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西热甫”,是维吾尔语“欢乐的歌舞聚会”之意。准确地说,麦西热甫广泛流传于中国新疆各维吾尔社区,其表现形态丰富而多样,是实践维吾尔人传统习俗和展示维吾尔木卡姆、民歌、舞蹈、曲艺、戏剧、杂技、游戏、口头文学等的主要文化空间,是民众传承和弘扬伦理道德、民俗礼仪、文化艺术等的主要场合,是维吾尔传统节庆、民俗活动的重要部分。
麦西热甫在新疆曾经多达100多种,目前保留下来的仅有30多种,其他都已经失传,属于濒危和保护的重要对象。
麦西热甫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往往与喜庆节日有关,如“巴依拉姆麦西热甫”(意为“节日麦西热甫”)、“托依麦西热甫”(意为“喜庆麦西热甫”)等;也与农牧业生产有关,如“卡尔勒克麦西热甫”(意为“迎雪麦西热甫”),从下第一场雪后直至春天麦苗返青时举行的“玛依沙麦西热甫”(意为“青苗麦西热甫”)等;同时也与社交活动和民俗活动有关。
麦西热甫因地区不同,举行的内容、形式和规模都有差异。新疆各地的麦西热甫,各有不同的地方特色。哈密阔克麦西热甫和刀郎麦西热甫,则是新疆最有代表性的两种麦西热甫。
古老的哈密阔克麦西热甫
有一年冬天过后的第一场雪后,哈密绿洲银装素裹。一大清早,我就来到了哈密四堡村,追随以表演阔克麦西热甫而闻名哈密绿洲的64岁的玛利亚姆罕老人,去观赏四堡举行的阔克麦西热甫的全过程。
玛利亚姆罕老人从记事起,就在田间地头看大人们举办“阔克麦西热甫”和举行歌舞盛会。“那时候,我们还小,也不懂是怎么回事,就跟着大人跳,也就跳会了。”说到年幼时的情景,玛利亚姆罕老人不由地笑了。
艾娣亚·买买提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博士后,这位维吾尔族女学者在考察了包括阔克麦西热甫在内的哈密木卡姆后惊讶地说:“哈密阔克麦西热甫的古老性、连续性、完整性在新疆罕见,而且和唐代哈密境内的伊州乐有着密切的传承关系。”
至于“阔克麦西热甫”的具体含义,艾娣亚·买买提说,“阔克”和“麦西热甫”是两个词语。“阔克”有两种意思:一是指蓝天、苍天,二是指青苗。“麦西热甫”一词源自阿拉伯语,意思是“聚会”。“阔克”和“麦西热甫”合成一块后,就演化成哈密维吾尔人的一种特殊的民间娱乐形式。实际上,“阔克麦西热甫”就是“青苗麦西热甫”。
阔克麦西热甫为哈密独有,当然不是空穴来风,这和遥远的维吾尔早期历史息息相关,这段历史在维吾尔族世代相传的史诗《乌古斯可汗的传说》中有真实清楚的记载,这也为今天阔克麦西热甫悠久的过去找到了时间上的渊源和文献佐证。而作为空间上的地理,白雪皑皑的东天山、纯净的白杨河、无垠的大漠戈壁、至美的白杨绿柳、动人的哈密木卡姆,为阔克麦西热甫注入了浓郁的地域色彩。因而,当哈密木卡姆被称作新疆木卡姆古老的源泉和躯干之一时,作为哈密民间最重要的阔克麦西热甫不仅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证明哈密维吾尔先民长期以来在哈密绿洲生活的文化活化石。
