就成,四字句里含的姓,可以是谐音字,可以是异字同音字,我说八分,您想二分,您姓杨,可以用其貌不、远渡重、百步穿,最后一字,是杨是扬还是洋,没关系,您昕着知道是杨。吴先生也如是啊,小看东(吴)。
镇领导一解释,听明白了。举一反三,任你是什么姓,都可以用漏八分称呼。黄:战绩辉。牛:小二放。崔一无坚不…··只是困惑,解释着明白,听能听得明白吗?
镇领导说,古北口都这样,有这种习俗,有这种语言环境、文化环境。
我相信,习以为常嘛,叫惯了,说惯了,
张口,就知你是在用漏八分称呼我。
更有邪的,古北口过去还有用漏八分交流信息、传递信息的习俗。
西村的村支部书记,举了个例子,我女儿大了,该成家了,请你帮忙找个婆家,全用漏八分说。用漏分连成句,听着费劲,外人听了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书记说,就是让外人听不明白的。不想让外人知道的事儿,用漏八分,在大庭广众之下,可以敞开了说。这种交流习惯和生意人有关,过去,做买卖,谈价、砍价,不张嘴说数,在袖子里捏手指头。我想,这恐十自和文人也有关,不是文人,想不出这种交流的路数,文绉绉的。你以为找个词容易呀?我翻半天辞典,从头翻到尾,未必能找出一个相应的合漏八规格、形式的字来,而他们要运用得随心所欲,出口成章,对方也要一听便知,不会出现丝毫的误解。当然,也极有可能和特工行业有关,与潜伏有关,至少是沾亲带故,漏八分属于密电码一类。你还可以想,它产生于大明王朝,那时兴东厂西厂啊!特务组织。
也形同黑话。
还有一项语言习俗,且说得极溜,那就是歇后语。书记姓“出口成”吧,聊天,说事,几句就一个歇后语,两个肩膀扛着嘴——不愁吃: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吊死鬼抹脖子一一挂不住之类。用得多,且用得极贴切。我们二话没说,晚饭就定他家吃了,不为吃他家让人嘴馋的焖红小豆饭,就为听他讲古北口语言。
古北口语言和习俗的形成,与古北口的地位和历史沿革发展,是紧紧扭结在一起的。
古北口是军事要塞。据考,秦汉设口,北齐时修筑了长城,成为长城的关口之一。隋朝,开皇初年朝廷派员修造燕蓟段长城,这里正式成为长城36个军镇之一。五代时辽国得了古北口,后与宋军对垒。明朝,古北口随北京的长城一起修筑扩建加固,设古北口千户所,千户所又升格为密云后卫。清康熙时代,先设总兵于古北口,后又升格为提督驻所,到雍正时,则广建军事衙门,不仅有提督署还有付、都、游击、守备、参将等军事要府。民国时这里又是军阀混战和抵抗日本侵略的重要战场。
既是军镇、军事要塞,就有军队大量屯集、驻扎。军人来自五湖四海,随军的家属也来自五湖四海。不打仗了,因各种原因退伍了,不少退役军人留在这个地方,形成了这里民族多、地域文化纷陈混搭的局面。有军必有商,古北口又是塞内外交流、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商贸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关口。商旅队伍也是促进古北口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这种融合和混搭,很容易形成特异的混搭文化,漏八分、歇后语就成了这里的特异文化现象。
古北口人说,古北口是歇后语之源,而源头就是漏八分文化。
是不是这样,还需严格考证,但可能性极大,至少是源头之一。
古北口长城与众神庙
古北口有长城吗?很多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连有些常住密云县的人也对此持怀疑态度。人们认定的古北口一带长城,只有司马台段和金山岭段。到了古北口镇里,我们才知道,无论是司马台和金山岭,都属于古北口段长城,古北口是长城的关城,长城在古北口内外相套。
古北口地处潮河峡谷,西有卧虎岭,东有蟠龙山,两山上就有长城,两山长城连着司马台、金山岭长城。
我们去古北口,是去年的春季。先是住在了卧虎岭下的西村,第二天一早,启程登坡爬山,却未敢往卧虎岭上爬,只遥遥地仰脖望着。卧虎岭的海拔,可能算不上很高,但陡峭险峻之势是举目尽识的。长城敌楼危耸在卧虎顶上,与天共高。村支书说,山坡上本也有城,但以前拆了。卧虎顶上的长城设施不好拆,才保留了下来吧。听说潮河关还保留着北齐长城,我们立即跃跃欲试,想尽快一睹北齐长城的遗容。
