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教师研读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探索在单元教学中如何设计能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细菌、真菌、病毒》的教学为例,在设计本单元教学时重在通过在教学中追溯生物科学史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应用比较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三个经典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 核心素养 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对单元教学的解读
单元教学是指将具有联系紧密的整个单元中的知识进行整合,然后重新分配课时,分配知识,进行教学,从单元这个整体出发设计教学,突出内容和过程的联系性和整体性,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1]。传统的一节一节教学是比较被动的和死板的模式,课本列到哪就讲到哪,跟着教材走,这无形中就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很难达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而单元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改革下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他对教师的专业要求更高,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要有全局统筹意识,提前把整个单元的教材,课标、学情研究透彻,并找出知识的关联性,研究出适合本单元的教学方法。另外,从教学目标来说这种教学方式更容易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体系,容易掌握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性,在教学中也更容易培养出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关键能力。
二、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
《细菌和真菌》《病毒》分别是人教版第五单元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内容。在《细菌和真菌》《病毒》的教学中运用了单元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介绍《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然后分别介绍《细菌》《真菌》,最后在介绍《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按照总分总的顺序进行,而《病毒》是另外起一个章节并没有将他们放在一起。通过研究了这两章的内容之后重新进行了重新的整合。具体的安排如下:先介绍了细菌和真菌、病毒的发现历程,之后介绍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结构比较,最后介绍细菌、真菌、病毒和人类的关系,及人类对细菌真菌病毒的利用。经过将零碎的知识整合后进行教学,体现出的知识之间的连续性更强,方便学生去学习去记忆,减轻教学压力。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单元教学中对生物科学史的探索
在细菌、真菌、病毒的发现过程教学中,追随科学家的探索脚步,立足于当代科技的发展,对事物的追根溯源,追溯到细菌、真菌、病毒的来源,既能让学生深度学习,达到学习的深度,也能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科学发展观和人生价值观。
在介绍细菌的发现时,说明列文虎克发明的显微镜,是成功发现细菌的关键,指出在显微镜下的细菌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在介绍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方法即控制变量法,鹅颈瓶有没有接触空气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最终得出细菌的来源是由原来的细菌产生的,不是自发产生的。同时介绍巴斯德被后人尊称为“微生物学之父”。在病毒的发现中,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通过观察自然中的现象引发思考并设计巧妙胡实验证明,有病毒的存在使得烟草患花叶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发明了电子显微镜后,才察到形态和结构。这样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从细菌、真菌、病毒的宏观形态介绍,为后面细菌、真菌、病毒的微观内部结构介绍做铺垫。说明生物学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生物是一门科学科目,对知识的来源分析,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随着科学家进行试验探索,形成和科学家一样的严谨的科学试验思维模式。科学的探究是永无止境的,鼓励学生向科学家学习不畏艰难,不怕刻苦,不怕失败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体现了当下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四、单元教学中运用比较法
比较法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在生物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帮助同学理清事物的联系和关系,方便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本质,在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单元教学中,运用列表比较法,引导学生将知识点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便于记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整理分析归纳的科学思维能力。将两个章节的全部知识融入一个表格中,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列表比较法可以适当的给学生思考空间,除了列举的项目,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比较的?在比较细菌和真菌的结构和功能时,培养学生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五、单元教学中的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本单元教学中涉及到比较重要的实验有三个。这三个实验的实验类型不同,实验要达成的培养目标也不同。第一个实验施是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在这个实验中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设计对照实验,分析实验现象,表达和交流,同时进一步掌握培养细菌、真菌一般方法。第二个实验是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目的是说出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规范显微镜的操作过程。第三个是制作米酒的实验,通过规范的实验操作,学生能成功的制作出米酒,在这个实验中能深刻体会生物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增强科学自信心和科学的兴趣,经过类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课后试着自己制作酸奶,泡菜等等。
科学探究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必备要求之一,在探究實验中学生针对生物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实验方案并实施,分析实验结果并表达和交流。在开展分组实验中学生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增强的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六、结语
单元教学是新课改下新的教学模式,它是具有统筹性的,它有一个主线将单元中的知识连接起来,达到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使知识变得有温度,有态度。在单元教学中的不同模块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化学生的思维模式,利于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学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生物单元设计整体优化的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7,33(6):65.