“阔克麦西热甫”要求在秋收之后的初冬瑞雪之际举行,以投雪信游戏为正式开始。在投雪信游戏中,被投中雪信的家庭要向邻里乡亲宣布将举办麦西热甫。从瑞雪开始延续到来年初春,承办第一场麦西热甫的家庭会在邻里乡亲的帮助下,全力准备阔克麦西热甫。这次很巧,雪信落到了已经85岁的热比汗大娘家。热比汗大娘是哈密四堡有名的热心肠,同时也是跳阔克麦西热甫的老行家。
第一步是准备“阔克小姐”(特为麦西热甫准备的青苗)。热比汗大娘和前来帮忙的妇女们首先从小麦中挑选出颗粒饱满的种子,再选一个当年摘下的大葫芦,切下底部,为托盘大小,将湿棉花均匀地铺在葫芦里面。为使“阔克小姐”长得更好,还要虔诚地进行一番祈祷,之后将麦种种下。被切了口的葫芦里的小麦发出嫩芽,大约长成20厘米的青苗之后,在麦苗周围扎上一圈爆米花,再用白色荆棘扎上,整齐地摆在麦苗周围,以象征冬日里的雪花。
第二步是用待放的花朵将“阔克”(青苗)环绕起来,就像打扮美丽的少女。“阔克小姐”的上方安上对视的公鸡和母鸡的小模型,周围还要插几朵花。青苗、米花(象征雪花的白玉米爆花)、系在青苗腰间的花腰带和插在上面的红色花朵,以及公鸡和母鸡的模型合在一起,象征着生命的生机勃勃。
第三步是着手制作作为麦西热甫执行官权力象征的“杜夏布”。“杜夏布”一般又称“昆目齐克”,在阔克麦西热甫中是具有浓厚象征色彩的饰物,需精工细做:把选好的胡萝卜、土豆洗干净,切出3个小段圆形,在每段周围均匀地扎上许多葡萄干,然后把每块圆形胡萝卜插在木棍上固定好,象征3个灿烂的太阳,“杜夏布”就算做成了。在阔克麦西热甫中,象征着权力的“杜夏布”蕴涵着丰富的内涵,固定在把手上的3个太阳形状,一个象征太阳,一个象征月亮,一个象征大地;另外,“杜夏布”用胡萝卜做成的手柄象征着绿色;圆形土豆象征着粮食;土豆上插成圆儿,木棍上扎着干果,象征着果木园林。此时,热比汗大娘手持“杜夏布”,宣布阔克麦西热甫开始。她把青苗和装有其他物品的托盘拿出,交给一对男女村民,双手轻握上下,立与众前,这个时候,参加麦西热甫的村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热比汗身上。这一幕结束后,男村民对大家说:“各位来宾,你们好,托真主的福,上席的请往下席的看,席下的请往席上看,若要说话,请照我的说。”随即在悠扬的艾捷克和手鼓的伴奏下就开始了演唱的环节,这也意味着最为高潮时刻的来临。
隆冬时我播下一粒麦种,
愿大家用甘露把它滋润。
我把青苗送给尊贵的客人,
这礼物比世上一切都贵重。
把寺里的唱诗者请来作歌手,
把美丽的少女请来作舞星。
请准备好九只肥羊、三十只鹅,
再备好待客的美酒和果品,
下次的麦西热甫就在你家举行……
麦西热甫接近尾声时,全体男女老少都加入了狂欢的队伍。玛利亚姆罕回头对我说:“该举行转交仪式了,还要宣布阔克小姐转交给谁家了才行。”果不其然,热比汗大娘和72岁的艾买提·司马义老人互诵青苗民谣并敬“阔克小姐”。作为“阔克小姐”的主人,热比汗大娘将事先准备好的9扎长的羊肉和9个托盘里盛的9种水果呈给下一个“阔克小姐”的接受者。接受者满怀喜悦地双手接过“阔克小姐”,在大伙簇拥下,一起把“阔克小姐”接回家。送“阔克小姐”活动场面丝毫不亚于刚才麦西热甫的场面,新主人家门前铺着长毯子,就像接新娘似的,村民们载歌载舞,热热闹闹地把“阔克小姐”送来了。新主人接过“阔克小姐”后,向大家宣布了下一轮麦西热甫的正式开场时间,刹那间,众人一片欢呼……
独树一帜的刀郎麦西热甫
