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活用“和谐动态资源”
  “和谐动态资源”即顺应课堂教学进程,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动态生成性资源。这些生成,往往是课堂上的亮点。然而,很多教师在面对这些“和谐动态资源”时,往往只是惊喜并加以肯定。然而,只停留在赏识层面是不够的,如果我们把这种“精彩”看作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利用这一资源,通过即时评价,可以引领更多的学生走进这“精彩”的世界。
  有一次,习作的内容是写《我的同学》。我请一位小模特儿站起来,先让同学观察她的外貌,抓住特点说一说。学生一开始说得比较“大众化”:“××有一张圆圆的脸,像个红苹果。”“一双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这时,我听到朱××嘀咕了一句:“奶奶说我这叫‘香蕉辫’。”我脑中灵光一闪:“香蕉辫”这说法倒新鲜,看着女生们,风情各异的发型,我就势在班内展开了一场“辫子PK赛”。学生们睁大眼睛,观察着,描述着:“韦××的辫子像一条马尾巴,走路的时候,那‘马尾巴’就一甩一甩的。”“李×的发型是‘童花头’,那密密的刘海遮住额头,像罩了个小蘑菇。”“张××的两根‘麻花辫’又粗又长,就像两根天津大麻花。”“吴××的两条小辫子短短的,像两把小刷子,看上去可精神啦!”“卜×的两条辫子束在头的两边,像两只长长的兔耳朵垂下来了。”学生们把自己的观察与平时的积累融合起来了,说得生动有趣,教室里不时荡漾起阵阵欢快的笑声……
  接下来一周的每个晨会课上,我们继续进行“PK”:眼睛、眉毛、身材、特长……学生们每天都在不断地观察,每天都在丰富着自己的语言,不断地积累。直到下周五,学生才落笔成文,这次习作语言普遍都比较鲜活,富有独特的个性。
  二、善用“歧路动态资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随时有可能出现认知错误。面对学生的认知“出轨”,教师如把学生强行拉回预设的轨道,或是顺着学生的“轨道”,开向不可知的终点,都非良策。其实,此时教师若善于理性地看待,恰当地处理,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次,听我校一位教师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教师以“()的林冲和()的洪教头”引领全文,要求学生研读全文后说一说。很快,学生便抓住了林冲的品质——武艺高强、机智勇敢、谦虚礼让等。此时,一位男生却说:“我觉得林冲是个胆小怕事的懦夫。面对洪教头的无礼和再三挑衅,他却忍气吞声,一点也不像武林豪杰。”其他同学也小声议论起来,教师略作思索后,没有马上下论断,而是说:“这位同学说得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不妨读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再说说你们的看法。”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们边读边议,小手如雨后春笋一般举起:“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一定是有本事的英雄,就冲这一点他也不是个懦夫!”“我觉得林冲不是懦夫,他有勇有谋,先礼后兵,比如课文中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他这是以退为进,告诉别人,这样比武不公平!”后来,那位男生也举起了手:“我明白了,林冲当时是个犯人,他肯定不想惹事生非,给柴进带来麻烦,所以面对洪教头的无礼和再三挑衅,他才会一再忍让。”教师微笑赞许,而听课教师也为执教者没有采取简单的否定或立马纠正,而是巧妙地把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深入地交流讨论、自主探究的做法暗暗叫好。
  三、移用“偶发动态资源”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很多教师将这些偶发事件视为课堂“不速之客”。如果换一种视角,把它作为资源加以利用,也许能起到“点石成金、化险为夷”之效。
  静谧的课堂,悠扬的乐声,一女生正在朗读《九寨沟》的片段。大家似乎都随着她清脆柔美的声音踏上了如诗如画的九寨沟之旅。
  “叽啾、叽啾”两声口哨,打破了和谐的氛围。只听××一声喊:“老师!是小鸣(她的同桌)!”