南宁市第三十四中学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沙井大道15号 530031
关键词:初中生物 核心素养 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对单元教学的解读
单元教学是指将具有联系紧密的整个单元中的知识进行整合,然后重新分配课时,分配知识,进行教学,从单元这个整体出发设计教学,突出内容和过程的联系性和整体性,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1]。传统的一节一节教学是比较被动的和死板的模式,课本列到哪就讲到哪,跟着教材走,这无形中就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很难达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而单元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改革下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他对教师的专业要求更高,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要有全局统筹意识,提前把整个单元的教材,课标、学情研究透彻,并找出知识的关联性,研究出适合本单元的教学方法。另外,从教学目标来说这种教学方式更容易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体系,容易掌握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性,在教学中也更容易培养出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关键能力。
二、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
《细菌和真菌》《病毒》分别是人教版第五单元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内容。在《细菌和真菌》《病毒》的教学中运用了单元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介绍《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然后分别介绍《细菌》《真菌》,最后在介绍《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按照总分总的顺序进行,而《病毒》是另外起一个章节并没有将他们放在一起。通过研究了这两章的内容之后重新进行了重新的整合。具体的安排如下:先介绍了细菌和真菌、病毒的发现历程,之后介绍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结构比较,最后介绍细菌、真菌、病毒和人类的关系,及人类对细菌真菌病毒的利用。经过将零碎的知识整合后进行教学,体现出的知识之间的连续性更强,方便学生去学习去记忆,减轻教学压力。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单元教学中对生物科学史的探索
在细菌、真菌、病毒的发现过程教学中,追随科学家的探索脚步,立足于当代科技的发展,对事物的追根溯源,追溯到细菌、真菌、病毒的来源,既能让学生深度学习,达到学习的深度,也能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科学发展观和人生价值观。
在介绍细菌的发现时,说明列文虎克发明的显微镜,是成功发现细菌的关键,指出在显微镜下的细菌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在介绍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方法即控制变量法,鹅颈瓶有没有接触空气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最终得出细菌的来源是由原来的细菌产生的,不是自发产生的。同时介绍巴斯德被后人尊称为“微生物学之父”。在病毒的发现中,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通过观察自然中的现象引发思考并设计巧妙胡实验证明,有病毒的存在使得烟草患花叶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发明了电子显微镜后,才察到形态和结构。这样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从细菌、真菌、病毒的宏观形态介绍,为后面细菌、真菌、病毒的微观内部结构介绍做铺垫。说明生物学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生物是一门科学科目,对知识的来源分析,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随着科学家进行试验探索,形成和科学家一样的严谨的科学试验思维模式。科学的探究是永无止境的,鼓励学生向科学家学习不畏艰难,不怕刻苦,不怕失败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体现了当下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四、单元教学中运用比较法
比较法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在生物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帮助同学理清事物的联系和关系,方便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本质,在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单元教学中,运用列表比较法,引导学生将知识点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便于记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整理分析归纳的科学思维能力。将两个章节的全部知识融入一个表格中,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列表比较法可以适当的给学生思考空间,除了列举的项目,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比较的?在比较细菌和真菌的结构和功能时,培养学生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五、单元教学中的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本单元教学中涉及到比较重要的实验有三个。这三个实验的实验类型不同,实验要达成的培养目标也不同。第一个实验施是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在这个实验中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设计对照实验,分析实验现象,表达和交流,同时进一步掌握培养细菌、真菌一般方法。第二个实验是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目的是说出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规范显微镜的操作过程。第三个是制作米酒的实验,通过规范的实验操作,学生能成功的制作出米酒,在这个实验中能深刻体会生物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增强科学自信心和科学的兴趣,经过类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课后试着自己制作酸奶,泡菜等等。
科学探究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必备要求之一,在探究實验中学生针对生物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实验方案并实施,分析实验结果并表达和交流。在开展分组实验中学生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增强的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六、结语
单元教学是新课改下新的教学模式,它是具有统筹性的,它有一个主线将单元中的知识连接起来,达到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使知识变得有温度,有态度。在单元教学中的不同模块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化学生的思维模式,利于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学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生物单元设计整体优化的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7,33(6):65.
南宁市第三十四中学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沙井大道15号 53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