到达新疆南部的麦盖提县的时候,正逢七月流火,在去乡村的路上,刚铺好的路面映着白杨树的投影,把酷暑挡在白杨树搭成的绿色通 道之外。著名的刀郎木卡姆传承人玉山·亚亚、艾山·亚亚两位民间大师兄弟就在这里生活。在玉山·亚亚家里,麦西热甫是照例不可少的狂欢时间。院子里的人们早已按捺不住了,已经有一些人开始随着音乐情不自禁地扭动了身子。
在新疆所有的麦西热甫中,刀郎麦西热甫极为独特。由于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这里的麦西热甫在新疆独树一帜。
刀郎麦西热甫是维吾尔族文化的奇葩。和刀郎木卡姆一样,刀郎麦西热甫主要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几个绿洲举行,像阿瓦提县、麦盖提县、莎车县、巴楚县等,即便如此,在风格和个别细节上也不尽相同,各有各的特点。刀郎麦西热甫的兴起和地域息息相关。这里有一望无际的沙漠,也有一眼望不到边的胡杨树,浩瀚的沙漠和粗犷的胡杨映衬出刀郎人的豪爽、热烈、奔放的性格。在艰苦的环境下,歌舞成为这里的维吾尔人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部分。
从历史上看,刀郎维吾尔人的先民很早就定居在叶尔羌河、塔里木河流域,其先民一方面保持着突厥语族群固有的音乐歌舞文化,另一方面又不断从周缘土著印欧语居民的音乐歌舞文化中汲取营养,在长达一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集二者之长、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刀郎音乐歌舞,而刀郎麦西热甫也就随之伴生,成为刀郎人的精神挚爱。
陪同我们访问的央塔克乡文化站站长穆塔里甫·买买提,曾参加过2008年全国青歌赛并一举夺得银奖。作为土生土长的刀郎维吾尔人,他对于刀郎麦西热甫耳熟能详,是个极好的文化导游。他告诉我们,刀郎麦西热甫的最大特点是男女一起歌唱舞蹈,不像南疆有些地方那样对妇女限制多,比较通达、宽容。这是由于刀郎人居住的地方地处偏僻,受宗教影响不是很大,因而这里的妇女天性开朗,豪放大方,男女地位也比较平等。下地时妇女和男人们一起干活,田间地头休息或平常聚会搞麦西热甫时,则和男子汉们一起纵情歌唱、尽兴跳舞。
在艰苦的地方,打发精神上的寂寞和艰辛生活的最好方式就是高密度地举行麦西热甫,这种晚间的和休息日的聚会在刀郎人的生活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是赶走痛苦和迎来欢乐的使者。不管在什么样的艰苦岁月中,对精神的追求和慰藉总能使生活充满快乐和希望。在现代工业文明还没有进入的时候,最好的抒发方式和载体就是载歌载舞,自得其乐。刀郎麦西热甫先天而来的淳朴奔放,铸造了刀郎人的阳刚和粗犷。
说话间,院子里已经坐满了艺人们。农闲时,他们是艺人,农忙时就是农民,双重身份的转换在这里显得很自然。刀郎人已经按照自己的习惯围坐成圈,而乐手们则坐在一隅。穆塔里甫刚想进去,被我一把拉住:今天你可不能进去,你要给我们好好讲解一下。显然,浓烈的歌舞氛围已经让他跃跃欲试。