  真是情急智生,我微笑着说:“同学们,刚才××同学的朗读真美啊!听着听着,老师似乎来到了九寨沟,饱览了雪峰、森林、湖泊、瀑布的神奇风光。正看得如痴如醉呢,忽然,耳边似乎有‘叽啾、叽啾’的鸟鸣,好像在说:‘欢迎你来九寨沟。让我带你去游玩吧!’这只小鸟来得正是时候,我要请他当小导游。”小鸣一下愣住了,眼里净是迷惑。“小鸣,请你在悦耳的音乐声中,展开轻快的翅膀,向我们介绍一下美丽的九寨风光吧!同学们,让我们跟随这位‘小鸟’导游,去游览一番吧!”“好!”大家齐声回答。小鸣捧着书,那朗读从未如此声情并茂过。随后,我又灵机一动,请学生扮演小导游,介绍珍稀动物。“小导游”们将文中提到的动物介绍得有声有色,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作者单位:吴江市平望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一、评价有没有真正关注学生?  现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再局限于只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而要在关注学业成绩的同时,也关注个体发展。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使评价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学生的“被评价”心理也变得更加复杂,大多数学生会产生掩饰自己的缺点和弱点的自我防卫心理。这种防卫心理一般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害怕心理。有的学生在测评前,就在心里想着自己哪些方面比较差,生怕自己较差的方面被揭露出来,自尊心受到伤害,
期刊
在区级教研活动中,我听了两位教师的课,课堂上颇有特点的生字词教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案例一】  教学《石榴》,教师激趣导入之后,映示了几组词语:  嫩绿郁郁葱葱  喇叭热闹越开越密  越开越盛  甜津津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清爽无比  师:请你们轻声读一读,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第一组词描写的是石榴的叶子。  师:请你读读这组词。(生读)  师: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石榴叶子的呢?请你找出句
期刊
11月24日,我在中心小学参加了一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听取了城区福州路小学周恒梅老师的一节示范课《九色鹿》。课堂上的一个小小的细节,一直在我的眼前萦绕,回味无穷。  那是一个有点激动小男孩,课堂上他不停地举手,口中还叫着:“我、我、老师,我……”可是当老师让他发言时,他却又说不出话来。刚让他坐下,他又举起了手,说:“老师,我想起来了。”这时,周老师温柔地对他说了一句:“我很欣赏你的冲动,请你来说吧
期刊
文章分析了单片机在温度采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能精确地对温度进行检测、显示、存储及实时控制,同时介绍了一款工作精度较好的温度传感器。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appli
【故事一】那是发生在我执教《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课文里面有一个生字“详”,出现在“端详”这个词里。在备课的时候,我就预设了“详”与“祥”的区别,因为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有些学生即使到小学毕业了,还是分不清这两个字。所以,在备课时,我把这个字作为了生字教学的一个重点。  上课了,我先是工工整整地把“端详”写在了黑板上,还特意把“详”字用红笔描了一遍,意在提醒学生注意。然后,我又问,“看到这个字,你
期刊
期刊
1.学生自评。在学生习作草稿写好后,我要求学生自己大声朗读三遍:一读发现语句不通之处,改正错别字;再读时,采用“圈改积累法”评价自己的习作,即边读边用红笔圈画出自己习作中用得比较好的词句;三读时,根据好词好句量给自己打分,写上简单的自评。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既可以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存在的问题,养成自行修改文章的良好习惯,又激发了习作的兴趣。  2.家长参评。每个家长都很关心学生的习作,因此,我每学期
期刊
课堂评价语,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的即时评价。教师的课堂评价语如果准确、恰当,就能激励学生快乐自主地学习,使课堂焕发出魅力。  一、入境性评价语  要想上好语文课,教师一定要先努力还原文本语言文字表达的情境,再带领学生进入文本,变成文本中的人物后品读感悟。  1.注重人物角色意识去评价。如一位老师执教《石头书》一课时,在指导学生读叔叔的话时,一个学生奶声奶气地读着,老师就笑着评价:
期刊
把学生的生字检测试卷拿在手中,仔细地翻看,发现“易错的没错,不该错的错了”,这种反常的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  学完《长城》一课后,我照例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最容易出错的“戍”字在听写中只有3人出错,而对于不太容易出错的“茫”字,却有将近一半的同学与“芒”字混淆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截然相反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静下心来,我开始反思这节课中的识字教学环节:在教学“戍”字时,为了让同学
期刊
自主学习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学习,但如果学生没有学习趣味,没有学习欲望,就谈不上自主学习,所以,激趣应该是教学的前提。教师在备课之时,就要考虑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导情激趣  要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导入很重要,不妨创设一定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灵性。如教学四上《春联》一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说说是怎样过这些节的。当学生说得兴致勃勃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