北齐长城很厚,但已是一堵黑黑的石头墙了,而且是潮河关的关城墙。潮河关守着潮河,潮河水清,两岸杨树、柳树高茂,翠阴成帐,风景清丽可人。不幸,这里在日本侵华时期却发生一桩惨案。日本侵略军扑进村来,见屋就烧,见人就杀,但他们在北齐城圈内的瘟神庙却被吓住了。瘟神庙内壁画很早就有了,是元代的,还是明代的,谁也说不清。左右两侧自上而下的壁画是由三排神像组成的,其中一幅神像,四眼,手持矩尺。四目,是何神,史中无记载,那四目却能慑入心魄,乱人神智,杀红了眼的日本侵略军见到四眼神立即仓皇跪倒,跪拜之后匆匆逃走,生怕四眼神追来,因四眼神,村里才有人幸存了下来,庙也没有被烧。
古北口镇少数民族多,各地来的人多,信仰多,庙也多,有76庙之说,也有38庙之说。民谚:两步三座庙,琉璃影壁靠大道,道出了个中情景。其实那寺庙成群的地方不是三座庙,是四座庙,三庙外几步之遥还有一座财神庙,也不算小,与三庙隔路相望相守。
杨令公庙,是历史的一段传奇。庙是谁盖的7现在我们看到的庙,门楼石额上的笔迹是清代总兵蔡元的,门楼两侧粉壁上的威震边关四个大字,也不会是更古的古人所书。追溯建庙史,不可能早于宋辽时期,而宋辽时就有了这座庙,北宋苏辙出使辽国,拜过杨令公庙,并作有《古北口谒杨无敌祠》诗。而那时古北口属辽国境。杨令公庙显然是辽国人出于对杨令公的崇敬感佩而建,在他们眼里,劲敌杨令公就是英雄。
御道巡踪
北京开始有御道的时间在辽代。那时有了皇帝出出进进,过去的商道、军道自然而然升格为御道。
皇帝走得最勤的是明代和清代。
在古北口我得了一本诗集:《古北口历代名人诗咏》,线装书,其中,康熙皇帝诗一首,乾隆皇帝诗则多达52首。这52首中多是以入和出古北口为题,也有专写古北口雪景的,写在古北口览胜的、阅兵的、谒庙拜神的,足见这位皇帝进出古北口频率之高。逗留古北口次数之多。
当地流传下来的乾隆的传说也多。“一步三眼井”,就是与乾隆相关的传说之一。三眼井有实物,是古北口的一景,井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就是一口井的石井盖打了三个眼,如果只从局
去古北口时脑子里并没有装那里是清朝皇帝去承德避暑山庄的必经之路,是曾经的御道,只是对古北口的语言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那里称呼人,是不直接称呼姓的。我们进镇政府,人家客气,握社长的手,叫了一声:占山为。我们全犯愣,没听明白。社长姓王不姓占,更不叫山为。人家也知道我们不明白,笑,解释,占山为,是漏给你八分,剩下的二分,那才是你的姓。占山为,后面是王,占山为王,王不就是你的姓吗7一句成语,隐二漏八,这种称呼形式,叫漏八分。漏八分是四字句,四字句,也有的不是成语,只要是约定俗成的,姓在最后一字就成,四字句里含的姓,可以是谐音字,可以是异字同音字,我说八分,您想二分,您姓杨,可以用其貌不、远渡重、百步穿,最后一字,是杨是扬还是洋,没关系,您昕着知道是杨。吴先生也如是啊,小看东(吴)。
镇领导一解释,听明白了。举一反三,任你是什么姓,都可以用漏八分称呼。黄:战绩辉。牛:小二放。崔一无坚不…··只是困惑,解释着明白,听能听得明白吗?
镇领导说,古北口都这样,有这种习俗,有这种语言环境、文化环境。
我相信,习以为常嘛,叫惯了,说惯了,
张口,就知你是在用漏八分称呼我。
更有邪的,古北口过去还有用漏八分交流信息、传递信息的习俗。
西村的村支部书记,举了个例子,我女儿大了,该成家了,请你帮忙找个婆家,全用漏八分说。用漏分连成句,听着费劲,外人听了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书记说,就是让外人听不明白的。不想让外人知道的事儿,用漏八分,在大庭广众之下,可以敞开了说。这种交流习惯和生意人有关,过去,做买卖,谈价、砍价,不张嘴说数,在袖子里捏手指头。我想,这恐十自和文人也有关,不是文人,想不出这种交流的路数,文绉绉的。你以为找个词容易呀?我翻半天辞典,从头翻到尾,未必能找出一个相应的合漏八规格、形式的字来,而他们要运用得随心所欲,出口成章,对方也要一听便知,不会出现丝毫的误解。当然,也极有可能和特工行业有关,与潜伏有关,至少是沾亲带故,漏八分属于密电码一类。你还可以想,它产生于大明王朝,那时兴东厂西厂啊!特务组织。
也形同黑话。
还有一项语言习俗,且说得极溜,那就是歇后语。书记姓“出口成”吧,聊天,说事,几句就一个歇后语,两个肩膀扛着嘴——不愁吃: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吊死鬼抹脖子一一挂不住之类。用得多,且用得极贴切。我们二话没说,晚饭就定他家吃了,不为吃他家让人嘴馋的焖红小豆饭,就为听他讲古北口语言。
古北口语言和习俗的形成,与古北口的地位和历史沿革发展,是紧紧扭结在一起的。