此时,悠扬婉转的刀郎艾捷克、刀郎热瓦普和卡龙琴响起来了,紧接着几个人又打起了手鼓,玉山·亚亚已经闭着双眼在唱序曲,一对对青年男女翩翩起舞。刀郎人有一种天生的自豪,穆塔里甫笑言:“我们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看看现场,的确如此,从脚步蹒跚的小巴郎子到七、八十的老人,抬脚就跳,张嘴就唱。这时候伴奏的音乐节奏已经明显加快,跳舞的人们大声歌唱着,舞者的动作仿佛在进行一场紧张有序的狩猎活动。随着乐曲节奏的加快,舞蹈的动作也加快,仿佛进入了与野兽搏斗和棒打的动作。由于整个舞蹈动作十分激烈,旋转的动作更多。有些研究刀郎麦西热甫的人说,这是在寻找猎物,而高声呐喊是为了吓走狼群。这种舞蹈与刀郎人最初的狩猎活动有关,铭刻着古老生活的印痕。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从刀郎歌舞看,一点也不假。
歌舞尽兴完了,就是麦西热甫最精彩的部分。
“在我们这里,麦西热甫有着长期流传下来的、为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纪律。麦西热甫的参加人要推选公正无私、并有一定威望的人来充任青年首领、‘法官’和纪律执行人,他们有权对那些不经允许而离开现场、无故迟到、歌舞中破坏秩序等违反纪律者进行‘审讯’、‘裁决’和‘惩罚’。被罚者或拿出自家的水果来招待大家,或做种种令人发笑的游戏,其间充满了喜剧色彩,受罚者也同样感到高兴。通过这种‘惩罚’娱乐,使村民受到遵守纪律、规则等多方面的教育。”穆塔里甫给我介绍麦西热甫的这些细节,使我兴趣盎然,在麦西热甫里居然有这样的内容,实在是很有趣的事情。
“判官司”游戏是针对违反麦西热甫规则和纪律的人而实施的一种处罚性游戏。先要协商推举伊格提别西(总指挥)、喀孜伯克(宗教法官)、帕夏甫(执法监督官)、多尕伯克(侍从官)等麦西热甫“纪律监督执法人员”,承担受理诉状、判决、执行等职责。不论是谁违反和破坏麦西热甫秩序,都要根据问题的轻重程度,宣布和采取不同的处罚方式,并当场执行处罚。在麦西热甫这个独特的文化空间里,此时成为缩小了的社会和学校。穆塔里甫笑道:“在麦西热甫中属于犯错的范围比较广,比如喝完茶后没有将茶碗归还主人、不坐在一个地方乱窜、大声嚷嚷、不礼貌地从别人面前横过、在麦西热甫中闷闷不乐、情绪低落、踩在脏物上弄脏了舞场设备、高傲自大、目空一切、不经允许外出或是准许后频繁外出、在游戏中发火生气等等,总之,不被人们所喜欢和乐意的一切不良行为,都在可以告状和处罚的范围里。”
“判官司”里有两个节目令人忍俊不禁,一个是“打烤包子”,一个是“照相”。“打烤包子”要求受罚人光背光头,跪在地上,一人充当烤包子匠人,先在受罚人背上洒水,然后两个拳头不断揉其背部,做和面的动作,然后竖起两个手掌为刀刃,在受罚人头上做剁葱头和剁肉馅的动作。在包包子、烤取包子的过程中,受罚人的上身无一处不挨拍打、揉搓,双颊与背部被拍打得几乎麻木,使受罚人后悔万分,一再表示悔改。在“照相”的处罚中,受罚人除了裤子全要脱掉,还要把胸部贴在冰凉的墙壁上,将两臂伸开,形成十字架状。扮演“照相师”的人拿一葫芦冷水,不断向受罚人背部喷洒,直到干燥的墙部分显出人形为止。由于人体挨着的部分没有沾水,在墙上就会渐渐出现一个人形影子。由于这种处罚多在冬季进行,受罚人会冻得不断颤抖。
“在这里,人的思想升华了,污染的情感受到洗濯,扭曲的灵魂得到锻制。胆怯者变得勇敢,颓唐者变得振作;迷惘时给你希望,痛苦时给你欢乐……”仿佛受到巨大的感染,穆塔里甫向我娓娓讲述着刀郎麦西热甫的丰富情节和深层含义。
当我离开这里的时候,心静依然难以平静。这样的麦西热甫,的确展示了刀郎维吾尔人独特的文化内涵,浓缩了刀郎维吾尔人精神的纯净。
新疆南部乡间的淳朴,还原出社会的纯洁。
麦西热甫在新疆曾经多达100多种,目前保留下来的仅有30多种,其他都已经失传,属于濒危和保护的重要对象。
麦西热甫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往往与喜庆节日有关,如“巴依拉姆麦西热甫”(意为“节日麦西热甫”)、“托依麦西热甫”(意为“喜庆麦西热甫”)等;也与农牧业生产有关,如“卡尔勒克麦西热甫”(意为“迎雪麦西热甫”),从下第一场雪后直至春天麦苗返青时举行的“玛依沙麦西热甫”(意为“青苗麦西热甫”)等;同时也与社交活动和民俗活动有关。
麦西热甫因地区不同,举行的内容、形式和规模都有差异。新疆各地的麦西热甫,各有不同的地方特色。哈密阔克麦西热甫和刀郎麦西热甫,则是新疆最有代表性的两种麦西热甫。
古老的哈密阔克麦西热甫
有一年冬天过后的第一场雪后,哈密绿洲银装素裹。一大清早,我就来到了哈密四堡村,追随以表演阔克麦西热甫而闻名哈密绿洲的64岁的玛利亚姆罕老人,去观赏四堡举行的阔克麦西热甫的全过程。
玛利亚姆罕老人从记事起,就在田间地头看大人们举办“阔克麦西热甫”和举行歌舞盛会。“那时候,我们还小,也不懂是怎么回事,就跟着大人跳,也就跳会了。”说到年幼时的情景,玛利亚姆罕老人不由地笑了。
艾娣亚·买买提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博士后,这位维吾尔族女学者在考察了包括阔克麦西热甫在内的哈密木卡姆后惊讶地说:“哈密阔克麦西热甫的古老性、连续性、完整性在新疆罕见,而且和唐代哈密境内的伊州乐有着密切的传承关系。”
至于“阔克麦西热甫”的具体含义,艾娣亚·买买提说,“阔克”和“麦西热甫”是两个词语。“阔克”有两种意思:一是指蓝天、苍天,二是指青苗。“麦西热甫”一词源自阿拉伯语,意思是“聚会”。“阔克”和“麦西热甫”合成一块后,就演化成哈密维吾尔人的一种特殊的民间娱乐形式。实际上,“阔克麦西热甫”就是“青苗麦西热甫”。
阔克麦西热甫为哈密独有,当然不是空穴来风,这和遥远的维吾尔早期历史息息相关,这段历史在维吾尔族世代相传的史诗《乌古斯可汗的传说》中有真实清楚的记载,这也为今天阔克麦西热甫悠久的过去找到了时间上的渊源和文献佐证。而作为空间上的地理,白雪皑皑的东天山、纯净的白杨河、无垠的大漠戈壁、至美的白杨绿柳、动人的哈密木卡姆,为阔克麦西热甫注入了浓郁的地域色彩。因而,当哈密木卡姆被称作新疆木卡姆古老的源泉和躯干之一时,作为哈密民间最重要的阔克麦西热甫不仅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证明哈密维吾尔先民长期以来在哈密绿洲生活的文化活化石。
“阔克麦西热甫”要求在秋收之后的初冬瑞雪之际举行,以投雪信游戏为正式开始。在投雪信游戏中,被投中雪信的家庭要向邻里乡亲宣布将举办麦西热甫。从瑞雪开始延续到来年初春,承办第一场麦西热甫的家庭会在邻里乡亲的帮助下,全力准备阔克麦西热甫。这次很巧,雪信落到了已经85岁的热比汗大娘家。热比汗大娘是哈密四堡有名的热心肠,同时也是跳阔克麦西热甫的老行家。