古北口是军事要塞。据考,秦汉设口,北齐时修筑了长城,成为长城的关口之一。隋朝,开皇初年朝廷派员修造燕蓟段长城,这里正式成为长城36个军镇之一。五代时辽国得了古北口,后与宋军对垒。明朝,古北口随北京的长城一起修筑扩建加固,设古北口千户所,千户所又升格为密云后卫。清康熙时代,先设总兵于古北口,后又升格为提督驻所,到雍正时,则广建军事衙门,不仅有提督署还有付、都、游击、守备、参将等军事要府。民国时这里又是军阀混战和抵抗日本侵略的重要战场。
既是军镇、军事要塞,就有军队大量屯集、驻扎。军人来自五湖四海,随军的家属也来自五湖四海。不打仗了,因各种原因退伍了,不少退役军人留在这个地方,形成了这里民族多、地域文化纷陈混搭的局面。有军必有商,古北口又是塞内外交流、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商贸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关口。商旅队伍也是促进古北口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这种融合和混搭,很容易形成特异的混搭文化,漏八分、歇后语就成了这里的特异文化现象。
古北口人说,古北口是歇后语之源,而源头就是漏八分文化。
是不是这样,还需严格考证,但可能性极大,至少是源头之一。
古北口长城与众神庙
古北口有长城吗?很多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连有些常住密云县的人也对此持怀疑态度。人们认定的古北口一带长城,只有司马台段和金山岭段。到了古北口镇里,我们才知道,无论是司马台和金山岭,都属于古北口段长城,古北口是长城的关城,长城在古北口内外相套。
古北口地处潮河峡谷,西有卧虎岭,东有蟠龙山,两山上就有长城,两山长城连着司马台、金山岭长城。
我们去古北口,是去年的春季。先是住在了卧虎岭下的西村,第二天一早,启程登坡爬山,却未敢往卧虎岭上爬,只遥遥地仰脖望着。卧虎岭的海拔,可能算不上很高,但陡峭险峻之势是举目尽识的。长城敌楼危耸在卧虎顶上,与天共高。村支书说,山坡上本也有城,但以前拆了。卧虎顶上的长城设施不好拆,才保留了下来吧。听说潮河关还保留着北齐长城,我们立即跃跃欲试,想尽快一睹北齐长城的遗容。
北齐长城很厚,但已是一堵黑黑的石头墙了,而且是潮河关的关城墙。潮河关守着潮河,潮河水清,两岸杨树、柳树高茂,翠阴成帐,风景清丽可人。不幸,这里在日本侵华时期却发生一桩惨案。日本侵略军扑进村来,见屋就烧,见人就杀,但他们在北齐城圈内的瘟神庙却被吓住了。瘟神庙内壁画很早就有了,是元代的,还是明代的,谁也说不清。左右两侧自上而下的壁画是由三排神像组成的,其中一幅神像,四眼,手持矩尺。四目,是何神,史中无记载,那四目却能慑入心魄,乱人神智,杀红了眼的日本侵略军见到四眼神立即仓皇跪倒,跪拜之后匆匆逃走,生怕四眼神追来,因四眼神,村里才有人幸存了下来,庙也没有被烧。
古北口镇少数民族多,各地来的人多,信仰多,庙也多,有76庙之说,也有38庙之说。民谚:两步三座庙,琉璃影壁靠大道,道出了个中情景。其实那寺庙成群的地方不是三座庙,是四座庙,三庙外几步之遥还有一座财神庙,也不算小,与三庙隔路相望相守。
杨令公庙,是历史的一段传奇。庙是谁盖的7现在我们看到的庙,门楼石额上的笔迹是清代总兵蔡元的,门楼两侧粉壁上的威震边关四个大字,也不会是更古的古人所书。追溯建庙史,不可能早于宋辽时期,而宋辽时就有了这座庙,北宋苏辙出使辽国,拜过杨令公庙,并作有《古北口谒杨无敌祠》诗。而那时古北口属辽国境。杨令公庙显然是辽国人出于对杨令公的崇敬感佩而建,在他们眼里,劲敌杨令公就是英雄。
御道巡踪
北京开始有御道的时间在辽代。那时有了皇帝出出进进,过去的商道、军道自然而然升格为御道。
皇帝走得最勤的是明代和清代。
在古北口我得了一本诗集:《古北口历代名人诗咏》,线装书,其中,康熙皇帝诗一首,乾隆皇帝诗则多达52首。这52首中多是以入和出古北口为题,也有专写古北口雪景的,写在古北口览胜的、阅兵的、谒庙拜神的,足见这位皇帝进出古北口频率之高。逗留古北口次数之多。
当地流传下来的乾隆的传说也多。“一步三眼井”,就是与乾隆相关的传说之一。三眼井有实物,是古北口的一景,井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就是一口井的石井盖打了三个眼,如果只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