第一步是准备“阔克小姐”(特为麦西热甫准备的青苗)。热比汗大娘和前来帮忙的妇女们首先从小麦中挑选出颗粒饱满的种子,再选一个当年摘下的大葫芦,切下底部,为托盘大小,将湿棉花均匀地铺在葫芦里面。为使“阔克小姐”长得更好,还要虔诚地进行一番祈祷,之后将麦种种下。被切了口的葫芦里的小麦发出嫩芽,大约长成20厘米的青苗之后,在麦苗周围扎上一圈爆米花,再用白色荆棘扎上,整齐地摆在麦苗周围,以象征冬日里的雪花。
第二步是用待放的花朵将“阔克”(青苗)环绕起来,就像打扮美丽的少女。“阔克小姐”的上方安上对视的公鸡和母鸡的小模型,周围还要插几朵花。青苗、米花(象征雪花的白玉米爆花)、系在青苗腰间的花腰带和插在上面的红色花朵,以及公鸡和母鸡的模型合在一起,象征着生命的生机勃勃。
第三步是着手制作作为麦西热甫执行官权力象征的“杜夏布”。“杜夏布”一般又称“昆目齐克”,在阔克麦西热甫中是具有浓厚象征色彩的饰物,需精工细做:把选好的胡萝卜、土豆洗干净,切出3个小段圆形,在每段周围均匀地扎上许多葡萄干,然后把每块圆形胡萝卜插在木棍上固定好,象征3个灿烂的太阳,“杜夏布”就算做成了。在阔克麦西热甫中,象征着权力的“杜夏布”蕴涵着丰富的内涵,固定在把手上的3个太阳形状,一个象征太阳,一个象征月亮,一个象征大地;另外,“杜夏布”用胡萝卜做成的手柄象征着绿色;圆形土豆象征着粮食;土豆上插成圆儿,木棍上扎着干果,象征着果木园林。此时,热比汗大娘手持“杜夏布”,宣布阔克麦西热甫开始。她把青苗和装有其他物品的托盘拿出,交给一对男女村民,双手轻握上下,立与众前,这个时候,参加麦西热甫的村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热比汗身上。这一幕结束后,男村民对大家说:“各位来宾,你们好,托真主的福,上席的请往下席的看,席下的请往席上看,若要说话,请照我的说。”随即在悠扬的艾捷克和手鼓的伴奏下就开始了演唱的环节,这也意味着最为高潮时刻的来临。
隆冬时我播下一粒麦种,
愿大家用甘露把它滋润。
我把青苗送给尊贵的客人,
这礼物比世上一切都贵重。
把寺里的唱诗者请来作歌手,
把美丽的少女请来作舞星。
请准备好九只肥羊、三十只鹅,
再备好待客的美酒和果品,
下次的麦西热甫就在你家举行……
麦西热甫接近尾声时,全体男女老少都加入了狂欢的队伍。玛利亚姆罕回头对我说:“该举行转交仪式了,还要宣布阔克小姐转交给谁家了才行。”果不其然,热比汗大娘和72岁的艾买提·司马义老人互诵青苗民谣并敬“阔克小姐”。作为“阔克小姐”的主人,热比汗大娘将事先准备好的9扎长的羊肉和9个托盘里盛的9种水果呈给下一个“阔克小姐”的接受者。接受者满怀喜悦地双手接过“阔克小姐”,在大伙簇拥下,一起把“阔克小姐”接回家。送“阔克小姐”活动场面丝毫不亚于刚才麦西热甫的场面,新主人家门前铺着长毯子,就像接新娘似的,村民们载歌载舞,热热闹闹地把“阔克小姐”送来了。新主人接过“阔克小姐”后,向大家宣布了下一轮麦西热甫的正式开场时间,刹那间,众人一片欢呼……
独树一帜的刀郎麦西热甫
到达新疆南部的麦盖提县的时候,正逢七月流火,在去乡村的路上,刚铺好的路面映着白杨树的投影,把酷暑挡在白杨树搭成的绿色通 道之外。著名的刀郎木卡姆传承人玉山·亚亚、艾山·亚亚两位民间大师兄弟就在这里生活。在玉山·亚亚家里,麦西热甫是照例不可少的狂欢时间。院子里的人们早已按捺不住了,已经有一些人开始随着音乐情不自禁地扭动了身子。
在新疆所有的麦西热甫中,刀郎麦西热甫极为独特。由于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这里的麦西热甫在新疆独树一帜。
刀郎麦西热甫是维吾尔族文化的奇葩。和刀郎木卡姆一样,刀郎麦西热甫主要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几个绿洲举行,像阿瓦提县、麦盖提县、莎车县、巴楚县等,即便如此,在风格和个别细节上也不尽相同,各有各的特点。刀郎麦西热甫的兴起和地域息息相关。这里有一望无际的沙漠,也有一眼望不到边的胡杨树,浩瀚的沙漠和粗犷的胡杨映衬出刀郎人的豪爽、热烈、奔放的性格。在艰苦的环境下,歌舞成为这里的维吾尔人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部分。
从历史上看,刀郎维吾尔人的先民很早就定居在叶尔羌河、塔里木河流域,其先民一方面保持着突厥语族群固有的音乐歌舞文化,另一方面又不断从周缘土著印欧语居民的音乐歌舞文化中汲取营养,在长达一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集二者之长、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刀郎音乐歌舞,而刀郎麦西热甫也就随之伴生,成为刀郎人的精神挚爱。
陪同我们访问的央塔克乡文化站站长穆塔里甫·买买提,曾参加过2008年全国青歌赛并一举夺得银奖。作为土生土长的刀郎维吾尔人,他对于刀郎麦西热甫耳熟能详,是个极好的文化导游。他告诉我们,刀郎麦西热甫的最大特点是男女一起歌唱舞蹈,不像南疆有些地方那样对妇女限制多,比较通达、宽容。这是由于刀郎人居住的地方地处偏僻,受宗教影响不是很大,因而这里的妇女天性开朗,豪放大方,男女地位也比较平等。下地时妇女和男人们一起干活,田间地头休息或平常聚会搞麦西热甫时,则和男子汉们一起纵情歌唱、尽兴跳舞。
在艰苦的地方,打发精神上的寂寞和艰辛生活的最好方式就是高密度地举行麦西热甫,这种晚间的和休息日的聚会在刀郎人的生活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是赶走痛苦和迎来欢乐的使者。不管在什么样的艰苦岁月中,对精神的追求和慰藉总能使生活充满快乐和希望。在现代工业文明还没有进入的时候,最好的抒发方式和载体就是载歌载舞,自得其乐。刀郎麦西热甫先天而来的淳朴奔放,铸造了刀郎人的阳刚和粗犷。
说话间,院子里已经坐满了艺人们。农闲时,他们是艺人,农忙时就是农民,双重身份的转换在这里显得很自然。刀郎人已经按照自己的习惯围坐成圈,而乐手们则坐在一隅。穆塔里甫刚想进去,被我一把拉住:今天你可不能进去,你要给我们好好讲解一下。显然,浓烈的歌舞氛围已经让他跃跃欲试。
此时,悠扬婉转的刀郎艾捷克、刀郎热瓦普和卡龙琴响起来了,紧接着几个人又打起了手鼓,玉山·亚亚已经闭着双眼在唱序曲,一对对青年男女翩翩起舞。刀郎人有一种天生的自豪,穆塔里甫笑言:“我们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看看现场,的确如此,从脚步蹒跚的小巴郎子到七、八十的老人,抬脚就跳,张嘴就唱。这时候伴奏的音乐节奏已经明显加快,跳舞的人们大声歌唱着,舞者的动作仿佛在进行一场紧张有序的狩猎活动。随着乐曲节奏的加快,舞蹈的动作也加快,仿佛进入了与野兽搏斗和棒打的动作。由于整个舞蹈动作十分激烈,旋转的动作更多。有些研究刀郎麦西热甫的人说,这是在寻找猎物,而高声呐喊是为了吓走狼群。这种舞蹈与刀郎人最初的狩猎活动有关,铭刻着古老生活的印痕。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从刀郎歌舞看,一点也不假。
歌舞尽兴完了,就是麦西热甫最精彩的部分。
“在我们这里,麦西热甫有着长期流传下来的、为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纪律。麦西热甫的参加人要推选公正无私、并有一定威望的人来充任青年首领、‘法官’和纪律执行人,他们有权对那些不经允许而离开现场、无故迟到、歌舞中破坏秩序等违反纪律者进行‘审讯’、‘裁决’和‘惩罚’。被罚者或拿出自家的水果来招待大家,或做种种令人发笑的游戏,其间充满了喜剧色彩,受罚者也同样感到高兴。通过这种‘惩罚’娱乐,使村民受到遵守纪律、规则等多方面的教育。”穆塔里甫给我介绍麦西热甫的这些细节,使我兴趣盎然,在麦西热甫里居然有这样的内容,实在是很有趣的事情。
“判官司”游戏是针对违反麦西热甫规则和纪律的人而实施的一种处罚性游戏。先要协商推举伊格提别西(总指挥)、喀孜伯克(宗教法官)、帕夏甫(执法监督官)、多尕伯克(侍从官)等麦西热甫“纪律监督执法人员”,承担受理诉状、判决、执行等职责。不论是谁违反和破坏麦西热甫秩序,都要根据问题的轻重程度,宣布和采取不同的处罚方式,并当场执行处罚。在麦西热甫这个独特的文化空间里,此时成为缩小了的社会和学校。穆塔里甫笑道:“在麦西热甫中属于犯错的范围比较广,比如喝完茶后没有将茶碗归还主人、不坐在一个地方乱窜、大声嚷嚷、不礼貌地从别人面前横过、在麦西热甫中闷闷不乐、情绪低落、踩在脏物上弄脏了舞场设备、高傲自大、目空一切、不经允许外出或是准许后频繁外出、在游戏中发火生气等等,总之,不被人们所喜欢和乐意的一切不良行为,都在可以告状和处罚的范围里。”
“判官司”里有两个节目令人忍俊不禁,一个是“打烤包子”,一个是“照相”。“打烤包子”要求受罚人光背光头,跪在地上,一人充当烤包子匠人,先在受罚人背上洒水,然后两个拳头不断揉其背部,做和面的动作,然后竖起两个手掌为刀刃,在受罚人头上做剁葱头和剁肉馅的动作。在包包子、烤取包子的过程中,受罚人的上身无一处不挨拍打、揉搓,双颊与背部被拍打得几乎麻木,使受罚人后悔万分,一再表示悔改。在“照相”的处罚中,受罚人除了裤子全要脱掉,还要把胸部贴在冰凉的墙壁上,将两臂伸开,形成十字架状。扮演“照相师”的人拿一葫芦冷水,不断向受罚人背部喷洒,直到干燥的墙部分显出人形为止。由于人体挨着的部分没有沾水,在墙上就会渐渐出现一个人形影子。由于这种处罚多在冬季进行,受罚人会冻得不断颤抖。
“在这里,人的思想升华了,污染的情感受到洗濯,扭曲的灵魂得到锻制。胆怯者变得勇敢,颓唐者变得振作;迷惘时给你希望,痛苦时给你欢乐……”仿佛受到巨大的感染,穆塔里甫向我娓娓讲述着刀郎麦西热甫的丰富情节和深层含义。
当我离开这里的时候,心静依然难以平静。这样的麦西热甫,的确展示了刀郎维吾尔人独特的文化内涵,浓缩了刀郎维吾尔人精神的纯净。
新疆南部乡间的淳朴,还原出社会的纯洁。